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病人的病情來選擇合適的藥物,合理配伍,並根據病情變化,隨時調整,這樣才能達到最佳療效。
所以,“堅持就診,遵囑用藥,定期檢查”就顯得很重要了。
5、抗生素
由於哮喘是以氣道高反應性為特征的慢性疾病,而不是細菌引起的炎症,所以,一般情況下不需服用抗生素。但如果發作時間較長,有發熱或合並支氣管炎、肺炎等細菌感染時,則可以應用抗生素,以控制感染。
6、中藥治療
(1)哮喘急性發作期:要根據病人寒熱、虛實各證候辨證施治。在急性發作時,用湯劑收效較快。
①寒痰阻肺,喉有喘鳴,痰多而不易咳出,面色白,無汗,鼻堵塞,口不干,舌苔薄白,脈浮滑。
治法:溫肺散寒,化痰止咳平喘。
可用麻黃、桂枝、半夏、細辛、干姜、五味子、杏仁、白前、甘草等治療。主要湯劑為小青龍汽,也可用射干麻黃湯等。
②痰熱阻肺,咳喘,有喘鳴,胸悶,痰稠黃、不易咳出,煩躁口渴,可伴發熱,咽紅,大便干燥,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
治法:清熱化痰,肅肺平喘。
可用麻黃、杏仁、黃芪、葶苈子、蘇子、桑白皮、款冬花、射干、前胡等治療。熱重可加石膏;痰黏可加用瓜蒌皮、天花粉等。主要湯劑為定喘湯加減,或麻杏石甘湯治療。
(2)緩解期:在緩解期,要健脾、補腎、扶正。
①肺脾氣虛,哮喘發作已久,面色白,疲乏,出汗多,易感冒,食欲差,大便稀,舌質淡,苔薄白,脈緩而弱。可用玉屏風散(白術、防風、黃芪)及人參健脾丸等。
②腎虛氣喘,久病體虛,怕冷,下肢發冷,面色蒼白,心跳氣短,夜間尿多,大便稀,舌質淡,舌苔白,脈細弱。可用“參蛤散”加減,黨參、蛤蚧、五味子研粉混合,分次吞服;也可用補腎防喘片、麥味地黃丸。
③平時也可長期服用桂龍咳喘寧,對輕症哮喘發作及其緩解期,有一定止咳、平喘作用。
哮喘中藥方劑
中藥處方(一)
【辨證】痰氣交阻,肺氣不得宣降,上逆作喘鳴,肺管鑰啟阖受阻,呼吸艱難,憋悶不暢。
【治法】宣肺降氣祛痰平喘。
【方名】蜂龍湯。
【組成】蜂房6克,地龍10克,桔梗6克,蘇子12克,白果10克,百部10克,天竺黃3克,诃子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丁金元方。
中藥處方(二)
【辨證】痰熱內蘊,復感外邪,內外相合,痰阻氣道,肺氣不宣。
【治法】宣肺平喘,清降肺熱,搜痰止咳。
【方名】麻杏石甘辛茶湯。
【組成】蜜麻黃5克,杏仁6克,生石膏12克,細辛2克,炙甘草4克,茶葉1撮。生姜3片,大棗4枚。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呂長江方。 支氣管肺炎是嬰幼兒時期的常見多發病,以冬、春季多見。起病常以上呼吸道感染開始,逐漸蔓延加重變成支氣管肺炎,亦可沒有上感症狀開始即發熱、咳嗽、喘憋,為原發支氣管肺炎或繼發於某些傳染病(如麻疹、百日咳)之後,病毒、細菌均可為其病原。有一定的病死率。 [診斷要點] 1、發熱、咳嗽、喘憋、兩肺(尤其脊柱旁、肺底)可聽到中、小水泡音,為一般支氣管肺炎。 2、重症者口周、鼻根發青、鼻翼扇動及三凹征等缺氧表現,患兒煩躁不安或精神萎靡,睜不開眼,也可出現消化系統症狀,如納差、嘔吐、腹瀉等。肺部中、小水泡音密集。 3、新生兒肺炎可不發熱,但全身症狀明顯,面色蒼白發青,口吐白沫似小螃蟹,肺部亦可聽不到水泡音,仔細檢查有時可聽到非常細小的水泡音稱捻發音。患兒拒吮奶及其他消化系統症狀,可同時存在。 4、嚴重肺炎可出現喘憋青紫,且逐漸加重,肺部鑼音(水泡音)增多合並心力衰竭:心率增快,可達160~180次/min,心音低鈍或出現奔馬律,呼吸達60次/min以上,在短期內肝髒明顯增大(2cm以上),病情危重。 