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男孩太矮怎麼辦?正文

男孩太矮怎麼辦?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調整合理的生活方式,科學膳食,肯定會使身材增高。
我所采用的是補腎生髓強骨的方法,促進骨骼生長加速身高的增長。



矮小症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我們已經知道遺傳、染色體變異、胎兒宮內發育遲緩等出生前病理因素和垂體發育異常,顱內腫瘤、外傷、感染、貧血、心髒病、腎髒疾病及甲狀腺疾病等出生後疾病會影響孩子身高和自身生長激素的分泌,常見的引起矮小的疾病有生長激素缺乏性矮小(ghd);先天性甲狀腺功能低下;軟骨發育不全、先天性卵巢發育不全(turner綜合征);宮內發育遲緩;先天愚型;體質性發育延遲(晚長)等。另外,排除了一切已知疾病發生的矮小稱為特發性矮小,這在所有矮小中也占有相當的比例。

身材矮小可以治麼?

矮小症的治療首先要明確病因,如果是上述疾病引起的矮小,消除病因是首要的治療方法。各種病因造成矮小大多是因為其影響了內源性生長激素的絕對或相對缺乏,補充外源性生長激素為其重要的治療手段。目前,外源性生長激素是惟一可以促進兒童身高增長的藥物,美國fda將其列為治療矮小的惟一可選藥品。孩子骨齡越小,生長潛力越大,而一旦骨骺開始閉合,生長激素作用就微乎其微了。因此對有適應證的矮小兒童應盡早給予正規生長激素替代治療。

因此,在您發現自己的孩子身高明顯低於同性別、同年齡兒童身高時,請您盡快帶孩子就診。

矮小寶寶早發現早治療

你可知道寶寶的身高是否在正常范圍值內?你可知道寶寶從出生後到青春期每年應該生長多少才算正常嗎?排除一系列因素後,我們平時該怎樣照顧寶寶,才能讓寶寶健康成長呢?就讓下文來作答吧。

每位家長對寶寶的身高總是非常關心,希望寶寶長得高長得壯,但是作為人群而言,高矮是平衡的,所有的身高標准都是以一個正常人群為依據制訂的,平均身高就意味著一半人的身高比它高,一半人的身高比它低,不可以強求。

我們把正常人群中調查的身高數據按百分位數法統計,低於第三百分位數者稱為身高偏矮。在這些偏矮的人群中,有報道表明,只有1%屬於生長激素缺乏或可以用生長激素治療的矮小;其余在排除一系列矮小原因後,被診斷為“特發性矮小(iss)”,即原因不明,包括家族性矮小和體質性青春發育延遲者,占了80%以上。在兒童保健系統管理中,醫生十分重視這部分寶寶的身高,以期早期發現異常寶寶、早期治療。

監測的項目

所有寶寶出生後滿28天,就要到所屬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兒童保健門診定期進行體格檢查,接受生長發育指導。

有關身高的項目主要有對身高進行評估、計算身高生長速度。一般而言,生長速度正常的寶寶,在1歲以內全年身高將增長24——25厘米,1——2歲要增長10——12厘米,2歲以後到青春發育前期,每年則增長5——8厘米。

而生長速度較慢則是從年身高增長速度來看的,即0——2歲低於上述正常速率的70%,2歲以後至青春發育前期,每年的增長速度低於4厘米。

兒童測量身高後,由保健人員對照《上海市0——6歲兒童標准身高參考值》比較,按年齡來看身高是小於p3值的,則初步判斷身高偏矮,但並非有疾病,因為正常人群中就有3%的兒童低於該標准。(備注:所謂“小於p3”的身高值,是指同年齡同性別的正常兒童人群中,有97%的人比它高,3%的人比它低。)

矮小的常見特征與原因

為什麼會出現身高偏矮,長不高的現象呢?其實這與青春期、遺傳、疾病都有關系。

1、體質性青春發育延遲

這種狀況男孩較女孩多見,也就是說出生時身高很正常的,1~2歲時生長速度減慢,約3歲後生長速度又正常了。身高齡與骨齡落後於正常2~3年,青春發育落後2年以上,男孩可遲至16~18歲,女孩可遲至14~16歲,身高常要到20歲左右才達到正常,但經常呈正常低值,這是有遺傳傾向的,不需要特殊的處理,宜隨訪生長速度。某些患兒在應用生長激素後生長速度加快,說明有輕度垂體功能減退,但對最終的身高增長並沒有什麼幫助。

