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怎麼做紅燒肉正文

怎麼做紅燒肉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物同屬涼性,且滋膩易傷腸胃。
5、豬肉與茶相克:同食易產生便秘。
6、豬肉與百合相克:同食會引起中毒。
7、肉與楊梅子相克:同食嚴重會死亡。
8、豬肝與富含維生素的食物相克:引起不良生理效應,面部產生色素沉。
9、豬肝與番茄、辣椒相克:豬肝中含有的銅、鐵能使維生素c氧化為脫氫抗壞血酸而失去原來的功能。
10、豬肝與菜花相克:降低人體對兩物中營養元素的吸收。
11、豬肝與荞麥相克:同食會影響消化。
12、豬肝與雀肉相克:同食會消化不良,還會引起中毒。
13、豬肝與豆芽相克:豬肝中的銅會加速豆芽中的維生素氧化,失去其營養價值。
14、豬血與何首烏相克:會引起身體不適。
[編輯本段]每百克營養成分
能量4891.75千卡
維生素b60.02毫克
蛋白質76.86克
脂肪482.5克
碳水化合物51.24克
葉酸1.32微克
膳食纖維0.58克
膽固醇854.7毫克
維生素a88.3微克
胡蘿卜素14.9微克
硫胺素0.76毫克
核黃素0.49毫克
煙酸20.19毫克
維生素c0.5毫克
維生素e2.46毫克
鈣159.45毫克
磷947.75毫克
鉀1990.55毫克
鈉6362.96毫克
碘2.4微克
鎂300.5毫克
鐵16.95毫克
鋅13.73毫克
硒29.72微克
銅0.52毫克
錳1.71毫克
毛氏紅燒肉
紅燒肉是采用半瘦半肥的豬肉,切成勻稱的切狀,再用上等醬油加少量的糖燒制而成,色澤呈金黃,味道糖而不膩。
當年毛澤東是最喜歡吃這道菜的,遍布全國各大城市的毛家餐館都用紅燒肉來作招牌菜,故美其名曰“毛氏紅燒肉”。
毛家紅燒肉的做法-
毛家紅燒肉是最常見的家常菜之一,那麼毛家紅燒肉怎麼做呢?毛家紅燒肉的做法有很多種,在這裡介紹最常用的毛家紅燒肉做法,詳細的做法如下:
毛家紅燒肉的做法
主料:帶皮豬五花肉850克
配料:四季青500克
調料:料酒60克,鹽、味精、醬油適量,八角、桂皮、干椒、蒜子少許,白糖50克,紅燒肉腐乳適量。
制法:
1、五花肉烙皮洗刮干淨,入沸水內煮至斷生,切成2.5厘米見方,共12塊。
2、鍋內放少許油,加糖炒上色放入肉、料酒、鹽、味精、醬油、八角、桂皮、腐乳干燒後加雞湯煨至肉爛濃香。
3、四季青用雞油炒熟放底,將紅燒肉整齊擺放正中,將少許汁澆在肉上即成。
特點:肥而不膩,鹹鮮辣香,色澤紅亮。
高壓鍋版紅燒肉的做法
1、五花肉切塊,炒鍋座中火上加底油下肉塊煸炒至肉皮噼啪作響時將肉控淨油撈出放高壓鍋內,加蔥節,姜塊(拍破),醬油,老抽(稍許),美極鮮醬油(稍許),紹酒4勺,花椒十數粒,八角一只,十三香或五香粉少許,冰糖1-2勺,鹽適量。
2、炒糖。這是影響紅燒肉成品顏色的關鍵一步。炒鍋刷淨下底油少許,無需油熱,直接放白糖1-3勺,小火不斷炒拌至糖化轉至棕紅色,(還沒完!)繼續炒,糖液會翻起棕紅色泡沫(別急還沒完!),繼續翻炒,片刻後你會看見泡沫增多顏色變淺轉呈很誘人的金紅色,這時糖才算炒好。然後可以加水煮開再加入肉中,我是直接把炒好的糖“刺啦”一聲澆在高壓鍋裡的肉上。
3、高壓鍋中添水,不需多放,在鍋中有一指節深即可,關蓋開火,待壓閥“呲呲”響轉小火後計時10-12分鐘。
4、高壓鍋閉火後冷水沖閥壓力退後,開蓋撈出蔥節姜塊花椒八角,加雞精敞蓋大火收汁即可。
注意:炒糖一定用小火並不端翻攪,否則不等翻紅末糖就已經糊了。常吃紅燒菜又嫌炒糖麻煩的也可一次多炒些糖再加水燒開每次放一些就可以了。放冰糖也是為了成品的顏色更紅亮。
【香濃軟糯紅燒肉的做法:】
原料:五花肉500克桂皮1根八角(也稱大料)3顆姜5片紅棗6顆(也可不放)
調料:老抽2湯匙(30ml)鹽1茶匙(5克)糖3茶匙(15克)
做法:
1)五花肉切成2厘米大小的塊兒,姜去皮切片。鍋中倒入油,趁油涼時放入桂皮和八角用小火炒出香味後,改成大火,倒入五花肉翻炒變色後,繼續煸炒2分鐘直到出油。
2)倒入老抽,糖和鹽,把所有調料炒拌均勻後,繼續翻炒5分鐘,以便上色和入味。然後倒入開水(一定是開水哈),水量要沒過肉面,煮開後撇去浮沫。
3)放入紅棗和姜片,蓋上蓋子,轉小火炖40分鐘,期間要留意鍋中的水量,不夠時添加少許開水。40分鐘後打開蓋子,調成大火收湯,這樣才會有一層黏稠濃郁的湯汁包裹在每塊紅燒肉上哈。
毛氏紅燒肉的技術要點
1.在油裡面氽肉的火要小否則瘦肉會發硬。
2.煨肉的火候也是不要太大,以前小後大的火候為宜。
3.盡量不放醬油,以糖色和老抽定色。"
 
