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尿淡尿有什麼問題 您說的狗狗尿淡是什麼意思,是淡紅尿,是吧 那就屬於狗狗血尿呀。 有可能是以下原因。 1炎症,膀胱炎,尿路發炎 2結石,膀胱,尿道 3食物鬧的。不要吃洋蔥,辣椒等 貓哭耗子——假慈悲蒸籠裡的饅頭——自高自大 宰相肚裡能撐船——寬宏大量 孫悟空大鬧天宮——慌了神 飛機上掛水壺——高水平(瓶) 瞎子逛大街——目中無人 切菜刀剃頭——危險 磨上的毛驢一一團團轉 門縫裡瞧人——把人看扁了瞎子摸牆——找門 小和尚念經——有口無心老虎頭上拍蒼蠅——找死 耗子掉水缸——時髦(濕毛)狗咬呂洞賓---不識好心人 琵琶琴瑟八大王,王王在上; 【樓主】[推薦]-有趣的對聯故事——徐文長手對知府
徐文長手對知府
徐渭(1521年-1593年),字文清,後改字文長,號天池山人,青籐道士,又別署田水月,山陰(今屬紹興)人,明文學家、書畫家,也是晚明時期思想解放運動的先驅。他一生作聯很多(《徐渭集》載有對聯118副,這在明代是很少見的,而所寫出40字以上的長聯就有12副,在明代幾乎沒有第二人。尤其是他最先突破百字長聯,為紹興開元寺大殿題的140字長聯至今猶存),至今徐文長還有一些作聯故事在浙江流傳。 徐文長十四歲時來到杭州。當時的杭州知府目中無人,他得知徐文長在杭州賦詩作畫,頗受人們贊賞時,大為惱火,認為一個小毛孩子竟敢在他的轄區內舞文弄墨,真是不知天高地厚,便派衙役將徐文長召來對句。威脅他說如對不上,就驅逐出城。徐文長鎮定自若,滿口答應。知府帶徐文長到西湖邊,指著六合塔,說出上聯:“六塔重重,四面七稜八角。”
徐文長沒有開口,只是揚了揚手。知府以為對不上,暗自高興。他得意忘形地指著保俶塔,又出了個上聯:“保俶塔,塔頂尖,尖如筆,筆寫四海。”徐文長還是一言不發,而是用手指了指錦帶橋,向知府拱拱手,然後,又兩手平攤,往上一舉。
知府見徐文長還是沒有回答,就神氣十足地說:“連一句也對不出,還算什麼神童!”立即下令:“快把他趕出去!”這時,徐文長卻理直氣壯地哈哈大笑:“休得無禮,下聯早就對好了!”知府怒氣沖沖地說:“你敢無理狡辯,愚弄本府?”徐文長解釋說:“你是口出,我是手對。”“手對!是什麼意思?”知府追問道。
徐文長答道:對第一聯揚了揚手,就是說“一掌平平,五指三長兩短”;對第二聯拱拱手,兩手平攤,往上一舉,是說“錦帶橋,橋洞圓,圓似鏡,鏡照萬國九州”。知府聽了啞口無言,只好悻悻而去。
酒店續對
乾隆晚年,一日晚膳後,乾隆召大學士紀曉岚,二人換上民服走出宮外,來承德大街上閒逛。見一酒店的招牌上書“半聯酒店”四字。店前若市,人頭攢動。二人停下腳步,只聽掌櫃的拱手喊道:“多蒙諸位關照,小店屋內有半副對聯,哪位能續上下聯,美味佳肴盡用,敝人並願贈文銀10兩。”
君臣二人覺著好奇,便走進店內,見堂屋正中懸的半聯是:
一串無鱗,鳅短鳝長鲶大嘴。
君臣二人琢磨半天,怎麼也對不出適當的下聯來。恰在這時,酒店的伙計抬進一筐大蟹來。其中還有一只鼋魚,正仰面朝天四腿亂蹬呢。紀曉岚靈機一動,吟出下聯:
三元有甲,龜圓鱉癟蟹短頭。
此聯意境別致、有趣,且字句工整。以三元對一串,有甲對無鱗,龜圓對鳅短,鱉癟對鳝長,蟹短頭對鲶大嘴,可謂天衣無縫。
顧鼎臣幼年試對
顧鼎臣(1473年-1540年),字九和,明蘇州人,弘治進士第一。他幼時聰明,常有妙語。一天,塾師出對為難他:“花塢春晴,鳥韻奏成無孔笛。”
把鳥鳴聲比喻成無孔之笛,確非一般,但顧鼎臣面無難色,不一會兒就對上了:“樹庭日暮,蟬聲彈出不弦琴。”將蟬聲比喻為無弦的琴聲,也別出心裁,因此塾師不禁十分驚奇。
