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水仙花正文

水仙花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水仙花在冬天開花葉子為什麼會黃
 
水仙

冬季水培水仙,溫度、光照、給水是水仙能否開花的三要素。水仙生長要求有充足的陽光;適宜溫度為12℃-15℃;干淨的水。

在水養之前,應先剝去鱗莖球外層干枯的褐色鱗片葉,去掉護根泥和基部的褐色朽根(注意不要碰傷白色的新根),洗淨表面,直立於無排水孔的淺盆中,四周用小石子固定,使其不傾倒。加清水到鱗莖球的2/3處。剛上盆時,每天換一次涼曬過的自來水,開花前可改為2—3天換一次水。

控制開花時間。在光照充足,給水潔淨的條件下,當室內溫度在12℃-15℃時,水仙從浸泡到開花約需40天;室溫在18℃左右,約需30天;室溫在20℃時,只需25天就開花;因此可根據需要確定水仙球的浸泡日期,適時欣賞到清香美麗的水仙花。

養水仙不需任何花肥,只用清水即可。為使水仙生長健壯,白天應拿到陽台曬太陽。如果想推遲花期,可采取降低水溫的辦法,或者采取傍晚把盆水倒盡,次日清晨,再加清水的做法。此外,如果節前10天看不到飽滿花苞,可采用給水加溫的方法催花,水溫以接近體溫為宜。

只要掌握了水仙養護的條件,就可以“花隨人意開”;否則就會推遲,甚至光長葉不開花。


http://www.8hd.net/html/3-1/185631935.htm

水仙花學名:narcissustazetavaichimensis;英文名:chinesenarsissus;別名:凌波仙子、玉玲珑、金銀台、水仙花、姚女花、女史花、天蔥、雅蒜;形態特征:石蒜科多年生草本。地下部分的鱗莖肥大似洋蔥,卵形至廠卵狀球形,外皮棕褐色皮膜。葉狹長帶狀,二列狀著生。花葶中空,扁筒狀,通常每球有花葶數支,多者可達10余支,每葶數支,至10余朵,組成傘房花序。
若想新春佳節水仙花香溢滿廳堂,首先,要了解水仙花生さ氖室宋露取?蒲匝橹っ魇椅?-12°c對水仙的生長最適宜。
其次,水仙從泡浸到開花,需要一定的積溫。在室溫8-20℃的情況下,室溫礁呖ㄔ嬌臁;ɑ苎ъ已芯恐な擔菏椅?-12℃時,40天才開花;室溫保持15℃則28-30天開花;若室溫18-20℃時,23-25天即可開花。珠三角地區1月中旬至2月中旬的室溫約在16-20℃之間,那麼,正常情況下20-25天可開花。
第三,花期長短隨室溫變化而變化。那麼,怎樣才能使花期長、芳香久留呢?科學控制溫室是最好的辦法。當室溫>=23℃時,花期只有7天左右;8-12℃的話,花期可長達15至20天;15-20℃時花期有10天;若室溫保持4℃左右,花期可長達1個月之久。按珠江三角洲地區的氣溫條件,一般花期可保持10天。
第四,春節期間家庭養水仙宜放在陽光充足、通風良好而又遠離暖氣、火爐的地方。花蕾欲放時,需移至室內涼處,避免陽光直射,保持室溫均衡少變。

參考資料:
http://moonran.bokee.com/522252.html

水仙花休眼球催芽
〔作者:為您服務轉貼自:本站原創點擊數:25常識錄入:為您服務〕
①剝衣:即剝去鱗莖球外面一層褐色表皮。
②切球:在鱗莖球的上半部左、右各1/3處,向下橫切,再向上橫切去2~3層鱗片,同時在芽的左右兩側正中向下縱切一刀,深至球的半腰。操作時要避免碰傷嫩芽,要細細剔除底部老根和泥土。
③浸球:用清水浸泡切好的鱗莖球1~2天,然後將球內流出的膠液沖洗干淨。
④催芽:浸好的鱗莖球需放在陽光下曝曬,最好放入容器內,覆蓋一層砻糠。每天澆水一次,使砻糠保持溫度和濕度。這時要注意防寒和光照過強,可以適當遮蓋。一周後新芽萌出,便可充分照射陽光。50天左右,花頭竄出,即可取出水仙球沖洗干淨,移栽於水盆中養植。

