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式:頭頂後部及脖子周圍鬃毛直立,毛長度大約有20公分左右,看上去就象雄師一樣威武,威嚴肅穆。
⑵小獅子頭式:頭頂脖子周圍鬃毛較短,頭風稍小,表情平靜。看上去有獅子模樣。
2、虎形:犬頭大,頭頂脖頸鬃毛沒有或過短,嘴寬,鼻短,形狀如虎。
二、性情:充滿領地意識,自主性強。
三、毛色:
1、黑色 全身純黑無雜毛,脖下、前胸處可有少許白斑
2、棕紅 毛呈牛毛紅或棗紅色,部分毛尖有輕微泛黑
3、鐵包金 黑背黃腿,兩眼上方有兩點銅錢般黃斑點(或黑背紅腿,兩眼上方有兩點棕紅色麻線般圓點)
4、純白 全身雪白,又稱雪獒
5、黃獒 毛色有草黃色、棕黃色、金黃色以及杏黃色
6、灰色
四、頭部:頭面寬闊,頭骨寬大,犬鼻的上部至後頭部距離大而長,遠看似方頭,實際上為圓頂。鼻筒寬大、飽滿呈方形。
五、眼部:眼球為黃褐色,主要為三角形眼型,也有部分眼球上部隱藏在上眼皮下,下部眼球的紅肉眼底暴露出來稱為吊眼。
六、耳部:呈三角形,自然下垂,耳朵較大,緊貼在面部靠前。
七、嘴部:前上齒和前下齒緊緊結合,下唇呈方型。可分為平嘴、吊嘴和包嘴。
1、平嘴:就是上嘴皮末吊於下嘴垂下的屬於平嘴 2、吊嘴:合嘴時上嘴皮下吊於嘴下方5公分左右,下嘴皮中後部打折下垂 3、包嘴:合嘴時上下如包裹狀
八、背部:胸要寬,腰要長而寬。
九、爪:腳盤較大,對稱,從爪的上部至犬腿後上部長有绯毛,爪如虎爪緊包。
十、尾{俗稱菊花尾}:中長,長度不能超過踝關節,自然卷起,可分為斜菊和平菊。
1、斜菊:尾毛長,卷起緊,斜卷於犬背上 2、平菊:尾毛長,尾根緊卷,平卷放在後背上方,看似大菊花
十一、肩高:公犬肩高不低於66厘米,母犬肩高於62厘米,各方面都附合藏獒要求為標准西藏獒;公犬肩高低於65厘米以下,母犬肩高低於60厘米以下,各方面都附合藏獒要求為小種西藏獒。(轉載藏獒聯盟網)
藏獒生活習性
西藏獒犬有一些特性是不同於其它的狗的,他們仍是一種原始品種,如同事實所呈現的,西藏獒犬的母狗每年只生產一次。通常是發生在每年的秋天。西藏獒犬一般被視為不會過份敏感,與其它易過敏的狗比起來,他們是非常優秀的候選人。另外,他們也沒有平常的狗味。西藏獒犬整年維持著二件"外套",不會脫毛,直到春季或夏季(視氣候而定)。幼年的母狗會"清干淨"他們的"外套"一年兩次,脫毛正常持續約4個星期,西藏獒犬留下較長的毛到秋天,當內層的毛開始生長。在脫毛期間,西藏獒犬仍須規率地予以刷毛、整理。西藏獒犬成熟得緩慢。雌狗大概3-4年之間成熟,公狗則要到4-5歲。
每只狗的性格並不會一樣,但一般而言,他們是一種有強烈意志,勇敢的動物。對家園與家庭賦有強烈的保護本能。他們對不同的生活型態都能適應良好。西藏獒犬是不接近陌生人的,他們擁有高度的智能,而且有超強的記憶力,一旦介紹某人給他們認識,他們很少會忘記這個人。西藏獒犬此大型犬確實需要一個足夠的空間給他們玩耍與運動。然而雖然他們在戶外是一種非常有活動力的狗,但在屋內,他們通常是非常安靜的,由於幾世紀以來,一直被當作羊群、牛群及家園的守衛者來飼養。他也必須考慮你的西藏獒犬在晚上是睡在屋內或戶外。
有一點需要強調的是,西藏獒犬是一個有強烈意志的品種,讓他們與其它的人與動物有適當的社交,並施以訓練,將會幫助狗與飼主更能享受在一起的生活。一般人都知道西藏獒犬會咬東西、咀嚼及挖掘,咀嚼是每一種品種大部份幼犬的習慣,在他們的長牙期,咀嚼(咬東西)可被調整到不具破壞性的方向。飼主可給予一些安全及無毒的東西讓他們咀嚼、挖洞,在某一個時期內是某些西藏獒犬的最愛,他們必須是機器的,並設法避免的,如果你有適當的地方,就讓他們去挖吧!如前所提,這是一個具有高度智能的品種,他們有能力去適應各種各樣的方式,但這是一種自己作判斷決定已好幾千年的狗。