2、家族性身矮

孩子本人的生長速度正常,骨齡也正常,矮小情況不嚴重,也無青春發育的延遲,只是父母的身高偏矮,這屬於家族遺傳性身矮。

3、低出生體重兒生長緩慢

這類孩子出生足月但體重小於2500克,又稱足月小樣兒,無家族矮小史,也沒有內分泌異常的情況,生長速度在正常低值范圍內,骨齡正常或落後。他們的生長激素激發試驗正常,但有生長激素分泌節律的改變。

4、全身性疾病或營養缺乏

如嚴重營養不良,慢性心肝腎疾病,嬰兒期慢性腹瀉等。這類寶寶矮小並不嚴重,內分泌檢查生長激素也不低,在調整營養、治療疾病後,身高和骨齡將有機會進入正常范圍。

5、精神社會因素

家庭環境、心理壓力等,對兒童的身高有影響。

6、垂體性侏儒

這是由生長激素缺乏引起的。罹患垂體性侏儒的男女比例約為3∶1,2——4歲時會發現明顯的生長落後,生長速度每年小於4厘米以下,不過這樣的寶寶肢體還比較勻稱,只是面容幼稚、腹部脂肪堆積,這是這種疾病的典型表現。此外,骨齡延遲常與身高齡相符,出牙、換牙延遲,智力正常。

生長激素缺乏也可繼發於先天畸形(腦垂體缺如、顱中線畸形)、外傷、顱腦感染、腫瘤、頭顱放療後等等情況。

7、性早熟

男孩10歲前,女孩8歲前出現第二性征。在真性性早熟的同時伴有生長加速、骨齡加速。

真性性早熟就是指青春期提前出現,性功能提前成熟。女孩在8歲以前就出現乳房增大,腋毛和陰毛叢生,月經來潮,並可能有排卵,具有生育能力。男孩在10歲以前睾丸增大,有精子產生,陰莖長大,並時常有勃起,少數還有遺精現象。

真性性早熟病兒,開始身體比同年齡兒童高一些,但由於骨髓提前閉合,成年後身體矮小。

解決方法

經明確診斷,有疾病的寶寶應直接轉向專科門診治療。而在排除各種疾病後,對於正常兒童和單純矮小寶寶,主要做到:

1、定期體檢,觀察身高增長速度

1歲內每3個月一次,1歲以後6個月隨訪一次,2歲後每年身高的長速大於5厘米的寶寶就可以排除矮小情況。骨齡則一年復查一次。

2、采取正確養護方法

爸媽對於單純矮小的寶寶,在養護時應該特別注意以下幾點,如保證充足睡眠,加強體格鍛煉與戶外陽光照射等,以促進其生長。同時要特別注意營養均衡,但不可以因為寶寶身高矮就給寶寶吃大量的補品,特別是人參蜂王漿等一些給老人、婦女吃的補品,因為其中可能含有激素等,可能刺激兒童提早發育成熟,造成矮小。

寶寶的身高是要爸媽經常留意的,定期體檢加上遵照正確的方法,寶寶一定可以長得盡如爸媽意哦。

身材矮小的臨床鑒別分類

許多疾病均可以引起矮小,醫學界有一套身材矮小的辨別標准,可供爸媽參考。 



值得注意的是,在治療矮小過程中,許多家長存在幾個誤區:首先是試圖改變遺傳身高,如果孩子達到正常的遺傳身高,我們並不主張盲目為孩子“拔苗助長”。其次,盲目相信廣告宣傳,為孩子濫用增高產品,往往給孩子帶來許多危害。故而針對孩子的矮小問題,應到正規醫院進行診斷,在醫生指導下給予治療干預。

研究發現:每天活動一小時可防止矮小

北京首家“兒童生長發育中心”日前在首都兒科研究所專家門診部成立,該中心主任李輝研究員指出,目前北京市處於生長發育期的兒童有400萬,其中有10%偏矮小。身高和身高生長速度偏離正常范圍,就可能預示著某種潛在的先天性疾病等。

特別推薦:注意影響孩子身高的6要素影響孩子身高十大因素

家長該如何初步判斷孩子的發育情況呢?李輝指出,通常情況下,父母的平均身高即是遺傳潛力所確定的兒童成年身高,也稱靶身高。可按下列公式計算兒童靶身高:

男孩身高=[父親身高+(母親身高+13)]/2±7.5cm

女孩身高=[(父親身高-13)+母親身高]/2±6cm

為幫助孩子長高,家長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出發:一是抓住快速生長期,要知道,在兒童生長發育過程中,有兩個生長高峰時期,一是嬰兒期,另一個就是青春發育期;二是讓孩子注重營養不偏食,充足和調配合理的營養是兒童生長發育的物質基礎,很多生長不足的孩子都跟營養缺乏有密切的關系。在保證量充足的同時,還要注意飲食的合理搭配和多樣化,即粗細搭配、葷素搭配,不挑食,不偏食。更不要過多地吃零食;第三,每天讓孩子在戶外活動至少一小時,因為在保證營養供給充足的前提下,體育活動是促進身體發育和增強體質的最有效的方法,可以刺激生長激素分泌,促進新陳代謝,食欲增強;第四,還要保證孩子有充足睡眠,因為促進人體長高的生長激素在睡眠狀態下的分泌量是清醒狀態下分泌量的3倍左右。

讓孩子健康成長還要積極防治疾病,因為各種引起生理功能紊亂的急慢性疾病對兒童的生長發育都能產生直接影響,如反復的呼吸道感染和腹瀉會明顯阻礙兒童的生長發育。
 
多補鈣
多鍛煉身體
 
嫁是肯定有人嫁的,你也擔心的太早了吧,每天做墊腳運動,雙手舉過頭,摸天花板,打打籃球,還有就是骨頭湯和牛奶啊適量的多喝點,注意營養搭配
還有注意睡眠哦,晚上十一點之前要睡,還有吃雞蛋,就蛋白質多的吧,我們生物老師的兒子一八幾,媽媽爸爸都160左右的。
 
嫁是肯定有人嫁的,你也擔心的太早了吧,每天做墊腳運動,雙手舉過頭,摸天花板,打打籃球,還有就是骨頭湯和牛奶啊適量的多喝點,注意營養搭配
還有注意睡眠哦,晚上十一點之前要睡,還有吃雞蛋,就蛋白質多的吧,我們生物老師的兒子一八幾,媽媽爸爸都160左右的。
 
長高
資料一
如何讓孩子長的高
身高能否如意,取決於幾個因素,首先是遺傳因素,占70%,此外,取決於其他條件,包括運動、營養、環境和社會因素等。為了讓孩子長得更高一點,家長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莫錯過生長快速期
在兒童少年青春發育過程中,何時身高長得最快呢?研究證實,絕大多數中國漢族兒童的身高突增高峰為女童12歲左右、男童14歲左右;90%以上女童身高增長最快的年齡在11~13歲之間,男童為13~15歲之間。為了讓孩子長得高一些,家長尤其應注意孩子在生長快速期的營養、運動等問題。
二、應注重營養補充
營養是兒童體格生長的關鍵。體格正常生長所需的能量、蛋白質和氨基酸,必須由食物供給,主要是肉、蛋、豆及豆類食物。骨的形成還需要足夠量的鈣、磷及微量的錳和鐵。鈣的攝入不足及維生素d缺乏時,會造成骨礦化不足,維生素a缺乏會使骨變短變厚,維生素c缺乏會使骨細胞間質形成缺陷而變脆,這些都會影響骨的生長。
目前一般家庭在有葷有素的飲食中,營養應該是全面及足量的,家長應該注意不要讓孩子養成偏食的習慣,更不要讓孩子過多地吃零食而影響重要營養物質的攝入。
三、莫忽視運動鍛煉
體育運動可加強機體新陳代謝過程,加速血液循環,促進生長激素分泌,加快骨組織生長,有益於人體長高。以下幾種運動對增高有一定效果,不妨一試。
1.懸垂擺動利用單槓或門框,高度以身體懸垂在槓上,腳趾剛能離開地面為宜。兩手握槓,間距稍大於肩寬,兩腳並攏,隨即身體前後擺動,幅度不要過大,時間不宜過久。練習最好安排在每天早晨,身體盡量松弛下垂,保持20秒鐘,男青年應做10~15次,女青年應做2~6次。
2.跳起摸高跳起時用雙手去摸預先設置的物體,可以是路邊樹枝、籃球筐或天花板。雙腳跳躍,做30次。休息片刻,左右腳分別單腳跳躍,方法同上。
3.球類活動打籃球時積極爭搶籃板球,跳起斷球;打排球時盡量跳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請問怎麼樣才能增肥?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