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了個洞能補嗎 天氣漸漸涼了,楊小姐翻找毛衣時發現,幾件心愛的毛衣被蟲蛀了小洞,只好求助織補店能將衣服“織補”如初。誰知道一打聽,補幾個小洞竟要等上半個月。“十一”過後,天氣轉冷,羊毛衫、羊絨衫、厚外套紛紛被翻出衣櫥,收藏了一個春夏的衣服難免出現破洞或蟲蛀洞、關節部位磨損等狀況,於是“衣物織補”這項服務最近格外搶手。有的門店最多一天收入過千元。
“春天的高領線衣改成雞心領,配上件白襯衫又能穿出新效果。”“今年流行短款風衣,我這件長的改完之後,剩下的布料還能做個手提包,搭配起來效果奇佳。”時尚之風年年換,記者發現,改衣店也被愛實用的年輕人包圍起來。
打補丁創出“時尚織補法”
“最近來我們這兒咨詢羊絨衫織補的顧客特別多,每天接手的羊絨衫件數也由淡季時的一兩件增加到現在的五六件。估計入冬後,羊絨修補量還會加大”,貴友大廈羊絨織補處的鄧師傅告訴記者,每年11月到次年2月都是羊絨修補的旺季,主要是補洞、補肘、補腋下,其中又以肘部的修補最為常見,有時甚至還有“補丁摞補丁”的狀況發生。記者了解到,針對羊絨衫肘關節處容易磨損的特點,貴友的師傅們還推出了一種羊絨“時尚織補法”:就是選用仿麂皮材質的布料覆蓋修補於羊絨衫肘部磨損處,這樣不但時尚美觀,還大大增加了耐磨性。不少顧客點名就要“織補成這樣的”。
地下室藏著“最牛織補師”
記者通過百度搜索發現,網上求助和發布衣物織補信息的還真不少,有的是挺貴的衣服被蟲咬了或剮了洞又捨不得扔,有的是毛衣立領改雞心領,羊絨衫袖子改長短。不少網友紛紛推薦了身邊技術好的“織補達人”。
一把剪刀、一個圓繃子、一根針、一盞台燈,這就是號稱“北京最牛織補師”的李師傅的工作家當。在長安商場往東十多米的一處“牡丹旅社”半地下室,就是李師傅的工作間,別看地方小,卻是聲名遠播,連北京電視台都來采訪過。
“我這裡是先干活後付款,不滿意你可以不給錢”,李師傅說,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人拒絕付款。有豐富織補經驗的李師傅告訴記者,織補不像縫補,要從原衣服上取線,根據布料的紋路或是毛衣織法一根線一根線地接上補上,織補得好的衣物,肉眼很難看出;而織補質量不好的,就成了補丁。所以織補看似在補一個小洞,實際上卻很考驗功夫。
最近慕名來找李師傅的人特別多,李師傅說,最多的一天就“補”了1000多元的活兒。
改衣店生意多了兩三成
“前幾年,都是中年顧客願意光臨我這兒,簽個褲邊改改肥瘦。”在三元橋附近某小區裡經營一家改衣店的鄒阿姨說,現在自己每天都在研究時裝雜志,因為拿著艷麗衣服來要求改樣子的年輕人越來越多。“前兩天有個姑娘拿著條牛仔褲,讓我在一條褲腿上添了一大片蕾絲花,說是走在街上也不怕撞衫了。”記者在小店裡停留短短二十分鐘,就有兩三位顧客來改衣,其中一位要把舊外套改成個馬甲穿。
在專業的“瑪奴拉”改衣連鎖店,巧手師傅們也忙得不可開交。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近來生意不錯,“換季的時候能多出兩三成。”
算賬:毛衣織補有點兒貴
記者發現,織補個小洞並不便宜。在貴友大廈,織補毛衣上一個小洞,收費要50元。拿著毛衣的章阿姨粗略算了算,5個小洞就要250元,而自己這件毛衣新買時也就200元出頭,相當於買件新的了。猶豫了半天,章阿姨最終沒有拿去織補。
在“最牛織補師”李師傅那裡,補個小洞最低收費是10元,但依然有顧客“補不起”。李師傅告訴記者,有的顧客拿來的毛衣大大小小有幾十個洞,因此如果是一兩百元買來的,他一般都勸顧客還是別補了,索性再買件新的。
據了解,目前我國還沒有出台織補方面具體的可操作標准。織補店有的是按破洞斷頭算,有的按小洞周長計算,還有的按厘米收費;織補好的標准也沒有統一的參考指標。 共2頁:上一頁12下一頁轉載上述內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