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怎樣培養孩子正文

怎樣培養孩子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點不一樣;一段時間內只能培養一、兩個習慣。
比如我們給小學的建議是孩子剛入學的一個月要培養孩子“學習用品准備齊全”的習慣,等到第二個月了,在鞏固這個習慣的基礎上對小學生提出“今日事,今日畢”的習慣。在培養習慣時,一個習慣一個習慣的培養,在一個習慣基本形成的基礎上在提出新的習慣要求。我們在總結習慣形成的時間上發現,培養習慣關鍵是第一個月。如果能第一個月堅持下來,基本上就可以了。如果孩子能一學期培養好三個,那麼一年下來就是六個,這個成就就不小了。
(二)明理激情
用教育者自己的體驗或名人的故事講點養成好習慣的道理,激發兒童努力養成好習慣的熱情;對年齡小的兒童可以少講點,對年齡大的兒童可以多講點。家長還可以讓孩子收集一些養成好習慣的格言,貼在孩子房間的明顯處,時刻提醒孩子。過去我們的教育迷信講道理,所以我們的孩子現在知道的道理並不少,你說的時候他都不愛聽了。所以道理要講一點,但不要講得太多。
(三)榜樣示范
兒童的行為是從模仿開始的,家長、教師應該以身作則,要求兒童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我舉一個例子:有一次,我教一年級的小學生學習字詞,當學習到“中”這個字的時候,我要求同學給我用“中”字組成一個詞,有的同學說“中國”、“中間”、“中華”,我都說好,有一個小朋友也用“中”字組成了一個詞組:紅中,我就問,“紅中”是什麼呀,他說“紅中”就是麻將牌啊,這你都不知道啊。我說你怎麼這麼熟悉啊?他說,我媽我爸特愛打麻將,天天打到半夜。我說這影響你學習嗎?他說當然影響我學習了,後來我學不進去的時候我就在旁邊看,現在他們“三缺一”的時候,我還能補缺。大家想想,這樣的父母還能培養出愛學習的孩子嘛。另外同齡伙伴的榜樣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家長也要注意讓孩子向同齡人中優秀典型的伙伴學習。
四)激勵強化
心理學中有一個學派,行為主義學派,這個學派認為一個人的行為只有得到不斷的強化,這種行為再出現的可能性才會增多。這種強化就是正強化。如果一種行為得到的強化使這種行為發生的可能性降低,這種強化就是負強化。下面我介紹幾種對兒童強化行為習慣的方法。
代幣券法
比如說,我們的孩子在學校表現好了,老師可以在班級公告榜中獎勵給這個孩子一個紙做的小紅花,這樣就會激發這個小朋友繼續表現出好的行為。這就是“代幣券法”。家長也可以使用這個方法,如果孩子連續表現很好,就可以規定,孩子在得到幾個小紅花就可以滿足孩子一個願望。家長要對滿足孩子的這個願望要事先規定,要合理,要能激發孩子想要的動機。這個方法對小一、二年級的學生比較合適。
影響力黃金表
自己制作一個簡單的日歷表,日期就是一個月,讓孩子把想在這個月養成的習慣寫上去,然後讓孩子自己每天在日期下面對自己進行評價,如果當天做到了,就劃對號,如果沒有做到,就劃錯號。然後讓孩子月底寫一下當月的體驗和感想。
親子契約
爸爸和媽媽可以給孩子提出幾點要求,孩子也可以給爸爸媽媽提出幾點要求,如果做到了,有什麼獎勵,如果沒有做到,有什麼樣的懲罰。這些都寫下來,雙方確認、簽字,孩子和父母按要求相互監督。
(五)行為訓練
家長要指導兒童怎樣做,訓練方法要多樣、活潑。對孩子的習慣培養要有個“教-扶-放”的過程。
(六)注重體驗
抓住兒童自身的典型事例,幫助孩子體驗“好習慣讓自己嘗到甜頭,壞習慣使自己吃到苦頭”;習慣的養成就是建立一條“由被動到主動再到自動”的制度。主體體驗是良好行為習慣“由被動到主動再到自動”的關鍵因素。
(七)防微杜漸
敏銳地發現兒童不良行為的苗頭,及時教育,及時矯正,不讓不良行為發展成不良習慣。家長尤其要注意孩子的第一次,如第一次說謊、第一次罵人、第一次不做作業……家長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如果家長在孩子第一次發生錯誤時不能及時發現糾正,以後等孩子已經形成固定習慣了再改正難度可就大了。
(八)堅持不懈
養成習慣的過程中,兒童的行為常有反復,家長要“抓反復,反復抓”,只要堅持不懈,就會成功。
(九)家校配合
家校一致,形成合力,才有實效。在培養兒童良好習慣上,家庭教育的作用大於學校教育的作用,學校要負起指導家庭教育的責任。
 
