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水仙花正文

水仙花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甚好。舜在南巡駕崩,娥皇與女英雙雙殉情於湘江。上天憐憫二人的至情至愛,便將二人的魂魄化為江邊水仙,她們也成為臘月水仙的花神了。
傳說在福建省漳州市蔡坂村圓山有一位善良的農婦,救濟了饑餓垂死的乞丐。這乞丐原是神仙,將吃的飯噴在屋的四周,後來長出金盞銀台水仙花。

外國傳說:

水仙花的英文是narcissus,自戀狂的英文是narcissism,而將兩者連貫起來,是這樣的一個希臘神話。
1.納西塞斯(narcissus)是希臘神話裡的美少年。他的父親是河神,母親是仙女。納西塞斯出生後,母親得到神谕:納斯索斯長大後,會是天下第一美男子;然而,他會因為迷戀自己的容貌,郁郁而終。為了逃避神谕的應驗,納西塞斯的母親刻意安排兒子在山林間長大,遠離溪流、湖泊、大海,為的是讓納西塞斯永遠無法看見自己的容貌。納西塞斯如母親所願,在山林間平安長大,而他亦如神谕所料,容貌俊美非凡,成為天下第一美男子。見過他的少女,無不深深地愛上他。然而,納西塞斯性格高傲,沒有一位女子能得到他的愛。他只喜歡整天與友伴在山林間打獵,對於傾情於他的少女不屑一顧。
山林女神厄科(echo)對納西塞斯一見鐘情,但是苦於不能表達自己的感情,只能簡單地重復別人的話音。納西塞斯對她的癡情不理不睬。納西塞斯的鐵石心腸使她傷透了心。她請求維納斯懲罰他,讓他承受痛苦的熬煎。憂郁、期盼、一無所獲,使她離開了她往昔的伙伴,漫無目的地走進了森林。在這裡,她的憂傷有增無減,容顏憔悴,她從山林消失了,但是,她那柔美的聲音始終萦繞幽谷而不去。如果你漫步在寂靜的山林,她會回應你的聲音。這就是山林女神厄科-echo(回音)。
納西塞斯的冷面石心,傷透了少女的心,報應女神娜米西斯(nemesis)看不過眼,決定教訓他。一天,納西塞斯在野外狩獵,天氣異常酷熱,不一會兒,他已經汗流浃背。就在這時,微風吹來,滲著陣陣清涼,他循著風向前走。逛著逛著,迎面而來的,是一個水清如鏡的湖。湖,對納西塞斯來說,是陌生的。納西塞斯走過去,坐在湖邊,正想伸手去摸一摸湖水,試試那是一種怎樣的感覺,誰知當他定睛在平滑如鏡的湖面時,看見一張完美的面孔,不禁驚為天人,納西塞斯心想:這美人是誰呢?真漂亮呀。凝望了一會兒,他發覺,當他向水中的美人揮手,水中的美人也向他揮手;當他向水中的美人微笑,水中的美人也向他微笑;但當他伸手去觸摸那美人,那美人便立刻消失了;當他把手縮回來,不一會兒,那美人又再出現,並情深款款地看著他,納西塞斯當然不知道浮現湖面的其實就是自己的倒影。他竟然深深地愛上了自己的倒影。為了不願失去湖中的人兒,他日夜守護在湖邊,日子一天一天地過去,納西塞斯還是不寢不食,不眠不休地呆在湖邊,甘心做他心中美人的守護神,他時而伏在湖邊休息,時而繞著湖岸漫行,但目光始終離不開水中的倒影,永遠是目不轉睛地凝望湖面,最後,神谕還是應驗了。納西塞斯因為迷戀自己的倒影,枯坐死在湖邊。

