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心悸是何症狀?正文

心悸是何症狀?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心悸是一個常見的症狀,一般認為與心髒活動過度有關。健康人在情緒波動、精神緊



張、受到驚嚇、體育鍛煉、重體力勞動、大量吸煙、過量飲酒、喝濃茶等常可發生心



悸。引起病理性心悸的原因有心髒病、甲狀腺功能亢進、發熱、嚴重貧血、急性出血



等。另外,神經衰竭和心髒神經官能症患者也經常出現心悸。



心悸是多種疾病的一個症狀,自覺心慌。臨床上心動過速,心律不齊等都可引起心悸。窦性心動過速,心跳快而規則,成人超過100次/分鐘,兒童超過120次/分鐘,嬰兒超過150次/分鐘。多見於發熱時、甲狀腺機能亢進、貧血等,運動後或情緒激動時亦可發生。陣發性心動過速為突然發作、心跳很快且心律規則,每分鐘達160~220次,可發生於正常人的心髒或有器質性心髒病者。窦性心律不齊為心跳之快慢隨呼吸而改變,吸氣時加快,呼氣時減慢,如暫停呼吸憋一口氣,即自然會消失。多見於兒童及青年,是生理現象,不需治療。故治療前應明確診斷屬何種病因。治療對於器質性或功能性的心悸均有減輕或制止的作用。中醫辨證以心血不足和心陽不振為主因。



很多心髒病在發作時,只要患者自己稍加留意,就能發現某些症狀。若出現以下症狀時需認真對待,絕不能輕視,否則易發生危險。



胸痛:冠狀動脈供血不足時心髒缺氧病人就會出現胸悶,缺血嚴重時感到胸痛其疼痛程度性質及持續時間因人而異。如果缺血是暫時性的胸痛程度通常較輕,且持續時間短最多持續20分鐘即可消失。如果冠狀動脈完全阻塞所致胸痛程度劇烈且疼痛持續時間超過20分鐘多伴有出冷汗、面色蒼白、胸口壓搾樣疼痛,疼痛往往會向左上臂或後背放射、休克等,須即刻就醫做動態心電圖檢查。



心律失常:正常心跳每分鐘在50~100次之間若在50次以下或100次以上,或跳動不規律都叫做心律失常。運動時心跳加快是正常現象,運動量越大,心跳越快,如果運動時心率增加不明顯,多是心髒病的早期信號。運動後心跳加快持續10分鐘以上,或停止某種活動後仍然感到呼吸急超過10分鐘,都屬於異常情況。心律失常嚴重時表現為心悸,有時伴氣喘、頭昏、眼花。



呼吸困難:以往爬樓梯輕輕松松現在則要中途休息或者輕微活動也會感到氣急,躺下時咳嗽、呼吸困難,或者睡到深夜突感心慌、氣喘,坐起後氣急才能緩解,這通常是心功能不全的表現。



<br><br><b>答案補充</b><br>
心情波動沒事是你太在意了有時候一些正常的現象都被心理作用所放大
 
心悸


心悸,是指病人外無所驚,自覺心跳異常,心慌不安,休作有時,不能自主的一種症候。



心悸、驚悸、怔忡三者,屬同一類病證,而又有所區分。一般來說,驚悸多指因驚致悸,漸至稍驚即悸,一旦成為心悸後,則外無所驚亦悸。其證時作時止,全身情況較好,病情較輕。怔忡多由久病而成,其證時時發作,全身情況較差,病情較重。可見心悸是從病證而言,驚悸是從病因而言,怔忡是從病情而言。然而驚悸日久,則成心悸,心悸日久,可為怔忡,讀驚悸、怔忡都可屬於心悸的范圍。



心悸的治療,應當分清虛實之具體情況,根據不同病情,靈活運用補瀉二法,切忌“虛虛實實”之弊。



西醫的心髒功能性或器質性疾病,以及甲狀腺機能亢進,貧血等疾患,導致心髒功能失調,而表現有心悸症狀者,皆屬於本證范圍。



(病因病理)本病的發生,常與體質虛弱,精神刺激,勞累過度,髒腑失調,外邪入侵等因素有關。其形成多由心髒的陰陽氣血虧虛,或痰火擾心,水飲上逆,瘀血阻滯等所致。其病變位雖然主要在心,但與肝、脾腎等髒常有密切關系。



