慣側臥位者,應將使枕頭與肩同高。睡覺時,不要躺著看書,也不要長時間將雙手放在頭上方。 2.避免做頸部過伸過屈活動:脊髓型頸椎病患者,在洗臉、刷牙、飲水、寫字時,要避免頸部過伸過屈活動。 3.某些日常活動應該停止:在患病期間,應停止做某些過度活動頸椎的活動,如擦高處的玻璃。 頸椎病,頸部出現酸痛僵直,嚴重影響到我們正常的工作學習,我今年27歲,出現頸部酸痛僵直的症狀也一兩年了,去醫院拍片檢查並沒有發現骨質增生等器質性病變,但是學習時間稍長一點就會覺得頸部僵硬疼痛,難受,感覺頭、肩膀、胸部、背都受到牽連,後頸部感覺硬硬的,包括肩膀,扭動頭部頸部會發出咔咔的聲響,扭動後會感覺舒服點,嚴重影響到學習,於是我自己精心研制了一種藥丸,自己服用後感覺症狀明顯好轉,推薦給身邊的同學朋友服用後反映效果也非常不錯。在此我推薦80後像我一樣長期坐在電腦旁而產生頸部症狀的朋友可以用我的藥丸試試,因為是我親身體驗有效果了的;其他有頸椎病的患者也不妨試試,因為我這裡面的藥物都是些常用的,現代藥理證實沒有毒副作用的中藥材,盡管放心服用。
我是南京中醫藥大學在讀博士生,聯系電話15105169360,姓名鄭紹勇,有需要的朋友可以直接來我學校(漢中門校區)找我拿藥丸,也可以通過其他途徑,到時候可以商量。
順便透露一下哈,我有些女性朋友服用此藥丸後,增生的乳腺小葉也逐漸的縮小了,這是我沒有想到的情況。 保養時可選用溫和的清潔劑和潤膚液,每次洗臉時同臉部一並清潔。不論你的臉部干性還是油性的,頸部的護膚劑均以使用油脂成份較大的,因為頸部皮膚屬於干性的。所有的含油脂的潤膚劑均適用於頸部。 除經常運動、按摩和保養頸部皮膚外,還應令頸部少些日光的直接暴曬。因為暴曬會使皮膚中的水分過分發揮以致起皺,還會因之變厚,變粗。夏天可使用防曬霜,冬天則宜用有遮護作用的護膚劑。另外,在陽光強烈的夏季,外出應帶上寬沿的涼帽以遮擋臉部和頸部;風沙較大的春季和寒冷的冬季,則已用絲巾、圍巾及高領的襯衣保護頸部。 芳香療法保養頸椎的方法是:用含有大西洋雪松精油的復方精油每天晚上洗完澡以後按摩頸椎,感覺真的很好,如果再熱敷一下,效果更好.同時,睡覺前聞到這種精油的氣味,可以增加我們對生活的安全感(雪松),還可以鎮定情緒(熏衣草),幫助睡眠,一舉兩得.
詳細情況視頻: http://you.video.sina.com.cn/b/22822725-1618430474.html
在線芳香療法網: http://www.aromatherapy-online.org/
久座辦公室除了每周定期鍛煉,還可利用一些上班空暇時間,見縫插針,忙裡偷閒活動身體。下面介紹一些簡便易行的鍛煉方法,不僅有助於消除疲勞,促進頭部血液循環,保持健美姿態,而且還是防止頸椎病的有效段。
頭俯仰
頭用力向胸部低垂,然後向後仰伸,停止片刻,以頸部感到有點發酸為度。如果兩手交叉抱在頭後用力向前拉,而頭頸用力向後仰,則效果更好。
頭側屈
頭用力向一側屈,感到有些酸痛時,停止片刻,然後再向另一側屈,同樣停止片刻。
頭繞環
頭部先沿前、右、後、左,再沿前、左、後、右用力而緩慢地旋轉繞環。練習中常可聽到頸椎部發出響聲。這個動作有助於增強頸部肌肉。
肩聳動
肩部是連接頭部的重要部位,但平時肩部活動機會不多。聳肩活動有三種:一是反復進行一肩高聳,一肩下降;二是兩肩同時向上聳動;三是兩肩一上一下向前後環繞頸旋轉。
體側轉
坐著,上體緩慢地輪流向左或右側轉動。
腿抬伸
坐著,小腿伸直用力向前抬起,腳面繃直,停片刻,放下,再抬。如果可能,也可臀部離座,全身盡量伸展,停止片刻,還原後再伸。
膝夾手
兩手握拳,拳眼相觸夾在兩膝間,然後兩膝從兩側用力擠壓兩拳。
體放松
端坐座位上,全身放松,眼微閉(或望著天上的白雲)屏除雜念,鬧中求靜,呼吸自然深長。
