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怎麼種植吊蘭?正文

怎麼種植吊蘭?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施肥完畢應應細噴洗葉片。
 
一吊蘭的日常養護
1吊蘭喜半陰環境,如果陽光直射,再加上空氣干燥,最容易引起葉尖枯焦。所以吊蘭一定要放置於較為陰涼通風處,特別是要注意經常向葉面噴水,以增加環境濕度。
2吊蘭雖喜濕潤,但如澆水過多或盆土排水不暢也會因爛根而簡接導致葉子枯蕉。澆水和施肥不當,也會導致葉片干枯。
3吊蘭喜肥,如肥水不足,會葉色變淡、葉尖焦枯。但施肥也不可過量。
4冬季一定要注意凍害。環境溫度低於4度時就會受到凍害。

二吊蘭的栽培要點
總體講,吊蘭的適應能力較強,生長繁茂,栽培比較容易。
1溫度冬季在室內培養,溫度不可低於5度;
2光照吊蘭對光線極為敏感。夏、秋兩季要進行遮光,不可陽光直射。春季可遮去50%陽光,或置於半蔭處培養,秋季可視情況適當多照;
通過觀察可以發現,光照不足,葉色淺淡有時甚至呈黃綠色;光線過強,葉片枯黃。
3澆水生成期適當多澆水,保持盆土濕潤。冬季要控制澆水。平時要注意葉面清潔,要經常向葉面噴水。
4施肥生長季節每半月左右施稀薄肥一次。花葉品種要控制氮肥。
5置放吊蘭可行吊掛,會別有風味,高度宜齊人眼或略高,過高則澆水不便。施肥時應從掛籃上取下,施肥完畢應應細噴洗葉片。
吊蘭喜溫暖、濕潤及半陰處,不耐干旱。家養吊蘭夏季要避日曬,白天放在室內觀賞。有條件晚上放室外避風處(但要通風)。據生長情況,春季4月結合換盆進行分株繁殖,換盆後放半陰處。土壤要求疏松和富含腐殖質並排水良好,土壤過濕過干都會造成枝葉黃枯。平時可常用清水噴澆葉面,保持葉面清潔濕潤。冬季要放在15℃左右室內培養,免受凍害。

家庭盆養吊蘭,在一般情況下,常易出現葉尖干枯、葉片逐漸失去光澤等現象,為養護管理好吊蘭,需采取如下的措施。

光照適當吊蘭喜半陰環境。春、秋季應避開強烈陽光直曬,夏季陽光特別強烈,只能早晚見些斜射光照,白天需要遮去陽光的50%—70%,否則會使葉尖干枯,尤其是花葉品種,更怕強陽光,金邊吊蘭在光線弱的地方會長得更加漂亮,黃色的金邊更明顯,葉片更亮澤。但冬季應使其多見些陽光,才能保持葉片柔嫩鮮綠。家庭盆養吊蘭應將其置於南窗前,否則葉片會失去光澤,甚至枯萎。

澆水適當吊蘭喜濕潤環境,要經常保持盆土濕潤,夏季澆水要充足,中午前後及傍晚還應往枝葉上噴水,以防葉干枯。室內常多灰塵,如吊蘭上蒙塵較多,既影響其生長,又有損枝葉清新、鮮麗,所以要經常噴洗枝葉,保持枝葉艷亮美觀。下部枯葉、黃葉要隨時摘去,平時要保持正常濕度,不宜干燥,也不宜過濕。

換土換盆盆吊吊蘭在管理上,為求莖葉茂盛,在每年的3月份應換土、換盆一次。若盆較深,基肥較足,可兩年換盆一次。在翻盆時,將植株從盆中磕出,剪去枯腐根和多余的根系,換上新的富含腐殖質的培養土,再施以牲畜蹄角片或腐熟的餅肥作基肥。栽好後,放半陰溫暖處緩苗。吊蘭最適生長溫度為25℃左右。待植株恢復健壯生長後,將花盆吊於廊檐下或室內適當位置。一般高度以不碰頭為宜,並要注意通風。

施肥適量吊蘭是較耐肥的觀葉植物,若肥水不足,容易焦頭衰老,葉片發黃,失去觀賞價值。從春末到秋初,可每7—10天施一次有機肥液,但對金邊、金心等花葉品種,應少施氮肥,以免花葉顏色變淡甚至消失,影響美觀。可適當施用骨粉、蛋殼等漚制的有機肥,待充分發酵後,取適量稀釋液,每10—15天澆施一次,可使花葉艷麗明亮。
 
基本狀況



拉丁名:chlorophytumcomosum(thunb.)jacques



別名盆草、鉤蘭、桂蘭、掛蘭、折鶴蘭。西歐又叫蜘蛛草或飛機草。

形態



吊蘭為宿根草本,具簇生的圓柱形肥大須根和根狀莖。葉基生,條形至條狀披針形,狹長,柔韌似蘭,長20—45厘米、寬l一2厘米,頂端長、漸尖;基部抱莖,著生於短莖上。吊蘭的最大特點在於成熟的植株會不時長出走莖,走莖長30—60厘米,先端均會長出小植株。花亭細長,長於葉,彎垂;總狀花序單一或分枝,有時還在花序上部節上簇生長2—8厘米的條形葉叢;花白色,數朵一簇,疏離地散生在花序軸。花期在春夏間,室內冬季也可開花。目前吊蘭的園藝品種除了純綠葉之外,還有大葉吊蘭、金心吊蘭和金邊吊蘭三種。前兩者的葉緣綠色,而葉的中間為黃白色;金邊吊蘭則相反,綠葉的邊緣兩側鑲有黃白色的條紋。其中大葉吊蘭的株型較大,葉片較寬大,葉色柔和,屬於高雅的室內觀葉植物。





