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快來,快來,你如何看到康乾盛世?正文

快來,快來,你如何看到康乾盛世?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已經差了1600多年,開元盛世,天寶之亂是公元755年,我們就算750年那會兒算,那麼到康熙登基1662年,也已經差了900年,就是說你差一千多年,差900年,這個人口它當然是大大增加,而且它這個農業發展它當然有很大提高,就是在唐朝開元年間,當時富到什麼程度,河北河南這幾個國家級的糧倉裡邊儲備的糧食總共達到了9600萬石,也就是說,國家的儲備糧就夠全國每個人將近兩石糧食,這還不算大量的儲藏在老百姓手裡的糧食,當時一斗米只要五文,五個子錢,五個制錢,就是中間有那個方窟窿眼的,那叫開元通寶,就便宜到那個程度,那個米都到了爛掉的程度,而清朝,根據記載到了比乾隆晚一點兒,乾隆後邊是嘉慶,嘉慶後邊是道光,到道光年間的時候,由於人口過多,跟土地的矛盾已經非常尖銳,人口很多,並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最重要的就是說,漢朝和唐朝的盛世,它和當時世界上其它的強國來比較,是遠遠領先的,漢朝的時候,和它相媲美的,只有橫跨歐洲北非的羅馬帝國,也就是說,如果把漢朝的中國比作美國的話,它就是歐盟,這兩個國家可以相提並論,而且有的歷史學家還認為,當時的羅馬帝國還趕不上漢朝,那麼強大,而唐朝的在世界上領先地位是獨一無二的,如果說漢朝的時候還有一個可以跟它相媲美的話,唐朝是獨一無二的,唐朝的時候疆域比現在幾乎大一倍,現在黑龍江以北一直到烏蘇裡江以東,整個黑龍江的出海口,黑龍江北面廣大的土地,那個一百五十萬平方公裡的土地是鹹豐皇帝的時候被割讓的,就是火燒圓明園以後,《中俄北京條約》被割讓的,一百五十萬平方公裡,三個法國,北邊到貝加爾湖以北,到葉尼塞河這個下游,西邊一直到波斯境內,整個現在中亞西亞那一代,我們知道李白就出生在碎葉,碎葉就是現在在哈薩克還是吉爾吉斯斯坦境內,唐朝那個時候的疆域比現在要幾乎大一倍,國力非常強大,所以漢唐的盛世從比較歷史學的觀點來看,它的確是夠得上是盛世,因為它在世界上處於絕對領先的地位,所以有許多歷史學家都認為,隋唐皇朝在當時世界上是最先進的國家,我說這個結論我是同意的,它不僅強大,而且先進。
   
  康雍乾時代和漢唐盛世它的主要差距還不僅僅在於經濟,不僅僅在於它的強大,尤其是不僅在於它的經濟,而是文化和精神,漢唐之所以一直被公認為盛世,並不僅僅由於它高居世界首位的物質生產水平,更重要的是漢朝和唐朝的精神生產,和精神面貌,我們知道,漢朝的皇帝,一般都比較注意納谏,你就像劉邦,劉邦沒多少文化,這個人比較粗魯,愛罵人,劉邦稱帝以後,那個陸賈,陸賈就跟他老講《詩經》怎麼說,《尚書》怎麼說,這個劉邦就罵他,說“乃公居馬上而得之”,乃公:你爺爺,自稱你爺爺,你爺爺居馬上而得之,我是靠馬上打天下,在馬上打天下,而得這個天下,劉邦說“安事《詩》《書》”哪用得著《詩》、《書》,陸賈就說,他說你靠馬上得天下,寧可以馬上治之乎,你怎麼能夠靠武力來治這個天下,而且他說湯武,商湯和周武,商朝的湯王和周武王,逆取而順守之,逆取,他們用武力反抗暴政,但是呢,以文治天下,他說文武並用,長久之術也,劉邦就面愧色,好,他說那你把你說的那個都寫出來,結果陸賈寫一篇,劉邦看了以後,就拍案叫好,他連寫了12篇,那就是有名的《新語》十二篇,後來就成了劉邦的施政綱領,劉邦就是這麼個人,脾氣雖然不好,他看不起儒生,但是他能聽取意見,而且他的大臣就敢當面頂撞他,唐太宗更不要說了,魏征有時候提意見提得很厲害,有一次把唐太宗氣得都幾乎想殺他,所以在漢唐的時候,很重要一點,它有一個比較寬松的政治環境,這些大臣們,都敢提意見,君主也能夠比較虛心地聽取大臣的建議,即使比較尖銳,他也能夠接納。
   
