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乳豬拉痢該給母豬添加什麼 黃痢病是仔豬由溶血性大腸桿菌所引起的腸道疾病。其臨床表現為初生1天~7天左右的仔豬拉黃灰色糞便,出生20天後基本不見拉黃痢。該病發病急,死亡率達30%,如不抓緊治療,則大大降低仔豬成活率。 引起仔豬拉黃痢的因素很多,主要是場內環境衛生、母豬乳汁過濃過稀,飼料單純,氣候變化、溫濕度以及在母體中就已被感染等。但是,當母豬舔食仔豬黃色糞便後,母豬卻不被感染。 得病仔豬開始拉黃痢後,有的仔豬開始依然哺乳,而有的則不再哺乳,離群,叫喚不停,皮膚變黃色或淺黃色(失水表現),但都呈口渴狀而不停地飲水。 一、仔豬黃痢病的預防 1.抓好衛生和接種關平時母豬圈內要搞好衛生,定期嚴格消毒,在母豬臨產前20天接種大腸桿菌疫苗或仔豬紅黃痢二聯疫苗,並在臨產前10天內分兩次對母豬肌注長效抗菌素。 2.臨產前堅持投藥當母豬臨產前7天~10天內即在母豬飼料中添加磺胺嘧啶或四環素等藥物預防。 3.增強仔豬抵抗力仔豬幼小,出生後幾乎沒有任何抵抗力。拉痢後則易脫水中毒,給治療帶來很大困難,為此,仔豬出生後,給仔豬口服生物制劑“賜美健’,按1g/10ml/10頭口服,使仔豬拉黃痢推遲到出生後15天左右。這階段仔豬已有了基本的抵抗力,治療起來可“事半功倍”。 4.注射鐵劑仔豬出生後,對仔豬頸部(七號針頭,進針二分之一)肌注犧血素等鐵劑5ml,對增強仔豬抵抗力和預防仔豬黃痢病有作用。 二、仔豬黃痢病的治療 仔豬喂奶前,應將母豬體軀兩側和奶頭用高錳酸鉀水清洗一遍,並對拉黃痢的仔豬頸部一側用vc、vb2、vb12按3:2:1的比例混合,肌注3毫升~5毫升;對仔豬頸部的另一側用中藥制劑“三九克痢”或“372”或“克瀉王”肌注3毫升~5毫升,也可用上述藥物的一種摻痢菌淨2毫升~2.5毫升,肌注效果較好。對於仔豬拉水瀉樣的嚴重黃痢病,可用“重瀉康”與氧氟沙星或蒽諾沙星混合肌注5ml,並立即給靜脈補液或喂服葡萄糖(添加少量食鹽)液劑。對脫水嚴重的仔豬除采取上述治療措施外還應用痢菌淨3毫升、慶大霉素8萬單位稀釋於5%的糖鹽水中20毫升腹腔注射,連續2天,每天2次。治療仔豬黃痢病的原則是早預防早發現,早投藥(治療)早補液。這樣,就會取得很好的醫療效果。 豬(學名:susscrofadomestica),哺乳綱,偶蹄目,豬科,雜食類動物。豬一般多指家畜。豬是十二生肖之末,也稱之為亥。我國養豬至少也有5600-6080年的歷史。 pig [pi^] n.豬,豬肉,貪婪的人 v.生小豬,貪婪地吃
豬體肥肢短,性溫馴,適應力強,易飼養,繁殖快,有黑、白、醬紅或黑白花等色。豬出生後5-12個月可以配種,妊娠期約為4個月。豬的平均壽命為20年。一種家養的肥胖的用以食用的動物,小時候很可愛,長大很恐怖,大鼻子,大耳朵,吃的多,增的快。
其實豬是有脖子的呦,不過短了一點(不曉得有沒有人跟我一樣,以為豬是沒脖子的),好象總是被人以為很笨,這可是誤解,豬事實上是種很聰明的動物,看似憨厚,其實很有點小脾氣呦。現在已經出現了專職做寵物的小豬豬了,實在很可愛,但是,還是鼓不起勇氣養一只呀
人們一向認為豬笨,這真是天大的冤枉!
最近,有人對豬的生活習性經過長時間的觀察與研究之後,證明豬是一種善良、溫順、聰明的動物。它既不像牛、馬那樣俯首貼耳,也不像山羊那樣蠻橫凶狠;既不像貓那樣忘恩負義,更不像狗那樣谄媚乞憐。在很多方面,狗還不如豬聰明呢!
