锆石是什麼?對人體有害嗎? 锆石(天然锆石,不是合成立方氧化锆):低型锆石有較嚴重的輻射,能夠對人體造成損害。但是,因為低型锆的顏色很漂亮,所以,也有一些商家經營,不過,在我們中國,很少有天然锆石出售,因為中國不出產寶石極锆石。 由於天然的锆石有輻射,對人身體有害,必須經過處理才可以戴,所以市面上銷售的锆石基本上都是人造的,也叫合成立方氧化锆,它也分等級,由正規廠家制作的锆石甚至可以與鑽石的 锆石,亦稱"锆英石",日本稱之為"風信子石",英文名稱為zircon。其來源一說可能是在阿拉伯文"zarkun"的基礎上演變而來的,原意是"辰砂及銀朱";另一說認為是來源於古波斯語"zargun",意即"金黃色"。第一次正式使用"zircon"是在1783年,用來形容來自斯裡蘭卡的綠色锆石晶體。 锆石的主要成分是硅酸锆,化學分子式為zr[sio4],除主要含锆外,還常含铪、稀土元素、铌、钽、钍等。锆石按成因分為高型锆石和低型锆石。寶石學中依據锆石中放射性元素影響折光率、硬度、密度的程度將它分為"高型"、"中間型"、"低型"三種。锆石屬四方晶系。晶體形態呈四方柱和四方雙錐組成的短柱狀晶形,集合體呈粒狀。質純者無色,含雜質者顏色為紅、黃、藍、紫、褐色等,最佳的顏色是無色透明的紅色和藍色。具金剛光澤,透明至半透明,條痕白色。折光率"高型"1.925-1.984,"低型"1.780-1.815。雙折射率"高型"0.059,"低型"0.005。"高型"色散較強,為0.04。硬度"高型"7-7.5,"低型"6。密度"高型"4.6-4.8克/立方厘米,"低型"3.9-4.1克/立方厘米。具較強的脆性。紫外線照射下,"高型"锆石呈紅色熒光。 按顏色可將高型锆石進一步劃分為:無色、藍色、紅色、棕色、黃色、綠色锆石等。由於锆石的光澤強,色散度高,硬度較大,常用於制作鑽石的代用品。已成為中低檔寶石的佼佼者。 锆石與相似寶石的區別。锆石易與鑽石、榍石、人造金紅石相混。它們的區別是:鑽石是均質體,在偏光鏡中黑暗,硬度大;榍石、人造金紅石的雙折射率、色散度均比锆石高,往往出現"火彩"。 锆石的評價與選購。主要依據因素是顏色、淨度、切磨的款式和重量。锆石的最為流行的顏色為無色和藍色,以藍色者價值較高。無色锆石:是寶石級锆石的最優質品種,因其色散度高,透明無色,常用做鑽石的代用品。藍色锆石:是锆石的優質品種,價值最高,以鮮艷的藍色,透明無暇和高的色散倍受人喜愛。锆石性脆,硬度比鑽石低的多,當做飾品佩帶時必須小心。 在西方人看來,佩帶紅锆石可以起到催眠作用,可以驅走瘟疫,戰勝邪惡。現今有些國家把锆石和綠松石一起作為"十二月誕生石",象征成功和必勝。高型锆石是巖漿早期結晶的礦物,不含或少含放射性元素,對人體無害。世界上最著名的藍色锆石,重208克拉,現珍藏於美國紐約自然歷史博物館。 寶石級锆石多產於變質巖、玄武巖中。世界上寶石級锆石主要產於斯裡蘭卡、緬甸、柬埔寨、澳大利亞等國。我國的華南、華北、華東也有產出。 純正的晶體锆石一般對人體無害,因為它基本不含放射性物質,如果是非晶質,透明度差的锆石則將會對人體有害,因為這樣的锆石晶體含有較高的放射性物質鈾。會產生放射性對人體產生危害。 锆石是一種硅酸鹽礦物,它是提煉金屬锆的主要礦石。锆石廣泛存在於酸性火成巖,也產於變質巖和其他沉積物中。锆石的化學性質很穩定,所以在河流的砂礫中也可以見到寶石級的锆石。锆石有很多種,不同的锆石會有不同的顏色,如紅、黃、橙、褐、綠或無色透明等等。經過切割後的寶石級锆石很像是鑽石。锆石過去還被叫作锆英石或風信子石。锆石可耐受3000℃以上的高溫,因此可用作航天器的絕熱材料。 锆石又稱锆英石,它是十二月生辰石,象征成功。(十二月生辰石還有綠松石、青金石)它的英文名字是zircon。锆石為礦物名稱,舊稱锆英石,風信子石,透明者作為寶石,稱锆石寶石。 锆石的化學成分:硅酸锆;化學組成為zr[sio4],晶體屬四方晶系的島狀結構硅酸鹽礦物。晶體呈短柱狀,通常為四方柱、四方雙錐或復四方雙錐的聚形。锆石顏色多樣,有無色、紫紅、黃褐、淡黃、淡紅、綠等,一般有無色、藍色和紅色品種。色散高,有金剛光澤。無解理。摩氏硬度7.5-8,比重大,達4.4-4.8。
