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兩個月寶寶支氣管肺炎,不發燒,有點咳嗽,有點喘怎麼辦?正文

兩個月寶寶支氣管肺炎,不發燒,有點咳嗽,有點喘怎麼辦?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期少汗,邪達氣分時則分汗、口渴)、呼吸急促、咳嗽有痰、輕度喘憋鼻扇、面赤口渴、咽紅、舌尖紅、舌苔黃白相兼、脈浮數。治以宣肺清熱化痰法。常用麻杏石甘湯加減。

處方舉例:麻黃2g,杏仁g,生石膏9g,甘草2g,銀花9g,連翹9g,寒水石9g,蘇子6g,黛蛤散9g。

可隨證選加下列藥物:①發熱無汗加鮮蘆極15~30g;②發熱有汗加黃芩6g,或重用生石膏;③咳喘痰多加天竺黃6g,萊菔子6g;④便干可加瓜萎15~30g。

(2)小兒支氣管重型肺炎(氣、血兩燔或熱入營血)的治療:

1)氣(營)血兩燔:高熱持續,咳嗽喘憋,躁擾不安,痰聲漉漉,精神醫院靡,口渴,舌質紅,苔黃膩而干,脈弦數或滑數。治以清宣肺熱,平喘化痰法。常用麻杏石甘湯和玉女煎(系《溫病系辨》的玉女煎去牛膝、熟地,加細生地、元參)加減。

處方舉例:麻黃2g,杏g,生石膏18g,鮮蘆茅根各15g,黃芩6g,青黛3g,生地9g,天竺黃9g,銀花9g,連翹9g。

2)熱入營血:高熱持續不退,咳嗽喘憋加重,氣促鼻扇明顯,呼吸極度困難,痰壅喉頭,胸腹脹滿,煩躁不安;或口周發绀,口唇焦裂,舌質紅绛,苔黃厚或垢膩,脈弦數或滑數。若出現脈細數無力,應注意出現氣陽衰竭。治以清營解毒,平喘化痰法常用清營湯加減。

處方舉例:銀花15g,連翹9g,生地12g,黃芩9g,元參15g,天竺黃9g,赤芍9g,郁金黃芩9g,另加水牛角粉0.5g沖服,每日服2~3次。

以上重症肺炎兩型可隨證選加下列藥物:①高熱驚厥加鉤籐12g,生石決明15g。②高熱持續加紫雪丹:每次0.3~0.6g沖服,每日服2~3次。③痰多加竹瀝汁每次5~10ml兌肥,每日服2~3次。④神昏加蓮心3g,菖蒲6g。

(3)小兒支氣管肺炎並發症的治療:重型肺炎容易出現正不勝邪、氣陽衰竭的證候,此時宜中西醫配合治療,臨床常見並發症如下:

1)邪盛正衰:毒熱內陷(中毒性腦病):主要表現面色晦暗,壯熱持續,神昏驚厥,頸強咳喘,納呆便溏,舌質紅绛,舌苔黃而干,脈細數或弦數,治以扶正祛邪,開竊逐痰。常用三甲復脈湯加減。

處方舉例:生牡蛎12g,生龜板12g,生鱉甲12g,丹皮9g,銀花12g,連翹9g,蓮心3g,菖蒲3g,郁金6g,另:水牛角粉0.5g沖服,每日服2~3次。

隨證可選加下列藥物:①抽搐加鉤籐12g、生石決明15g。②痰盛加天竺黃9g或竹瀝水5~10ml,每日服2~3次。

2)正氣衰竭,普涎壅盛(呼吸衰竭):主要表現壯熱籌稽留,面灰肢冷,呼吸困難,或氣短汗鑫,神昏煩躁,咳重痰稠粘。舌質淡,苔少而干,脈細數無力。治以扶正祛邪,補氣化痰。常用生脈散加減。

處方舉例:人參9g,麥冬9g,五味子9g,百合12g,川貝9g,杏g,銀花9g,連翹9g,郁金6g。

隨證可選加下列藥物:①腹脹加厚樸6g。②心陽欲脫,四肢厥冷加附子3~6g,或用人參6g、附子3g濃煎200ml兌服或鼻飼。

(4)肺炎恢復期的證治:病邪雖減,氣陰耗傷,余邪未盡,仍有低熱,咳嗽痰喘,精神萎靡,食欲不振,陰傷較重者,則舌質嫩紅,舌苔少而欠津。治以養陰清熱,常用沙滲麥門冬湯加減。若余熱未盡而咳喘孝者,治以清肺瀉余熱,止咳平喘。可用瀉白散加減。

處方舉例之一:沙滲9g,麥冬9g,玉竹9g,川貝9g,地骨皮9g,茯苓9g,枇杷葉9g。

處方舉例之二:地骨皮9g,桑皮9g,甘草3g,枇杷葉9g,紫苑9g,黛蛤散9g,鮮蘆根15g,生谷麥芽各9g。

隨證加選加下列藥物:①低熱加銀柴胡9g,白薇9g,生地9g。②咳重加白前9g,百合9g。③痰多加天竺黃6g,若稀白痰多加化橘紅6g,半夏6g,生苡仁9g。

育兒網提醒:嬰兒感冒請上醫院,以上小兒支氣管肺炎治療中醫療法僅供參考.
 