豬經過訓練後,不但能像狗一樣掌握各種技巧動作,而且豬的受訓時間比狗要短。經過專門訓練的豬,有的會跳舞、打鼓、游泳;有的會直立推小車;有些比較機靈的豬還可以當“豬犬”使用;有的甚至還能用鼻子嗅出埋在土裡的地雷。
豬也能像狗一樣擔任警衛工作。在美國有的農民用豬來保衛莊園的土地,還咬傷過誤入莊園的陌生人。還有一位農民為了防止牛在池塘邊飲水時被蛇咬傷,養了兩頭豬代替人看守池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豬不僅能防蛇,而且還喜歡吃蛇。科學家已用實驗證明,養豬防蛇是符合科學道理的,因為豬有厚厚的脂肪,能中和蛇毒而防止蛇毒進入血管。
豬還有極其發達的嗅覺。在法國的一些地區的地皮下,生長著一種價格非常昂貴的食用菌類植物——黑塊菌。當地的農民把豬當作收獲黑塊菌的有力助手。豬在6米遠的地方,就能嗅到長在25—30厘米深的地底下的黑塊菌。狗雖然也可以擔當這一工作,但訓練狗要比訓練豬困難得多,而且還得天天讓狗去搜尋,如果間隔幾天,它就要忘記。而豬在這方面要比狗能干得多,即使每星期只搜尋一次,它也不會忘記學會的本領。
此外,豬還是運動場上的選手呢!前幾年,在美國召開的全國農場展覽會上,舉行過一場別開生面的跑豬比賽。裁判員一聲令下,那些戴著標號的豬就你追我趕地跑了起來,快到終點時,它們還會做最後沖刺呢!
參考資料:都說大智若愚,都想做一個快樂的豬.連人都向往豬的生活,你說豬聰明不?只要你喜歡,豬就是可愛聰明的象征.恩,豬是很可愛的,肥頭大耳其實有貶義的意味哦~~
豬又名“烏金”、“黑面郎”及“黑爺”。《朝野佥載》說,唐代洪州人養豬致富,稱豬為“烏金”。唐代《雲仙雜記》引《承平舊纂》:“黑面郎,謂豬也。”在華夏的土地上,早在母系氏族公社時期,就已開始飼養豬、狗等家畜。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文化遺址出土的陶豬,其徒刑與現在的家豬形體十分相似,說明當時對豬的馴化已具雛形。 春節前,人們一般在臘月二十五日前殺豬,二十六日為封刀日,就不能再動刀了。浙江一帶在殺豬時講究“一刀清”,即一刀殺死,否則認不吉利。進刀時屠戶要講一句“出世入身”的話,小孩婦女不能觀看。殺後要將粘有豬血的利市紙壓在室角或豬欄內,以示豬未死。豬毛要用吹火筒盛,開水全入桶後,把吹火筒的下端浸入湯桶,上端用口吹氣,沿桶吹一圈,一示以後養豬長得又快又大。喬豬毛時,要在豬頭和豬尾各留一快毛,意為“有頭有尾”,然後將整條豬放在凳上,先是豬頭朝外,養主燒香及豬毛謝天地,將豬剖成兩片,除新年食用外,其余的俺入缸中,以備年後再用。 天津、河北等地有“肥豬拱門”的節日窗花,是用黑色蠟光紙剪成。豬背上馱一聚寶盆,張巾時左右各貼一張,表示招財進寶之意。 陝西一帶有送豬蹄的婚俗。結婚前一天,男方要送四斤豬肉、一對豬蹄,稱“禮吊”,女方將“禮吊”留下後,還要將豬前蹄退回。婚後第二天,夫妻要帶雙份掛面及豬後蹄回娘家,留下掛面,後蹄退回,俗稱“蹄蹄來,蹄蹄去”,表示今後往來密切。 雲南西雙版納的布朗族,在婚禮的當天,男女兩家要殺豬請客。除。除請客外,還要將豬肉切成小塊,用竹竿串起來分送各家,以示“骨肉之親”之意。 過去漢族有一種“打母豬鬼”的民間驅邪活動。凡家中有病災不幸之事,家中長者便設香案,以打母豬鬼來祭,向神靈許願,求得驅邪。祭時,要選黃道吉日,殺老母豬,閒、蹄、肝、腸、肺等放在一個筐裡,擺在堂屋中間,主持人燃香祝拜,祭完後,將內髒煮熟後分吃掉。民間認為“殺死一母豬鬼,驅除一個邪”。 雲南佤族有“豬膽卦”的占卜風俗。殺豬後,根據豬膽判斷吉凶。如果膽紋上下行,膽內水分多,為吉卦;膽紋左右行,膽內水分少,為隱卦。一般在舉行重大活動時使用,由巫師乍卦。目前假的寵物豬很多,如果決定要買的話一定小心上當~~ 簡單的給你介紹一下啊: 有小“麥兜”(香港制造的一只有個性的卡通人物)之稱的寵物豬,身長30多厘米,體重5公斤左右,主要來自日本、法國、泰國等地。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膚色,日本是黑白斑點、法國的卻是金燦燦的金絲毛,也就是人們說的“金豬”。
