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藥物最多只能降低黑發變白的速率,不能根治少白頭,也不能使原有白發變黑。
盡管如此,病人還是可以通過自身的努力,作出一定改善。王教授表示,首先,病人要進行正確的咨詢,避免因為白發而導致心情過度焦慮。其次,病人要適當放松精神壓力,這可能是促使少白頭加重的外因。第三,要有均衡的營養,因為毛囊的活力需要局部營養,而系統性的全身營養有助於頭發獲得局部營養,相形之下,身體虛弱的人頭發更易變白。
少白頭的飲食防治
現代醫學認為,少白頭的發生多與神經因素、營養不良、內分泌障礙以及全身慢性消耗性疾病有關。
中醫學則認為,此疾病主要是由於肝腎不足、氣血虧損所致。先天性的少白頭多與遺傳有關,不易治療;而後天性的少白頭,除了根據病因治療外,還應加強營養。實驗表明,缺乏蛋白質和高度營養不良是早生白發的病因之一。飲食中缺乏微量元素銅、钴、鐵等也可導致白發。
近年來科學家研究發現,頭發的色素顆粒中含有銅和鐵的混合物,當黑色頭發含鎳量增多時,頭發就會變成灰白色;金黃色的頭發中含有钛;赤褐色的頭發中含有钼;棕紅色的頭發中除含有銅外,還含有钛。由此可見,微量元素與頭發的顏色有密切關系。為了防止少白頭的過早出現,在飲食上應注意多攝入還鐵和銅的食物。含鐵多的食物有動物肝、蛋類、黑木耳、海帶、大豆、芝麻醬等;含銅多的食物有動物肝、腎、蝦蟹類、硬果類、杏鋪干和干豆類等。要注意b族維生素的攝入。醫學家現已確認,缺乏維生素b1、b2、b6也是造成少白頭的一個重要原因。應增加這類食物的攝入,如谷類、豆類、干果類、動物肝、心、腎、奶類、蛋類和葉蔬菜等。還要注意多攝入富含酪氨酸的食物。黑色素的形成過程,是由酪氨酸霉氧化酪氨酸而成的。也就是說,黑色素形成的基礎是酪氨酸,酪氨酸缺乏也會造成少白頭。因此,應多攝入含酪氨酸豐富的食物,如雞肉、瘦牛肉、瘦豬肉、兔肉、魚及硬果類食物等。
此外,經常吃一些有益於養發烏發的食物,增加合成黑色素的原料。中醫認為“發為血之余”,“腎主骨,其滑在發”,主張多吃養血補腎的食品以烏發潤發。 治療白頭發,除了用藥物外,還可以用下列幾種簡易方法:
頭皮按摩法每日睡覺前和次日起床後,用雙手的指頭揉搓頭皮,先自前額經頭頂到枕部每次2~4分鐘,每分鐘來回揉搓30~40次,以後逐步延長到每次5~10分鐘。只要長期堅持下去,待三四年後便可滿頭黑發。頭皮按摩法對血液循環有很好的促進作用,也是老年人保健所需要的。
食療方
將黑豆淘洗干淨並經反復蒸、曬後,貯於瓷瓶內,每日食2次,每次食6克,嚼後淡鹽水送下。同時,每天再吃雞蛋1個,大核桃仁2個,堅持服用,必有療效。
取大核桃12個,剝去外殼及肉上衣膜,將核桃肉炒香切碎備用,另取枸杞子、何首烏各60克,小豆或黑大豆240克。
先將枸杞子與何首烏加適量水同煎,至汁濃後濾去渣,然後將炒香切碎的核桃肉和黑豆一起投入汁中,再同煎至核桃肉稀爛、汁液全部被黑豆吸收為度。最後取出晾干或低溫烘干即可服用。每日服2次,每次6~9克,早晚空腹或饑餓時隨時服用。
將鮮桑椹1000克(或干品500克)洗淨,加水適量煎煮,每30分鐘取煎液1次,然後加水再煮,共取煎液2次。合並煎液後,再以小火煎熬濃縮,至較為粘稠時,加蜂蜜300克煮沸停火,待冷後裝瓶備用。每次1湯匙,以沸水沖化飲用,每日2次。
取核桃仁1000克,放冷水中浸泡3天,取出後去掉皮尖,然後將適量白糖放入鍋中,待溶化後倒入桃仁中攪勻,冷後即可食用。每日吃2次。每次10克。
將黑芝麻、鮮桑椹各250克搗爛,再加入蜂蜜少許調勻置瓶中,每次1湯匙,用白開水送服,每日3次。