西藏獒犬天生就是一種守護犬,而通常被某些人防止牲口被侵略,他們天賦敏銳的本能使他們成為優秀的家園保衛者,他們對小孩有耐心,當小孩與小狗被教育對彼此要小心時,他們是一種優秀的家犬。他們在展示環中確實擁有非常美麗的視力,而且他們可以被教育服從,因為他們是聰明的,而且獨立的,所以絕對不要將他們與易於訓練的品種相比較,他們是冷漠的、獨立的,且能夠作好的判斷的狗。
藏人與狗
狗在藏族同胞心目中是神聖的,據說雪峰的青稞就是由狗銜來才開始播種的。因此藏族同胞對狗格外仁慈,大量的狗寄生於寺廟和村落,其中很多還是無人飼養的野狗。城市裡的狗不怕人,也沒有進攻欲望,有的狗居然肚皮朝天躺在路上睡覺。
藏獒在藏族家族中普遍受重視,因為它與游牧民族的生產生活有著密切的關系。在渺無人煙的荒草原上,一旦出現野獸侵襲,唯有藏獒助人一臂之力,救助牧主,抗擊獸害。藏獒蹲坐時,昂首豎耳,警惕四方,狗眼炯炯,威嚴赫赫,單憑這副狗相,足令豺狼喪膽卻步。牧民身邊不能少了藏獒,每當越雪山、攀冰坡,險遇餓狼、尾隨賊狼時,獒犬恪守職責,盡心盡力扶助主人渡過難關。難怪游牧民族的先民以犬圖騰為榮。確實,藏獒與藏族人民長期以來共患難同享樂,建立起深厚真摯的感情,實非語言可以形容。
一個關於藏獒的傳說
傳說中,藏獒的來歷是這樣的:
在很久很久以前,在布達拉宮腳下,居住著一群勤勞善良的游牧民族藏族。有一年冬天山洪暴發,大地被冰雪覆蓋,瘟疫橫行,正當藏族人民和他們賴以生存的牲畜在饑寒交迫中掙扎時,忽見許多身披袈裟,手搖禅鈴盤坐在高大凶猛的坐騎上的活佛從天而降。活佛的坐騎就是藏獒,活佛和藏獒的到來,使冰雪熔化、大地復蘇、瘟疫消除,解救了善良藏族人們。故在青藏高原,藏民一提起藏獒,都無不對它崇敬有佳,認為藏獒是上天派來的使者,是神犬,是牧民的保護神。
同時,還有另外一個傳說:
在廣闊的高原,偉大的游牧民族主要的食物來源是牛羊、豹子、熊和一些野生動物。在放牧間歇時,許多男性牧民帶著弓箭、刀在山區打獵。有一次,一個獵手正帶著弓箭在山中狩獵,忽然間從草叢中竄出一只凶猛的豹子,他對著獵人發出震天的吼聲,獵人面對著突如其來的猛獸面如土色,上箭拉弓已來不及了,等待獵人的看來只有死亡。忽然一條大狗從天而降,站在獵人與豹子之間,這條大狗對著猛獸發出一聲怒吼,聲如獅哮。轉眼間一場驚天動地的撕殺在獵人的面前展開了。獵人被眼前的情景驚呆了,當這條大狗帶著身上的血跡咬住豹子的致命部位脖子拼命撕咬時,獵人迅速上前拔出腰刀朝著豹子的胸部狠狠地刺了進去,豹子發出一聲慘叫倒在地上掙扎幾下就命歸西天了。獵人帶上這條救自己一命的母狗扛上豹子回到家中,至此以後這條狗就伴隨在獵人的身邊,日夜看守著牛羊及獵人的家園。獵人為了感謝這條大狗,給他起了一個名字“藏*”(意思是弓弦上的狗)。這件事在廣大藏民中傳開,人們爭相來觀看這條大狗,並且希望自己也能擁有這麼一條大狗。隨著時間的推移,這條大狗漸漸和許多野獸交上了朋友,到了交配的季節,這條大狗和熊、豹子、狼、狐交配,生下了許多小狗,這些小狗有些外型像熊,有的像豹子,有的像狼,有的像狐,他們被廣大的牧民們抱養,他們就是現在存活在廣大藏牧區現有多種犬的祖先。一直到現在,關於藏獒的傳說都沒有停止。其實不管哪個傳說更加實際,或者更加真實,都可以看出藏獒在藏族人民心目中的地位早已經超出了犬的范圍,成為他們的家庭成員,成為公認的“保護神”。
我不知道該不該相信傳說,我也不知道傳說中的故事是否有准確的出處和來源,可是,我一直堅信,藏獒本身就是一個傳說,它的高貴、它的典雅、它的沉穩、它的勇敢、它的大智若愚、它的大勇若怯、它的靈性、它的忠誠,還有藏族牧民無盡的喜愛和尊重,以及它的神秘,它的身上所有的一切,都早已成就了一道難以磨滅的美麗的痕跡! 不知道什麼叫感動;不知道什麼叫感觸;不知道什麼叫感慨;不知道什麼叫感激。 可能在藏獒的眼裡,在藏民的眼裡,生活一直都在平凡的繼續!