要好好看不能大意
 
http://www.xcbkf.com.這個網站不錯,對各種哮喘病因都有不錯的見解
 
增加營養,抗感染!新生兒也可能是因為機體抵抗力低下的原因
 
哮喘的藥物治療

【專題】防治哮喘病

現代醫學已經認識到:哮喘的病理基礎是氣道慢性變應性炎症,並對外界刺激很敏感。因此,在治療支氣管哮喘時,不應一味舒張支氣管,而應同時重視抗炎和降低氣道反應性的治療。隨著治療新觀點的出現,哮喘治療的重點也有所變化。過去偏重於應用支氣管擴張劑,采取解除支氣管收縮、緩解症狀的治療,必然不能滿足病人的需要。具有抗炎症作用的激素已成為治療哮喘的主要藥物。

1、支氣管擴張劑

支氣管擴張劑即止喘藥。主要是解除支氣管痙攣,控制哮喘急性發作,但無抗炎作用。由於支氣管擴張劑作用快而明顯,易被病人接受,但不能過度依賴這些緩解症狀的藥物。中重症哮喘病人在用β2受體激動劑時,應和皮質激素同時吸入,雙管齊下,才能取得較好的療效。

常用的支氣管擴張劑分為以下三種。

(1)β2腎上腺素受體激動劑(β2受體激動劑):β受體存在於心血管、肺及肌肉等組織器官內,可分為β1及β2兩種。作用於β1受體的興奮藥,能增加心肌收縮力,加快心跳,抑制腸道蠕動。作用於β2受體的興奮藥,則舒張支氣管,增加氣道上皮細胞纖毛清除作用,並能使血中嗜酸細胞減少等。腎上腺素和異丙腎上腺素(喘息定)等,對β1及β2受體均有興奮作用,因此在舒張支氣管的同時,常引起心跳加快、心肌氧消耗增加、心律不齊等副作用。

β2激動劑,如沙丁胺醇(舒喘靈),可以口服,又可吸入;既有長效制劑,又有短效制劑。通常采用氣霧劑吸入途徑,如舒喘靈,一般吸入5分鐘至10分鐘後,即起到平喘作用,但只能維持3小時至6小時。而長效氣霧劑“施立穩”或口服“全特寧”、“美喘清”,可以維持12小時。

但是,β2激動劑最好是在有症狀時按需作用。如果過多依賴β2激動劑,這就意味著抗炎症治療不夠,或者吸入方法不正確,或合並有其他感染問題。β2激動劑除了用氣霧劑吸入外,還可以用舒喘靈水溶液,用空氣壓力泵或氧氣筒作動力,通過霧化器霧化給藥,作用快而副作用小,是目前哮喘急救時的首選方法。

(2)茶鹼類:氨茶鹼與β2激動劑作用相似,可以松弛氣道平滑肌,並有興奮心髒和中樞神經系統的作用,使呼吸道分泌物易排出,還能恢復呼吸肌疲勞。常用的有普通氨茶鹼片、長效茶鹼等。它的止喘作用也較好,血液裡的藥物濃度在每毫升含5至20微克時起作用。由於該藥個體代謝差異大,如果能進行藥物濃度測定,據此來調整用藥,使血中藥物濃度保持在最佳有效濃度范圍,效果更佳。

一般普通氨茶鹼片為每6小時至8小時服藥1次,兒童每次可用(4至5)毫克/每千克體重。長效茶鹼12小時間隔服藥,每次(8至10)毫克/每千克體重,成人一般每次用0.1克至0.15克,每天2次。現在還有每日服1次能維持24小時的制劑“優喘平”。但是茶鹼有時可以引起惡主、腹部不適,食欲受影響,故在飯後服用為宜。

(3)抗膽鹼類藥物:溴化羟基異丙托品對氣道平滑肌有較強松弛作用,但起效較慢,用藥後30分鐘至60分鐘後達高峰,作用於大、中氣道為主,可與β2激動劑一起用,一般用氣霧劑或霧化溶液吸入。

654-2是我國研制的膽鹼能神經阻斷劑,也有松弛平滑肌及改善微循環的作用。一些慢性哮喘病人也可長期小劑量口服。

(4)白三烯受體拮抗劑:半胱氨酰白三烯能致氣道微血管漏出、水腫及黏液分泌並引起氣道嗜酸細胞滲出,是一種強有力的支氣管收縮劑,從理論上推測它的受體拮抗劑可能是有效的哮喘防治劑。目前這個設想已成為事實。捷利康醫藥開發咨詢有限公司在我國市場推出一種選擇性白三烯d受體拮抗劑,商名安可來(accolate),經北京協和、朝陽等醫院臨床試用證實對輕中型支氣管哮喘的預防治療有較好效果。這可能是在哮喘治療上的一個新突破。

