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總as計) 錳0.5 硫化物- 銻0.005 鎳0.02 [編輯本段]飲用提示
礦泉水不宜煮沸飲用
飲用礦泉水時應以不加熱、冷飲或稍加溫為宜,不能煮沸飲用。 因礦泉水一般含鈣、鎂較多,有一定硬度,常溫下鈣、鎂呈離子狀態,極易被人體所吸收,起到很好的補鈣作用。如若煮沸時鈣、鎂易與碳酸根生成水垢析出,這樣既丟失了鈣、鎂,還造成了感官上的不適,所以礦泉水最佳飲用方法是在常溫下飲用。
嬰兒不適合飲用礦泉水
人們經常用“水靈靈”來形容寶寶,這是有原因的。在嬰兒體內,水分占其體重高達70%一80%,遠甚於成人的60%,對於嬰兒來說顯得更為重要。 傳統認為,礦泉水采自地底深處,富含礦物鹽和微量元素,是人體所需要的營養物質。孩子處在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正需要補充這些微量元素,那麼從飲水中直接獲取,既方便又利於吸收,何樂而不為呢?於是,像張女士這樣選擇給寶寶飲用礦泉水的現象並不少見,而且成為一種時尚之舉。 針對這一現象,保加利亞的醫學專家卻提出了警示:礦物質含量高的礦泉水會威脅嬰兒的健康! 這要從水的吸收原理說起。在初中物理課上,我們學過,水可以通過滲透的原理,從低濃度向高濃度遷徙。在飲水的時候,體液的濃度高於飲用水,形成一個勢能差,水分即可通過細胞膜,自然被細胞所吸收。 但是當水中含有較多的礦物質,水的濃度較高,這種勢能差減小甚至逆轉,就給水的吸收帶來了麻煩。正如一支鮮花插入一杯濃鹽水中,花兒不但無法汲取水分,而且還會造成脫水變得干枯--這是因為體內水分的濃度不如外界,勢能平衡被打破而造成體液向外滲出。 這時,你可能會急了:如果這樣,那麼我們不是無法喝較濃的飲料、湯汁了嗎?這倒無需擔心,因為人體的吸收除了滲透原理外,還可以通過細胞內一些蛋白的轉運,如同擺渡的小舟,主動將所需要的物質從外界運輸到細胞內,這一生理過程可以不受濃度差異的影響。 順水推舟易,逆水行舟難,滲透是個被動的、自然的過程,幾乎無需消耗能量,而主動轉運的過程則需要消耗相對多的能量。嬰兒的生理結構與成年人具有較大差異,消化系統發育尚不完全,濾過功能差,礦泉水中礦物質含量過高,對嬰兒來說是一個很大的難題。當寶寶用礦泉水沖泡食物或者直接飲用時,容易造成食物滲透壓增高,增加腎髒負擔。 另外,礦泉水中的元素含量基本是針對成年人標准來設計的,其含量和比例並不適合嬰兒攝人,尤其是某些元素還對嬰兒有害。比如德國在2006年11月22日發布了通報,修訂天然礦泉水、泉水及餐飲水法令。這次修訂正是考慮到在嬰兒的半成品食品中越來越多地使用了天然礦泉水,參考了一份關於天然礦泉水中鈾的含量以及對健康構成風險的調查評估後進行的。法令限制了鈾的含量,以及必須在嬰兒半成品食品標簽或廣告內加以說明。 礦泉水的硬度是以其礦物質含量來衡量的。一般,把每升含礦物質50毫克以下的礦泉水稱作“特低礦物質含量”;50~500毫克的為“低礦物質含量”,這種礦泉水口感較柔和,有一定的甘甜味;大多數的飲用礦泉水礦物質含量在500至1500毫克之間;每升含1500毫克以上的則被稱作“高礦物質含量”礦泉水,多用於運動、桑拿等人體損失礦物質較多的情況下。 保加利亞兒科專家瑪斯拉爾斯卡指出,對於嬰幼兒來說,每升水中的礦物質含量不宜超過100毫克,其中鈉要低於20毫克,氟要低於1.5毫克。超過這個阈值,就可能對新生兒的腎髒造成威脅。顯然,大多數礦泉水對孩子來說,都顯得太“硬”了。 有些父母會問,那我給寶寶喝純淨水,是不是更好?答案依然是“no”!經過二次加工的純淨水同樣不適合新生兒的消化系統。正如前面所說,細胞內外的濃度差是形成水分通過滲透吸收的動力,純淨水的礦物質含量過低,造成兩者落差較大,也會造成吸收障礙。此外,長期飲用純淨水,還會使得孩子缺乏某種礦物質,而且純淨水在淨化過程中使用的一些工業原料,可能對嬰幼兒肝功能有不良影響。 既然軟硬不吃,那麼什麼樣的水才最適合孩子呢?據研究,自來水燒開後再冷卻至室溫,最有利於健康。經過燒開後的水,其中所含的氣體減少了一半,水分子之間的凝聚力增加,則與人體細胞內水的特性最為接近,因此容易透過細胞膜而為人體吸收。如果當地自來水有比較明顯的鐵銹或者漂白粉味過重,可使用專為嬰幼兒設計的“寶寶愛水”嬰幼兒專用濾水器將自來水中不利於嬰幼兒的雜質(鐵銹、鉛、余氯、寄生蟲等)過濾後,煮沸冷卻,供寶寶飲用或沖泡奶粉、米粉等。值得注意的是,不宜用鋁壺煮開水,否則鋁離子攝入過多,會影響寶寶的骨骼和神經發育;飲水機容易造成二次污染,也不宜使用。
礦泉水喝多了會有哪些危害?
