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植物要長很長的根? 簡單來說,根讓植物吸收水分、養料,讓植物站得更穩。根越長,功能越強大。
根的主要作用是固定植物體,並從土壤裡吸收水分和無機鹽。
根吸收水分和無機鹽的部分主要是根毛。根毛的細胞壁很薄,細胞質緊貼著細胞壁形成一薄層,細胞的中央是一個很大的液泡,裡面充滿著細胞液。這樣的構造是適於吸收水分的。根毛在土壤裡的生長狀況,也適於吸收水分。根毛在土壤裡跟土粘貼在一起,土粒之間含有水分,水裡溶解著無機鹽,形成了土壤溶液。細胞液和土壤溶液有不同的濃度,在一般情況下,根毛的細胞液總比土壤溶液要濃,在滲透壓的作用下,土壤溶液中的水分能夠透過細胞壁、細胞膜和細胞質進入到根毛的液泡裡。土壤裡的水分就這樣被根毛吸收進去。土壤裡的水分被根毛吸收後,並不停留在根毛和表皮裡,而是經過表皮以內的層層細胞,逐步向裡面滲入,最後進入導管,再由導管輸送到植物的其他器官。
根是植物長期適應陸地生活而在進化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器官,構成植物體的地下部分。它主要的功能是吸收作用。通過根,植物可以吸收到土壤裡的水分、無機鹽類及某些小分子化合物。根還能固著和支持植物,以免倒伏。根是由主根、側根和不定根組成的,並且按根系的形態,可將植物分為直根系和須根系兩大類。 莖是種子植物地上部分的骨干,是聯系根、葉的軸狀結構。其主要功能是輸導和支持作用。根部從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和溶於水的無機鹽通過莖運送到地上各部。同時葉光合作用所制造的有機營養物質經過莖又運輸到體內各部被利用或儲藏。因此,莖的運輸作用把植物體各部分的活動聯成了一個統一體。 植物的新陳代謝_水分代謝和礦質代謝 植物的根是植物主要的吸水器官,主要是靠滲透吸水的原理來吸收水分的。水分是從低濃度的一邊流向高濃度的一邊。也就是說,如果植物細胞液濃度低於外界土壤溶液的濃度,植物就通過滲透作用吸水,如果土壤濃度高於細胞液濃度,植物就通過滲透作用失水,這就是鹽鹼地不能種植植物的原因。 植物的根吸收礦質離子的過程叫做礦質代謝。植物所需要的元素主要有兩大類,大量元素:c、h、o、n、p、k、s、ca、mg等;微量元素:zn、fe、cu、mo、cl等。除c、h、o外,其他元素叫礦質元素。根主要是通過交換吸附的原理吸收礦質元素的。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溶解於水中形成碳酸,碳酸不穩定,電離成氫離子和碳酸氫根離子,離子在土壤中與礦質離子發生離子交換,被根吸收,就是交換吸附,交換吸附不需消耗能量,是植物吸收礦質離子的主要方式。 植物的根不但多,而且長。根比地面上的莖要多幾倍,甚至幾十倍。例如,山坡上的棗樹一般高三四米,它的根垂直深度竟達10多米;一株小麥有7萬多條須根,長約500米,如果將它的根、根毛加起來,總長度可達20多千米。植物的根又多又長,它起什麼作用呢?主要有兩個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是為了吸收土壤中的肥料和水分。這是因為植物在生長過程中,需要吸收大量的肥料和水分來供給枝葉生長,植物的根系越發達,枝葉就越繁茂;反之,則枝葉枯黃,生長發育不良。另一方面,植物的根能抵抗自然界的各種災害,如大風、大雨、洪水的沖刷等。植物要頑強地生長下去,根系就必須很發達。此外,有些植物如高梁、玉米、榕樹、甘蔗等還長有“氣根”。“氣根”的部分或全部露出地面,能吸收大氣中的水分和養分,同時也起到固著植株的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