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這是什麼鳥?正文

這是什麼鳥?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小弟前來求教,這鳥怎麼養?一般喂什麼?它適應什麼樣的溫度氣候?怎樣區分公的還是母的?
 
1.找一個小的容器,只要能盛下它就行了,不要太大!然後在裡面放上軟布,要厚一點,這樣他比較舒服!
2.買一些玉米面或是小米面餅子,用食指和拇指搓成細長的條狀,小一點以免噎著它,在喂的時候,用指頭輕輕打一下它的嘴,讓它自己張開讓你塞食,喂飽後,用小指蘸點水流入他的嘴裡,不要嗆著她,經常給它換換布,清理一下糞便,慢慢就長大了,而且會和你成為很好的朋友的!
還有不明白的可以再問我啊,我以前養過一窩呢
3、飼料和喂法幼鳥需人工填喂,把綠豆面或豌豆面、熟雞蛋(或鴨蛋)黃、玉米面三者以5:3:2的比例搓勻,加水和成面團,用手捻成兩頭尖的長條,拔弄鳥嘴或以聲音引誘鳥張嘴,沾水填入。幼鳥數量多時,一定要逐個填喂,以免有的幼鳥吃不上食。每天填喂5—8次,不給水也不喂菜,待鳥能自己啄食後,把拌好的飼料放軟食抹內任其啄食,仍不給水,但可喂切碎的馬齒苋菜。當體型、羽色近似成鳥時(第二次幼羽齊),方可喂給干飼料和飲水。幼百靈的飼料因地而異,有加花生米粉的、有喂雞用混合粉料搓雞蛋的,也有的純喂蝗蟲、蚱蜢。
百靈成鳥飼料各地不同,有的喂谷、黍、蘇子或苎麻等的種子,有的喂雞用混合粉料搓熟雞蛋。從營養、衛生、節約考慮,喂補充“添加劑”的雞蛋小米較好,(換羽期)再經常喂些面粉蟲、蝗蟲、蚱蜢、葉菜等就能養得很好。
4、管理和調教食水罐宜深不宜大,多為半圓柱或倒稜錐形。平的一面緊貼籠的底圈,隔1—2日添換一次食水。籠底砂土要細勻,保持清潔、干燥,每周清換1—2次(夏季),平時可用鐵絲或竹棍將糞便夾出。一般不用罩籠套,但在溜鳥時或讓它學別的鳥鳴叫時需要罩上。為使百靈鳥晚上燈下鳴叫,白天應罩上。夏季南方蚊蟲多,夜間也須罩上,以防蚊叮。
為了馴熟,昆蟲幼蟲、蝗蟲、蚱蜢等動物性餌料應用手拿著喂。為培養鳥兒上台歌唱的習慣,可在鳴台外邊圍一硬紙殼圈,稍高於籠的底圈,並常用夾糞棍捅其腳讓它上台,或者常在鳴台上喂“活食”。
培養百靈鳥鳴叫是很費功夫的。幼鳥絨羽一掉完。雄鳥喉部就常鼓動,發出細小的滴咕聲。(俗稱“拉鎖”)。此時就該讓它學叫。用馴成功的老鳥“帶”最省事,也可到自然界去“呷”或請“教師鳥”。有的用放錄音的方法,但有時聲音失真,還須到野外或由其他鳥矯正。
百靈的“叫口”,我國講究“十三套”,即會學十三種鳥、獸、蟲鳴叫的聲音。但這“十三套”的內容、先後排列卻因地而異。南方籠養百靈允許有畫眉的叫口,而在北方卻忌諱。北方籠養百靈的基本叫口要有紅(沼澤山雀)的鳴叫聲,南方則不要求。北方的所謂“十三套百靈”,一般是麻雀叫開頭,母雞嘎蛋、貓叫、砂燕或雨燕、犬吠、喜鵲(灰喜鵲或喜鵲)、紅、油胡蘆(一種大型蟋蟀)、鸢嘯鳴、小車軸聲、水梢鈴響、大葦莺,虎伯勞結尾。
上述飼養和調教方法適用於所有百靈科的鳥。如果只為聽鳴叫,可飼養、調教當地產的種類。
 

馬爾濟斯犬價格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