放松,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是處於緊張狀態,也習慣於保持這種緊張狀態而不自覺,所以全身肌肉都比較僵硬,各內髒器官系統都比較緊張。要想使身體內外放松,最簡易的方法是分段放松法,即默想頭部和大腦先放松,然後頸、肩部放松,再次是胸部放松,再次是心、肺、胃等內髒放松等。這樣默豐收從頭一直到腳地部分一部分地放松。經驗證明:練放松功可使全身神經、血管、肌肉全都得到舒松,血液循環暢通無阻,新陳代謝旺盛,既可消除疲勞,又可防治多種疾病。
以上功法簡便易行,而且隨時可做,效果顯著,可以全練,也可根據個人需要選練。有些功法的運動量和運動強度要循序漸進,以不感到肌肉酸痛為度。此外,練功必須長期堅持才能見效,一旦見效,仍應繼續鍛煉,以便長期保持效果 椎病的偏方
頸椎病是一種進展緩慢的退行性常見多發性骨疾患,多見於中年以上的人。輕者頭、頸、臂、手、上胸、背疼痛麻木;重者可出現四肢癱瘓、大小便失禁等。頸部是頭與軀體聯結的部位,頭部的血液供給大腦及軀體的神經系統,以及飲食、呼吸等生命活動,都需要經過頸部相互溝通。不僅如此,頸部還是頭部活動的樞紐。由於頸部椎骨的協同作用,頭部才能向前、後、左、右轉動,並可以進行仰頭、俯視等活動。正因為如此,頸部很容易受傷,例如:扭傷、落枕。 臨床上常用的治療頸椎病的偏方、驗方主要如下。 [方一] 全蠍10克,娛蚣2條,鹿銜草、川芎、當歸、自然銅、烏梢蛇各15克。將藥加水煎者2次,取藥汁混合,每日飲服2次。 本方出自《江西中醫藥》1990.21期,適用於頸椎病。 [方二] 白芍30克,木瓜13克,雞血籐15克,葛根、甘草各10克。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本方出自《當代中國名醫高效驗方1000首》,對頸椎病有效。
[方三] 蒼術、炒白芍、茯苓各20克,川芎15克,橘梗、干姜、厚樸、甘草各10克。制成合劑,每次30毫升,日3次,2周為1療程。 本方出自《北京中醫學院學報》1986.9期,適用於頸椎病。 [方四] 葛根25克,靈仙、雞血籐各15克,白芍15--30克,甘草6克,炙蜈蚣2條(研水沖服)或全蠍8克。本方每日1劑,水煎服,可隨症加減。 本方出自《陝西中醫》1987.8期,適用於頸椎病。 [方五] 白芍30克,甘草15克,酸棗仁、牡蛎各10克,威靈仙、元胡各12克。將藥加水煎煮2次,取藥汁混合,每日分2次飲服。 本方出自{中醫骨傷科雜志》1987.3期,對頸椎病有效 頸椎病是臨床上常見的疾病,以往多見於中老年人,近年來有年輕化的傾向;過去是會計、教師的職業病,現在則是辦公室裡的多發病。頸椎病的主要症狀是頸部疼痛板滯伴有上肢的疼痛麻木,但是現代醫學研究表明,頸椎病還會產生頭痛、頭暈、耳鳴、眼睛發脹、胸悶氣急、四肢無力等症狀。治療頸椎病的方法有很多,推拿、針灸、牽引、理療、局封、藥物等,還有手術,都能起到很好的效果,但是,如果病人不配合治療,不注意自我保養和功能鍛煉,就會拖延病情,並容易復發。
一.保養
1.用枕適當人生的三分之一是在床上度過的,枕頭的高低軟硬對頸椎有直接影響,最佳的枕頭應該是能支撐頸椎的生理曲線,並保持頸椎的平直。枕頭要有彈性,枕芯以木棉、中空高彈棉或谷物皮殼為宜。喜歡仰臥的,枕頭的高度為5厘米左右(受壓以後的高度);喜歡側臥的,高度為10厘米左右。仰臥位時,枕頭的下緣最好墊在肩胛骨的上緣,不能使頸部脫空。其實,枕頭的真正名字應該叫“枕頸”。枕頭不合適,常造成落枕,反復落枕往往是頸椎病的先兆,要及時診治;另外要注意的是枕席,枕席以草編為佳,竹席一則太涼,二則太硬,最好不用。