據了解,小豬出生時只有400多克,四個月大就會基本定型,一般5個月發育成熟。因采用了基因控制技術,它的體重不會超過5公斤,而且絲毫沒有難聞的體味。這種寵物豬很容易喂養,平時,它吃狗糧或者貓糧,食量不大,也喜歡吃一點水果和蔬菜,比如西瓜、西紅柿等。如果照顧細心點,活10年不成問題。
據悉,這種小豬在廣州最先是在番禺新墾的萬畝葵園裡與人們見面,飼養員介紹說:“豬其實是種很聰明的動物,智商不下於貓狗,可以像訓練狗一般訓練豬。平時只要一叫它們,它們馬上就跑過來,跟在後面走,很是乖巧。”養過小豬的麥小姐說,香豬很喜歡和人一起外出散步,但頭幾次外出時,最好牽著它走,等它習慣周圍的環境,以後它就會像個小“影子”一樣,寸步不離地跟在你身邊,散步時最可愛是它小跑時憨態可掬的樣子。不過有點嬌氣,抱的時候要講究姿勢,不然就像初生孩子一樣,發出不滿的叫聲。
寵物豬很愛干淨,如果主人願意,它最喜歡的睡覺地點在睡主人的枕邊。平時可以用干淨柔軟的墊子專門為它鋪個小床。另外,還要給小豬一個固定的地方上廁所,只要訓練幾次,它就能記住“應該上哪兒去方便”。
這種小香豬在廣州市場上越來越多,主要集中在清平市場和芳村花鳥魚蟲市場,品種以日本、泰國和國產三個為主,進口香豬價格上千元,而且還要提前預訂,國產香豬相對實惠,兩百元左右,還可以講講價。如果你要養一頭小香豬,那這些資料對你有用。
香豬的淵源: 小香豬又名"迷你豬",民間美其名曰"七裡香""十裡香"。它原產於少數民族山區。古時雖有飼養但數量極少,僅做"貢品"專供皇親貴族享用,不許百姓食之,從而限制了香豬的發展。解放後,瀕臨滅絕。直到八十年代末,全國畜禽資源調查時方被發現,當時僅存幾十頭。 小香豬是微型豬種,具有瘦肉厚、纖維細、脂肪顆粒小、香味濃郁、早熟易繁,且極少體重超過30公斤等特點,(寵物香豬一般不超過20公斤)全世界唯我國獨有。 農業部授權科研站與中國農業大學作為"七五科技攻關項日"進行科學培育。經8年的風土訓化,選優提純,定型出三個香豬品系。後被農業部劃歸"國家二級保護品種",視為"國寶"嚴禁活體出口,是21世紀的緊俏產品。
品種形成與分布: 香豬產於貴州與廣西接壤的低中山區地帶,海拔800米左右,屬亞熱帶氣候,年均氣溫15~80℃,年降水量1100~1700毫米,無霜期多在280~302天,氣候適宜、野草繁多、交通閉塞、經濟比較落後的丘陵山區,是經過歷代自然和封鎖繁育人工選擇而形成的一個耐粗飼、粗放型的矮小品種。由於常年以各種花草、果實為生,造就了香豬具有體型小、性成熟早、遺傳穩定、皮薄而細嫩、骨骼細小、肉質香味濃等特點,是當地各族人們所喜愛的家養動物之一。
體型外貌: 小香豬與其他豬種不同,它是在特定自然環境和農牧業水平較低的環境中,經過長期近親交配繁殖選育而成的,外觀特點是短、圓、肥。毛有光澤。頭長額平,額部皺紋縱橫,耳朵較小、薄且向兩側平伸,耳根硬,背腰微凹,腹大而圓,四肢細短,尾巴細長似鼠尾。 品種較純的香豬眉心有明顯白斑,黑色部分僅存在於頭部和尾部,背部無黑斑。 香豬體軀短而矮小,被毛全黑,個別有唇白和肢端白。頸部短而細,頭較大,面平直,額面皺紋縱行淺而少,耳較小薄呈[1] [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