  杜甫有一首詩非常典型,杜甫贊美李白,咱們都耳熟能詳的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裡酒家眠。在長安街上哪個酒家上喝多了,睡著了,天子呼來不上船,子稱臣是酒中仙。天子派太監來下诏了,李翰林你進宮去,皇上召見你,李白酒還沒醒,皇上召見我才不去了,我是酒中之仙,結果我的文章裡面我就舉了一個例子,我就說漢唐的時候比較寬松,政治環境比較寬松,所以杜甫就敢寫這首詩來表揚李白,我說如果李白和杜甫生活在康雍乾時代,那不僅李白要滅族,連杜甫也沒跑的,誰家藏了這個詩都殺了,我們知道,李白,他不是說嘛,天生我才必有用,他年紀輕輕的時候就仗劍去國,辭家遠游,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你看看李白是多麼自豪,多麼自信,那麼豪邁,我們在清朝兩百多年,能找出一個李白這種豪邁,這種自信的詩人來嗎,整個清朝沒有一個文人有這樣一種自信,因為什麼呢,整個民族精神都被扼殺了,我們一直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時候,才在一些詩歌當中,看到了一些豪放的感情,不過那是因為一些文人看到中國面臨列強瓜分,吐露的悲憤之情。
   
  總之,漢唐之所以能夠成為公認的盛世,最重要的是它有當時世界上的先進文化和高昂的民族精神,而這些是一個民族最寶貴的品格和財富。
   
  下面我講第二個問題,徹底扼殺民族精神,是康雍乾三朝最大的歷史性錯誤,盛世應該具備的條件是國家統一,經濟繁榮,政治穩定,國力強大,文化昌盛等,國家統一的問題我們前面已經講了,這確實是康雍乾三朝的最偉大的歷史貢獻,要正確評價康雍乾三朝的歷史地位,最重要的是把它放在世界歷史的總坐標當中來觀察,著名美國歷史學家斯塔夫裡阿諾斯在他的《全球通史》當中指出,他這個《全球通史》是上、下兩卷,上卷是公元1500年,就是公元1500年之前,下卷是1500年之後,他把公元1500年做一個分水嶺,他說是這樣,他說公元1500年以前,人類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絕的地區當中,而在1492年哥倫布發現新大陸,1498年達·迦馬繞過好望角,找到通往印度的航路,1520年麥哲倫從大西洋來到了太平洋,環繞地球一周,所以呢,直到1500年前後,各個種族集團就是各大民族,各大洲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因此1500年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在我的閱讀范圍內所看到的,研究世界史的學者,一般都是這麼看,都把這個看作是一個轉折點,那麼無獨有偶,中國有一位著名的旅美歷史學家黃仁宇先生,他寫了一本書叫《萬歷十五年》,萬歷十五年是1587年,這本書寫得非常好,它通過萬歷十五年這個平常的一年,那一年發生了幾件看起來很平常的事情,然後他做了個案分析,理出來明朝政治的腐敗,和走向衰落的那些原因,很深刻,當然了,1500年離開1644年清兵入關還有一百多年,但是這個對我們有啟發,就是說在明代中後期,中國當時本來已經相當強大,比如鄭和下西洋,鄭和當時的艦隊是全世界最大的艦隊,最強大的艦隊,比後來英國打敗西班牙無敵艦隊,納爾遜率領的那個無敵艦隊強大得多,但是中國到過那麼遠的地方,到非洲,到了阿拉伯國家,中國沒有留下一個總督,沒有留下一個士兵,沒有要一個殖民地,所以中華文化是一種和平文化,明朝那時候確實很強大,手工業非常發達,經濟很繁榮,思想非常活躍,當然了,後來由於明末的動亂,政治的腐敗,清兵入關等等,中國本來有可能走向現代化的可能性消失了。
   
