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人都有電腦音箱,一般是2.1聲道的。所謂2.1聲道就是有一個左音箱,一個右音箱,還有一個超重低音音箱(俗稱低音炮),其中超重低音被稱為".1"聲道,因為該聲道可提供令人震撼的超重低音效果,而其頻帶寬度只有可聽頻率范圍的十分之一(即其他聲道帶寬的十分之一)。
音箱擺放位置的不同,將會直接影響到聲音的平衡性、聲場的深度和環繞聲效以及重低音的效果等。正確而有效的擺放方法,有助於優化音箱的聲音效果,不花一分錢就達到"升級"音箱的目的。
很多人喜歡把音箱都放到電腦桌上,其實效果非常一般,聽起來跟喇叭一樣。
最典型的擺法就是"正三角形法",這種擺法要求將一對音箱面向聆聽者一字排開,擺放在顯示器(或者電腦桌)兩側,兩音箱之間的距離應當在1~2米為宜。注意音箱應與後牆、側牆相隔一定距離(20~50厘米以上),因為一般的2.0音箱的倒相孔都是後置的,如果音箱緊靠著後牆,倒相孔中的聲波不能完全放出,聲場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音箱也不要離側牆太近,以防側牆體的反射作用改變了聲波的傳播方向與強度而影響音質。
然後使左右音箱與聆聽者構成一個正三角形,並盡量使三者在同一平面上,即可得到最佳聽音位置和回放聲效。除了維持正三角形角度不變外,這個正三角形可大可小。房間小、後級功率不大時正方形小些;房間大、後級功率大時正三角形就可擴大些。
對於低音炮的擺放,從理論上來說沒有硬性的規定,因為人類的耳朵對於低音的方位是不敏感的,即低音基本沒有方向性或指向性不強,所以低音炮可以隨便放在房間任何一個部位,但其實不是如此。一般多媒體音箱的低音炮所含括的低頻范圍上限至少為300hz、甚至3000hz,不少低頻中較高頻率的聲音是從低音炮中發出來的。
將低音炮擺放在電腦桌下(注意是放到地上,不是放到桌上)、顯示器的正下方或偏聆聽者右手邊的位置,即聆聽者正前方或正右方,盡量使左右音箱和低音炮在同一條線的地面上,如此才能獲得較好的效果。如果低音炮有側向或後向倒相孔,則應該使其正對牆面並與牆保持一定距離,以加強低音效果。
按照這樣擺放音箱以後,你會發現自己的音箱放出來的聲音變得好聽了幾倍,可以盡情的享受音樂了。
低音炮找一個適合布線的合理位置,並且避免音箱與其他電器的干擾問題。擺放時需要注意,不要將倒相孔的一面距離牆面太近,這樣會影響低頻的效果。一般來說,倒相孔距離牆面20cm以上就基本沒有影響了。 中置音箱承擔著影片中的人物對話等聲音,理論上應該擺在聽者的正前方,放在電視或者顯示器的上面。 其余4個衛星箱則按左右聲道來區分,兩個前置的衛星箱可以像2.0音箱那樣擺放,兩個音箱之間的直線距離視觀眾和屏幕的距離而定,不過這條直線應與觀眾和中置音箱連線垂直。除此之外,前方的三個衛星箱高度要盡量保持一致,並且和觀眾觀賞影片時耳朵的高度不要相差太多,因為中高頻的指向性較強,如果高度不一致則會有相當大的頻率缺失。 最後說說兩個後置的環繞音箱。在弄清左右聲道之後,我們要把這兩個音箱放在與前置相對的位置上,距離可以稍遠與前置音箱與人耳的距離。高度方面,環繞音箱以高出人耳60-90cm為宜,兩個環繞音箱與人耳之間的連線夾角在60度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