阿斯匹林助水仙花盛開[為您服務][2005年9月2日][200]
用1~2片阿斯匹林藥片,放入水中溶解透,取代水仙花盆中的清水,可使花更壯實茂盛。……

水仙花期控制
〔作者:為您服務轉貼自:本站原創點擊數:174常識錄入:為您服務〕
水仙花的培育與氣溫變化有密切關系,所以要控制花期就要調節溫度。如需春節期間開花,一般可於節前26天左右開始浸水催花。處理好水仙頭,令其正常生長。
①遇氣溫偏高,水仙生長速度快,有提前開花的跡象時,要適當遮蔭,以減少陽光的照曬。
②遇低溫寒潮,估計不能如期開花,則需防寒保暖,增加光照,必要時采取人工保暖措施,如使用溫度調節器或用溫水養花等,陰雨天還可用電燈補充光照。

水仙增溫催花
〔作者:為您服務轉貼自:本站原創點擊數:109常識錄入:為您服務〕
水仙在低溫下生長緩慢,可用增溫的方法催花:
①陽光增溫:白天移放室外陽光下,或室內朝南陽光充足的玻璃窗前,直至開花為止。
②燈光增溫:在花盆中罩上塑料罩,開電燈照射,待罩內升溫至23℃停止。
③電熱器增溫:開啟電熱器或將電吹風放置在不至燙傷水仙花的位置,讓暖風徐徐吹拂花體,連續數天至花朵綻放。
④溫水增溫:在水盆內放入少量溫水,讓水溫升到12~15℃。

鹽延長水仙花期
〔作者:為您服務轉貼自:本站原創點擊數:85常識錄入:為您服務〕
當水仙花全部盛開時,將少量食鹽放入盆中,能使花期延長。切忌在水仙含苞待放時就放鹽,否則反而會抑制花蕾開放。
 
水仙屬石蒜科水仙屬植物,原產中國,在中國已有一千多年栽培歷史,為中國傳統名花之一。水仙學名:narcissustazetavaichimensis;英文名:chinesenarsissus;別名:凌波仙子、玉玲珑、金銀台、水仙花、姚女花、女史花、天蔥、雅蒜、天蒜、俪蘭、女星、雪中花等。
*事實上是其一個分類之名,但早已被廣大世界人民通用為水仙英文名字。
被中國人通常認為的水仙主要指它的其中一個在中國的大品種narcissustazettavar.chinensisroem。
除了常見的白色水仙外,還有一個黃色的品種叫喇叭水仙。