2、預防類藥物

預防類藥物本身不止喘,但堅持用藥一段時間後,可以減少發作次數,減輕發作程度,並有一定的預防作用。

(1)皮質激素(類固醇)吸入劑:常用的皮質激素有丙酸倍氯松(“必可酮”、“信可松”)等氣霧劑。它們能消除支氣管壁黏膜的非特異性炎症,防止黏膜水腫,能制止黏膜分泌產生刺激性化學介質。由於局部吸入用藥直接到達肺部,避免了口服給藥的副作用,是目前最安全、有效的常用藥物。

長期口服皮質激素治療,會形成滿月臉、骨質疏松、肥胖、高血壓、潰瘍病等。兒童長期服用也會影響生長發育。類固醇制劑的種類很多,用吸入方法,1天的總劑量只不過是1片5毫克口服強地松的1/10,何況吸入氣霧劑,還要排出一部分。在吸藥後通過刷牙漱口,把口腔內殘存藥物排出,進入人體內的量更少,其副作用可謂微乎其微。但是,吸入類固醇沒有松弛平滑肌的功能,所以沒有立刻舒張支氣管的作用。因此,有些病人對它的作用常常低估。自1972年以來,一些發達國家開始應用吸入類固醇,已取得了相當好的效果,也積累了不少經驗,並以吸入類固醇,作為治療哮喘病的第一線藥物。也有的醫生主張,在哮喘早期就應用,會取得很好效果。少數人吸入類固醇後,能引起喉部不適或聲音嘶啞,可用水漱口,清洗喉部,可消除此反應。

在重度哮喘發作時,一般哮喘藥物不能控制,也可采用口服類固醇(潑尼松),來減輕症狀。口服藥物不超過1周不會有什麼副作用。

類固醇針劑是嚴重哮喘和哮喘持續狀態時常用的藥物。常用的有氫可的松、地塞米松等。由於這類藥物屬激素類,長期應用有一定的副作用,所以應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2)色甘酸鈉:常用的是粉末膠囊,用特殊輔助工具吸入,也可用氣霧劑吸入。一般認為,它可用來防止哮喘發作。後來發現它不但對變態反應性哮喘,而且對運動誘發的哮喘也有效。但是對它怎樣起預防作用還不清楚。色甘酸鈉主要用來預防輕、中症兒童哮喘,如在應用1個月~3個月後,雖然症狀減輕,但還不能十分滿意地控制哮喘時,可考慮換用皮質激素吸入。

(3)酮替芬:能減輕病人過敏反應(如濕疹、過敏性鼻炎等),對哮喘發作也有一定的預防作用。酮替芬又稱“噻哌酮”,屬抗組織胺藥物。它為片劑,一般每次服0.5毫克~1毫克,每日2次。該藥副作用是用藥後易困倦。但用藥1周後,病人可以逐漸耐受。兒童對酮替芬比較能耐受。在成人及學齡兒童,最好在每日臨睡前服用1片。

3、免疫調節劑

由於哮喘屬免疫系統的過敏反應,又與病毒感染等其他因素有關,所以應用免疫調節劑,能增加患兒的免疫功能,抵抗各種感染,可大大減少哮喘的發作。常用的有胸腺肽、核酪、轉移因子、卡慢舒糖漿、乳珍、中藥黃芪等。一般在由感染誘發哮喘者應用較多,應用時間約3個月至半年。但若以過敏性哮喘為主,單用這類免疫調節劑並不恰當,應采用綜合治療。

4、脫敏療法

脫敏療法可以減輕對過敏物質的反應,防止哮喘發作。

一般采用避免過敏原的措施及以吸入藥物為主的“哮喘規范化階梯式”治療方法,通常能很好控制哮喘。只有在不可能避免過敏原,或適當的藥物治療不能有效控制哮喘的症狀時,才可考慮特異性免疫治療。過敏性哮喘是在過敏原刺激下的一種以支氣管痙攣、黏膜水腫為特征的過敏反應。脫敏療法則是用少量過敏原,不斷地刺激病人,使病人逐漸對該過敏原產生耐受,在接觸過敏原後不出現哮喘發作,達到治療目的。采用這種療法的病人,必須是過敏性哮喘,而且過敏原明確;所用的脫敏藥物,又必須是患者的過敏物,這樣才能有效。此外,該方法療程較長,又是注射給藥,停藥後又有復發可能,所以在兒童應用受限,已逐漸被其他新的治療法取代。

值得說明的是,以上種種方法,對每個病人的治療反應是不一樣的。要依據每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2周歲半的小孩怎麼喜歡流口水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