1.精神刺激,心悸神搖,心虛膽怯之人,陡受驚恐,以致心悸神搖,漸至稍驚即心悸不已,而成本證。《素問.舉痛論》說:“恐則氣下”,“恐則精卻”,“驚則心無所倚,神無所歸,慮無所定,故氣亂矣。”即指出由於情志因素導致本病的發作。



此外,暴怒傷肝,影響脾運,濕聚痰生,郁而化火,痰火互結,上干於心;或素蘊痰熱,復因郁怒,致胃失和降,痰火上逆,均可擾亂心神,發為本證。



2.陰血不足,心失所養血虛者,多由素體血虛,或失血過多,或久病血耗,或勞神過度,營血暗虧,或脾運無權,化源不足,以致心失所養,而成心悸。



陰虛者,多由素體陰虛,或久病陰耗,或熱病傷陰,或房室過度,導致腎陰不足,水不濟火,心陽偏亢,神不能藏,發為心悸。



3.陽氣虛衰,心無所主一般來講,陽虛是氣虛的進一步發展。心髒陽氣之虛,多由禀賦不足,或年體衰,或汗下太過,或疾病轉變,或病後失調等因素所致。心為陽髒,主血合脈,氣虛則鼓動無力,陽虛則溫煦失常,以致心無所主,而生心悸。或由脾腎陽虛,不能溫化水液,停而成飲,飲邪凌心,導致心悸。



4.外邪入侵,心脈痺阻風寒濕邪,入侵血脈,日久未愈,復感於邪,內捨於心,導致心脈痺阻,氣滯血厥,而為心悸。《素問.痺論》說:“脈痺不已,復感於邪,內捨於心”,“心痺者,脈不通”。即是說明風寒濕痺,內及於心,可是致心脈痺阻,發生心悸。



(辯證論治)心悸之證,虛多實少,雖有實證,亦多屬本虛標實,或虛實夾雜之類。故臨床辯證,首先分清虛實,對於本虛標實,虛實夾雜者,尤應辨明標本緩急,虛實多少。治療大法;虛證以補氣、益血、滋陰、溫陽為主,佐以寧心安神;實證可用清火、化痰、行氣、祛痰等法,注意勿傷正氣;本虛標實,虛實夾雜之證,應立足於虛,不可濫施攻伐。



心悸之脈,常無定象,或數、或疾、或遲、或促、或弦、或澀、或結、或代。如見散亂無根之脈,多屬預後不良。



心悸日久不愈,發生水腫、喘息、心痛等症,應參閱有關章節,進行辯證論治。凡心悸暴發。或經久不愈,證見汗出、肢厥、脈散亂無根者,多屬心陽欲脫或氣陰兩竭的危候,急需中西結合積極救治。



1.心神不寧



主證心悸、膽怯易驚,坐臥不安,寐中多夢,常易驚醒,飲食少思,舌潤苔薄,脈小數或虛弦。



分析本證多為心膽素虛之人,突受驚恐,驚則氣亂,恐則氣下,心神不能自主,而成心悸。膽怯易驚,自然影響睡眠與飲食;驚則脈動而小數,心肝血虛則脈虛弦。



治則鎮驚安神,,養血寧心。



選穴心俞、厥陰俞、安眠、風府、湧泉、極泉、內關、神門、勞宮。可重用按壓後枕神法,按壓跟腱鎮靜法,拿揉頸項養血法,按壓四穴寧心法,配用推摩上背益氣法。



2.心血不足



主證心悸、失眠、健忘、頭暈目眩、面色不華、舌質淡紅、脈細弱。



分析心主血藏神,血虛不能養心,故心悸、失眠、健忘;血虛不能上宮於腦,故頭暈目眩;心其華在面,開竅於舌,血虛則面色不華,舌之淡紅,脈象細弱,亦為心血不足之征象。

治則益氣補血,養心安神。



選穴肺俞、心俞、腎俞、安眠、湧泉、極泉、神門、內關、勞宮。可重用推摩上背益氣法,揉壓心俞益心法,拿揉頸項養血法,按壓跟腱鎮靜法,按壓後枕按神法,配用推撫全身滋陰法,按壓四穴寧心法。