5、實驗室檢查: (1)血象:白細胞檢查對病原診斷有所幫助,總數升高或中性粒細胞、桿狀細胞增高(百分比)比為細菌感染,總數正常或偏低、淋巴細胞和單核比例增多可能為病毒感染,尤其出現異常淋巴細胞更提示為病毒感染。 (2)咽培養:用無菌咽拭子塗患兒咽部後接種到培養皿上看細菌生長情況,進一步鑒定為何種致病菌及做藥物敏感試驗,指導臨床選用有效抗生素,也可用咽試子同時用免疫熒光染色法和血清學檢查確定病毒感染及分型。 6、x線檢查:最常見於肺野中內帶有小點片狀陰影,也有無陰影僅肺紋理粗重者,病毒引起的間質性肺炎可在支氣管周圍有細小點狀陰影,也有的融合成較大片狀陰影。 [治療] 1、一般治療:休息,根據病情平臥或半臥位。水分入量要充足,液量不少於70~80ml(kg·d),有心力衰竭者減至60ml(kg·d),口服困難者應給靜脈補液。室內保持空氣清新,經常通風換氣,室溫以20~22°c,相對濕度以60%~70%為宜(住平房的爐上煮開水保持開蓋冒泡,或地上灑水,用濕洋拖把反復擦地等,都可起到增加室內濕度的效果),盡量吃富於熱量的流食、半流食,如奶類、代乳品、粥、蛋羹等,定時幫助患兒翻身變換體位。 2、病原治療:沒有明確病原的,一般首先按細菌感染治療,如細菌感染以肺炎球菌多見,可以先選用青霉素肌肉注射40~80萬u/次,每日2次,病情較重者需靜脈輸液可以靜脈點滴青霉素鈉鹽,120~240萬u/次,每日2次,青霉素過敏者可給紅霉素、羅紅霉素、交沙霉素,如先鋒ⅳ號、先鋒ⅴ號、先鋒ⅵ號、希刻榮及泰可欣等。病原明確者選針對性藥物,若為桿菌感染選用氨基糖甙類,如慶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有效,但此類藥物對聽神經及腎髒功能皆有損害,尤其能引起永久性耳聾,所以要慎用。即應用劑量要偏小,療程要短。目前臨床常選用氨苄青霉素、羟氨苄青霉素、羟氨苄青霉素加克拉維酸(安美汀)及頭孢類抗生素。一般7~10天,可靜脈點滴3天,病情好轉後改為口服。病毒感染者常用威樂星、威利寧口服,病毒唑靜點,或與抗生素合用,10mg/(次·kg)體重,每日1~2次。 3、對症治療: (1)吸氧:喘憋者,有青紫或證實有低氧血症者可間斷或持續吸氧。采用鼻管或口罩吸入,給的合適時患兒感到舒服、安靜、喘憋、青紫狀態皆能改善,否則搖頭、躲閃、煩鬧即給的不適宜,注意鼻管有無分泌物者塞,要定時查看並清理。 (2)止咳祛痰劑:嬰兒不會吐痰,幼兒會吐痰者亦不多,只聽孩子咳嗽、呼噜,有時痰者發憋或咽到胃裡,痰積多了剌激胃,咳嗽後易引起嘔吐,此時不宜給含嗎啡類的麻醉鎮咳劑,暫時止咳實為假象,痰更排不出來,易者塞呼吸道、抑制呼吸及成瘾。此時可給藥物幫助患兒祛痰止咳。本院自制的“咳近”已在臨床應用30余年,受到很多家長及小患者的青睐,本合劑內含枸椽酸鈉(化痰)、吐根糖漿(祛痰)、非那根(鎮靜、平喘)等,價格低廉。此外“美可、嬰童咳水、急支糖漿、化痰口服液、鮮竹瀝、咳喘舒”等中西藥合劑,也可選用或配伍應用。 霧化吸入可以幫助化痰、排痰,住院患兒必不可少。一般4種藥物配伍吸入:α糜蛋白酶1支,慶大霉素4u1支,異丙腎素1mg1支及地塞米松2mg1支加100ml生理鹽水。每日霧化吸入2~3次,第六次10~20分鐘。有加濕器的家庭亦可於加濕器中各放1支藥,於加濕霧氣同時噴入室內,雖藥液濃度很低,對肺炎患兒也有幫助。 (3)退熱劑或物理降溫,同上呼吸道感染。 (4)鎮靜劑,患兒躁動不安影響休息,易引起和加重心衰,應適當給鎮靜劑,亦可降低耗氧量,常用有口服10%水氯醛、魯米那,注射用魯米那鈉鹽(苯巴比妥鈉)、鹽酸氯丙嗪和異丙嗪各半量的合劑。 