礦泉水含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物質和游離的二氧化碳,但如果飲用過多礦泉水,會影響胃液的分泌和胃的消化機能,還會影響膽汁的形成和分泌,從而導致人體內的酸鹼失調。 由於礦泉水中含有較多的礦物質,過量飲用會使這些礦物質鹽刺激腎髒和膀胱,增加腎髒和膀胱的負擔。所以患有慢性腎炎、高血壓、心髒病及伴有浮腫的病人不宜飲用礦泉水,更不能將礦泉水當作治病的藥水服用。 適量的鈣攝入可以促進人的骨架、牙齒發育,增加細胞的通透性等,但是如果過量補充則會引起高鈣血症,使人出現軟弱無力、食欲不振、嘔吐腹瀉等痛苦症狀,而且過量的鈣可能導致腎結石,所以結石患者要少喝礦泉水; 鋅元素補充過多,不但會影響到身體其他微量元素的正常吸收和利用,而且還可能引起身體組織的損傷; 鐵元素攝入過量可能會引發肝硬化和糖尿病,急性鐵中毒者還會迅速休克,嚴重者甚至會有生命危險; 碘元素補充過量,則會出現脫發、指甲變脆、易疲勞、胃腸功能紊亂、浮腫、不育等症狀。 此外,一些礦泉水中還含有極微量的鉛、汞、镉等有毒有害元素,因此,作為生產企業,在積極開發多種礦泉水的同時,應當嚴格把關,最大限度地分離或除去有害微量元素 自桶裝純淨水作為大眾飲用水(飲水機和管道直飲水)在千家萬戶中普及以來,人們一直對純淨水的“飲用性”存在爭執。而多數專家的意見是飲用純淨水不宜長期飲用,這就對國家頒布的《瓶裝飲用純淨水標准》中純淨水的長期飲用的合法性產生了質疑。此次,崔玉川教授訪問水網,就自己關心的飲用純淨水問題提出了撤消《瓶裝飲用純淨水標准》,去除純淨水長期飲用的合法性的建議。這種認識和建議是否正確、必要和適宜,希望諸方關注者發表看法提出討論意見。
關於飲用純淨水的水質,雖然已頒布有國家標准,但對其利和弊的看法,這些年來一些營養學家、醫學家、水處理專家、生命學家、社會學家、經濟學家等都一直在進行著研究、論證和爭執。飲用純淨水之爭並非純學術問題之爭,而是關系到數億人的身體健康的頭等大事,應當引起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目前,多數專家認為:飲水水質不宜太純,有害物質要去除,有益元素應留下;應含有適量的礦物質;飲用純淨水不宜連續長期飲用。原因如下:
1、生命是在含有一定礦物質的水環境中起源、進化和生存的,人類在400萬年進化過程中,喝的是水“溶液”而不是水“溶劑”(純h2o),不含礦物質的水對於生命是不利的。
2、純淨水由於“至純”(去除了有益人體健康的微量元素和礦物質)而失去了積極生理功能的活性,變成了功能退化的“死水”。長期飲用容易引起四肢無力、精神不振等亞健康問題,尤其對胎兒的發育和兒童的成長不利。美國一位研究水的資深博士用大量翔實的資料指出:飲用水最理想的溶解性總固體含量是300mg/l,總硬度是170mg/l左右,同時其ph應為偏鹼性,這種水對防治心腦血管疾病是頗有裨益的。很多發達國家都把飲水硬度定為不能低於60mg/l。
3、純淨水是弱酸性水(ph為5~7),長期飲用能破壞人體正常的酸鹼平衡關系,導致人體酸性化。美國醫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雷翁認為:酸性體質是百病之源。
4、純淨水具有較強的溶解能力,大量飲用後會使體內原有的微量元素和營養物質迅速溶解於純淨水中,然後排出體外,使人體內的營養物質失去平衡,導致營養不良,免疫力下降。