  但是,1644年,清兵入關以後,在康雍乾三朝的時期,中國仍然有可能走上現代化的道路,至少是不會像後來那麼衰落,遺憾的是康雍乾三朝由於重大的政策性失誤,使中國喪失了一百多年,也就是說,在康雍乾時期,特別是在清朝初年,中國在整體實力上在世界上仍然是處於領先地位,盡管我們在商業革命科學革命方面,在自然科學這方面已經不如西方了,因為西方它在文藝復興時代開始,它一直在不斷地前進,但是這一百三十四年把中國耽誤了,這是一個關鍵性的歷史時期,而且很長,長達一百三十四年,我認為其實,康雍乾三朝它最大的失誤就是一個,就是禁锢思想,以文字獄為代表的嚴厲的殘酷的禁锢思想,為什麼呢,因為閉關鎖國,重農輕商,輕視科學,這是自古以來就這樣,你比如重農輕商,起碼從先秦就開始了,兩千年來中國一直重農輕商,商人一直沒有地位,這是中國之所以沒有能夠進入現代化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中國在宋朝,特別是南宋的時候商業非常發達,那是全世界絕對是第一,南宋甚至一直到了差不多明朝,歐洲當時最大的城市威尼斯米蘭這些城市商業很發達,還有荷蘭那些城市,它那個人口才十幾萬,而中國在南宋的時候,杭州已經一百萬了,中國幾十萬人口的城市已經好多個了,商業非常發達,要不然馬可·波羅怎麼到中國以後到了杭州,就覺得真是到了天堂一樣,所以重農輕商在中國它是歷史悠久,中國商業繁榮,但是商人沒有地位,所以這都是老問題。閉關鎖國也不是清朝開始的,清朝所特有的,是以嚴厲的文字獄為代表的禁锢思想,當然了,文字獄類似這樣的情況,在歷朝歷代,也有,從秦始皇焚書坑儒開始,歷朝情況不一樣,明朝有一段時間也很嚴重,但是歷朝歷代,有過禁書,有過有某些文人由於文字而被殺,但是,像康雍乾三朝,一朝比一朝厲害,文字獄的時間這麼長,規定這麼苛刻,處置如此得殘忍,那是歷朝歷代所沒有的,因此,以文字獄為代表的禁锢思想,是清朝康雍乾三朝的最大的一個失誤,我們知道,雍正他上台靠的是兩個人的力量,一個是他舅舅隆科多,一個就是年羹堯,年羹堯是大將軍,年羹堯處死理由之一也是文字,雍正上台的第二年,有一次給年羹堯的折子上是這麼批的,他說:從來君臣之遇合,自古以來,皇上和大臣的交往關系,私意之相得者有之,就是私人感情挺好的,也有,一般都是公事公辦的,君臣是公事公辦的,但是私人感情比較好的,也有,但未必得如我二人之久矣,可是未必有咱們倆好的那麼時間長,等等等等,總之我二人做個千古君臣榜樣,咱們兩人那麼好,要做千古君臣的榜樣,感情那麼好,底下那句話,令天下後世欽慕流涎就是矣,讓那個天下後代的人羨慕咱們,欽佩咱們,欽佩得流哈喇子吧。過了幾個月,雍正三年二月,當時天空出現了一個奇特的天文現象,好像大概十年前咱們有過一次,一個是就是太陽還沒下山的時候月亮就出來了,這個還比較常見,最難得的是什麼呢,太陽還沒有下山月亮出來了,而且正好趕上五星連珠,金木水火土,五星連珠,這個大概十年前咱們出現一次,這種現象大概要一兩百年才可能趕上一回,所以歷來被認為是大吉大利,所以百官呢,是紛紛上書,上表祝賀皇上,這是咱們皇上英明,天降吉祥,那年羹堯當然也不例外,他也上書,他上書裡邊有一句話,他用了一個詞,他用的詞呢,用了“夕惕朝乾”,夕就是朝夕的夕,傍晚,晚上;惕是警惕的惕朝就是早晨了,朝夕,只爭朝夕了,乾就是乾隆的乾,他這句話是出自《周易》,《周易》它本來講,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就是君子有道德,有學問的人整天都是非常勤奮努力,到了晚上,他還總是想我是不是有什麼地方做得不合適,明天是不是做得更好一點,勉勵自己明天爭取做得更好一點兒,這樣的話就無咎,那就沒事,以後就不容易犯錯誤,這是《周易》裡面非常有名的一句話,那麼這個後來就變成什麼呢,朝乾夕惕,它一般的用法是朝乾夕惕,因為朝是白天嘛,早晨嘛,夕是晚上,朝乾夕惕一般是這麼個用法,但是這是一個並列結構,這個結構它是可以互相換的,咱們成語裡面很多,你比如說三教九流,咱們一般說三教九流,你說九流三教也行,柳暗花明咱們說花明柳暗這種四字結構挺多的,因為它是並列結構,不是偏正結構,年羹堯把常用的“朝乾夕惕”寫成了“夕惕朝乾”,讓雍正給抓住了,雍正上谕裡邊就說,他認為他是有意倒置,他說他有意倒置,心懷叵測,他說下面是他的原話,他在上谕裡面說,羹堯不以“朝乾夕惕”許朕,他不把“朝乾夕惕”給我,則羹堯青海之功亦在朕許不許之間而未定也,本來早就定了,這是他最大的功勞,現在那不算了,為什麼,因為他不給我這個,結果呢,年羹堯被捕回京,罪名總共是九十二條,其中有三十二條,有三十多條都是斬罪,就是要殺的,僅有一條就夠殺的,總共有三十二條夠殺的,要殺三十二回可以是,後來年羹堯在監獄裡邊他上書哀求,他說:留下這犬馬,把我這條狗,把我這匹馬留下,慢慢地給主子效力,最後是雍正恩准他在獄中自盡,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倉鼠會吃面條嗎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