4、心力衰竭治療:除吸氧、鎮靜外,需給強心劑以維持心髒的功能,常用地高辛30~40ug/kg為飽和量,首劑給1/3~1/2量,余量分2次,6~8小時各1次靜脈緩注。需要給維持量者,每天可給1/10~1/6飽和量,每日1次靜肪給藥或肌肉注射至心衰恢復。注意地高辛的毒性反應有否惡心、下即不再用藥。另注意有無心律不齊、脫落脈等。 5、激素應用:喘憋重,中毒症狀較重,重症肺炎應用皮質激素可以緩解症狀,改善病情,常用強的松。每日服1~2ml/kg,分2~3次口服,有靜點者可給地塞米松每日0.3~0.5ml/kg,分1~2次靜脈點滴(小壺給藥),3天~1周。 6、支持療法:重症肺炎,伴營養不良、貧血或免疫力低下的患兒可酌情輸新鮮血或血漿,5~10ml(kg·次)。 7、中醫中藥:用抗生素無效者或肺炎遷延不愈時用中藥配方以清熱化痰止咳為主、佐以消導化積,可用青黛3g、生石膏9g、銀杏9g、百合9g、杏仁9g、全瓜蒌9g、蟬衣3g、焦三仙9g或炒谷、麥芽各9g等。睡眠不佳者加勾*9g,咳喘明顯者加葶苈子6g、萊菔子6g,連服5劑。 [預防與保健] 1、從生後即注意科學喂養,爭取母乳喂養,增加免疫力預防佝偻病、貧血及營養不良。 2、多去戶外活動,呼吸新鮮空氣,多曬太陽,加強體格鍛煉,增強抗病能力。 3、少去公共場所人多擁擠的地方,避免接觸呼吸道感染的病人。 4、注意氣溫變化,及時增減孩子的衣服避免著涼,過熱時要多喝水。 5、一旦患上肺炎要加強護理,注意室內通風,保證適宜溫度、濕度,少量多次飲水,吃易消化食物 小兒支氣管炎的護理及預防 [護理] 1.注意休息,多喝水,忌油膩食物。 2.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避免煤氣、塵煙、油氣等刺激。
[預防] 1.加強身體鍛煉,增強抗病能力。 2.注意寒沮調節,防止受涼,尤其是秋冬季節,特別注意胸部保暖。
http://www.kb120.com/paediatric/breath/bronchitis/200407/35435.html
食療:
1、百合粥:鮮百合20克,糯米50克,共煮粥,冰糖調服。健脾補肺,止咳定喘。
2、芥菜粥:芥菜頭適量切碎,粳米50克,共煮粥服。溫化痰飲。
3、杏仁粥:杏仁20枚去皮尖,粳米50克,共煮粥服。
4、梨粥:鴨梨3個去核切片取汁。粳米50克熬粥,將熟時兌入梨汁調勻服。清心潤肺,止咳除煩。
5、山藥湯:山藥200克煮熟去捏泥,粟米250克炒熟研粉,杏仁去皮尖500克炒熟研粉。每天早上用開水沖泡粟米杏仁粉10克,兌入山藥泥適量,調入麻油後服。益氣補虛,溫中潤肺,用於小兒久咳不愈或反復發作等。
http://www.sci-star.com/article_show.asp?articleid=112
小兒急性支氣管炎的食療方三
方19糖酒炖鹌鹑
組成:鹌鹑1只,紅糖、黃酒適量。(想知道來自健康專家的建議嗎?)
用法:鹌鹑洗淨,加紅糖、黃酒共煮熟,食肉喝湯。
功效:補肺益胃。
主治:肺氣虛久咳氣短,四肢無力,言語低下,胃納差者。
來源:梅瑪力,等.中醫小兒食物保健療法.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1989,132
方20山藥甘蔗飲
組成:鮮山藥200克,甘蔗汁半杯。
用法:鮮山藥搗爛,與甘蔗汁和勻,炖熱飲服,1日2次。
功效:益胃滋腎納氣。
主治:肺氣虛久咳,痰多氣喘,周身乏力,胃納差者。
來源:高漢森,等疾病飲食療法.廣州:廣東科學技術出版社,993,201
方21姜糖豆腐羹
組成:紅糖100克,豆腐250克,生姜6克。
用法:共水煮,每晚睡前飲湯,連服1周。
功效:溫肺補中益氣。
主治:慢性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