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蔥如何育苗 大蔥一般在種植地塊前茬作物收獲45-50天准備苗床。苗床應選擇土質肥沃、土層厚且在3-4年內未種過蔥蒜類作物的地塊。床寬1.5-3米,苗床面積50-60平方米。整地播種前,每畝施優質腐熟的農家肥4000-6000公斤,尿素10公斤,磷酸二铵20-30公斤做底肥,並用敵可松每平米5克撒施床面,耕翻後整平,澆足底水。
種子用50-55℃的熱水浸燙10分鐘,撈出後用20-30℃的溫水浸泡4小時,並每隔一段時間攪動一次種子,然後撈出晾干,或用0.2%高錳酸鉀溶液浸泡20-30分鐘,再用清水漂淨晾干,用濕紗布包起來放入瓦盆中,放到熱炕上催芽,待種子露白後均勻的播於苗床上,並覆一層細土厚度為1-2厘米。育苗田畝需種量0.75-1公斤種子。出苗前小水勤澆,保持土壤濕潤,一般三水齊苗。以後根據墒情、天氣和長勢澆水,三葉以前控制澆水,有利於根發育。當幼苗長到3厘米時,每平方米留苗250-300株,間苗後畝追施尿素5-10公斤,水後注意中耕松土和清除雜草。如幼苗生長過旺,可適當控制澆水施肥,以免冬前幼苗過大,第二年春季發生抽薹現象。越冬前澆一次凍水,蓋土5-6厘米或細馬糞、圈肥、草木灰等。
翌年春季大蔥返青後到定植,是培育大苗壯苗的關鍵時期,應根據土壤肥力及長勢追肥3-4次,及時清除雜草,苗距以4-6厘米為宜。隨著氣溫升高和生長加快,相應增加澆水次數和澆水量,定植前10天停止澆水,進行秧苗鍛煉。定植前1-2天前灌一水,以利起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