瘡”相當於臍部濕疹,“繡球風”、腎囊風”相多於陰囊濕疹,“四彎風”相當於肘窩與膝窩濕疹,“鵝掌風”相當於掌部濕疹,“濕臁瘡”相當於小腿濕疹,“肛門圈癬”相當於肛門濕疹。祖國醫學認為濕疹是由於禀性不耐,風熱內蘊,外感風邪,風濕熱邪相搏,浸淫肌膚而成。其中“濕”是主要因素。由於濕邪粘膩、重濁、易變,故病多遷延,形態不定。而慢性濕疹是由於營血不足、濕熱逗留,以致血虛傷陰,化燥生風,風燥濕熱郁結,肌膚失養所致。
【診斷與鑒別】主要根據病史及臨床表現特點,診斷較容易。急性濕疹皮疹表現為多形性、對稱分布,傾向滲出;慢性型皮損呈苔藓樣變;亞急性損害介於上述兩者之間。自覺瘙癢劇烈;容易復發。對特殊型濕疹應注意其獨特臨床症狀,診斷也不困難。慢性濕疹需同神經性皮炎鑒別,神經性皮炎先有瘙癢後發皮疹。苔藓樣變明顯,皮損干燥、一般無滲出、無色素沉著。好發於頸項、骶部及四肢伸側。可耐受多種藥物及理化等刺激。
【一般治療】目前西醫對濕疹尚無特效療法,多采用對症治療。以內服抗組胺藥物治療為多,如苯海拉明、非那根、撲爾敏、賽庚啶等,既可單用或聯用,還可與鎮靜藥、維生素c等合用。外用藥劑型依據臨床皮損表現而定,如紅腫明顯,滲出多者應選溶液冷濕敷,紅斑、丘疹時可用洗劑、乳劑、泥膏、油劑等;呈水疱、糜爛者需用油劑;表現為鱗屑、結痂者用軟膏;若苔藓樣變者多擇泥膏、軟膏、乳劑、塗膜劑、酊劑及硬膏等。
【獨特療法】我所近年來采用內服“濕毒清濃縮顆粒”,每晚睡前開水沖服一包;配合外用膚康淨洗劑治療,收到滿意效果。對局限性慢性濕疹,我所近年來采用皮炎靈封閉液皮下淺層注射封閉治療,收到滿意效果。7——10天一次,一般三次即可痊愈。
【注意事項】盡量尋找發病原因並去除之,注意調整飲食,忌食辛辣刺激,避免進食易致敏的物品,如酒類,海鮮貝類食物應禁用、以清淡飲食為好;盡量減少外界不良刺激、如手抓、外用肥皂、熱水燙洗等;衣著應較寬松、輕軟,避穿毛制品或尼龍織品。
盡量避免較長時間或短期大劑量外用使用皮質激素類藥物,因為較長時間或短期大劑量外用激素制劑,還會成瘾導致藥物依賴性皮炎。其副作用表現約有20多種:最常見的是用藥後病情迅速好轉,持續外用一段時間,一旦停藥後,在一兩天內用藥部位(特別是面部)可發生赤紅、觸痛、瘙癢、裂口、脫屑,以致發生膿疱,原發病變加重,又稱之為反跳性皮炎。當重新塗用激素後,上述病情很快好轉或消失;如再停藥,反跳性皮炎再發,而且比以前更嚴重。患者為了避免停藥後的痛苦,完全依賴於塗用激素。幾個月或幾年之後,皮膚明顯變薄,毛細血管擴張,有時出現紫癜等,特別是在面部可出現更深的持續性紅斑。塗用時間越長、產生反跳性皮炎也就越重。可使皮膚變薄、脆弱、萎縮、毛細血管擴張、紫癜、真菌感染、痤瘡樣皮炎等。變得易受損傷;還可出現輕度多毛、多汗、皮下出血和傷口愈合困難等。尤其是下面一些皮膚病更不適宜使用以上所述激素類制劑。
如果長期或短時間大劑量注射或內服地塞米松、康寧克通、強的松等皮質類激素藥物治療,還可引起肥胖、多毛、痤瘡、血糖升高、高血壓、鈉潴留、水腫、血鉀降低、月經紊亂、骨質疏松、無菌性骨質壞死、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等並發症。對腎髒也可造成一定損害,如加重腎小球疾病蛋白尿、加重腎小球硬化、易致腎鈣化或結石,誘發或加重腎髒感染性疾病、引起低鉀性腎病等。還會引起機體糖、蛋白質、脂肪及水電解質等一系列物質代謝紊亂,破壞機體的防衛系統和抑制免疫反應能力。病人還必須牢記過敏原,避免食用或接觸,而至病情加重。 如果有的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因使用皮質激素類藥物,並對激素產生了的依賴性,停藥後原發病變反跳加重與繼發的副作用,可使患者產生很大的痛苦,醫生與患者家屬應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對激素的作用及副作用要有充分的認識,增強其戰勝疾病的信心。並在正確選擇治療藥物和逐漸減量直至撤除停用皮質激素的情況下,選用對抗以上副作用和不良反應的方法與中藥。達到安全徹底治愈疾病的目的。病人還必須牢記過敏原,避免食用或接觸,而至病情加重。
