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寶寶39度發燒怎麼辦?正文

寶寶39度發燒怎麼辦?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然後解開衣扣,以利呼吸,用干淨的筷子掀開牙關,避免咬傷舌頭;如有嘔吐時,應將病兒頭偏向一側,避免嘔吐物誤入氣管,發生窒息。經過處理後,如病兒持續高體溫,立即送醫。
 
遇到這種情況肯定是馬上換一間大醫院重新檢查啦,還有時間在這裡問人啊!趕緊去大醫院做個檢查啦。
 
發熱是一個信號,它告訴媽媽,寶寶的身體出問題了。

很多時候,疾病是從發熱開始的。當你摸到孩子的額頭溫度升高時,你該做些什麼呢?

發熱就像是身體的一個警鐘鳴響,它提醒你,身體內部出現異常情況。孩子也是如此,雖然體溫升高並不一定是生病,但當他們生病的時候,卻常常伴有發熱。若你的寶寶發熱了,你知道該做什麼嗎?

怎樣判斷寶寶是否在發熱

正常情況下,人體溫度在一定的范圍內波動。一般腋窩溫度為36-37.4℃,所以人們經常將體溫超過37.5℃定為發熱。37.5-38℃為低度發熱,38.1-39℃為中度發熱,39-40.4℃為高熱,40.5℃以上為超高熱。

正常小兒的體溫容易受感染、環境以及運動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而發生變化。小兒體溫的升高不一定是異常的升高,也就是說體溫的升高不一定就是發熱。小兒在哭鬧、吃奶等正常生理活動後體溫也會升高,但是溫度升高幅度在37.5-38.0℃之間。

體溫升高是由於哭鬧、吃奶等正常生理活動導致肌肉產生了更多的熱量,從而導致了體溫的增高,待停止運動後會很快會恢復到正常。這種短暫的體溫波動,且全身狀況良好,又無其他異常表現的情況,家長可繼續觀察孩子體溫變化,一般不需任何處理。但如體溫異常升高,超出正常值在一定時間內不下降反而上升,則應考慮是疾病所致。

如何測量寶寶的體溫

測量體溫的方法有三種:測定腋溫、測定口腔溫度和測定直腸溫度。

具體做法如下:

測量腋窩溫度時,首先要將腋窩擦干,把溫表的探頭放在腋窩內,然後幫助寶寶的手臂夾緊,5分鐘後讀取測量結果。
測量口腔溫度的方法是將溫度計的探頭置於寶寶的舌下,然後讓寶寶閉上嘴,用鼻呼吸。3分鐘後可讀取結果。
采用直腸溫度測量方法時,將體溫表的探頭置入肛門中,2分鐘後可以讀取結果。對於昏迷或不合作的小兒,多采用直腸測溫的方法。這裡建議媽媽們使用電子溫度計,雖然電子溫度計的價格較高,但是不易破損,對孩子來講相對安全。

誤區:見熱即退

對於寶寶的發熱,大多數媽媽,即使很理智也會感到恐懼和焦慮。常見有些媽媽當寶寶發熱時一天上醫院三、四次,迫切要求醫生給孩子迅速退熱。迫於家長的壓力,醫生只好多次肌注退熱針,甚至不合理的應用激素類藥物解熱,導致對發熱的過度治療,甚至發生嚴重後果。其實這些做法是不正確的,因在沒有弄清發熱原因之前輕易退熱,常會掩蓋病情,削弱幼兒抗病能力,對診斷和治療都是不利的。這種現象國外稱為"發熱恐懼症"。

研究證實,人體發熱時體內代謝加速,血液循環加快,利於毒素排出;能刺激免疫系統,提高免疫能力;亦可動員體內髒器的潛在能力,以適應人體內部的急劇變化;還可使肝髒解毒功能加強,阻礙細菌生長繁殖。所以說,發熱是機體固有的一種保護性反射,是人體對入侵致病菌的一種反應。看了這篇文章以後,媽媽們可不要再"逼迫"醫生喽!

媽媽的對策

看了上面的敘述,媽媽們也千萬不要誤以為寶寶發熱的時候可以不必采取行動。發熱對寶寶是有害的。5歲以下兒童,尤其是6個月至3歲階段有發生高熱驚阙的危險。有血管疾病的小兒,由於發熱增加氧耗量和心率而受到損害。發熱過高還會導致神經系統的損害。

發熱至38.5℃以上時,可以采取以下方法降溫,具體的方法如下:

