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16 拉,我不知道還可以增高嗎,求你們幫我一下拉 補鈣,增加營養 如何長的高
身高能否如意,取決於幾個因素,首先是遺傳因素,占70%,此外,取決於其他條件,包括運動、營養、環境和社會因素等。為了讓孩子長得更高一點,家長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莫錯過生長快速期 在兒童少年青春發育過程中,何時身高長得最快呢?研究證實,絕大多數中國漢族兒童的身高突增高峰為女童12歲左右、男童14歲左右;90%以上女童身高增長最快的年齡在11~13歲之間,男童為13~15歲之間。為了讓孩子長得高一些,家長尤其應注意孩子在生長快速期的營養、運動等問題。 二、應注重營養補充 營養是兒童體格生長的關鍵。體格正常生長所需的能量、蛋白質和氨基酸,必須由食物供給,主要是肉、蛋、豆及豆類食物。骨的形成還需要足夠量的鈣、磷及微量的錳和鐵。鈣的攝入不足及維生素d缺乏時,會造成骨礦化不足,維生素a缺乏會使骨變短變厚,維生素c缺乏會使骨細胞間質形成缺陷而變脆,這些都會影響骨的生長。 目前一般家庭在有葷有素的飲食中,營養應該是全面及足量的,家長應該注意不要讓孩子養成偏食的習慣,更不要讓孩子過多地吃零食而影響重要營養物質的攝入。 三、莫忽視運動鍛煉 體育運動可加強機體新陳代謝過程,加速血液循環,促進生長激素分泌,加快骨組織生長,有益於人體長高。以下幾種運動對增高有一定效果,不妨一試。 1.?懸垂擺動利用單槓或門框,高度以身體懸垂在槓上,腳趾剛能離開地面為宜。兩手握槓,間距稍大於肩寬,兩腳並攏,隨即身體前後擺動,幅度不要過大,時間不宜過久。練習最好安排在每天早晨,身體盡量松弛下垂,保持20秒鐘,男青年應做10~15次,女青年應做2~6次。 2.?跳起摸高跳起時用雙手去摸預先設置的物體,可以是路邊樹枝、籃球筐或天花板。雙腳跳躍,做30次。休息片刻,左右腳分別單腳跳躍,方法同上。 3.?球類活動打籃球時積極爭搶籃板球,跳起斷球;打排球時盡量跳起,多做扣殺和攔網動作;在足球運動中多練跳起前額擊球動作。 4.?跳躍性練習可做行進間的單足跳、蛙跳、三級跳、多級跳和原地縱跳等。 四、莫忘為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 精神神經系統異常也可影響兒童體格的生長。如在父母離異,兒童與監護人之間關系不正常,常受虐待的情況下,或兒童受到其他的嚴重刺激,其生長速度會逐漸減慢,使身高在正常同齡同性別兒童身高的低限以下。身體矮小又會加重患兒的自卑心理,這是由於患兒所受的心理性和社會性刺激,影響了大腦皮質向下丘腦傳播神經沖動,因而抑制了垂體分泌生長激素。當患兒環境得到善待後,生長速度可恢復正常。 五、莫忘慢性疾病的積極防治 對兒童及青少年期的慢性疾病應當積極治療。長期性疾病如慢性感染、慢性肝炎、慢性腎炎、哮喘、心髒病、貧血等均可影響生長發育。骨骼的遺傳疾病,如骨軟骨發育不良等,也會使骨生長受限 87》如何讓孩子長的高又壯? 「媽!都是你,把我生得這麼矮,」念國一的嘉祥從小學開始座位就一直在前幾排,眼看自己的身高和其他同學愈差愈多,氣呼呼地向媽媽抱怨。 「誰叫你不多喝牛奶,平常也不運動!」媽媽沒好氣地回答他。 孩子在成長階段,父母除了關心他們的健康情況,也在意他們日後是不是能長得高壯。小兒科的門診間及網路上的健康谘詢網站,常常見到父母焦急地問著:「醫師,我的小孩怎麼長不高?」、「多喝牛奶有沒有幫助?」有些心急的父母甚至四處打探「增高」的偏方,無非希望孩子能多長幾公分。 不過也有人認為,人的身高是遺傳決定,營養和運動也起不了大作用。 究竟一個人能長到多高是天生注定,還是得靠後天努力? 正在發育中的孩子怎麼做,才有機會高人一等? 由骨齡看生長的速度 人在成長過程中逐漸長高,是骨骼成長發育的結果,而且主要表現在下肢骨和脊椎骨的生長。 