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金魚病了怎麼辦?正文

金魚病了怎麼辦?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金魚病了怎麼辦?
 
希望這些資料對你有幫助。
常見的金魚病及防治
  (一)魚瘟。魚瘟是金魚春季的一種疾病,常因金魚冬伏少動,光照不足等因素引起金魚體質衰弱,精神不振等症狀。到黃梅季節,其發病症狀表現為呼吸困難,嚴重的可導致金魚死亡。
 防治方法:魚瘟病目前尚無特效藥物治療,只有做好預防工作。每年開春季節,要經常給金魚曬太陽以增強其體質。若金魚發生魚瘟應盡快將其隔離或淘汰掉。
  (二)白雲病。是由寄生在魚體上的口絲蟲或鞭毛蟲,斜管蟲引起的一種疾病。其體表各處附有一層白色的薄霧狀物質,這是寄生蟲迅速繁殖,刺激寄生處的上皮細胞所引起的皮膚分泌物增多的結果。
  防治方法:用1∶50000的高錳酸鉀液浸浴病魚,每次10--30分鐘。當水溫較低誘發白雲病時,可用2%--2.5%食鹽水浸洗病魚15分鐘後,再放回清水中,反復進行。嚴重病例可用1%食鹽水浸洗1小時。
  (三)腐皮病。這是金魚的常見疾病,主要流行於夏秋季。金魚患部紅腫,表皮腐爛,象打上的紅印記,多出現在金魚腹部兩側,一般是魚體受傷後被細菌感染所致。
  治療方法:用毛筆蘸消毒藥水(如紅汞或高濃度高錳酸鉀溶液)擦洗或塗抹患部,隔日1次,3--4次即可治愈。
  (四)爛尾病。該病是由粘球菌感染引起,一年四季均可發生。病魚尾鳍掃帚狀腐爛。
  治療方法:用1%孔雀石綠擦洗患處,隔日1次,3--4次即可治愈。在治療食用魚時,禁止使用孔雀石綠。
  (五)白點病(又稱小爪蟲病)。該病是由小爪蟲寄生在魚體上所造成。小爪蟲的繁殖溫度為3--25度,適宜繁殖溫度是14--17度。發病時,病魚體表,鰓絲出現白點狀囊泡,傳染很快;多發生在春季秋季,病魚表現極不活潑,經常滯留在水面上。
  治療方法:把病魚放入0.5×10(的負6次方)的醫用甲基藍溶液中,在21--26度水溫下長時間浸浴,或用0.5%--1%的小蘇打水浸浴10--15分鐘。由於幼魚對藥液的抵抗力比成魚弱,浸浴時間應適當縮短。病情嚴重時每日浸浴1--2次。
  (六)水霉病(又名膚霉病,白毛病)。該病的發生主要是飼養過程中和在撈魚時碰傷魚體,或由寄生蟲破壞魚皮膚,使水霉菌侵入傷口寄生。一年四季均可發病,尤其在梅雨季節多見。水霉菌侵入傷口後,初期症狀不明顯;當肉眼能看到時,菌絲已向外大量繁殖,病魚體表可見白色絨狀的菌絲(白毛)。金魚染上此病後,焦燥不安,游動失常,行動緩慢,食欲減退,皮膚粘液增多。嚴重時,魚體長滿白毛,以致死亡。
  防治方法:魚體應常有陽光照曬,換水時投入適量的食鹽進行殺菌消毒。撈魚時應避免擦傷魚體。治療病魚可用1%食鹽水每次浸浴30分鐘。在發病季節,每周用1∶10000的食鹽水潑灑池中可起到預防作用。
  (七)豎鱗病(即松鱗病)。該病是由於水質惡化魚體傷口感染一種水型點狀極毛桿菌所致。病魚鱗片局部或全身向外張開豎起,游動遲緩,有時腹部水腫,嚴重時2--3天便死亡。
  治療方法:把病魚放入等量的2%食鹽與3%碳酸氫鈉混合水溶液中浸浴10分鐘,每日2次連續2--3日。或在50升水中加入搗爛的蒜頭250克,給病魚浸浴數次,也可治病。
  (八)氣泡病(又名焦尾病)。該病是由於水中溶解氣體過多而引起的,主要危害幼魚。魚鳍吸附許多大小不同的小氣泡並使該部位發紅,糜爛,影響魚游泳及魚體平衡。
  防治方法:立即將病魚移入稍涼的清水中飼養一段時間,即可使其恢復正常。
  (九)魚虱病。由肉眼可見的形似臭蟲的魚虱侵入金魚魚體和鰓寄生引起的。一年四季均可發生,每年6--8月最為流行。魚虱利用口刺和大颚刺傷和撕破魚體組織,吸食魚血,使魚體消瘦並集群在水面或養魚容器的邊角處,逐漸死亡。有的病魚由於魚虱用口剌吸血時分泌的毒液的刺激,使病魚極度不安,狂游,跳躍。該病可以引起金魚死亡。
  防治方法:放養魚苗前要用生石灰帶水清塘殺滅水中魚虱成蟲,幼蟲和卵塊。養魚池或其他容器用水應經過過濾,防止魚虱和其幼蟲隨水流入魚池或養魚容器。發現有魚虱寄生後,應用2.5%敵百蟲每立方米水體用藥1克全池潑灑。
  值得提醒大家的是:冬春是金魚魚病的高發季節,特點是發病率高,病程長,治愈較困難等,若治療不及時,會造成嚴重後果。所以做好入缸前的消毒工作的同時,以下防病措施也要注意:
1,防止溫差過大,室溫最好保持2~10度之間,水溫的升降應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使魚體逐漸適應,否則易患感冒,魚鳔失調症,受熱病等。
2,合理調控水質,適時排出底部污水,兌入水溫相同的干淨新水,一般情況下換水不超過總水量的1/3,配有氣泵的要適時開機增氧,使金魚保持良好的生存環境,增強抗病力。
3,適當投餌,水溫6度左右金魚就開始攝食,以投喂魚蟲干或人工配合飼料為好,投餌應掌握“寧少勿多,餌不過夜”的原則,適當投餌有利於金魚增強體質,提高抗病力。
4,及時消毒水體
可用食鹽,漂白粉等消毒。食鹽的用量是每50kg水中放5g食鹽,魚體消毒用2%~3%的食鹽水或10×10-6的高錳酸鉀浸泡10分鐘,正常情況下每半月一次,可結合撈魚,換水時進行。
 