資料
紅燒肉是一道著名的本幫菜,充分體現了本幫菜“濃油赤醬”的特點。提起紅燒肉,我們自然不能忘記那位將吃紅燒肉事業推向高峰的人--蘇東坡。
正是由於他的努力,紅燒肉才得以從基層走向了上層,從老百姓的菜鍋走上了文人墨客的餐桌。其實,那個源遠流長、名響大江南北的東坡肉說穿了也就是紅燒肉。考究紅燒肉的歷史,確實難以說清楚它產生於何時、何地,不過,由於東坡先生孜孜不倦的努力,從他那時起,紅燒肉就正式的走上了歷史的舞台。“黃州好豬肉,價賤如糞土,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它自美。每日早來打一碗,飽得自家君莫管。”從這首蘇東坡的《食豬肉》詩,不難看出蘇老先生不僅是“每日早來打一碗”般的“好吃”,而且,還深谙紅燒肉“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它自美”的烹饪之道,這一切真的值得我等這些好吃紅燒肉而懶做或不會做的“好吃懶做”之徒學習。我們清楚的看到,蘇老先生在抓好精神文明建設--寫詩賦詞的同時,也沒有忘記了物質文明建設--吃紅燒肉,他那時候就用他的行為告訴了我們“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的道理,這種遠見卓識著實令人欽佩和敬仰。我猜測,蘇老先生用他那生花妙筆揮就出的“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等等豪放過人之詩詞,或許就是在大快朵頤過一頓紅燒肉之後,才思如泉湧,產生了創作靈感,一揮而就成的。大文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創作習慣,李白能夠“斗酒詩百篇”,東坡干嗎不能“吃肉詩百篇”呢?
[編輯本段]主料

主料:豬肋條肉(五花肉)(1000克)
調料:大蔥(10克)姜(5克)八角(5克)香葉(5克)花生油(20克)醬油(5克)白砂糖(10克)鹽(5克)味精(2克)
[編輯本段]做法一
流程一:將肉切成麻將大小的方塊,放到鍋裡煮15分鐘後將肉取出,用涼水沖淨盛盤待用。
流程二:將鍋洗淨置小火上,鍋裡放少許底油,隨後在油裡加20克紅糖,並用勺子快速攪拌。待糖化開變紅冒泡,再放50克水,攪勻後把汁盛入碗中待用。
流程三:鍋裡放油100克,待油燒至8成熱,倒入肉塊。同時放大蔥50克,生姜片30克,與肉塊攪拌翻炒。一分鐘後,將汁分次滴入鍋中染色。當肉塊變成金黃,再加水沒過肉塊。隨後加適量精鹽與紅糖,紅糖不宜過多,有點甜味即可。最後再放5粒八角,一段桂皮,用小火煮。當肉塊變軟,一盤香噴噴的紅燒肉便大功告成了。
[編輯本段]做法二
 

上一页  [1] [2] 

買電腦要注意什麼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