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寶寶糞便呈水狀,就要24小時內頻繁(每15~30分鐘)﹑少量(一湯匙至一安士)喂給水電解質。沒有水電解質時,無泡蘇打水也行。如果你正母乳哺養寶寶,請繼續;如果寶寶開始吃固體食物,給他加一些"止瀉"食物(參照上文)。
幼兒水樣的腹瀉:--停止食用奶制品3~5天
--喝大量的水
--先吃米飯﹑蘋果醬﹑面條和其它面制品
--逐漸加入肉類﹑蔬菜和雞蛋
除非遵醫囑,否則不要自行給寶寶喝中藥,或任何非處方藥。適用於成人或兒童的非處方藥對嬰幼兒可能非常有害。
皮疹
出皮疹可能是某種疾病的征兆,也有可能只是給蟲子咬了一口,或皮膚炎症,或過敏。除非以下情況,否則不必去急診:
·皮疹為紫色斑點或斑塊
·大片紅色的斑塊,表明為荨麻疹或需要治療的過敏反應
已經學會行走的小孩拒絕走路
當一個會行走的小孩的腿腳不能承擔身體的重量,或突然跛腿,就可能是關節或骨頭有問題,應該馬上讓醫生仔細檢查一下。如果寶寶站不穩或看起有點跛,也應該馬上看醫生。生病或疲勞的小孩例外,他們只是想大人攙扶一下。
對兒童發燒,要時刻注意。如果有以下症狀,就需要及時就醫:3個月以內的嬰兒發燒超過37.9攝氏度;3到6個月的嬰兒體溫超過38.3攝氏度;6到12個月的嬰兒體溫超過39.4攝氏度;1到2歲的兒童持續發燒超過24或48小時;任何年齡段的兒童體溫超過39.4攝氏度或38攝氏度以上超過3天。另外,如果出現呼吸困難、脖子僵硬、嘔吐或拉稀也很危險,應該在第一時間送往醫院。
嬰兒發燒莫吃雞蛋
當嬰兒發熱時,父母為了給虛弱的寶寶補充營養,使他盡快康復,就會讓他吃一些營養豐富的飯菜,當然飲食中會增加雞蛋數量。其實,這是個誤區。 發熱時食用大量富含蛋白質的雞蛋,不但不能降低體溫,反而使體內熱量增加,促使嬰兒的體溫升高更多,因此,不利於患兒早日康復。正確的護理方法是鼓勵嬰兒多飲溫開水,多吃水果、蔬菜及含蛋白質低的食物,最好不吃雞蛋。(摘自3月10日《黑龍江日報》)
小兒使用退燒藥須注意些什麼? 小兒由於體溫調節神經中樞功能尚不健全,因而一旦遇有內外不良因素影響時,便易出現發熱症狀。在小兒,常常一點小病就可燒達40℃甚至更高,另一方面,小兒發熱往往來勢凶猛,其體溫往往升高很快,尤在夜間更加顯著。因此,家庭學會合理使用退燒藥十分重要。 小兒發燒有幾個特點:其一,小兒對發燒的反應多不敏感,低熱、中熱的孩子往往能照常玩耍而不表現出鮮明的異常,因而起病之初常常不能被家長們及時發現,待孩子變得不活潑、異常安靜、萎靡拒食時,其體溫常已在39℃左右了;其二,小兒發熱時體溫往往升高很快。並可升得很高,5歲以下的小兒常可因高燒而發生驚厥,出現意識喪失、眼球固定或上翻、頭頸後仰、面肌及肢體抽搐、呼吸暫停等危急症狀;其三,引起小兒高燒的原因很多,但最常見的是各種急性感染,其中尤以上呼吸道感染為多見,故而對小兒高燒的治療中,常常在退熱同時須使用大量的抗感染藥物。 小兒發熱而使用退熱藥時,有以下幾點必須引起注意:①具有退熱作用的藥很多,但小兒用藥有小兒的特點,事實上,許多成人使用的退熱藥,小兒不能使用或須避免使用,如apc(復方阿司匹林片)、撲熱息痛片均是成人發熱時最常用的退熱藥,但在嬰幼兒,因其肝功能尚不成熟,使用這類藥品時易致損害,故而3歲以下小兒須避免使用;安乃近因用藥過程中的不良反應較多,故也不主張應用於6個月以下的嬰兒。②小兒發熱時較為適用的退熱藥是阿司匹林片,該藥雖然古老,卻是一種比較安全的藥物,極少引起嚴重副反應,唯該藥過久使用也可造成小兒肝髒損害,而患有血友病等凝血功能障礙,或患有水痘的小兒則必須禁用此藥。