3.陰虛火旺



主證心悸而煩,頭暈目眩,少寐多夢,舌干咽燥,盜汗,腰酸,耳鳴,舌質紅,脈細數。



分析腎陰不足,水不濟火,以致心火內動,擾亂香蕉神,故心悸而煩,少寐多夢;陰虧於下,則腰酸;陽擾於上,則頭暈目眩、耳鳴、舌干咽燥;盜汗、舌紅、脈細數為陰虛火旺之征象。



治則滋陰清火,養心安神。



選穴百會、心俞、腎俞、命門、合谷、湧泉、太溪。可重用推撫全身滋陰法,拿揉頸項養血法,按壓跟腱鎮靜發,配用揉壓心俞益心法。



若心悸甚者,可同取雙內關按壓1分鐘,若咽燥甚,口干苦,甚至口舌生瘡者,可同取雙合谷,雙中沖,以清心火。



4.心氣虛弱



主證心悸、氣短、自汗、健忘、面色光白、肢體倦怠、舌質淡嫩、脈大無力。



分析心氣虛弱,鼓動無力,故心悸,氣短;汗為心之液,心氣不足,則衛氣不固,心液不斂,故自汗;心主神志,心氣虛則神無所主,故健忘;心其華在面,心氣虛則不能上榮於面,故面色光白;肢體倦怠,舌質淡嫩,脈大無力,皆為氣虛的表現。



治則益氣安神。



選穴心俞、氣海俞、安眠1、安眠2、膻中、關元。可重用推摩上背益氣法,按壓後枕安神法,配用揉壓心俞益氣法,按壓跟腱鎮靜法;加用拇指揉壓膻中和掌揉關元壯陽法(見發熱)。



若形寒肢冷,心區憋悶或疼痛,為心陽亦虛,可參用心痛治法,以溫陽通裡。若見心悸,可雙手食指同時按壓雙魚腰(眶上切跡),以寧心安神。



對於心悸其他證型的治療,可選用藥物手法輔助,謹慎從事。



(基本手法)

1.推撫全身滋陰法患者俯臥,全身放松,醫者用雙掌、掌根或魚際肌,從雙肩開始,沿背腰部足太陽膀胱經路線推至雙髋及雙下肢後面;當推至跟腱時,轉向內踝與足弓直至足尖。



2.推摩上背益氣法兩手多指分推上背部,兩手握拿背肌;兩掌協同,大面積快速摩上背部,以局部溫熱為度。



3.揉壓心俞益心法兩手拇指指腹同時按揉兩側心俞三分鐘,亦可重點按揉左心俞穴。



4.拿揉頸項養血法用多指拿揉患者頸項部,用力適度,拿揉自然,兩手交替。



5.按壓後枕安神法患者俯物,醫者立於頂側,兩手食指分別自內向外時按壓枕骨下緣,反復按壓數遍。



6.按壓跟腱鎮靜法雙拇指重疊分別按壓患者兩側跟腱,雙拇指同壓兩側湧泉。



7.按壓四穴寧心法雙拇指同時按壓兩側極泉、神門、內關、太淵共3分鐘。
 
心悸(palpitation)是一種自覺心髒跳動的不適感或心慌感。當心率加快時感到心髒跳動不適,心率緩慢時則感到搏動有力。心悸時,心率可快、可慢,也可有心律失常,心率和心律正常者亦可有心悸。

[病因]

1.心髒搏動增強心髒收縮力增強的心悸,可為生理性或病理性,生理性者見於:①健康人在劇烈運動或精神過度緊張時;②飲酒、喝濃茶或咖啡後;③應用某些藥物,如腎上腺素、麻黃素、咖啡因、阿托品、甲狀腺片等。病理性者見於下列情況:

(1)心室肥大:高血壓性心髒病,主動脈瓣關閉不全,二尖瓣關閉不全等引起的左心室肥大,心髒收縮力增強。動脈導管未閉,室間隔缺損回流量增多,增加心髒的負荷量,導致心室肥大,也可引起心悸。

(2)其他引起心髒搏動增強的疾病:①甲狀腺功能亢進,系由於基礎代謝與交感神經興奮性增高,導致心率加快。②貧血,以急性失血時心悸為明顯。貧血時血液攜氧量減少。器官及組織缺氧,機體為保證氧的供應,通過增加心率,提高排出量來代償,心率加快導致心悸。③發熱,此時基礎代謝率增高,心率加快,心排血量增加,也可引起心悸。④低血糖症,嗜鉻細胞瘤引起的腎上腺素釋放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吃辣椒多了胃疼怎麼辦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