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生雞蛋或不熟的雞蛋不僅消化率比煮雞蛋低30%—50%,而且對身體有很多不利。一方面,生雞蛋的蛋清部分含有一種對人體有害的鹼性蛋白質--抗生素蛋白,這種抗生素蛋白在腸道能與生物素緊密結合成為一種復合物,這種復合物非常穩定,人體無法吸收。當大量的生雞蛋清進入人體,產生了較多的復合物,阻礙了人體對生物素的吸收時,人體便可能患生物素缺乏症。雞蛋經加熱處理後,這種抗生素蛋白即被破壞,不再具有妨礙生物素吸收的作用。另一方面,在顯微鏡下觀察,雞蛋外殼充滿小孔,這些小孔比致病菌要大幾十倍至幾百倍。因此,雞蛋裡隨時都可能有病原體侵入。食用被病原體感染的雞蛋,人體可能出現畏寒、發熱、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食物中毒現象。民間認為,雞胚蛋具有補氣之功效,常食用可使面色紅潤,食欲增加,身體強壯,並延緩衰老等。按說雞胚蛋蛋白質含量較高,這是因為雞蛋在孵化期間,營養不但沒有受到破壞,反而經孵化有所增強。另外,它含有類似“人體****”的某些成分,能改善胃腸功能,有增進食欲和抗衰老作用。但是,在市場上出售的雞胚蛋大多是用於孵化小雞的雞蛋,是因溫度、濕度不當或感染病菌而發育停止死於蛋殼內的雞胚蛋。這種死胚蛋中原來含有的蛋白質、脂肪、糖類、無機鹽及維生素等營養成分已全部或部分發生變化,絕大部分已被胚胎利用和消耗,所剩營養成分甚微。經測定,死胚蛋裡幾乎100%含有病菌,如大腸桿菌、葡萄球菌、傷寒桿菌、變形桿菌等。食用這種不新鮮的死胚蛋不但營養價值不高,且容易發生中毒,引發痢疾、傷寒、肝炎等疾病。此外,豆漿沖著雞蛋喝、寧吃小個的土雞蛋也不吃大個的大種雞雞蛋等,也是不正確的吃雞蛋習慣。所以,熟雞蛋的營養價值最高! 半熟雞蛋高些 雞蛋的蛋白質中含有豐富的人體必須氨基酸,其組成比例適合人體需要。雞蛋也是維生素、無機鹽的良好來源,是一種營養價值很高的食品。
有些人喜歡吃生雞蛋。覺得雞蛋煮熟後營養成分就被破壞了,以為生吃比熟吃補身體。其實,這種吃法非但無益反而有害。一是雞蛋由雞的卵巢和洩殖腔產出,而它的卵巢、洩殖腔帶菌率很高,所以蛋殼表面甚至蛋黃可能已被細菌污染,生吃很容易引起寄生蟲病、腸道病或食物中毒。二是生雞蛋還有一股腥味,能抑制中樞神經,使人食欲減退,有時還能使人嘔吐。三是生雞蛋清中含有一種叫抗生物素的物質,這種物質防礙人體對雞蛋黃中所含的生物素的吸收。雞蛋煮熟後既可將雞蛋內外的細菌殺滅,又能破壞抗生物素,所以雞蛋不宜生吃。
若長期大量吃生雞蛋,生雞蛋清內的抗生物素蛋白與體內生物素結合成一種穩定的化合物,使生物素不能被腸壁吸收,則可導致生物素缺乏病,產生一系列症狀,如精神倦怠、肌肉酸痛、毛發脫落、皮膚發炎、食欲減退、體重下降等。最近有報道說,生雞蛋經過腸道時,容易發酵變質,有時可能產生亞硝基化合物。這種化合物具有致癌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