上行下效,其實培養孩子最好的方法就是身教,
 
如何培養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
著名教育家陳鶴琴先生提出“凡是兒童自己能做的,應當讓他自己做”的教育原則。《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也明確指出要培養幼兒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生活自理,簡單的說就是自我服務,自己照顧自己,它是一個人應該具備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對促進幼兒各方面的發展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在動手操作中,幼兒的手指靈活性,動作協調性,手眼協調一致的能力都能得到有效鍛煉,其他各方面知識也能融匯貫通,從而促進幼兒智力發展。更主要的是,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於培養幼兒的責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處理問題的能力,對幼兒今後的生活也會產生深遠的影響,是孩子一生的財富。然而,現在孩子的一個普遍特點就是生活自理能力差,比如在晨檢時,我們經常會發現幼兒(小、中、大班都有這種情況)到了衣帽間,伸開胳膊等著老師或家長給他脫外套;在樓梯上,經常會碰到抱孩子上、下樓的家長;甚至大班幼兒午睡起床後穿反了鞋子等。因此,培養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已刻不容緩。

一、幫助幼兒順利渡過心理“斷奶期”,充分認識自己的能力

意大利著名兒童教育家蒙泰梭利曾說:“教育首先要沿著獨立的道路前進。”幼兒期是孩子從完全依靠父母,開始向自理自立過渡的階段,是培養和訓練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關鍵時期。

孩子在入園前首先要學會獨立用勺吃飯,拿杯子喝水,會洗手,會穿鞋、獨自午睡等,然而在家裡時孩子不會獨自吃飯,就由家長喂;不會穿衣服,由成人幫助。幼兒從家庭進入幼兒園,置身到新的環境裡,好玩的玩具,許多的朋友,強烈地吸引著他們,他們喜歡在幼兒園學習、生活。入園帶來的環境變化正好是培養幼兒自理能力的契機。但不會吃飯,不會洗手,不會穿衣戴帽等生活自理上的問題,使他們不能很快地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在日常活動中,教師適時提出適當要求,充分認識到培養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孩子學習自理過程中,老師給予及時的鼓勵、幫助,樹立孩子的自信心,讓孩子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孩子在提高能力的同時,也培養了敢於克服困難,獨立做事的良好習慣。

二、創造良好的生活氛圍,激發幼兒自己動手的興趣

“幼兒能力與習慣的培養是在學前期”。要通過各種形式,讓幼兒知道,自己已經長大了,要不怕苦,不怕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因此,幼兒園應因勢利導,“既要高度重視和滿足幼兒受保護、受照顧的需要,又要尊重滿足他們不斷增長的獨立要求,避免過度保護和包辦代替,鼓勵並指導幼兒自理自立的嘗試”,注重培養孩子日常生活的初步自理能力和基本習慣。

(一)確定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的目標

著名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指出,動作教育是日常生活練習的課程之一,其主要目的是培養幼兒的自我管理能力,培養其責任感及良好的生活習慣。