③由於小兒發熱時體溫往往很高,使用退燒藥尤其當用藥過量時,常可引起過於劇烈的藥效反應,從而導致患兒大汗淋漓,這樣,體溫回落固然迅速,但出汗過多容易引起小兒虛脫,因此,在小兒使用退燒藥時,計量必須准確,尤須避免因退熱心切而過量用藥。④中藥小兒牛黃散、紫雪丹等退熱藥相對副作用較少,因而在病情和緩的小兒發熱,可優先選用中藥制劑。⑤對於小兒急起高熱,尤其是體溫高達40℃時,單用阿司匹林口服已不能應急,此時可采用安乃近注射劑滴鼻法救治,方法是:將普通安乃近注射劑兌入相等量的冷開水,將此藥液滴入小兒兩側鼻孔中,5歲以下小兒每次每側鼻孔滴l滴(不可過量!配成的藥液因性質不穩定,故不可久存);也可采用體表冷敷、涼水浴等人工降溫法降溫,以免發生小兒驚厥。⑥由於小兒發燒大多為感染所致,故退燒降溫治療都只是臨床時的對應措施,欲使病情得到根本性的控制,必須采取相應的抗感染等治療,對於體溫過高而發生驚厥等並發症者,必須去醫院請醫生診治。小兒發熱起病隱蔽,體溫升高快,尤在夜間易發生高熱而驚厥,故而對不明原因的小兒發熱,一旦發現,都應及早送醫院診治,不可因小兒體溫此刻不高而心存僥幸。平時家中應備有一些供小兒使用的退燒藥,能貯備一些應急降溫的安乃近注射液則更好。只是安乃近作用迅速、顯著,使用不當(如濃度過高或滴藥過多)常易引起小兒大汗虛脫,故而應用此藥必須慎重,非必要時不可擅用。 有一種小兒發熱,系盛夏環境氣溫過高所致。這種無其他原因可查的小兒發熱,稱作“夏季熱”或“暑熱”。對這類小兒,應采用設法降低環境氣溫、給孩子多喝水或在醫生指導下飲用一些清火去毒的中藥煎劑等措施治療,此時服用退熱藥大多是有害無益的。對夏熱的小兒,可采用中藥大青葉、青蒿各10克,麥冬6克,生地3克水煎服;或以淮山藥10克,葛根、麥冬各6克,棗皮4.5克,雞內金3克,五味子1.5克水煎服。兩方均分一天2—3次服,1歲以下嬰兒服藥量減半;中成藥六一散、雞蘇散、碧玉散也有良效,可斟酌選用。 痱子:“防”勝於“治”
2005年06月15日10:46【字號大中小】【留言】【論壇】【打印】【關閉】
醫學指導:廣東省皮膚性病防治中心皮膚科主任醫師陳永鋒
今年22歲的李小姐一直都在抱怨自己的皮膚“怎麼這麼嬌嫩”,炎熱的夏天還沒來到,但是她的額頭、臉上還有脖子上就已經長了不少痱子,特別是脖子上,已是密密麻麻的一層,一出汗就特別難受,花露水和痱子粉都試過了,但都不見效。
這樣的患者不在少數,自進入5月以來,廣州天氣逐漸轉熱,特別是近半個月,天氣更是悶熱無比,雖然還未到酷暑,但是廣州各大醫院皮膚科已經接待了不少長痱子的患者,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廣東省皮膚性病防治中心等皮膚科每天都能接待五六個這樣的病人,不少讀者也來信尋求防治痱子的良方,為此記者專訪了廣東省皮膚性病防治中心皮膚科主任醫師陳永鋒。
陳醫生表示,其實不是李小姐的皮膚嬌嫩,無論男女老幼,如果不注意防范,夏季都會長痱子。
據介紹,痱子是一種皮膚急性炎症,是由汗孔阻塞引起的,除手心、腳底以外都可發生痱子,常發生在頭皮、前額、頸、胸、臀部、肘彎等皺褶易出汗的摩擦部位。嬰幼兒由於皮膚嬌嫩,汗腺發育和通過汗液蒸發調解體溫的功能較成年人差,所以更易生痱子。長痱子時皮膚發紅,然後出現針頭大小的紅色丘疹或丘疱疹,密集成片,其中有些丘疹呈膿性。生了痱子後劇癢、疼痛,有時還會有一陣陣熱辣的灼痛等表現。陳醫生告訴記者,痱子從種類上說,分為紅痱、白痱、膿痱三種,不同的痱子有不同的表現,李小姐那種密密麻麻的小紅疙瘩就是“紅痱”。
紅痱(紅色粟粒疹)
這是因汗液在表皮內稍深處溢出而成。臨床上最常見,任何年齡均可發生。好發於手背、肘窩、頸、胸、背、腹部以及小兒頭面部、臀部,為圓而尖形的針頭大小密集的丘疹或丘疱疹,對稱分布,有輕度紅暈,自覺輕微燒灼及刺癢感。皮疹消退後有輕度脫屑。