希望這些資料對你有幫助。

常見的金魚病及防治

  (一)魚瘟。魚瘟是金魚春季的一種疾病,常因金魚冬伏少動,光照不足等因素引起金魚體質衰弱,精神不振等症狀。到黃梅季節,其發病症狀表現為呼吸困難,嚴重的可導致金魚死亡。

 防治方法:魚瘟病目前尚無特效藥物治療,只有做好預防工作。每年開春季節,要經常給金魚曬太陽以增強其體質。若金魚發生魚瘟應盡快將其隔離或淘汰掉。

  (二)白雲病。是由寄生在魚體上的口絲蟲或鞭毛蟲,斜管蟲引起的一種疾病。其體表各處附有一層白色的薄霧狀物質,這是寄生蟲迅速繁殖,刺激寄生處的上皮細胞所引起的皮膚分泌物增多的結果。

  防治方法:用1∶50000的高錳酸鉀液浸浴病魚,每次10--30分鐘。當水溫較低誘發白雲病時,可用2%--2.5%食鹽水浸洗病魚15分鐘後,再放回清水中,反復進行。嚴重病例可用1%食鹽水浸洗1小時。

  (三)腐皮病。這是金魚的常見疾病,主要流行於夏秋季。金魚患部紅腫,表皮腐爛,象打上的紅印記,多出現在金魚腹部兩側,一般是魚體受傷後被細菌感染所致。

  治療方法:用毛筆蘸消毒藥水(如紅汞或高濃度高錳酸鉀溶液)擦洗或塗抹患部,隔日1次,3--4次即可治愈。

  (四)爛尾病。該病是由粘球菌感染引起,一年四季均可發生。病魚尾鳍掃帚狀腐爛。

  治療方法:用1%孔雀石綠擦洗患處,隔日1次,3--4次即可治愈。在治療食用魚時,禁止使用孔雀石綠。

  (五)白點病(又稱小爪蟲病)。該病是由小爪蟲寄生在魚體上所造成。小爪蟲的繁殖溫度為3--25度,適宜繁殖溫度是14--17度。發病時,病魚體表,鰓絲出現白點狀囊泡,傳染很快;多發生在春季秋季,病魚表現極不活潑,經常滯留在水面上。

  治療方法:把病魚放入0.5×10(的負6次方)的醫用甲基藍溶液中,在21--26度水溫下長時間浸浴,或用0.5%--1%的小蘇打水浸浴10--15分鐘。由於幼魚對藥液的抵抗力比成魚弱,浸浴時間應適當縮短。病情嚴重時每日浸浴1--2次。