治療濕疹效方九則
1.青黛、滑石粉、賞柏各15克,冰片9克。共研細末,用麻油調糊狀,外塗患處,1日3次。治療急性濕疹有良效。
2.枯礬10克,爐甘石30克,冰片6克,苦參15克,共研細末備用,外敷患處,1日2次,治療陰囊濕疹有良效。
3.蒲黃研末,將粉直接撒在濕疹處,外用紗布包扎,1日1次。
4.吳茱萸100克,研細末,加膚輕松軟膏調糊狀,外敷濕疹處,1日3次,一般用1次癢止,用6-15天可愈。
5.滑石、爐甘石各50克。冰片lo克,艾葉15克。共研末,裝入廣口瓶內備用,撒在濕疹上,外用消毒紗布包扎。
6.苦參研末,紫皮大蒜掐爛成泥外敷患處,1日3次。冶慢性濕疹效佳。
7.茄子1個,雄黃、枯礬各15克,先將茄子挖一個小孔,將上藥灌入孔內後封口,用草木灰火烤,將茄子烤軟,枯礬、雄黃滲透到茄肉內,再將茄子放患處輕輕磨擦5~t0分鐘。一般邊擦邊止癢,治急性濕疹有良效。
8.黃丹15克,冰片6克,氧化鋅20克。共研末,調香油外塗患處。1日3次。
9.蛇床子、大黃、苦參30克,楓球15克,黃柏12克,水煎外洗患處,1日3次,每次外洗30分鐘即可。一般用1次急性濕疹即消。 一、嬰兒濕疹的病因 嬰兒濕疹因發生在寶寶喝奶的時期,且有些寶寶一喝奶就濕疹加重,所以俗稱“奶癬”,但此“奶癬”並不是人們想象的“癬”,如果用治“癬”藥來治療嬰兒濕疹,病情會加重的。
嬰兒濕疹是嬰兒時期常見的一種皮膚病,屬於變態反應性(或稱為過敏性)疾病,是發生在嬰兒頭面部的急性或亞急性濕疹,一般情況下,可以在短期內治愈。頑固者常有奇癢難忍,久治不愈,到2歲以後大多數可以自愈,但少數可以延伸到幼兒或兒童期,常常影響到孩子的身心健康。
嬰兒濕疹最早見於1-3個月嬰兒,初生兒濕疹又稱為新生兒濕疹。有嬰兒濕疹的孩子以後容易發生其他過敏性疾病,如哮喘、過敏性鼻炎、過敏性結膜炎等。
嬰兒濕疹是一種常見的、多發的、反復發作的皮膚炎症。其起因多與遺傳和外界誘因有關。
直接病因:引起寶寶濕疹病因是復雜的,其中過敏因素是最主要的,所以有過敏體質家族史(如父親、母親、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兄弟姐妹等家庭成員有過濕疹、過敏性鼻炎、過敏性皮炎、過敏性結膜炎、哮喘、食物過敏和藥物過敏等)的寶寶就容易發生濕疹。如果孩子的父母均是過敏體質,那麼孩子有70%的可能是過敏體質;如果父母中的一方屬過敏體質,孩子仍有50%成為過敏體質的可能性。
誘發因素:發生了濕疹的寶寶,許多物質又會誘發或加重濕疹症狀,如食物中蛋白質,尤其是魚、蝦、蛋類及牛乳,接觸化學物品(護膚品、洗浴用品、清潔劑等)、毛制品、化纖物品、植物(各種植物花粉)、動物皮革及羽毛、發生感染(病毒感染、細菌感染等)、日光照射、環境溫度高或穿著太暖、寒冷等,都可以刺激寶寶的濕疹反復發生或加重。有一種特殊類型的小兒濕疹,好發生在孩子的肛門周圍,常伴有蛲蟲感染,稱為蛲蟲濕疹。
嬰兒內因:嬰兒容易發生濕疹還有本身的因素,是因為嬰兒的皮膚角質層比較薄,毛細血管網豐富而且內皮含水及氯化物比較多,對各種刺激因素較敏感,所以叫嬰兒濕疹。
二、嬰兒濕疹的症狀
嬰兒濕疹的病變大多發生在面頰、額部、眉間和頭部,嚴重時軀干四肢也有。初期僅見面頰痱子樣皮疹或有水疱樣疹(醫學上稱丘疹、疱疹),分布密集,隨後愈合成片狀紅斑。濕疹常為對稱性分布。根據臨床表現分為干燥型、脂溢型和滲出型。