物理降溫。用溫水毛巾敷前額部,擦四肢和前胸後背。注意,在進行這些降溫自處理時,如果有手腳發涼、全身發抖、口唇發紫等所謂寒冷反應,要立即停止這種降溫的方法。酒精擦浴的方法現在已經不提倡使用。
藥物降溫也是常用的退熱方法。是否給予退熱治療,需要在權衡可能的利(改善患兒的舒適度和行為)弊(藥物的副作用)基礎上來決定。世界衛生組織建議2個月以內的嬰兒禁止使用任何退熱藥品。在一般情況下退熱治療應該只用於高熱(肛門溫度達39℃或以上)的幼兒。可服用的小兒退熱藥,如阿苯、小兒抗熱牛黃散、美林、泰諾啉、百服寧等,服用的方法和劑量一定要按醫生的要求去做。需要提醒媽媽們的是千萬不要盲目使用退燒藥物,以免延誤病情。

如果經過以上處理仍持續高熱不退,為了防止高熱驚厥,要立即送孩子去醫院請醫生幫助治療。

照顧好發熱的寶寶

發熱時營養素消耗增加,要注意補充。
人的體溫每升高1攝氏度,機體的代謝就增加13%。因此,孩子發熱時營養素的消耗隨之增加,同時消化功能也會受到影響,胃腸道蠕動變緩,消化液分泌減少,會引起孩子食欲不振、腹瀉或便秘,進而導致營養素攝入不足。
合理補充水分,飲食以流質、清淡、易消化為主。
要鼓勵發熱小兒增加液體的攝入,合理補充水分可幫助稀釋呼吸道分泌物而且具有祛痰功用。飲食以流質、營養豐富、清淡、易消化為主,如奶類、藕粉、少油的菜湯等。待體溫下降,食欲好轉,可改為半流質,如肉末菜粥、面條、軟飯配一些易消化的菜肴。不宜過量進食,不宜吃海鮮。孩子發熱時大多胃口欠佳,因此一日三餐吃得很少甚至不吃,此時家長應耐心喂哺,不可勉強孩子,否則易引起孩子不適或嘔吐,得不償失。
保持皮膚干爽,室內通風。
發熱的孩子,經降溫處理後可因出汗刺激皮膚而發紅發癢,這時要用溫水毛巾擦干皮膚,衣著適當,保持皮膚的干爽,保持室內通風,有一個中性溫度的環境,孩子才能安靜休息。還需要注意的是孩子的大便是否通暢,如果大便秘結,除用適量開塞露注入肛門外,也可在食物中加些粗纖維的蔬菜和水果等,幫助排便。

注:發熱是醫生通用的術語,媽媽們更習慣於說發燒,實際上發燒和發熱是一個意思。


兒童發熱的家庭護理




感冒發熱的孩子,抵抗力降低,此時要讓孩子保持體力,以免因過度疲勞、機體抵抗力進一步下降,延緩康復的時間,甚至使病情加重,出現鼻窦炎、肺炎等並發症。

2.喝水。高熱時呼吸快,水份蒸發,可致機體脫水,因此需及時補充水份。多喝水也有利於降溫。

3.服藥退熱。目前市場上退熱藥很多,家長可根據孩子的年齡備用一種退熱藥,掌握其劑量及可能出現的反應。千萬不要多種感冒藥同時服用,以免過量。孩子降溫過快、大量出汗會引起虛脫。

4.物理降溫。可做額部水敷、洗溫水澡及用30%-40%酒精或低度的酒擦浴。由於孩子處於高熱狀態,過冷的水或酒精擦在身上會引起不適及寒顫,不易為孩子接受,因此洗溫水澡的水溫比皮膚溫度低1-2度為宜,酒精可適當兌些溫開水再用。

5.密切觀察兒童的精神、面色。通常兒童對感冒發熱的耐受較好,盡管發熱到39-40度,面色仍是紅紅的,體溫高時才容易哭鬧、精神萎靡,體溫下降一些後則又能玩,又能吃。遇到這樣的情況,家長不要過於著急,沒有必要一日數次往醫院跑。如發現兒童精神萎靡,面色蒼白或有嘔吐、腹瀉等其它情況,則應立即去醫院診治,以防病情轉化,使感冒發展成肺炎,或延誤了感冒症狀掩蓋下的痢疾、腦膜炎等嚴重疾病.對有高熱驚厥史的兒童,除要積極降溫外,還要同時用安定、魯米那等鎮靜藥,以防驚厥發生。
 
一般來說人體的平均溫度是37度左右,上下一度都算是正常的溫度,因此當中心溫度超過38度以上時,就表示有發燒的情況。
如果孩子沒有高熱驚厥等症狀,高燒到39度多是沒什麼問題的。可以給孩子用涼一點的濕毛巾敷在頭上物理降溫。如果孩子有抽搐等症狀,就要及時帶孩子去看,大致退燒後兩周作個腦電圖,就行了。39度多的高燒對於小孩子來說是很常見的,不要太過慮,好好放下心來,認真照顧孩子吧。
寶寶發燒超過38.5度時,醫師會考慮使用口服劑或肛門塞劑來為寶寶退燒,並教家長照顧寶寶的方法。不過,很多家長認為,發燒時就應該盡快幫寶寶退燒才安全。事實上,若是輕微疾病,發燒會出現2-3天左右,而且面對發燒的正常態度是找出發燒背後的病因,而不是一味要求醫師把燒逼退,因為有時發燒是呈現身體出了什麼特殊狀況!