產地與習性

原產非洲南部,在世界各地廣為栽培。其性喜溫暖濕潤、半陰的環境。它適應性強,較耐旱,不甚耐寒。不擇土壤,在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砂質壤土中生長較佳。對光線要求不嚴,一船適宜在中等光線條件下生長,亦耐弱光。生長適溫為15—25℃,越冬溫度為5℃。





品種和變種



金邊吊蘭,葉片邊緣金黃色。

價格:20~200元一盆。



銀心吊蘭,葉片的主脈周圍具有銀白色的縱向條紋。



寬葉吊蘭,葉片寬線形全緣或微微具有波皺。花葶從葉叢中抽出,花後形成匍匐走莖,可以生根發芽長成為新株,花期春、夏季。蒴果三圓稜狀扁球形。





栽培與養護



可用分株繁殖。除冬季氣溫過低不適於分株外,其它季節均可進行。盆栽2—3年的植株,在春季換盆時將密集的盆苗,去掉舊培養土,分成兩至數叢,分別盆栽成為新株。吊蘭也可利用走莖上的小植株繁殖。在生長季,剪取走莖上的小植株,種植在培養土中或水中,待小植株長根後移植至盆中。此外,還可用種子播種,但一般少用。



盆栽常用腐葉土或泥炭土、園土和河沙等量混合並加少量基肥作為基質。每2—3年換盆一次,重新調制培養土。其肉質根貯水組織發達,抗旱力較強,但3—9月生長旺期需水量較大,要經常澆水及噴霧,以增加濕度;秋後逐漸減少澆水量,以提高植株抗寒能力。生長旺期每月施兩次稀薄液肥。肥料以氮肥為主,但金心和金邊品種不宜施氮肥過量,否則葉片的線斑會變得不明顯。



吊蘭喜半陰環境,如放置地點光線過強或不足,葉片就容易變成淡綠色或黃綠色,缺乏生氣,失去應有的觀賞價值,甚至干枯而死;如陽光直射,空氣干燥,最容易引起吊蘭枯焦,所以應置於陰涼通風處,並注意保持環境濕度。



吊蘭不易發生病蟲害,但如盆土積水且通風不良,除會導致爛根外,也可能會發生根腐病,應注意噴藥防治。

吊蘭喜歡溫暖潮濕的環境,宜半陰,怕強光,適宜排水良好而又肥沃的沙質土壤,不耐寒。北方十月上旬,應將吊蘭入室,掛在窗前或擺放在書架頂端,每五至七天用與室溫相近的水噴洗枝葉一次。冬季以保持盆土稍微濕潤為宜。室溫保持在15—20攝氏度,可以正常生長。

吊蘭每年四月換一次盆,換盆時,去掉部分陳土,稍修剪多余的根須,並剪除枯根和枯黃的葉子,換進由腐葉土三份和沙質土壤七份混合配制的培養土。盆底放2—3片碎骨片。生長期間,可每隔10—15天施一次稀薄肥液,肥料以氮肥為主,施加時,要把葉子撩起來,避免被玷污。

吊蘭喜濕潤,夏天每天早晚應各澆水一次,春秋季每天澆水一次,冬季禁忌濕潤,可每隔4—5天澆水一次,澆水量也不宜過多。吊蘭適宜在空氣濕潤的環境下生長,如果空氣干燥,則生長不良,葉子小而且尖端枯黃。因此,在生長旺盛時期應該每天向葉面噴水1—2次,以增加空氣濕度。

培養吊蘭時,如果放置地點不當,光線過強或者不足,吊蘭的葉子容易變成淡綠色或者黃綠色,嚴重時植株會枯萎而死,如果施肥不當或者過量容易引起葉子變黃,衰老,甚至枯死。吊蘭最容易發生的生理病是,就是生長不良,葉片短小,葉尖干枯。這主要是由於強光直射,空氣干燥引起的。因此在北方地區栽培吊蘭,夏季應放在蔭棚下或者陰涼處養護,其他季節掛在能見到光線的窗前或書架頂端,使其匍匐枝自然下垂。生長期每隔10—14天施加一次稀薄肥液。施肥時要把葉片撩起。避免玷污否則容易傷害嫩葉和葉尖。澆水以保持盆土。









用途



吊蘭是最為傳統的居室垂掛植物之一。它葉片細長柔軟,從葉腋中抽生的甸甸莖長有小植株,由盆沿向下垂,舒展散垂,似花朵,四季常綠;它既剛且柔,形似展翅跳躍的仙鶴,故古有“折鶴蘭”之稱。總之,它那特殊的外形構成了獨特的懸掛景觀和立體美感,可起到別致的點綴效果。

吊蘭不僅是居室內極佳的懸垂觀葉植物,而且也是—種良好的室內空氣淨化花卉。吊蘭具有極強的吸收有毒氣體的功能,一般房間養l一2盆吊蘭,空氣中有毒氣體即可吸收殆盡,故吊蘭又有“綠色淨化器”之美稱。

吊蘭可在室內栽植供觀賞、裝飾用,也可以懸吊於窗前、牆上。

吊蘭全草可藥用,有清熱解毒,養陰潤肺,消腫散瘀之功效。能主治咳嗽,聲啞,跌打損傷,牙痛等。
 

上一页  [1] [2] 

痰是怎麼形成的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