5、目前,還很少見有關於純淨水對人體健康的正面報道,相反很多生物醫學實驗及流行病調查顯示,長期飲用純淨水會對人體健康產生負面效應。例如,上海一家醫院臨床報告稱:有些孩子不明原因地全身乏力、掉頭發或禿發,經醫生調查,這些小患者的家庭都是將純淨水作為日常飲水使用。天津市一兒童醫院1997年6月連續收治了9名肌肉哆嗦、眼皮跳動的患兒,經過仔細檢查,發現這些患兒體內缺鉀和鈣,經詢問其家長,了解到這些患兒長年飲用的都是純淨水。故我國的一些地方政府已經下文指令不准在校中小學生飲用純淨水。
自桶裝純淨水作為大眾飲用水(飲水機和管道直飲水)在千家萬戶中普及以來,人們一直對純淨水的“飲用性”存在爭執。而多數專家的意見是飲用純淨水不宜長期飲用,這就對國家頒布的《瓶裝飲用純淨水標准》中純淨水的長期飲用的合法性產生了質疑。此次,崔玉川教授訪問水網,就自己關心的飲用純淨水問題提出了撤消《瓶裝飲用純淨水標准》,去除純淨水長期飲用的合法性的建議。這種認識和建議是否正確、必要和適宜,希望諸方關注者發表看法提出討論意見。
關於飲用純淨水的水質,雖然已頒布有國家標准,但對其利和弊的看法,這些年來一些營養學家、醫學家、水處理專家、生命學家、社會學家、經濟學家等都一直在進行著研究、論證和爭執。飲用純淨水之爭並非純學術問題之爭,而是關系到數億人的身體健康的頭等大事,應當引起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目前,多數專家認為:飲水水質不宜太純,有害物質要去除,有益元素應留下;應含有適量的礦物質;飲用純淨水不宜連續長期飲用。原因如下:
1、生命是在含有一定礦物質的水環境中起源、進化和生存的,人類在400萬年進化過程中,喝的是水“溶液”而不是水“溶劑”(純h2o),不含礦物質的水對於生命是不利的。
2、純淨水由於“至純”(去除了有益人體健康的微量元素和礦物質)而失去了積極生理功能的活性,變成了功能退化的“死水”。長期飲用容易引起四肢無力、精神不振等亞健康問題,尤其對胎兒的發育和兒童的成長不利。美國一位研究水的資深博士用大量翔實的資料指出:飲用水最理想的溶解性總固體含量是300mg/l,總硬度是170mg/l左右,同時其ph應為偏鹼性,這種水對防治心腦血管疾病是頗有裨益的。很多發達國家都把飲水硬度定為不能低於60mg/l。
3、純淨水是弱酸性水(ph為5~7),長期飲用能破壞人體正常的酸鹼平衡關系,導致人體酸性化。美國醫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雷翁認為:酸性體質是百病之源。
4、純淨水具有較強的溶解能力,大量飲用後會使體內原有的微量元素和營養物質迅速溶解於純淨水中,然後排出體外,使人體內的營養物質失去平衡,導致營養不良,免疫力下降。
5、目前,還很少見有關於純淨水對人體健康的正面報道,相反很多生物醫學實驗及流行病調查顯示,長期飲用純淨水會對人體健康產生負面效應。例如,上海一家醫院臨床報告稱:有些孩子不明原因地全身乏力、掉頭發或禿發,經醫生調查,這些小患者的家庭都是將純淨水作為日常飲水使用。天津市一兒童醫院1997年6月連續收治了9名肌肉哆嗦、眼皮跳動的患兒,經過仔細檢查,發現這些患兒體內缺鉀和鈣,經詢問其家長,了解到這些患兒長年飲用的都是純淨水。故我國的一些地方政府已經下文指令不准在校中小學生飲用純淨水。
一、常飲純淨水不安全 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稱:“安全、優質、營養”體現的是綠色食品的質量特性。第一特性是它的安全性,也就是說在合理食用方式和正常食用量情況下食品不會引起身體危害的特性。大家都知道,一個成年人每天需飲用2000毫升左右的水,才能保持水分收支平衡,如果一個成年人每天飲用2000毫升左右的純淨水,長期下去會不會引起身體的危害呢?北京化工大學水資源研究中心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