有一天,他父親出對考他:“柳線莺梭,織就江南三月景。”顧鼎臣立即對道:“雲箋雁字,傳來塞北九秋書。”他父親聽了非常高興。
半副對聯懾群魔
十九世紀末,八國聯軍對我國發動了瘋狂的侵略戰爭,先後占領了天津和北京。腐敗的清政府毫無抵御能力,屈膝求和。據說,在"議和"會議開始之前,某國的一位代表,想借此侮辱中國人民。於是,他對舉政府的代表說:"對聯,是貴國特有的一種文學形式。現在我出一聯,你們如能對上,我給你們磕五個頭,如對不上,也應如此。"在清政府的代表未置可否之時,他脫口念出了上聯:
琵琶琴瑟八大王,王王在上; 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邊。
一日中午,蘇東坡去拜訪一位老和尚。老和尚正忙著作菜,剛把煮好的魚端上桌,就聽到小和尚禀報:蘇東坡先生來訪。
和尚怕把吃魚的秘密暴露,情急生智,把魚扣在一口磬中,便急忙出門迎接客人。兩人同至禅房喝茶,蘇東坡喝茶時,聞到陣陣魚香,又見到桌上反扣的磬,心中有數了。因為磬是和尚做佛事用的一種打擊樂器,平日都是口朝上,今日反扣著,必有蹊跷。
這時,老和尚說:「居士今日光臨,不知有何見教?」蘇東坡有意開老和尚玩笑,裝著一本正經的樣子說:「在下今日遇到一難題,特來向長老請教。」老和尚連忙雙手合十說:「阿彌陀佛,豈敢,豈敢。」蘇東坡笑了笑說:「今日友人出了一對聯,上聯是『向陽門第春常在』,在下一時對不出下聯,望長老賜教。」老和尚不知是計,脫口而出:「居士『才高八斗,學富五車』,今日怎麽這健忘,這是一副老對聯,下聯是『積善人家慶有馀』。」蘇東坡不由得哈哈大笑:「既然長老明示『磬(慶)有魚(馀)』,我就來大飽口福吧!」
孔夫子妙對農夫
傳說有一年的陽春三月,孔子和他的弟子們出游來到楚國的郢城(今湖北江陵)。正在田中干活的農夫們聽說孔夫子很有學問,便想考考他。大家一合計,便在孔子經過的路上放一擔泥巴,並且出一上聯,寫在地上,讓孔子及弟子們對;如果對不上,只好委屈孔老夫子從水田裡走過去。農夫們出的上聯是:
一擔重泥攔子路
孔子猛見一擔泥巴置於路中,原以為是楚人同他開個玩笑,甚至可能是惡作劇。及至到跟前細看,見一上聯,方知是在考他。孔夫子臉上布滿了愁雲,踱來踱去,怎麼也對不上來。眼看老師一一籌莫展,下不來台,弟子顏回走上前去,想把那擔泥巴挑走挪出路來,但怎麼也挑不起來。在大路兩邊水田裡干活的農夫們,見顏回那副模樣,忍不住哈哈大笑。孔子見狀,頓時開竅,大聲道:“有了,有了!”隨口吟出:
兩邊夫子笑顏回
田中農夫見孔老夫子對出下聯,齊聲喝彩,便將泥巴挑開,恭恭敬敬地給孔夫子一行讓路。
尼庵聯趣
古時,閩南有一“清德庵”。尼庵女主持十分重視庵裡的楹聯,每年總要差小尼請賈秀才撰聯張貼,潤筆費十兩銀子。
有一年,清德庵改建一新,好生氣派,尼庵主持決意在門前刻下一副永久的對聯,為清德庵增輝,於是親自登賈秀才書齋相議寫聯一事。
賈秀才是個見財路才開的人物,他開口要一百兩銀子。尼庵主持一口答應,並要求賈秀才根據庵前新開辟的大道和新庵巧奪天工的二扇大門撰聯,賈秀才滿口應允。
尼庵主持旋即回庵差小尼送上一百兩銀子。那想到小尼路上思忖:“往年僅送十兩,今年竟送一百兩,定是主持錯帳。”於是便干起掩耳盜鈴的勾當,從中扣了五十兩中飽私囊。
賈秀才接了五十兩銀子,眉頭一皺,計上心來,令小尼明早來取聯。翌日,小尼順利把聯取回,正忙於誦經的主持令其鳴炮貼聯,並請來四方僧徒觀光,意在鄭重其事。誰知對聯貼後,令人費解,觀者議論紛紛。女主持聞知,親臨觀看,左聯寫著“一道直直”,右聯是“兩扇開開”。