2.頸部保暖頸部受寒冷刺激會使肌肉血管痙攣,加重頸部板滯疼痛。在秋冬季節,最好穿高領衣服;天氣稍熱,夜間睡眠時應注意防止頸肩部受涼;炎熱季節,空調溫度不能太低。
3.姿勢正確頸椎病的主要誘因是工作學習的姿勢不正確,良好的姿勢能減少勞累,避免損傷。低頭時間過長,使肌肉疲勞,頸椎間盤出現老化,並出現慢性勞損,會繼發一系列症狀。最佳的伏案工作姿勢是頸部保持正直,微微地前傾,不要扭轉、傾斜;工作時間超過1小時,應該休息幾分鐘,做些頸部運動或按摩;不宜頭靠在床頭或沙發扶手上看書、看電視。
4.避免損傷頸部的損傷也會誘發本病,除了注意姿勢以外,乘坐快速的交通工具,遇到急剎車,頭部向前沖去,會發生“揮鞭樣”損傷,因此,要注意保護自己,不要在車上打瞌睡,坐座位時可適當地扭轉身體,側面向前;體育比賽時更要避免頸椎損傷;頸椎病急性發作時,頸椎要減少活動,尤其要避免快速的轉頭,必要時用頸托保護。
二.鍛煉
頸椎的鍛煉應該慎重,要避免無目的的快速旋轉或搖擺,尤其是頸椎病急性期、椎動脈型頸椎病或脊髓型頸椎病。我們推薦的方法簡單易行,但要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必須持之以恆。
1.頭中立位,前屈至極限,回復到中立位;後伸至極限,回復到中立位;左旋至極限,回復到中立位;右旋至極限,回復到中立位;左側屈至極限,回復到中立位;右側屈至極限,回復到中立位。動作宜緩慢,稍稍用力。鍛煉時,有的病人頸部可感覺到響聲,如果伴有疼痛,應減少鍛煉的次數或停止鍛煉;如果沒有疼痛,則可以繼續鍛煉。
2.頭中立位,雙手十指相叉抱在頸後,頭做緩慢的前屈和後伸運動,與此同時,雙手用力對抗頭的運動,以鍛煉頸椎後側的肌肉力量。
頸椎病的預防
頸椎病的預防,應從病因及發病誘因兩方面采取措施,以有效地降低發病率和防止已治愈患者的復發。頸椎是脊柱的一部分,要從脊柱的整體加以預防。
預防是防止頸椎病發病的重要內容之一。通常認為脊柱的椎間盤在發育至成人之後,即開始退行性變。事實上每一個人的各椎間盤出現退行性變差異甚大。從年齡方面觀察,魏征等對無症狀的100例頸椎x線照片進行分析結果提示,椎間盤退變和骨質增生是隨年齡增長而增多的:20歲以下組,2/20人;20~29歲組,2/20人;30~39歲組,4/20人;40~49歲組,50歲以上組,16/20人。潘之清研究認為,嬰幼兒及青少年時期脊柱外傷機遇最多,因此,頸椎病的預防,應從兒童時期開始。加強體質鍛煉,促使椎周軟組織強狀有力,有助於增強脊柱的穩定性。更注意防止外傷和糾正工作與生活中的不良姿勢。頸椎病的誘發因素除外傷外,常見的還有落枕、受涼、過度疲勞、強迫體位工作、姿勢不良及其他病症等。頸椎病的致病因素是復雜的,但總的可分為內因(體內因素)和外因(急慢性外傷),二者可以互為因果。內因是致病的基礎。我們這裡講的是外因方面的預防。
(一)嚴防急性頭、頸、肩外傷:頭頸部跌撲傷、碰擊傷及揮鞭傷,均易發生頸椎及其周圍軟組織損傷,直接或間接引起頸椎病,故應積極預防,一旦發生應及時檢查和徹底治療。有些外傷是不是易引起人們注意的,例如坐車打瞌睡,遇到急剎車,頭部突然後仰,可造成頸椎揮鞭性損傷;有人生氣時隨意擰孩子耳朵,孩子為了防御而急性扭頸,或用巴掌打擊孩子後頭部等,均可引起頸肌及其周圍軟組織損傷;嬰幼兒頸部肌肉尚不發達,頸軟,如過早抱起或抱孩子姿勢不合適,甚易造成過伸性頸椎損傷;有些青少年體育運動不得要領或不重視運動前的預備活動,如頂牛、頭頂立、前滾翻及騎頸娛樂等,均可造成運動損傷。防止外傷是預防脊柱退行性變的有力措施。一旦發生外傷,除治療軟組織損傷外,還要及時治療頸椎小關節錯位,以防止發展成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