發燒兒居家護理
1、多補充水分
2、不要把孩子包得密不通風
3、超過39度可用溫水拭浴
4、多休息,寶寶生病,最好臥床休息,讓孩子體力恢復,增強抵抗力。
 
對於小兒發燒,我的原則是38.5度以下,不要吃退燒藥,打退燒針,要給寶寶多喝水。注意環境溫度是否過高。在炎熱的夏季,氣溫很高,嬰兒自身調節體溫的能力又差,媽媽抱著嬰兒時熱氣不易散發,使體溫升高。但是這種發熱一般時間不會太久,再給孩子放在涼爽的地方,稍微扇一扇,給孩子飲一些清涼的水果汁,或給孩子洗個溫水澡,幾小時後體溫就會降到正常。在冬季,如果室內溫度過高,嬰兒又包裹得過多,也會使嬰兒體溫升高。

若高燒38.5度以上,請立即讓醫生確診是病毒感染的,還是細菌感染的,病毒感染就用抗病毒藥(如:利巴韋林),細菌感染的就用抗菌素(如頭孢類),不要急於退燒,燒只是表象,要把病因找出來。

另外我想說的是不要迷信輸液。醫生說了,可以吃藥的不要打針,可以打針的不要輸液,關鍵是要用對藥,而不是用重藥。

注意是否有細菌或病毒感染的情況存在。
主要的症狀及原因有以下:
發燒的同時流鼻涕——感冒(感冒症候群)
咽喉痛——咽喉炎、扁桃腺炎
持續發燒39℃左右,白眼珠充血且出眼屎——游泳池熱
在高溫場所發高燒的同時,筋疲力盡——中暑症(日射病)
腮腺腫脹——流行性腮腺炎
耳朵流水、情緒不穩——中耳炎
咳嗽得喘不過氣來、呼吸困難——肺炎
牙床發紅、唾液多——口腔炎
嘔吐、抽筋、前囟門凸起——腦膜炎
嘔吐、抽筋、意識不清——肺炎、急性腦病
尿的次數多、血尿——尿道感染
發燒的同時,抽風——熱性抽筋

另外,不要長時間給孩子用同一種藥。醫保局有規定,急診用藥量不得超過3天,門診用藥量不得超過5天,如果在規定天數內病情仍未好轉,請重新到醫院診治,並另開處方。
 
你好,建議你帶寶寶到醫院檢查一下是什麼原因引起的發燒,因為發燒是體內抵抗感染的一種表現,查明原因就可對症治療。在家時,當寶寶體溫達發燒溫度(38.5度以上)時,使用以下溫和(物理性)的退燒方法可讓寶寶舒服一些:
1.冷敷法:這個方法簡便易行、用冷毛巾敷在前額、毛巾變熱後再用冷水浸後重新敷用。用冷水袋或冰袋敷效果較用冷毛巾敷前額要好。
2.全身溫水拭浴或泡澡:將寶寶衣物解開,用溫水(37℃左右)毛巾搓揉全身或泡澡,如此可使寶寶皮膚的血管擴張,將體氣散出;另外水氣由體表蒸發時,也會吸收體熱。每次泡澡約10~15分鐘,約4~6小時一次。
3.溫酒精拭浴:酒精擦浴將70%酒精兌自來水1/1、或75%酒精兌水1/2、亦可用二鍋頭酒兌水1/4、放在一個小碗中。擦浴時將門窗關好,用紗布或柔軟小毛巾蘸碗中的酒精,擦患兒手心、腳心、腋窩和上臂內側、前胸和大腿根部。稀釋後的水溫約為37~40℃,再擦拭四肢及背部;若直接用酒精擦拭,會讓小朋友覺得很冷,很不舒服,甚至抽搐。擦拭後可用浴巾蓋一下身體,等5~10分鐘,酒精蒸發得差不多的時候,體內的血液循環到了身體表面,又使皮膚變熱時,就可以再重復第二次,如此重復三次左右,體內外的溫度可迅速下降。由於退燒速度較快,此方法適合1歲以上之幼童,且超過40℃以上不易退之高燒使用。
4.以涼毛巾擦拭:用稍涼的毛巾(約25度)在額頭、臉上擦拭。
5.多喝水:有助發汗,此外水有調節溫度的功能,可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丟掉口服減肥藥  拉出來的都是水  用雪泡瘦振動減脂肪 不反彈 安全高效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