[編輯本段]【形態特征】
石蒜科多年生草本。地下部分的鱗莖肥大似洋蔥,卵形至廣卵狀球形,外被棕褐色皮膜。葉狹長帶狀,二列狀著生。花葶中空,扁筒狀,通常每球有花葶數支,多者可達10余支,每葶數支,至10余朵,組成傘房花序。雄蕊呈橢圓形,花粉為黃色。雌蕊近似三角形,乳白色,中部發綠。
因多為水養,且葉姿秀美,花香濃郁,亭亭玉立水中,故有"凌波仙子"的雅號。水仙主要分布於我國東南沿海溫暖、濕潤地區,福建漳州、廈門及上海崇明島最為有名。水仙是草本花卉,又名金銀台、玉玲珑、雅蒜等,原產於我國浙江福建一帶,現已遍及全國和世界各地。水仙花朵秀麗,葉片青翠,花香撲鼻,清秀典雅,已成為世界上有名的冬季室內和花園裡陳設的花卉之一。
[編輯本段]【品種分類】
此屬植物全世界共有800多種,其中的10多種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水仙原分布在中歐、地中海沿岸和北非地區,中國的水仙是多花水仙的一個變種,種名為:narcissustazettavar.chinensisroem。
水仙並不是中國“土著”,它的老家在地中海沿岸。地中海周邊屬於“地中海氣候”,特點是冬季溫和多雨,夏季炎熱干燥,和我國大部分地區“雨熱同期”的季風氣候截然不同。對於地中海沿岸的一些植物來說,在怡人的冬天開花,當然要比在干熱的夏天開花更劃算,所以有不少在那裡起源的觀賞花卉都是在冬天開花,除了水仙,還有仙客來、風信子、番紅花等等。
中國在1300多年前的唐代即有栽培,深得人們喜愛,是中國的十大名花之一。水仙在中國野生分布在東南沿海地區,以上海崇明縣和福建漳州水仙最為有名,在數百年前,蘇州、嘉定等地也出產水仙。除了常見的白色水仙外,還有一個黃色的品種叫喇叭水仙。黃水仙在歐洲栽培歷史悠久。19世紀30年代以來,荷蘭、比利時、英國等國對黃水仙的育種和品種改良做了大量工作,目前栽培品種已達到26000個,每年還有新品種誕生。中國栽培黃水仙始於19世紀末。
2006年1月9日,中國江蘇連雲港市民張丙春又培育出了能開出紅、黃、藍、綠等不同種顏色的水仙,因此又叫作彩色水仙。
中國水仙的主要有兩品系:
(1)單瓣型:福建漳州特產,花冠色青白,花萼黃色,花被6瓣,中間有金色的副冠,形如盞狀,花味清香,所以叫“金盞玉台”亦名"酒杯水仙",花期約半個月;若副冠呈白色,花多,葉梢細者,則稱"銀盞玉台"。
(2)重瓣型(復瓣型):花重瓣,白色,花被12裂,卷成一簇,花冠下端輕黃而上端淡白,沒有明顯的副冠,名為“百葉水仙”或稱“玉玲珑”,花期在二十天左右。花形不如單瓣的美,香氣亦較差,是水仙的變種。
另外還根據產地分為漳州水仙和崇明水仙。通常所說的水仙常指漳州水仙,有著“漳州三寶”之稱。漳州水仙又以園山麓種植的為最優,漳州早晨的太陽正好照在山腳下的花田上,下午的斜陽被圓山擋住了射線,向陽、遮陰兼而有之,是個冬暖夏涼的天然屏障。山下,九龍江支流和山谷泉澗縱橫交織,水源充足;花田土壤松軟,系砂質壤復瓣水仙土;加上地質有溫泉經過,即使天寒地凍的季節,也能保持適宜的地溫。水仙花就是生長在這樣優越的環境下,因而品性十分優異。
[編輯本段]【藥用價值】
【藥名】水仙
【別名】水仙花
【來源】石蒜科水仙屬植物水仙,以鱗莖入藥。春秋采集,洗去泥沙,開水燙後,切片曬干或鮮用。
【性味歸經】苦、辛,寒。有小毒。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散結消腫。用於腮腺炎,癰疖疔毒初起紅腫熱痛。
【用法用量】3~4錢。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患處。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水仙根醫藥常識
【藥名】水仙根
【拼音】shuixiangen
【來源】為石蒜科植物水仙的鱗莖。
【功效】清熱解毒
【主治】治癰腫瘡毒,蟲咬,魚骨哽。
【性味歸經】①《綱目》:“苦微辛,滑寒,無毒。”②《本草再新》:“味甘苦,性寒,有毒。”
《本草再新》:“入心、肺二經。”
【用法用量】外用:搗敷或搗汁塗。
【用藥忌宜】本品有毒,不宜內服。
如果較大量地食用其球莖,會有溫和的毒性。有些人會將它和洋蔥混為一談--誤食水仙花球莖者會出現惡心、嘔吐、腹痛和腹瀉等症狀,如果病情嚴重或者病人是兒童,醫生會建議采取靜脈滴注或口服藥物的方法來減輕惡心、嘔吐等病狀。
【處方名】水仙花根
【藥材的采收與儲藏】春、秋采挖較佳。將根頭挖起後,截去苗莖、須、根,洗淨泥沙,用開水潦後,曬干;或縱切成片,曬干。
【拉丁名】原植物水仙narcissustazettal.var.chinensisroem.
【炮制方法】《本草會編》:“五月初收根,以童尿浸一宿,曬干,懸火暖處。”
【考證】出自《本草綱目》。
【生藥材鑒定】鱗莖呈圓形,或微呈錐形,直徑約4~5厘米。外面包裹一層棕褐色的膜質外皮,扯開後,內心為多數相互包裹的黃白色瓣片(鱗葉)。質地輕,無甚氣味。以個大、內心充實者為佳。
【中藥化學成分】含偽石蒜鹼(pseudolycorine)、石蒜鹼(lycorine)、多花水仙鹼(tazettine)、漳州水仙鹼等多種生物鹼。水仙生物鹼有一定的抗癌和抗病毒活性。同屬植物白水仙narcissuspapyraceusker一gaw鱗莖中含白水仙胺(papyramine,c18h21o4n,為石蒜倫鹼的立體異構體)、石蒜鹼、多花水仙鹼、雪花蓮胺鹼(galanthamine)、石蒜胺鹼及偽石蒜鹼。
[編輯本段]【相關傳說】

我國傳說:

傳說水仙花是堯帝的女兒娥皇、女英的化身。她們二人同嫁給舜,姊姊為後,妹妹為妃,三人感情

[1] [2] [3] 下一页

外來公公生日送什麼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