經觀察研究發現,三到四歲的幼兒已經具備以下能力:洗手、洗臉;穿脫衣服鞋襪;進餐飲水;收拾玩具圖書;收拾餐具等。這些內容簡單易行,符合三到四歲幼兒的年齡特點。四到五歲幼兒會整理自己的衣服;洗手絹、襪子;會用筷子;飯後清理桌面;自己的玩具圖書分類擺放。這些內容在小班的基礎上增加了一定難度,適合中班孩子的年齡特點。五到六歲的幼兒應該會整理自己的書包;會收拾自己的房間;清洗碗筷;會收拾疊放衣服等。這些對於大班幼兒來說,都是較易完成。

對於幼兒來說,目標既不能過於簡單又不能讓幼兒覺得很難達到,必須適合幼兒年齡特點。

(二)方法靈活,激發幼兒的興趣

幼兒的發展是一個主動的發展過程。如教中班幼兒學習如何系鞋帶時,可以結合歌曲《系鞋帶》來進行:兩個好朋友,見面握握手,鑽進大洞口,用力拉耳朵,變成蝴蝶走。讓幼兒在歌曲的愉悅裡,輕松自主地學習系鞋帶的方法;讓孩子自己疊衣服:“左右關門要對齊,中間彎腰折一起,兩邊小手要抓緊,放進衣櫃真整齊。”在兒歌的引導下,孩子逐步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鍛煉自理能力。生動形象的解說,提高了幼兒學習的興趣,使幼兒較好地掌握了各項生活技能。

(三)增強幼兒自我服務意識和為集體服務的優良品質

讓幼兒由自我服務發展到為集體服務。如每天安排值日生,給幼兒擺餐具、發餐巾等,讓幼兒不僅能生活自理,還會為集體服務、為他人服務,在培養自理能力的同時也塑造了幼兒優良的品質。

三、家園共育,提高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

“從穿衣吃飯做起,注重孩子健康人格的養成,生活即教育,先把腳下踩實了,孩子才能找到成功的起點。”因為還有相當一部分生活自理的內容存在於家庭之中,平時,可以利用家長接送幼兒的機會,及時反映孩子在園的情況,讓家長知道培養孩子自理能力的重要,使家長在家裡能鼓勵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認為,孩子還小,長大了再干也不遲、什麼事都包辦代替,以至吃飯、大小便都有大人幫忙,甚至有的孩子在幼兒園裡自己能做的事情,回到家裡卻“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久而久之,使孩子養成了“依賴”心理。這就需要在培養幼兒自理能力的過程中,家園共育,對幼兒進行一致性教育。轉變家長的錯誤觀念,讓家長懂得在家裡不要剝奪幼兒自己動手的權利。因此,家長需要有耐心和決心,要堅持要求、鼓勵他們自己去做,共同促進幼兒的自理能力的提高。

專家總結說,給孩子多多提供嘗試機會,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原因很簡單,孩子一旦被剝奪嘗試的機會,就等於被剝奪犯錯誤和改正錯誤的機會,也就不可能邁向成功之路。記住:最早放飛的鳥,最有希望飛到高遠的地方。
 
專家指出,0~3歲時腦神經發育的最關鍵時期,要培養興趣,開發教育,選擇怎樣的早教學校成了重中之重。
kindyroo嬰幼兒培育中心致力幫助每一個嬰幼兒
。盡可能地發掘自然賜予孩子的生存技能;
。啟發孩子與生俱來的學習潛能;
。增進心、智、體能健康;
。確保孩子的感知、運動能力得以健康發展,有效預防未來學校生活中各種不必要的學習障礙;
。有能力、有信心、輕松愉快地面對未來的學業挑戰。
湖南長沙世嘉中心,地址:湖南省長沙市芙蓉區人民東路299號世嘉國際華城5號商鋪一樓21-30號,熱線電話:800-810-0052
 

上一页  [1] [2] [3] [4] 

寶寶拿什麼東西都吃奪過來就哭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