白痱(晶形粟粒疹)
是汗液在角質層內或角質層下溢出而成。常於高溫、暴曬後出現,且多見於大量出汗、長期臥床、過度衰弱的患者。在頸、軀干部發生多個針尖至針頭大淺表性小水疱,壁極薄,微亮,無紅暈,輕擦之後易破,多於1~2天內吸收,干後有極薄的細小鱗屑。
膿痱(膿疤性粟粒疹)
是痱子頂端有針頭大、淺表性的小膿疱。臨床上較為少見,常發生於皺褶部位,如四肢屈側和陰部,小兒頭頸部也常見。表現為孤立、表淺、與毛囊無關的粟粒樣膿疱。膿疱內常無菌,或為非致病性球菌,但潰破後可繼發感染。
對痱子“防”勝於“治”
陳醫生告訴記者,痱子發生以後,第二年夏季還容易發作,尤其是生過痱子的嬰幼兒。因此,對於痱子應該“防”勝於“治”。
預防痱子應注意環境通風,避免過熱;注意皮膚清潔衛生,勤洗澡換衣,保持皮膚干燥;衣服要寬松、透氣,吸汗功能好,特別是嬰幼兒要穿寬大、薄而透氣性能好的棉布內衣;孕婦穿衣不宜過多;臥床病人及嬰兒睡覺時,應多予以翻身;浴後在皮膚皺褶部位可撲些痱子粉;要多喝涼白開水、綠豆湯、銀耳蓮子湯等,多吃西瓜等新鮮的水果和蔬菜,幫助解暑降溫,但不宜多喝冷飲,如此處理之後可減少或不發生痱子。
生了痱子要及時采取措施
痱子雖然不是什麼大毛病,但是皮膚灼痛,癢得厲害,使人十分難受,影響工作和睡眠,特別是嬰幼兒,生了痱子更容易吵鬧不停,白天晚上都不得安寧。陳醫生表示,一般無需服藥,可以局部外用藥物。局部宜用溫水清洗,揩干之後撒上痱子粉,亦可用爐甘石洗劑塗患處(切忌用熱水和肥皂洗,千萬不要用油膏類藥物,容易阻礙汗液蒸發,加重症狀)。輕的痱子可用35%~70%的酒精輕輕塗抹消毒,以防感染擴展。
民間防痱處方
苦瓜取汁:將苦瓜搗爛取汁,搽塗患處,痱子翌日即消失。
黃瓜治痱子:輕的痱子可用生黃瓜汁或黃瓜片分別貼搽患處,兩三次即可痊愈。
食鹽治痱子:取食鹽適量放鍋內炒至焦黃取出,放涼備用;取適量焦食鹽(鹽與水的比例1:100)置於盆內,加適量溫水,使之完全溶解,取一干淨毛巾放入盆中蘸濕,然後略擰,敷於患處(溫熱程度以小兒接受為宜),1日數次,2~3日即愈。
薄荷浴:用鮮薄荷150克,煎水洗澡,老少皆宜。
桃葉浴:將桃葉陰干後盛於袋中,使用時取50克泡在熱水裡給孩子洗澡,可以預防痱子的發生。如果長痱子的情況嚴重,用桃葉熬成汁摻到洗澡水中,或者直接用來搽抹患處,效果更佳。熬桃葉汁時,其比例是:桃葉100克,水1000毫升。將其煎熬到只剩一半水量即可。
艾草浴:將艾葉葉片上的塵垢沖洗干淨,再加大量的水熬煮半小時後,用熬出來的藥水給孩子洗澡,不但可以預防和治療痱子,還能防止其他夏季皮膚病的發生,並起到潤膚美容的作用。
藥浴:取適量中藥,如十滴水、消暑祛痱水,或六神花露水放入洗澡水中,攪拌均勻後,再為寶寶洗澡,也可起到較好的預防痱子作用。 是幼兒急疹吧!寶寶首先是持續3~4天發高燒,體溫在39~40度之間,熱退後周身迅速出現皮疹,並且皮疹很快消退,沒有脫屑,沒有色素沉著。這些嬰兒在沒有出現皮疹前也有發熱,熱度可以比較高,但是感冒症狀並不明顯,精神、食欲等都還可以,咽喉可能有些紅,頸部、枕部的淋巴結可以觸到,但無觸痛感,其他也沒有什麼症狀和體症。當體溫將退或已退時,全身出現玫瑰紅色的皮疹時才恍然大悟,其實這時幼兒急疹已近尾聲。幼兒急疹對嬰兒健康並沒什麼影響,出過一次後將終身免疫。平時注意提高寶寶的身體免疫力,可以試試給寶寶喝點牛初乳,比像生命陽光牛初乳 護理: 1讓患兒休息,病室內要安靜,空氣要新鮮,被子不能蓋得太厚太多。 2要保持皮膚的清潔衛生,經常給孩子擦去身上的汗漬,以免著涼。 3給孩子多喝開水或果汁,以利於出汗和排尿,促進毒物排出。吃流質或半流質飲食。 4體溫超過39度時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