無色、 锆石淡黃、紫紅、淡紅、藍、綠、煙灰色等。 玻璃至金剛光澤,斷口油脂光澤。透明到半透明。硬度7.5~8。相對密度4.4~4.8。因常具有放射性而引起自身的非晶化,透明度、光澤、密度、硬度均下降。 x射線照射下發黃色,陰極射線下發弱的黃色光,紫外線下發明亮的橙黃色光。 偏光鏡下:無色至淡黃色,色散強,折射率大。no=1.91~1.96,ne=1.957~2.04。均質體折射率降低,n=1.60~1.83。 熔點2340~2550℃。氧化條件下,在1300~1500℃穩定;1550~1750℃分解,生成zro2sio2。線性熱膨脹系數5.0?10-6/℃(200~1000℃),且耐熱震動,穩定性良好。高溫下不與cao、sio2、c、al2o3等反應,抗渣蝕能力強,不粘鋼水。 锆石按它的結晶程度分為高型(四方晶系,受輻射少或無,晶格沒有或很少發生變化的锆石),低型(有多種非晶質混合物組成,結晶程度低,晶格變化大),中型(介於高和低之間),硬度由低型到高型發生變化,低型可低至6,高型可高至7.5,密度也一樣從低型到高型逐漸變大,范圍為3.90~4.73,锆石無解理,斷口呈貝殼狀,锆石較脆,常見邊角有破損,稱為紙蝕效應。有的锆石也可具貓眼或星光效應,只是比較罕見。 [編輯本段] 產狀與組合以及市場價格 在酸性和鹼性巖漿巖中廣泛分布,基性巖和中性巖中亦常產出。 [鑒定特征]四方短柱狀,四方雙錐狀。硬度大,金剛光澤。與金紅石的區分是硬度大,金紅石有完全解理。與錫石區別是锆石的密度較小。與獨居石區別是锆石具四方柱狀晶形,且硬度較大。 [工業應用]提取zr、hf的主要礦物原料。锆石的主要工業用途如下:耐火材料;型砂材料;陶瓷原料;寶石原料。 [市場價格]市場上銷售的锆石俗名--立方氧化锆,當然不是人造锆石;市場上的锆石價格一般以形狀和規格為主來定價位的,一般形狀較怪異的,同等規格下價格較貴些,顏色方面除了海藍色、咖啡色較貴外,其他價格相差無幾;同時市場上锆石價格也按品質劃分,主要以a、aa來定不同的價位! [編輯本段] 寶石
锆石 锆石 锆石的成分中含有放射性無素鈾(u)和钍(th)。但 含量很低,遠低於安全系數。所以大家可以放心地佩戴锆石裝飾品。 锆石是一種性質特殊的寶石。它有較高的折光率和較強的色散,無色或淡藍色的品種加工後,象鑽石一樣有較強的出火現象。由於它在外觀上與鑽石很相似,因而被譽為可與鑽石媲美的寶石。 早在古希臘時,這種美麗的寶石就已被人們所鐘情。相傳,猶太主教胸前佩戴的十二種寶石中就有锆石,稱為“夏信斯”。據說,锆石的別名“風信子石”,就是由“夏信斯”轉言而來,流行於今天的日本,我國的香港及內地。 锆石一名源於阿拉伯語的朱之意和金色之意,而古印度曾稱锆石為“月食石”。這也說明這種寶石的顏色常見於紅色、金黃色、無色。同時從另一個側面說明,锆石在古時的阿拉伯、波斯和印度地區就十分受歡迎。 大家知道,許多東西經過熱處理就可以變性,锆石也是如此。如果對低型的锆石加熱到一定程度時,其就會變成無色透明晶體。比如:斯裡蘭卡的锆石多為綠色低型的,經過熱處理後,顏色明顯變淡,成為高型的锆石寶石。我國海南省產的紅色、棕色锆石,經過熱處理,可以變成無色的。 寶石界把锆石、綠松石、青金石同列為十二月生辰石,象征勝利,好運,是成功的保證。 我國有部分紅色或棕紅色的锆石,不經改色處理,也可直接研磨成美麗的寶石。但應該注意,我國紅低型锆石也是二色性較強的寶石。如果從紅锆石某一方向上看是紅色,而從另一方向看,又是淡色或接近無色。所以,加工時,必須按一定方向研磨,讓紅色出現在磨型正面。 锆石的著名產地有斯裡蘭卡、泰國、老撾、柬埔寨。我國雲南出產的锆石一般需經加熱改色處理。
我們在商場裡看到的一些鑽石的替代品——營業 員聲稱的锆石,並不是前文所說的天然锆石,而且一種人工合成的立方氧化锆(cubiczirconia),簡稱cz,價格遠低於天然锆石,是鑽石的一種最常見的替代品,請勿將它與天然锆石混淆。 這樣啊 看來還是水晶好了 現在有很多飾品都是锆石做的拉 樓上的有沒有什麼科學依據拉 看看長城寶石廠( www.greatwallgems.com )吧,肯定對你的生意有幫助的喲!他們的锆石圓形(cubiczirconiaround)就賣得很好的喲! 要買锆石(cz;cubiczirconia)的朋友可以到瑞豐祥寶石加工廠來看看。 www.rfxgems.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