下肢骨的生長由股骨和胫骨的生長板生長而成。生長板位於骨頭兩端,受到腦下垂體分泌的生長激素刺激,會不斷增生軟骨,新生的軟骨經鈣化後形成硬骨,骨頭因而變長、變寬。 出生到1周歲是孩子一生中成長最快的階段,然後速度逐漸慢下來,一直到進入青春期,性荷爾蒙啟動和生長激素交互作用,孩子的身高、體重又開始急遽增加。 台大醫院骨科部主治醫師王至弘指出,一個人身高的進展要配合「骨齡」(骨骼生長發育的年齡)一起評估,不是只看一般的年齡決定。有些早熟的孩子,骨齡進展比實際年齡快,一開始身高顯得比同年齡孩子突出,不過未必日後的成人身高會比較高。 我們的身高能長到什麼時候,要看全身生長板關閉的情況而定,生長板如果關閉了,表示骨骼已經發展成熟,骨頭不再生長,身高也不會再增加。 哪些因素會左右一個人的身高? 遺傳決定你的身材高矮 影響孩子身材高矮最主要的決定因素是遺傳。 「父母身高和孩子身高的關聯性高達80%,父母的影響各占一半,」台大醫院骨科部主治醫師王至弘說。所以父母如果個子都不高,孩子的身高一般來說不會特別突出。 不過,事實也有例外。任職建築公司的楊先生身高僅160多公分,太太的個頭也不高,不過兩個兒子卻都打破遺傳限制,一個身高超過180公分,另一個也有170多公分,朋友都戲稱這是楊家夫婦「基因突變」的傑作。 對於這種特殊案例,新光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李俊賢指出,人的身高並不是由單一特定的基因決定,大部份人身上同時存在高的基因和矮的基因,長得高或矮,主要看遺傳表現的是哪一個,「所以一個家庭裡,有時候會見到一個孩子長得高,另一個孩子卻很矮的情形,」李俊賢解釋說。 不過醫師認為,這種父母和孩子身高差距十幾公分以上的情形純屬少數,大多數孩子發育完成後的體型仍然和父母相近。 看到這裡,不少個頭不高的父母也許會大失所望,既然基因決定一切,後天的努力能有什麼幫助嗎? 其實除了基因會影響身材的高矮,其他相關因素也不能忽視。「假設基因決定你可以長到160公分,可是你的營養不良、運動不足,很可能就長不到這個高度,」李俊賢認為後天的努力一樣很重要。 營養和運動能幫助長高 人的生長是一種綜合表現,除了基因的先天限制外,以下幾項因素也會影響孩子日後的身高: ▓營養攝取 充足且均衡的營養絕對是讓孩子長高的致勝關鍵。 根據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的建議,想讓孩子長得高又壯,不可缺少的營養素包括蛋白質、鈣質、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d、礦物質鎂及鋅。 蛋白質是構成及修補人體肌肉、骨骼及各部位組織的基本物質,缺乏蛋白質會導致發育遲緩,骨骼和肌肉也會萎縮。肉類、海鮮和牛奶等動物性食品是完整的蛋白質來源,植物性來源則可以從豆類、榖類及核果類中獲得。 鈣質則是制造骨骼的原料,可以促進生長並增加骨頭密度。所以每天喝兩杯牛奶,是讓孩子累積骨本的好方法。 維生素d是另一個令骨頭強健的營養素,除了可以由牛奶和鲑魚、鲔魚等魚類中獲得外,每天曬10~15分鐘太陽,人體便可以自行制造維生素d。 礦物質鋅特別是嬰兒發育時不能缺少的營養素。荷蘭的研究發現,嬰兒發育期間如果鋅的攝取不足,會導致發育不良的結果。另外根據國外多項研究也顯示,孩童攝取足夠的鋅,可以減少腹瀉的發生。富含鋅的食物有肉類、肝髒、海鮮(特別是牡蛎)、蛋及小麥胚芽等。 「鐵質對生長發育也很重要,」台大醫院營養師翁慧玲補充說。不過根據衛生署的國民營養情況調查發現,國人女性在4歲以上普遍有缺鐵情形,男性則是青春期和65歲以上老人的缺鐵率較高。所以成長中的孩子應該吃些瘦肉、動物肝髒、蛋黃或是深綠色蔬菜來攝取足夠的鐵質。 ▓運動 不少人認為跳繩、打籃球等彈跳性的運動有助於長高,以醫學觀點來看的確如此。 根據研究發現,生長板受到過度的壓迫會造成生長遲緩,但是適度且間斷性的壓縮或伸展生長板,卻可以刺激它生長。 