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唾液是怎麼形成的正文

唾液是怎麼形成的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唾液腺(salivarygland)腺體開口於消化管前端的即為唾液腺。由上皮細胞分化而成。其腺泡細胞為腺體分泌部分,由單層上皮細胞組成,分為漿液細胞,含能反光的顆粒和不定量的粘多糖;粘液細胞含粘蛋白原和酸性粘多糖,漿液粘液細胞具上述兩種特點,含酸性和中性粘多糖。人的唾液腺閏管為單層低立方上皮,有核,其中充滿細胞質。分泌管具吸收和轉運水與電解質的功能。排洩管與分泌管相連,離開小葉後匯合成小葉間導管,再匯合成總導管,開口於口腔。血管叢包圍導管起血液供應作用。大多數副交感神經纖維到基質或與血管上的交感神經纖維相結合。唾液腺受刺激時導致分泌細胞脫顆粒化。人有3對大的唾液腺:腮腺、下颌下腺和舌下腺。(1)腮腺(parotidgland)位於耳前下方和咬肌後緣表面,導管開口於上颌第二磨牙相對的頰粘膜上,閏管長,有分泌小管。主要為漿液腺。(2)下颌下腺(submaxillarygland)位於下颌角前下方,閏管短,分泌管長。為混合性腺體,含3種腺泡,漿液性腺泡占多數。分泌物含粘液和少量唾液澱粉酶。(3)舌下腺(sublingualgland)位於口腔底部兩側粘膜深面,與颌下腺導管共同開口於舌系帶兩側粘膜上,也含3種腺泡,粘液粘腺泡占大多數。無閏管和典型的分泌管,分泌液以粘液為主。在口腔粘膜與舌下還有一些小唾液腺,亦分泌粘液。正常成人每日分泌唾液約1000~1500毫升左右,其中下颌下腺分泌量占70%,腮腺分泌量占25%,舌下腺分泌量占5%。支配唾液腺的副交感神經為:來自第ⅸ對腦神經支配腮腺,第ⅶ對支配下颌下腺與舌下腺。支配3對唾液腺的交感神經為來自頸上神經節(中樞占t2~t6)的節後纖維。唾液分泌為反射性的。
 (一)唾液的性質、成分和作用唾液是由大小唾液腺分泌的混合液體,無色無味近於中性(ph6.6~7.1),正常成人每日分泌量1.0~1.5l,其中水分約占99%,其余成份主要是粘蛋白、球蛋白、尿素、尿酸、唾液澱粉酶、溶菌酶等有機物和少量無機鹽。唾液的主要作用:①濕潤和溶解食物,以引起味覺,並使食物易於被吞咽;②清潔和保護口腔,唾液可清除口腔中的殘余食物,沖淡、中和進入口腔的有害物質。唾液中的溶菌酶還有殺菌作用;③唾液澱粉酶可使澱粉分解為麥芽糖。唾液澱粉酶發揮作用的最適ph是在中性范圍內。食物在口腔內停留的時間較短,食物進入胃後,唾液澱粉酶還可繼續作用直到胃內容物的ph變為4.5使唾液澱粉酶失去活性為止。(二)唾液分泌的調節唾液分泌的調節完全是神經反射性的,包括非條件反射和條件反射。支配唾液腺的傳出神經有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此兩種神經興奮時,均引起唾液分泌增加,但以副交感神經的作用為主。當副交感神經興奮時,其末梢釋放乙酰膽鹼作用於唾液腺使之分泌大量稀薄的、酶多消化力強的唾液。如用乙酰膽鹼或類似藥時,可引起大量唾液分泌,而用抗乙酰膽鹼藥(如阿托品),則能抑制唾液分泌。當口腔內的機械、化學、溫度感受器受到刺激時,興奮沿第ⅴ、ⅶ、ⅸ、ⅹ對腦神經中的傳入纖維傳至唾液分泌中樞(初級中樞在延腦,高級中樞在下丘腦和大腦皮層等處),然後興奮沿傳出神經到達各唾液腺,引起唾液分泌,此即非條件反射性唾液分泌。在上述非條件反射基礎上,進食的環境、食物的形狀、顏色、香味等都可成為條件刺激形成條件反射,引起唾液分泌,“望梅止渴”即是一個例子。人在進食時的唾液分泌,既有非條件反射又有條件反射的調節。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不知不覺地流出口水,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幾種:1.初戴假牙時不習慣,異物感明顯,刺激唾液分泌增多;唾液滯留其間刺激粘膜引起惡心;粘膜疼痛、紅腫及潰瘍,都可引起口水增多。2.齲齒、急慢性炎症、牙周疾病等口腔疾病。3.口腔粘膜病,如復發性口瘡患者、疱疹性口炎、慢性復發性阿弗他口炎。口腔內缺失的牙齒太多,說話時,口水增多,嘴唇兜不住。4.老年性癡呆、腦萎縮,以及其它腦部疾病。5.對食管和胃等消化道粘膜的刺激,都可以反射性導致唾液分泌。6.嗅覺、視覺和聽覺可以感受到食物的色、香、味,吃酸甜苦辣等食物,形成條件刺激,通過相應的中樞和大腦皮質誘發唾液分泌中樞的興奮,引起唾液大量分泌。7.光線可以刺激唾液分泌,而黑暗和恐懼可以減少唾液的分泌。8.任何刺激物均可引起唾液分泌增加。
 

怪異的天氣?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