仙女們知道這件事後,傷心欲絕,趕去湖邊,想把納西塞斯的屍體好好安葬。但納西塞斯慣坐的湖邊,除了長著一叢奇異的小花外,空空如也。原來愛神憐惜納西塞斯,把他化成水仙花,盛開在有水的地方,讓他永遠看著自己的倒影。那叢奇異的小花,,清幽脫俗而高傲孤清,甚為美麗。為了紀念納西塞斯,仙女們就把這種花命名為narcissus,也就是水仙花了。而這亦是水仙花為何總是長在水邊的原故。也因為這個故事,人們用narcissism形容那些異常喜愛自己容貌、有自戀傾向的人。
2.另一版本說,沼澤女仙看上了他,與他交好時,他從沼澤女仙的眼睛裡看到他自己的倒影,他想再看,於是,沼澤女仙騙她說那是她的靈魂,將之誘入自己的世界。並把他弄死在沼澤裡。
3.還有一說,說納西塞斯有個雙胞胎妹妹,兩人感情很好,但他的妹妹很年輕就去世了,納西塞斯很想念她,一天,他在池塘水裡看到自己,以為那是他的妹妹,就呆在那裡久久不肯離去以至於最後死在池塘邊。
注:此傳說指歐洲水仙,與中國水仙為同屬的不同種。
[編輯本段]【詳細介紹】
水仙為我國十大名花之一,我國民間的請供佳品,每過新年,人們都喜歡清供水仙,點綴做為年花。因水仙只用清水供養而不需土壤來培植。其根,如銀絲,纖塵不染;其葉,碧綠蔥翠傳神;其花,有如金盞銀台,高雅絕俗,婀娜多姿,清秀美麗,潔白可愛,清香馥郁,且花期長。這珍貴的花卉早已走遍大江南北,遠度重洋,久負盛名,譽滿全球。她帶去了我國的春天,我國人民的情誼和美好的心願,贏得了“天下水仙數漳州”之美稱。
中國水仙花屬石蔥科、水仙屬多年生草本植物,鱗莖生得頗象洋蔥、大蒜、故六朝時稱“雅蒜”、宋代稱“天蔥”。之後,人們還給她取了不少巧妙、美麗的名字,如金盞、銀台、俪蘭、雅客、女星等等。這裡有著許多關於水仙花優美動人的民間故事和傳說。
據說,宋代時,有一閩籍的京官告老回鄉,當他乘船南返,將要回到家鄉漳州時,見河畔長有一種水本植物,並開著芳香的小白花,便叫人采集一些,帶回培植。據《蔡坂鄉張氏譜記》載;明朝景泰年間,他們的祖宗張光惠在京都做學官,一年冬天請假回鄉,船過江西吉水,發現近岸水上,有葉色翠綠、花朵黃白、清香撲鼻的野花,於是拾回蔡板栽培育成新卉傳下。
傳說崇明水仙來自福建。那是唐代則天女皇要百花同時開放於她的御花園,天上司花神不敢違旨,福建的水仙花六姐妹當然也不例外,被迫西上長安。小妹妹不願獨為女皇一人開花,只行經長江口,見江心有塊淨土,就悄悄溜下在崇明島。所以,福建水仙五朵花一株開,崇明水仙一朵怒放。
水仙花早在宋代就已受人注意和喜愛。《漳州府志》記載:明初鄭和出使南洋時,漳州水仙花已被當作名花而遠運外洋了。“借水開花自一奇,水沉為骨玉為肌”。水仙花通常是在精致的淺盆中栽培,然而,它對生活也挺簡單樸素,適當的陽光和溫度,只憑一勺清水,幾粒石子也就能生根發芽。寒冬時節,百花凋零,而水仙花卻葉花俱在,勝過松、竹、梅,儀態超俗,故歷代無數文人墨客都為水仙花題詩作畫,呈獻了不少幽美的篇章。
水仙花主要有兩個品種:一是單瓣,花冠色青白,花萼黃色,中間有金色的冠,形如盞狀,花味清香,所以叫“玉台金盞”,花期約半個月;另一種是重瓣,花瓣十余片卷成一簇,花冠下端輕黃而上端淡白,沒有明顯的付冠,名為“百葉水仙”或稱“玉玲珑”,花期約二十天左右。水仙花分布的范圍極小,只在漳州八大勝地之一的園山東麓一帶,因它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園山擋住了烈日,園山在斜影所及的地方日照較短,為水仙花栽培創造了有利格條件。當地有歌雲:“園山十八面,面面出王侯,一面不封侯,出了水仙頭。”
每年春節,能工巧匠們創作出的水仙盆景雕刻藝術,且能依照人們的願望,在預定的期間裡開放,給節日、壽誕、婚喜、迎賓、慶典增添了不少光彩。那栩栩如生,生氣盎然,耐人尋味,怪不得人們贊譽水仙一青二白,所求不多,只清水一盆,並不在乎於生命短促,不在乎刀刃的“創傷”,不在乎於嚴寒的“凌辱”,始終潔身自愛,帶給人間的是一份綠意和溫馨。
[編輯本段]【栽培技術】

【綜述】

中國水仙需要經過2-3年的種植才能開花。在秋季9一10月間栽培,翌年5月葉子枯黃,6月以鱗莖球形式進入休眠,休眠期間鱗莖球繼續進行生理、生化活動。用側球繁殖的,第二年進入休眠後挖球,經過貯藏期,其中大球冬天開花,一般l球l枝花,市售的崇明水仙就是這樣。用側芽繁殖的,第二年休眠後挖球,秋季再行種植,冬季開花,也是l球l枝花。從側球種植1年(跨2年)的和側芽種植2年(跨3年)的球根中,精選大形的優良鱗莖球作種球,秋季進行閹割加工後,再行種植,精心培養,次年可獲得1個形體大、兩邊具側球、開多枝花的鱗莖球,即商品球。
水仙生長發育各階段(如營養生長期、鱗莖膨大期、花芽分化期、開花期)需要不同的環境條件。其根、莖、葉、花各部器官對環境條件的要求也不一致。水仙生長期喜冷涼氣候,適溫為10-20℃,可耐0℃低溫。鱗莖球在春天膨大,干燥後,在高溫中(26℃以上)進行花芽分化。經過休眠的球根,在溫度高時可以長根,但不發葉,要隨溫度下降才發葉,至溫度約6-10℃時抽花苔。在開花期間,如溫度過高,開花不良或萎蔫不開花。在溫度適當的情況下,它喜光照,也較耐陰。對培養開花的球根,長時間的光照能抑制葉片生長,有助花摹伸長,高出葉片。生長期間好肥水,如缺水,則生長欠佳。生長後期需充分干燥,否則影響芽分化。土壤要疏松、膨軟、中性或微酸性。