糯米泔水發酵搓洗法,將淘糯米濾下的泔水,瀝取基底層存放3日,待其發酵變酸後,用其擦搓頭發,後清洗淨,每日1次。經久使用,能促使白發變黑,而且有潤發、使頭發烏黑發亮的功效。
大豆煎,用米醋、大豆,以米醋煮豆至爛,去豆煮稠,塗發,能烏須黑發,使白發變黑。
黑豆250克,白果30粒,研碎炒熟,黑芝麻100克,何首烏150克炒熟,四味混合後放入瓶中,每天早飯後服用30克。 少白頭”食療三法
黑芝麻
治療由於肝腎虛弱所引起的頭發早白。食用方法:取黑芝麻25克,炒熟後搗碎,加適量大米煮成粥,每天一次食用,對少白頭變黑有良好的治療作用。
枸杞子
治療因頭昏眼花引起的少白頭。食用方法:煎湯、炖食均可,每次9克~15克,長期服用。
仙人粥
何首烏30克~60克,紅棗5枚,紅糖10克,粳米60克。先將何首烏放入小砂鍋內,煎取汁液,去渣後放入淘洗干淨的粳米和紅棗中,加水適量煮粥。粥熟後加入紅糖即成。此粥有養血益肝、固精補腎、烏亮須發之功效,特別適用於頭發早白和頭發枯黃的青少年。每天一劑,分兩次食用,連食7天~10天為一療程,間隔5天再進行下一療程。腹瀉者不宜食用。
黑棗治少白頭
黑棗肉200克烘干,何首烏、黑豆、黑芝麻各200克,共研細粉,和蜂蜜為丸,每粒10克,一次服一丸,日服三次,連服3~6個月可愈
少白頭,西醫稱之為早老性白發病,是一種兒童及青年時期白發性疾病,其病因十分復雜,共有二大類型,一種屬先天性少白頭,另一種屬後天性少白頭。在後天性少白頭中有許多是伴隨某種疾病發生的,有些則是由於精神過度緊張和營養不良所致。中醫認為毛發與元氣、宗氣、營氣關系密切,三者的供給或功能狀況保持動態平衡才能使人體的皮膚毛發正常而美觀,如有一氣不足就會影響其他諸氣的運行或功能;如有二氣受損必然招致人體皮膚和毛發的損害,失去正常結構和性質,表現為不同程度的病態。
有許多疾病都可能伴有早老性白發的出現,如惡性貧血、甲狀腺機能亢進、心血管疾病(心肌梗塞、房室束傳導阻滯、高血壓等)、營養不良性肌強直、白癜風以及伏格特小柳氏綜合征等。另外,人體精神狀態的改變,如長期抑郁不歡、憂思過度或情緒過度緊張、驚恐常會引起毛發迅速變白。上述疾病及營養和精神的因素會使元氣、宗氣、營氣三者失去平衡,從而使毛發受損,這就是我們口頭上常說的“傷了元氣”。這種早老性白發無需特殊治療,只需找到病因並根除之,即可根治。
至於先天性早老性白發病大都是由於遺傳造成的,如遺傳性早老病、布科氏綜合征、沃登伯格氏綜合征往往有家庭內數代遺傳的歷史,遺傳性缺陷、白化病亦屬先天性遺傳病。除獲得性異常為後天性局部皮膚病經數月和數年多數可恢復正常外,這些早老性白發病的病因都是由於遺傳基因突變導致機體酪氨酸代謝途徑全部(如白化病)或局部受阻所致。
兒童及青年中若發現少白頭應及早到醫院進行檢查,確診其發病病因後,只要將病因根除,是可以治好少白頭的。
中醫認為青少年過早出現白發,常因憂愁思慮,血熱內蘊,發失所養而成。治宜涼血清熱,滋補肝腎法,方選萬壽地芝丸、烏發丸化裁。藥用生熟地各150g,當歸100g,白芷80g,桑椹200g,女貞子200g,旱蓮草200g。共研細末,蜜煉為丸,每丸10g,每日3次,每次1丸。
頭發由黑變成花白(有黑有白),由花白又變成全白,是人逐漸步入老年階段的一個外部特征,這是因為人體逐漸衰老,發根部位的毛乳頭如同身體其他各部的器官一樣,功能逐漸減弱,黑色素生產越來越少,以至全無而形成的自然變化現象。但是有些人,年紀輕輕卻已滿頭白發,當然不會是因為身體衰老、毛乳頭制造黑色素的能力減弱所致,故是一種不正常的現象。這在醫學上被稱為“少年白發”。那麼,“少年白發”形成的因素是什麼呢,至今在醫學上還尚無一個令人滿意的確切答案,據研究,可能與下列因素有關。
