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皮蘭怎麼養? 虎尾蘭盆栽可用腐葉土和園土等量混合並混合少量腐熟基肥作為基質。它在光線充足的條件下生長良好,除盛夏須避免烈日直射外,其它季節均應多接受陽光;若放置在室內光線太暗處時間過長,葉子會發暗,缺乏生機。澆水要適量,掌握寧干勿濕的原則。平時用清水擦洗葉面灰塵,保持葉片清潔光亮。 春季根頸處萌發新植株時要適當多澆水,保持盆土濕潤; 夏季高溫季節也應經常保持盆土濕潤;秋末後應控制澆水量,盆土保持相對干燥,以增強抗寒力。它對肥料要求不高,生長季每月施1—2次稀薄液肥, 以保證葉片翠綠肥厚 那東西最好活了,給點土,每天澆點水就長得郁郁蔥蔥的 分株:適合所有品種的虎尾蘭,一般結合春季換盆進行, 方法是將生長過密的葉叢切割成若干叢,每叢除帶葉片外, 還要有一段根狀莖和吸芽,分別上盆栽種即可。
扦插:僅適合葉片沒有金黃色鑲邊或銀脈的品種, 否則會使葉片上的黃、白色斑紋消失,成為普通品種的虎尾蘭。 方法是選取健壯而充實的葉片,剪成5~6厘米長, 插於沙土或蛭石中,露出土面一半,保持稍有潮氣, 一個月左右可生根 虎尾蘭又稱虎皮蘭、千歲蘭,為百合科虎尾蘭屆多年生草本觀葉植物。
虎尾蘭地下部具有韌旬的根狀莖,無莖。葉簇生,肉質線狀披針形,硬革質,直立,基部稍呈溝狀;暗綠色,兩面有淺綠色和深綠相間的橫向斑帶,稍被白粉。總狀花序,花白色至淡綠色,有一股甜美淡雅的香味;花期春夏季。常見栽培的品種有:
金邊虎尾蘭:形狀似虎尾蘭,但葉緣鑲有金黃色的闊斑帶。 短穗虎尾蘭:為矮生種,株高約10—20厘米,為金邊虎尾蘭的突變種,葉片短而寬,回旋重疊生長。 蔥葉虎尾蘭:亦稱柱葉虎尾蘭。葉呈圓筒形,整葉上下粗細差不多,端稍尖細,葉面有縱走的淺凹溝狀,每葉獨立生長。
虎尾蘭原產十干旱的非洲及亞洲南部,我國各地均有栽培。它適應性強,性喜溫暖濕潤,耐干旱,喜光又耐陰。對土壤要求不嚴,以排水性較好的砂質壤土較好。其生長適溫為20一30℃,越冬溫度為10℃。
虎尾蘭可用分株和扦插繁殖。每年春季氣溫回升後結合換盆進行分株,即將全株從盆中脫出,去掉舊培養土,露出根莖,並沿其走向分切為數株,使每株至少含有3—4枚成熟的葉片,然後分別用新培養土上盆種植。扦插繁殖材料為葉片(即葉插),在氣溫15℃以上均可進行。將成熟的葉片橫切成7—8厘米長片段,作為一插穗,稍晾干後插於河沙中。扦插時注意不要倒插;保持一定的濕度,但也不宜過濕,以免腐爛。一個月左右可從切口部長出不定芽和不定根,長成新的植株。金邊及斑葉品種利用葉插繁殖出的小苗為綠色苗,金邊及斑小陵狀消失,降低了觀賞價值,所以這些品種不宜用葉插繁殖,只能用分株繁殖。
虎尾蘭盆栽可用腐葉土和園土等量混合並加少量腐熟基肥作為基質。它在光線充足的條件下生長良好,除盛夏須避免烈日直射外,其它季節均應多接受陽光;若放置在室內光線太暗處時間過長,葉子會發暗,缺乏生機。此外,如長期擺放於室內,不宜突然直接移至陽光下,應先移在光線較好處,讓其有個適應過程後再見陽光,以免葉片被灼傷。澆水要適量,掌握寧干勿濕的原則。平時用清水擦洗葉面灰塵,保持葉片清潔光亮。春季根頸處萌發新植株時要適當多澆水,保持盆土濕潤;夏季高溫季節也應經常保持盆土濕潤;秋末後應控制澆水量,盆土保持相對干燥,以增強抗寒力。它對肥料要求不高,生長季每月施1—2次稀薄液肥,以保證葉片蒼翠肥厚。