所以想要長高的兒童及青少年,不能不做運動,尤其是一些彈跳性的運動。但是過度的重量訓練如體操、舉重反而會妨礙生長,醫師建議在成長階段最好能避免。 ▓荷爾蒙分泌 人體中諸多荷爾蒙的分泌主導或影響我們的生長發育,例如生長激素、性荷爾蒙、甲狀腺素、副甲狀腺素、胰島素等。 ▓睡眠 前面提到,人的成長主要受到生長激素的作用,而生長激素在夜間睡眠時分泌得特別旺盛,所以想要長高,千萬不要熬夜而犧牲睡眠時間,盡可能在晚上11點前上床休息。 ▓疾病 先天性心髒、腎髒、肺及肝等疾病、骨骼疾病、內分泌及代謝疾病、染色體異常如透納氏症候群(turnursyndrome)等均會影響正常的生長發育。 除了少數人因為家族遺傳因素而長得比較矮小,如果是營養不良而長不高,可以靠補充營養來迎頭趕上,但如果是疾病造成的生長異常,就要即早就醫診療 不少父母對如何判斷孩子生長是否正常感到困擾,有時候甚至過度擔心,拚命逼孩子吃東西,或是四處打探「增高」的秘方。 醫師建議父母可以由兩方面來評估孩子的生長情況: 每半年量一次身高。 正常情況下,孩子在青春期前每年至少會長高5~6公分以上,如果孩子一年下來長不到4公分,父母就應該帶孩子上小兒科,請醫師評估並進一步了解生長遲緩的原因。 參考《兒童健康手冊》上的生長曲線表。 孩子的身高低於同年齡層的3百分位,則視為病理性的矮小,需要接受檢查、治療。不過,孩子長得高人一等,父母也不要高興得太早,如果生長曲線超過同年齡層的97百分位,也可能屬於異常,必須檢查做確認 國家藥監局指出,此類藥品都屬於虛假宣傳 6月20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有關負責人鄭重提醒消費者:相關部門從未審批過有增高功能的藥品,凡宣稱有增高功能的藥品都屬於虛假宣傳。
就在這一消息公布的前一天,中央電視台的《每周質量報告》節目以詳細的調查揭露了“增高藥”中的代表———“哈佛代高樂”的騙局。調查顯示,從去年5月至今,這種宣稱“3個月內見效,說長就長”的藥已“熱銷”近20萬盒。但實際上,這種所謂的“美國增高新藥”不過是普通營養補充劑五維賴氨酸片。
一時間,“增高藥”成了社會關注的熱點。很多人都產生了這樣的疑問:到底有沒有增高藥?
“增高藥”怎樣騙人
對大多數人來說,高高的個子是好身材的必備條件。為了擁有理想的身高,許多青少年及其父母可說是煞費苦心,而市面上形形色色的增高產品的目標顧客正是他們。據去年3月15日央視特別節目報道,某種被驗證沒有效果的增高產品在北京一商廈出售,兩天就賣了37萬元!消費者對此類產品的“喜愛”可見一斑。而在這類產品中,“增高藥”因為“經濟、方便、不痛苦”,成了不少人的首選。
“增高藥”受歡迎,它們的廣告更是隨處可見。在很多地方電視台、報紙夾頁、藥店櫃台裡,都能見到它們的身影,“神奇增高”、“長高不再是夢想”等具有煽動性的廣告語是這類廣告的最主要宣傳手段。
據記者了解,“增高藥”主要有以下幾種騙人伎倆:
1.自稱是“高科技產品”,而且是“洋貨”。比如500多元一盒的“綠力膠囊”,宣稱自己是“美國嘉瑞德生化科技有限公司開發的增高產品”。記者了解到,去年,這種藥的虛假廣告已被叫停。
2.號稱吃了自己的產品,20歲以上的人也能增高。這是“增高藥”的通用宣傳口號。比如有一種叫“高樂美”的藥就打出了“25歲以下青少年連續服用半年以上,就可長高3至10厘米”等蠱惑人心的字眼。有些藥甚至宣稱30歲以下的人都能用。
3.標榜自己得到了著名學府、權威機構的認可甚至資助。“哈佛代高樂”就宣稱是由哈佛大學投資2.5億美元研發的,還說有國家權威機構和科研單位負責人的推薦。
“增高藥”幫不了青年人
“這些所謂的‘增高藥’都說自己是高科技產品,但它們不過是含有一些營養元素,如鈣、氨基酸和維生素。這些[1] [2] [3] [4]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