(1)精神因素:如果一個人長期抑郁寡歡,心境不佳或精神高度緊張,操勞過度,均可使頭發由黑變白。如在我國春秋戰國時期,吳國的大夫伍子胥為了混過昭關,一夜之間急白了滿頭烏發;法國作家雨果在其《悲慘世界》中,描寫烏德蘭市市長經過激烈、痛苦的思想斗爭,決心到法庭承認自己是囚犯時,“他的斑白頭發僅僅過了一個鐘頭就全變白了”。無論是歷史的傳說,還是文學的描寫,雖然均有些誇張,但畢竟說明人們早已認為頭發由黑變白是與精神因素有關的。
(2)營養狀況:毛發是皮膚的附屬器,它同身體其它各部位的器官、組織一樣,需要充足的營養。人種不同,發色也不同。白種人的發色是金黃的,棕種人的發色是紅黑的,我們黃種人,因為頭發的色素顆粒中含有銅、鑽、鐵,所以是褐黑色的如果飲食中長期缺乏銅、钴、鐵這些無機鹽,自然會影響黑色素的合成,使頭發由黑變白。另外據醫學臨床觀察證明,如果身體長期缺乏蛋白質、植物油、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b6,也會導致頭發由黑變白。
(3)疾病、藥物和遺傳:疾病、藥物和遺傳也是致使頭發由黑變白的因素,腦垂體機能下降、甲狀腺機能亢進等內分泌紊亂,結核、傷寒、惡性貧血等消耗性病症,植物神經功能障礙等,均是已發現的與頭發由黑變白有關的疾病。
目前治療少年白發的主要方法是用中藥內服或外擦、按摩等。如用清水浸泡桃仁3天左右,然後取掉外皮,放入白糖水中煮成桃仁糖每日兩次,每次8~10粒,連服2~3個月;將首烏、當歸、女貞子、菟絲子、旱蓮草等量混均,碾碎後制成10克重的蜜丸,每日3次,每次1丸,連服3月;用濃度為60%的酒精100毫升,浸泡40克側柏葉7天,此後用其藥液擦頭皮,每日2~3次,連用2~3個月;用手指梳理頭發,按摩頭皮,每日2~3次,每次5~10分鐘,長期堅持也有一定治療作用。
預防少年白發最重要的是消除誘發白發的客觀因素。如生了幾根白發,不要精神過於緊張;不可過於勞累、緊張;心胸寬廣,情緒樂觀,保持良好的心境;注意科學配餐,多吃粗食、雜糧、干鮮果品及各類蔬菜,不挑食、偏食;養成坐臥 中醫認為:血熱、腎氣虛弱、氣血衰弱都是造成白發的原因。若發的營養來源雨雪,如果頭發變白或抑郁脫落,多半是因為肝血不足,腎氣虛弱。因此,中醫的治療方法是補肝血、補腎氣。 當皮質層中的黑色素粒子不足或退化時,將形成白發,其原因很多,如思慮過度、年齡增長、遺傳、內分泌不平衡等因素,可分為老年白發或壯年白發。
少白頭是頭發中的黑色素顆粒的合成發生障礙造成的,對健康無妨礙、形成少白頭的最直接原因是精神因素,如憂思過度、恐慌、驚嚇和精神疲勞過度等;精神高度緊張使供應毛發營養的血管痙攣,使分泌黑色素的功能發生障礙。影響色素顆粒的合成和運送;其次是營養失調,如缺乏維生素、微量元素等。此外,神經遭受外傷、蛋白質缺乏、高度營養不良等亦可長白發。少白頭也可能是植物神經功能失調、甲狀腺機能亢進等疾病的先兆。因為致病因素破壞或干擾了毛囊部的色素細胞生長發育,使之失去分泌黑色素的能力,阻礙色素顆粒形成。少白頭還可能與遺傳因素有關。事實證明白發是可逆的,去除了障礙因素,頭發仍可以變黑。 現代年青人少年白頭的越來越多,在一些壓力大、競爭激烈的崗位上,更是不時可見年輕的面孔上頂著一頭滄桑的白發。專家表示,“少白頭”的致病機理暫時還不很清楚,市面上的藥、生發水都無法徹底根治“少白頭”,只能通過一些綜合性因素共同作用改善病情。
市皮膚病性病防治醫院院長王學民教授指出,從臨床看,絕大多數“少白頭”病人都有遺傳背景,一些病人長到一定年齡就會出現白發,先天性就是白發的也不乏其人。
不過,專家至今還未發現致病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