虎尾蘭葉片堅挺直立,葉面有灰白和深綠相間的虎尾狀橫帶斑紋,姿態剛毅,奇特有趣;它品種較多,株形和葉色變化較大,精美別致;它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強,是一種堅韌不拔的植物,栽培利用廣泛,為常見的家內盆栽觀葉植物。適合布置裝飾書房、客廳、辦公爽答場所,可供較長時間欣賞。 參考資料: http://www.cnhua.net/articleview/2006-3-24/article_view_696.htm
虎皮令箭就是虎皮蘭。
名稱虎皮蘭 別名虎尾蘭|千歲蘭 拉丁名sansevieriatrifasciata 科名百合科 屬名虎尾蘭屬
產地分布:非洲及亞洲南部 形態特征:多年生草本觀葉植物。虎尾蘭地下部具有韌旬的根狀莖,無莖。葉簇生,肉質線狀披針形,硬革質,直立,基部稍呈溝狀;暗綠色,兩面有淺綠色和深綠相間的橫向斑帶,稍被白粉。總狀花序,花白色至淡綠色,有一股甜美淡雅的香味;花期春夏季。常見栽培的品種有:金邊虎尾蘭:形狀似虎尾蘭,但葉緣鑲有金黃色的闊斑帶。短穗虎尾蘭:為矮生種,株高約10—20厘米,為金邊虎尾蘭的突變種,葉片短而寬,回旋重疊生長。蔥葉虎尾蘭:亦稱柱葉虎尾蘭。葉呈圓筒形,整葉上下粗細差不多,端稍尖細,葉面有縱走的淺凹溝狀,每葉獨立生長。虎尾蘭的栽培變種和品種很多,主要有: 金邊虎尾蘭(s.trifasciatavar.laurentii)葉長70~80厘米,葉緣有金黃色鑲邊。 短葉虎尾蘭(s.trifasciatavar.hahnii)也稱小虎蘭、虎耳蘭,株高僅10厘米,葉短而寬回旋重疊,呈蓮座狀排列,葉長7~10厘米,寬2.5~3厘米,葉面暗綠色,有橫向的灰白色虎紋斑。 金邊短葉虎尾蘭(s.trifasciatagoldenhahnii)葉緣有金黃色至乳白色寬邊,有時整個葉片都呈金黃或乳白色,只有中央的一小部分呈綠色,其它特征同短葉虎尾蘭。 圓葉虎尾蘭(s.cylindrica)又名棒葉虎尾蘭、筒葉虎尾蘭、筒千歲蘭等,莖短或無,肉質葉呈細圓棒狀,頂端尖細,質硬,直立生長,有時稍彎曲,葉長80~100厘米,直徑3厘米,表面暗綠色,有橫向的灰綠色虎紋斑。總狀花序,小花白色或淡粉色。 姬葉虎尾蘭(s.gracilis)植株呈放射狀,葉質硬,廣錐形,葉面凹槽形,背面半圓形,葉緣黃褐色。葉色暗綠,具橫向淺綠色虎紋斑。 除此之外還有葉面具寬窄不等、銀白色縱條紋的銀脈虎尾蘭;葉片寬闊呈扇形的廣葉虎尾蘭(也稱扇葉虎尾蘭),也見於栽培。 生長習性:適應性強,性喜溫暖濕潤,耐干旱,喜光又耐陰。對土壤要求不嚴,以排水性較好的砂質壤土較好。其生長適溫為20一30℃,越冬溫度為10℃。虎尾蘭可用分株和扦插繁殖。 繁殖培育:虎尾蘭的繁殖可用分株和扦插的方法。 分株:適合所有品種的虎尾蘭,一般結合春季換盆進行,方法是將生長過密的葉叢切割成若干叢,每叢除帶葉片外,還要有一段根狀莖和吸芽,分別上盆栽種即可。 扦插:僅適合葉片沒有金黃色鑲邊或銀脈的品種,否則會使葉片上的黃、白色斑紋消失,成為普通品種的虎尾蘭。方法是選取健壯而充實的葉片,剪成5~6厘米長,插於沙土或蛭石中,露出土面一半,保持稍有潮氣,一個月左右可生根。 景觀用途:虎尾蘭葉片堅挺直立,葉面有灰白和深綠相間的虎尾狀橫帶斑紋,姿態剛毅,奇特有趣;它品種較多,株形和葉色變化較大,精美別致;它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強,是一種堅韌不拔的植物,栽培利用廣泛,為常見的家內盆栽觀葉植物。適合布置裝飾書房、客廳、辦公爽答場所,可供較長時間欣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