主持觀後滿臉烏雲,圍觀的人也越來越多,評說不象聯子,有辱清德庵雅氣,主持若芒針在背,遂喚小尼問個是非,小尼見馬腳已露,便和盤托出偷銀丑事。主持責令小尼上門賠罪,並請來秀才改聯。賈秀才來到庵前,拂袖揮毫,在左聯添上“西天路”。右聯加上“佛地門”,原來讓人費解的楹聯即成了“一道直直西天路,兩扇開開佛地門”的巧聯妙對來。觀者無不翹指叫絕。
衷情母女巧聯對
傳說:蘇小妹的女兒是個很有志氣的女孩子在婚姻問題上她也很有主見。父親的包辦,母親的“參謀”,媒婆的牽線搭挢,都沒有起作用。後來,還是自己作主,嫁給了一個家境很不好卻十分有才氣的窮秀才。女兒嫁出之後,蘇小妹很不放心,總擔心閨女在夫家受不了那份罪,有一天,風雨交加,蘇小妹忽然想起女兒住的那兩間房也不知漏雨不漏雨,便帶了丫環,撐上雨傘,頂著風雨到女兒家去了。
一進女兒家小院便聽到女兒在房內與丈夫在一起的念書聲。蘇小妹未急於進屋,先打量了一下女兒的房子,只見是兩間頂上半瓦半草的房子,窗子已經因年久失修而壞了。大概是為了遮風雨吧,窗台上一盆挨一盆地擺滿了海棠花,海棠花的枝葉把大半個窗戶都遮住了。蘇小妹走上前去,剛到窗下,便聽到室內的讀書聲驟然停止了。一會兒,女兒歡笑著沖出屋來,把母親讓進了屋。蘇小妹坐定之後,環顧室內,見室內擺設雖然簡陋但卻有條不紊,她指著擺滿窗台的海棠問女兒:
“半窗紅花為防風雨?” 女兒剛要點頭說"是",一想不對,母親這不是說了半副對聯叫我對嗎?”便馬上改口說:
“一陣乳香便知母來”。
蘇小妹一聽,想自己在上聯中故意用了“紅花”“防風”兩位中藥名,沒想到女兒也真機靈,不但巧妙地用“乳香”、“知母”兩味中藥對上了,而且還說明了剛才讀書驟停的原因,看來女兒出嫁後才學確是長進了。
這時,女兒端上茶來,一邊請母親飲用,一邊問母親冒雨而來有何急事,蘇小妹說:“哪有什麼急事,就是為了來跟你對對子的,”說罷,她又道出了一個上聯:高陽台上酷相思,為娘心念天仙子。
女兒聽出了母親是說因想念兒放心不下才來的,但也知道母親這上聯中用了《高陽台》、《酷相思》、《天仙子》三個詞牌,對起來不易,她便故意撲上去在母親懷中撒了一會兒嬌,然後又很親切地為母親梳理被風吹亂了的頭發。這樣拖了一段時間後,下聯也構思了出耿了,她這才對娘說:滿庭芳中訴衷情,小女難得相見歡她在下聯中也用了三個詞牌名;《滿庭芳》、《訴衷情》、《相見歡》。蘇小妹見女兒生活得雖然清苦,但夫妻相親相愛,志同道合,便放心了。臨走時,她還給女兒留一些錢,女兒再三推辭不過,就收下了。
1.犬守太平世,梅開如意春 2.狗來富,來年糧食撐破肚 3.烏龍飛,金銀財寶碼成堆:在歷史上犬又被稱為“烏龍”,這都預示著“盛世到來”, 是個豐收收。 4.【犬馬之報】願象犬馬那樣供人驅使,以報恩情。 5.【犬馬之養】供養父母的謙辭。 6.【犬馬之心】下屬用以謙稱對長上盡忠效誠之心意。 7.【雞犬桑麻】形容鄉村的安靜生活。 8.【雞犬不驚】形容行軍紀律嚴明,連雞狗都沒有受到驚動。也指平安無事。 9.【將門無犬子】將門:將、相的家庭。比喻父輩有才能,子孫也不會有庸才俗輩。 10.【白衣蒼狗】喻世事變化萬端。唐杜甫《可歎》詩:“天上浮雲如白衣,斯須改變如蒼 狗。” 11.【犬馬之命】謙稱自己的生命。 12.【犬馬之疾】謙稱自己的疾病。 13.【犬馬之勞】謙稱自己微薄的服務像犬馬一般微不足道。 14.【犬馬之齒】謙稱自己的年齡。 15.【狗吠不驚】吠:狗叫聲。狗偶爾的叫聲不會[1] [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