實際上,在藏民和藏獒生活的每一天裡,可能都在產生感動,觸動感觸,引發感慨,激起感激。
而這些人類共同的情感,僅僅只是因為藏獒而決堤,不知道這算不算一個傳說呢?(轉載藏獒聯盟網)
真實的故事:藏獒與馬
在白皚皚的萬仞雪峰深處,在雪峰阿裡曾經充滿萬物之靈的天空下,一個關於狗的驚心動魂的故事,靜悄悄地,不被人注意地發生了。
一匹白色的母馬死了。死因不得而知,也無關緊要。
周圍的山是白色的,古老而寂寞的陽光顯得蒼白,不知是哪一片白雲,拖著流浪途中疲累的身子停在空中,注視著那匹剛死不久的白馬。白馬屍體完好,因氣體充盈使馬肚最大限度地鼓脹……。在白馬的側旁蹲坐著一只黑色的藏獒。這只黑色大犬既髒又瘦,毛發蓬亂,憔悴而委頓,哪還有往日的勇猛威嚴,那雙眼睛裡仿佛有人一樣的表情,黯然閃動著悲怆、絕望的光,它的眼角順著鼻翼兩則,兩條顯明的干涸淚槽上覆著新鮮的淚痕。它就這樣神思恍惚地苦守在白馬身旁,像一尊石雕泥塑。
這時,數百只烏鴉鋪天蓋地俯沖而來,那只“藏獒”像聽到了戰斗號令,陡然亢奮起來,騰躍撲咬,狂吠疾呼,又恢復了昔時的威猛。烏鴉們難以落地,忽啦啦倉惶撤離。牧羊犬余怒未息,追蹤仰視許久,直到烏雲般的鴉群蹤影全無,狂吠也變成嗚咽。方才蹒跚著踱回原地,怆然不動。
烏鴉們改變了戰術,在地面散成大圈跳躍著包抄過來,牧羊犬見狀,立即抖擻精神。環繞著白馬,向四面出擊。那情形如離弦之箭,向著每一個敢於接近白馬的強盜疾射,鴉群丟下滿地羽毛和幾具鳥屍再次潰退。牧羊犬重新歸立頹然而坐。
隨著一聲淒厲地長嘯,一匹灰色的小馬駒疾奔而來,徑直撲向那匹再也不會響應它的白馬。用腦袋,拿嘴巴急切地撞著,拱著馬腹下干癟的乳頭。黑色牧羊犬憐憫地望著小馬,它不會勸說它,也無從安慰它。終於,小馬抬起頭來,令人揪心地嗚咽著,在媽媽的頭上身上無望地蹭來蹭去,與牧羊犬一道,厮守在媽媽身邊。已死的,尚存的,一組滲透了悲切欲絕之美的雕像,矗立在天地間,荒原上。
白馬已經死了三天,黑狗守候了三天,烏鴉也已經進攻三天,千呼萬喚不回來。黑狗、小馬駒三天來滴水未進,什麼都不肯吃。
後來,又過了三天,黑色牧羊犬和灰色的小馬駒雙雙倒斃在白馬身邊。
那匹白馬的死因不明,給人留下了懸念。
那黑狗為何如此厮守並以身相殉,又是一大奧秘。
藏獒的歷史
<爾雅>書雲:"狗四尺為獒”,<博物志>雲:"犬四尺為獒",<史記普世家>:"先縱獒狗名獒",在<說文>中譯"浪"。即放浪不拘的犬為敖(獒與敖通假),通過以上歸納為:凡高大聰明雄健凶猛之犬均可稱獒。
西藏獒犬——古時有哮天犬之美譽,又稱藏獒、蕃獒、松藩狗、蒼猊犬,藏語稱其為“dokhyi
藏獒產於中國青藏高原,海拔3000——5000公尺的高寒地帶,是世界公認的最古老、最稀有的犬種,其特征是“體大如驢,奔馳如虎,吼聲如獅,儀表堂堂”。歷史上有“九犬成一獒”的說法,被看作西藏人的護衛犬和保護神。在世界犬類漫長的血統融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