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春雨貴如油"? 那是北方人的說法~ 我國北方地區,冬春季雨量稀少、干燥。春季,在嚴寒的冬天幾乎停止生長的農作物,開始進入“返青”時期,莖和葉由黃逐漸變青,有許多農作物開始播種。因此,春季特別需要充足的水分。這時,如果能多下幾場雨,當然特別寶貴。 但是,春天暖空氣的勢力尚不能北上到黃河以北地區,冷暖氣流多在長江以南地區交匯,導致主要的雨區在長江以南地區停留。而黃河以北地區下雨機會不多,雨量仍然很稀少。所以下一場春雨是非常可喜的,所以有“春雨貴如油”的說法。至於南方,春天下雨的機會較多,這種說法就不適用了。 在我國華北地區春旱較為嚴重,春雨占全年降水量的10—15%,有的地方少於10%。春季承接著秋、冬兩個少雨季節,再加上春季氣溫回升快,風天多、蒸發強烈,往往易形成連續干旱。同時,這時正是越冬作物返青至乳熟期,需水多,玉米、棉花等播種成苗,也要求充足的水分,因而春旱顯得突出。此時,若能有雨水降臨,自然就顯得特別寶貴,故有“春雨貴如油”之說。其原因是,此時夏季風尚停留在嶺南一帶,雨季未到。
而在東北和南方,這種說法就不太適用。第一,因為南方春天下雨的機會較多。第二,東北地區雖春雨也少,降水量的2/3集中在6-8月,但東北冬季漫長,地面積雪厚,山地積雪厚達40-50厘米,平原一般厚達20厘米。冬季氣溫低,蒸發量小。積雪象水庫一樣,把冬季降水的大部分積存下來。第二年春季積雪消融,正值春播開始,雪水便成為穩定的水源,故東北無春旱現象。 明·解缙《春雨》:“春雨貴如油,下得滿街流,滑倒解學士,笑壞一群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