【繁殖】

一、側球繁殖:這是最普通常用的一種繁殖方法。儲球著生在鱗莖球外的兩側,僅基部與母球相連,很容易自行脫離母體,秋季將其與母球分離,單獨種植,次年產生新球。
二、側芽繁殖:側芽是包在鱗莖球內部的芽。只在進行球根閹割時,才隨挖出的碎鱗片一起脫離母體,揀出白芽,秋季撒播在苗床上,翌年產生新球。
三、雙鱗片繁殖:1個鱗莖球內包含著很多側芽,有明顯可見的,有隱而不見的。但其基本規律是閒兩張鱗片1個芽。用帶有兩個鱗片的鱗莖盤作繁殖材料就叫雙鱗片繁殖。其方法是把鱗莖先放在低溫4-10℃處4-8周,然後在常溫中把鱗莖盤切小,使每塊帶有兩個鱗片,並將鱗片上端切除留下2厘米作繁殖材料,然後用塑料袋盛含水50%的蛭石或含水6%的砂,把繁殖材料放入袋中,封閉袋口,置20-28℃溫度中黑暗的地方。經2-3月可長出小鱗莖,成球率80-90%。這是近年開始發展的新方法,四季可以進行,但以4-9月為好。生成的小鱗莖移栽後的成活率高,可達80一100%。
四、組織培養:用ms培養基,每升附加30克蔗糖與5克的活性炭,用芽尖作外植體,或用具有雙鱗片的莖盤5×10毫米作外植體,ph值5-7;裝入20x100毫米的玻璃管中,每管10毫升培養基,經消毒後,每管植入一個外植體,然後在25℃中培養,接種10天後產生小突起,20天後成小球,1月後轉入在含naa0.1/毫克l/2ms的培養基中,6-8周後有葉、有根,移栽在大田中,可100%的成活。用莖尖作外植體的,還有去病毒的作用。

【栽培】

水仙栽培有旱地栽培、水田栽培與無土栽培等三種方法。
一、旱地栽培:
每年挖球之後,把可以上市出售的大球挑出來,余下的小側球可立即種植。也可留待9一10月種植。一般認為種得早,發根好,長得好。種植時,選較大的球用點播法,單行或寬行種植。單行種植時用6x25厘米的株行距,寬行種植的用6x15厘米株行距,連續種3-4行後,留出35-40厘米的行距,再反復連續下去。旱地栽培的,養護較粗放,除施2-3次水肥外,不常澆水。單行種植的常與農作物間作。
二、水田栽培:
(一)種球選擇與分級栽培
種球選擇甚為嚴格,要求選無病蟲害、無損傷、外鱗片明亮光滑、脈紋清晰的作種球,並按球的大小、年齡分三級栽培。
1.1年生栽培:從2年生栽培後的側球(也叫鑽子頭),或從不能作二年生栽培的小鱗莖中選出球體堅實、寬厚、直徑約3厘米的作種球。用撒播、條播或點播法栽培。每畝約栽2、3萬株。
2.2年生栽培:經過1年生栽培後,球成圓錐形,從中選出堅實、頂租、直徑約4厘米以上的作種球、栽培養護較1年生的細致。每畝約栽8000-l0000株。
3.3年生栽培:3年生栽培也叫商品球栽培。是上市出售、供觀賞前的最後一年栽培,其栽培管理極為精細,至為重要。它是從經過2年生栽培的球中,選出球形闊、矮,主芽單一,莖盤寬厚、頂端粗大、直徑在5厘米以上的球作種球,種前剝掉外側球,並用閹割法除去內側芽,使每球只留一個中心芽。每畝約栽5000株。
(二)栽培要點
1.耕地浸田:8-9月把土地耕松,然後在田間放水沒灌,浸田l一2周後,把水排干。隨後再耕翻5-6次,深度在35厘米以上,使下層土壤熟化、松軟,以提高肥力,減少病蟲害和雜草,並增加土壤透氣性。
2.施肥作畦:水仙需要大量的有機肥料作基肥。3年生栽培,每畝需要有機肥5000-l萬公斤,適當拌一些過磷酸鈣或鈣鎂磷肥,約20-50公斤,2年生栽培用肥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外來公公生日送什麼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