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有的人一看就不是好人啊. 相面之人,常說一句話,叫“相由心生”。有點意思。據說,一個人的個性、心思與作為,可以通過面部特征表現出來。 佛教有一句,相由心生。大概說的是,所有世間幻變皆因內心意念而起。確也是,有什麼樣的心境,就有什麼樣的面相。一個本性悲觀的人,神情總是倦怠,一副對凡間種種都無所謂,愛怎麼著就怎麼著的樣子。他的悲哀,大概是從心底蒙塵,已沒有重生的欲望?
別以為頹廢是一種另類狀態,代表個性的與眾不同,其實那代表一種實質的衰老,從表面到心,過早褪變和萎縮。最終導致的,也只能是生活的停滯不前。而越是停滯,就越是不滿,越是頹廢和無奈。怨恨解決得了什麼問題?也就是使灰色更加灰罷。
是一種由內向外的腐蝕。不喜歡這種狀態,更害怕自己陷入這樣的死寂。當周圍的一切都提不起興趣,甚至每個人每件事每一次變化都令你生厭,都讓你一番埋怨,是時候看看自己是不是該調整了,因為問題一定出在自己身上。
果真如此。快樂是一種意念,存在於自身,而並不靠別人贈與。無論處於何種變化,多少種煩惱之中,會不會被煩躁包圍,選不選擇微笑面對,偏偏與別人無關,而取決於自己,因為相由心生,皺紋來源於心的糾纏。寧願看見一臉陽光的人,無論在什麼事件面前,都有寬容的笑。
曾經以為《無常經》很虛空,其實讀來也有讓我感悟的一面——美麗的容顏,不代表擁有美好的人生。如是因,如是果,今世的果報的是過去的努力,因中心存善念,莊嚴的行持自有光明的未來;放下對外相的執著,開展心靈的慈悲和智慧,因緣具足之日,正是生命華果圓滿之時。
智慧善察的人,懂得取捨;該取的涅盤就要努力修行而求得,外面塵勞境界,就要捨。否則該取的不取,該捨的不捨,就不是善察,就是顛倒。懂得取捨的人,又怎會自尋煩惱?能達到那樣的境界不容易,至少首先要從說服自己,放棄無法釋懷的過去,笑對現在的不如意。至少相信那句最樸實的話:笑比哭好。
其實,快樂是可以永恆,只要你內功深厚。相信相由心生,快樂更由心生。
【相由心生】 裴章,山西省河東地區人,他的父親與神僧昙照法師極為友善。昙師精於相術,他看裴章的相,天庭飽滿,地閣方圓,將來的功名事業,一定很有成就。 裴章二十歲時,娶妻李氏,隔年裴章到太原作官,妻子則留在家中。數年後,裴章又遇見昙照法師,昙師十分驚訝的說:「多年以前,我看你是顯貴之相,現在怎幺變了呢?過去你的天庭飽滿,現在怎幺天庭有傾陷之象呢?過去你的地閣方圓,現在怎幺地閣尖削了呢?再看你的掌心有黑氣盤繞,恐有不測之禍,宜謹慎防范。你的相變得這樣多,不知做了什幺缺德的事?」 裴章聽了,自己反省數年來的所作所為,只有在太原與女人私通,算是有違倫理,其它並無做出有虧良心的事。昙照法師歎了一口氣說:「你本來有美好的前程,奈何不知珍重,與別的女人行淫,你這樣自己摧殘福德,實在太可惜。」過不多久,裴章真的如昙照法師預言有災禍臨身。有一次,裴章在浴室洗澡,他的部下進入行刺,刀中腹部,五髒盡出而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