  (六)水霉病(又名膚霉病,白毛病)。該病的發生主要是飼養過程中和在撈魚時碰傷魚體,或由寄生蟲破壞魚皮膚,使水霉菌侵入傷口寄生。一年四季均可發病,尤其在梅雨季節多見。水霉菌侵入傷口後,初期症狀不明顯;當肉眼能看到時,菌絲已向外大量繁殖,病魚體表可見白色絨狀的菌絲(白毛)。金魚染上此病後,焦燥不安,游動失常,行動緩慢,食欲減退,皮膚粘液增多。嚴重時,魚體長滿白毛,以致死亡。

  防治方法:魚體應常有陽光照曬,換水時投入適量的食鹽進行殺菌消毒。撈魚時應避免擦傷魚體。治療病魚可用1%食鹽水每次浸浴30分鐘。在發病季節,每周用1∶10000的食鹽水潑灑池中可起到預防作用。

  (七)豎鱗病(即松鱗病)。該病是由於水質惡化魚體傷口感染一種水型點狀極毛桿菌所致。病魚鱗片局部或全身向外張開豎起,游動遲緩,有時腹部水腫,嚴重時2--3天便死亡。

  治療方法:把病魚放入等量的2%食鹽與3%碳酸氫鈉混合水溶液中浸浴10分鐘,每日2次連續2--3日。或在50升水中加入搗爛的蒜頭250克,給病魚浸浴數次,也可治病。

  (八)氣泡病(又名焦尾病)。該病是由於水中溶解氣體過多而引起的,主要危害幼魚。魚鳍吸附許多大小不同的小氣泡並使該部位發紅,糜爛,影響魚游泳及魚體平衡。

  防治方法:立即將病魚移入稍涼的清水中飼養一段時間,即可使其恢復正常。

  (九)魚虱病。由肉眼可見的形似臭蟲的魚虱侵入金魚魚體和鰓寄生引起的。一年四季均可發生,每年6--8月最為流行。魚虱利用口刺和大颚刺傷和撕破魚體組織,吸食魚血,使魚體消瘦並集群在水面或養魚容器的邊角處,逐漸死亡。有的病魚由於魚虱用口剌吸血時分泌的毒液的刺激,使病魚極度不安,狂游,跳躍。該病可以引起金魚死亡。

  防治方法:放養魚苗前要用生石灰帶水清塘殺滅水中魚虱成蟲,幼蟲和卵塊。養魚池或其他容器用水應經過過濾,防止魚虱和其幼蟲隨水流入魚池或養魚容器。發現有魚虱寄生後,應用2.5%敵百蟲每立方米水體用藥1克全池潑灑。

  值得提醒大家的是:冬春是金魚魚病的高發季節,特點是發病率高,病程長,治愈較困難等,若治療不及時,會造成嚴重後果。所以做好入缸前的消毒工作的同時,以下防病措施也要注意:

1,防止溫差過大,室溫最好保持2~10度之間,水溫的升降應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使魚體逐漸適應,否則易患感冒,魚鳔失調症,受熱病等。

2,合理調控水質,適時排出底部污水,兌入水溫相同的干淨新水,一般情況下換水不超過總水量的1/3,配有氣泵的要適時開機增氧,使金魚保持良好的生存環境,增強抗病力。

3,適當投餌,水溫6度左右金魚就開始攝食,以投喂魚蟲干或人工配合飼料為好,投餌應掌握“寧少勿多,餌不過夜”的原則,適當投餌有利於金魚增強體質,提高抗病力。

4,及時消毒水體

可用食鹽,漂白粉等消毒。食鹽的用量是每50kg水中放5g食鹽,魚體消毒用2%~3%的食鹽水或10×10-6的高錳酸鉀浸泡10分鐘,正常情況下每半月一次,可結合撈魚,換水時進行。
 
腸炎
吃了不潔餌料,或攝食過飽等,導致消化不良,誘發腸炎。病魚體表無任何症狀,精神呆滯,伏臥池底不動,肌體做短時間的抽搐,翻轉魚腹可見肛門附近紅腫充血,嚴重時潰爛。防治方法:選用濃度為3%-5%的硫酸鎂溶液,浸洗病魚20-30分鐘。或選用0.1克呋喃唑酮與面粉混合,搓成米粒狀顆粒投喂。
 
一、勤觀察,早治療 
一般

[1] [2] 下一页

腿發抖數於什麼病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