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魚和烏龜有什麼區別啊? 烏龜體形不大,殼稍扁平。頭中等大小,頂部前端平滑,略呈三角形;後半部有細粒狀鱗片;頭側及喉側有黃色的線條狀紋。軀干短闊而略扁,背甲棕色或黑色,有3條顯著隆起的縱稜,以中間一條最為明顯(雄性成體的縱稜不明顯);頸盾小。略呈倒鐘形;椎盾5枚。肋盾4枚,緣盾12對。腹甲平,後緣傲缺深。甲橋明顯,具腋盾和胯盾。四肢扁圓,前肢前緣具橫列大鱗,指、趾間全蹼;前5爪,後4爪。尾長中等。頭背為橄榄色或黑褐色,頭側及咽部有黃色的帶暗邊縱紋及斑點,一直延伸到頸部。背棕色或黑色(雄性),腹為棕黃色,有黑褐色斑塊。四肢灰褐色。 甲魚又稱團魚、元魚、鱉,養魚經中稱“神守”。我國只有鱉、山瑞鱉和中華鱉3種。其肉細嫩鮮美,肥而不膩,...堅之功能,主治陰虛勞熱骨蒸、甲魚是一種珍貴的經濟動物,不僅肉味鮮美,營養豐富,蛋白質含量高,被視為名貴的滋補品.
烏龜是烏龜,甲魚是王八,王八是甲魚. 烏龜和甲魚(又稱鱉)在生物學中確實是有區別的。 “王八”是俗稱,不是正式的生物學名詞。它的原義是“縱容妻子與人偷情的男子”,當時寫做“忘八”。後來人們用“鴨子”來指代或比喻“王八”,因為中國過去的品種,那鴨子的頭是綠色的。 後來也指過“烏龜”,見(《紅樓》,薛蟠:“嫁個男人是烏龜”“丈夫是個王八”)現在則基本上在全國都通一用做“鱉”的別稱。 烏龜體表具有特殊的龜殼,頭尾和四肢可以從龜殼中伸出縮入,整個身體呈盒狀,全體可分為頭頸部、軀干部、四肢及尾三部分。頭部背面略呈三角形,黑色或棕黑色,口位於頭的前端,頭頂前部平滑,後部呈細粒鱗狀。上下颌均無齒,颌緣被以堅韌的魚質鞘,稱為喙。鼻孔位於吻的前端。嗅覺及觸覺較發達。龜全身呈盒狀,整個軀體全部包於盒狀的龜殼中。龜殼明顯地分為背甲和腹甲兩部分,彼此在兩側由甲橋連接起來。背腹甲均由二層組成,外層為來源於表皮的角質盾片,內層為來源於真皮的骨板。盾片間的盾溝與骨板的骨縫一段互不重疊,因而龜殼極為堅固。 甲魚又名鱉,它的體形扁平,略呈圓形或橢圓形。體表披以柔軟的革質皮膚。有背腹二甲,背甲稍凸起周邊有柔軟的角質裙邊,腹甲則呈平板狀,二甲的側面由韌帶組織相連。背面通常為暗綠色或黃褐色,上有縱行排列不甚明顯的疣粒。腹面為灰白色或黃白色。鱉頸長而有力,能伸縮,轉動很靈活。吻尖而突出,吻前端有一對鼻孔,便於伸出水面呼吸。眼小,位於頭的兩側。口較寬,位於頭的腹面,上下颚有角質硬鞘,可以咬碎堅硬的食物。口內有短舌,肌肉質,但不能自如伸展,僅能起到幫助吞咽食物作用。鱉的四肢扁平粗短,位於身體兩側,能縮入殼內。前肢五指,後肢五趾。四肢的指和趾間生有發達的蹼膜,第1-3指、趾端生有鉤狀利爪,突出在蹼膜之外。由於鱉有粗壯的四肢和發達的蹼膜,因此它既能在陸地上爬行,又能在水中游泳,在抓到食物時其有力的前肢和利爪還能將大塊食物撕碎,便於咬碎吞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