干燥型:濕疹表現為在紅色丘疹,可有皮膚紅腫,丘疹上有糠皮樣脫屑和干性節痂現象,很癢,擦之皮膚櫻紅脫屑,多發生於先天不足,後天失養或早產,人工喂養等嬰兒。
脂溢型:濕疹表現為皮膚潮紅,小斑丘疹上滲出淡黃色脂性液體覆蓋在皮疹上,以後結成較厚的黃色痂皮,不易除去,以頭頂及眉際、鼻旁、耳後多見,但癢感不太明顯。
滲出型:紅色皮疹間有水瘡和紅斑,可有皮膚組織腫脹現象,很癢,抓撓後有黃色漿液滲出或出血,皮疹可向軀干、四肢以及全身蔓延,並容易繼發皮膚感染。嚴重者連成片,眼面除兩眼外,幾乎健康的皮膚均可出現,膚色鮮紅灼熱,有腥氣,多見於肥胖,或飲食過量高糖、高蛋白質及滲出體質的嬰兒。
無論哪種類型均有瘙癢,哭鬧少寐,日久飲食減少、消化不良,腹瀉、哮喘等病反復發生,甚至影響生長發育。
三、嬰兒濕疹的治療
1、總體治療原則
用什麼樣藥物劑型治療濕疹依據濕疹表現而定,如紅腫明顯,滲出多者應選溶液冷濕敷,不可用油膏;紅斑、丘疹時可用洗劑、乳劑、泥膏、油劑等;呈水疱、糜爛者需用油劑;表現為鱗屑、結痂者用軟膏。
濕疹可使用的藥物種類繁多,應在醫生指導下用藥。凡更換新藥前,一定把以前所用藥物清除干淨。在更換藥物時最好先在小塊濕疹塗擦,觀察效果,以決定是否使用。避免因藥物使用不當加重病情。
對濕疹不嚴重的寶寶,只需局部用藥,但不能自行濫用藥物,以免引起皮膚損害或感染。
2、冷濕敷療法
常用1:10000高錳酸鉀溶液濕敷(注意一定要使高錳酸鉀完全溶解,未溶解的高錳酸鉀會燒傷寶寶的皮膚),既使創面清潔,又起到殺菌收斂及氧化作用。
4~6層細紗布,以不滴水為適度,將濕紗布敷於創面,根據濕疹滲出物的多少來決定更換的時間和次數,當紗布吸收的滲出物已達半飽和程度,將紗布更換。每日二至三次。滲出物多時,濕敷時更應勤更換敷料,避免吸滿滲出物的敷料久停留於創面上,刺激周圍的正常皮膚,致使創面擴大。
對大面積的濕疹,應對藥物的性質、濃度和濕敷面積的大小,給以適當的注意。
如創面紅腫逐漸消退、滲液減少,創面已干燥,即可停止濕敷,改用糊劑。 冷濕敷時請注意:
·濕敷面積不能超過全身面積的1/3,以免過度的體表蒸發造成脫水。 ·濕敷的液體不宜過冷,否則易引起代償性的血管擴張而致感冒。室溫低時應將藥液加溫後再濕敷。 ·如有感染者,用後的紗布應洗淨消毒(可煮沸消毒)後再用。濕敷液應新鮮配制,防止因溶液變質影響效果。
3、含皮質激素藥物的應用
含皮質激素的藥物外搽濕疹療效是肯定的,對輕症或范圍小的濕疹可以選擇;對面積大的濕疹或反復發作的濕疹,如果頻繁或大量或長期應用含皮質激素的藥物,會有全身和皮膚局部的副作用,全身副作用先不說,其皮膚局部副作用則提醒我們要慎重選擇。
含皮質激素藥物的皮膚局部副作用較突出的是藥物依賴性皮炎和反跳性皮炎。藥物依賴性皮炎指濕疹不能停用皮質激素類藥物。反跳性皮炎指皮質激素外用後,濕疹病情可以迅速好轉,但一旦停藥後,在一兩天內用藥部位(特別是面部)可發生赤紅、觸痛、瘙癢、裂口、脫屑,以致發生膿疱,濕疹更加重,當重新塗用激素後,病情很快好轉或消失;如再停藥,反跳性皮炎再發,而且比以前更嚴重。
盡量避免較長時間或短期大劑量外用皮質激素類藥物。
4、白三烯拮抗劑
研究顯示濕疹和哮喘發病機制類似,白三烯拮抗劑(商品名順爾寧)具有皮質激素的抗過敏作用,而沒有皮質激素的副作用,是防治哮喘效果確切的藥物。 臨床發現順爾寧用於治療嬰兒濕疹有好效果,應用方法是:嬰兒每晚服2~2.5毫克,一般服2周作用濕疹消失,嚴重嬰兒濕疹1個月左右消失。如果以後注意家庭護理,患嬰兒濕疹的寶寶就可以擺脫濕疹之苦。
5、中醫療法:
內治宜養血祛風,清熱解毒,佐以利濕。
驗方一:
【組成】生首烏15克、徐長卿6克、蟬蛻6克、金銀花6克、野菊花6克、苦參6克、生甘草5克、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