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何謂夜明珠“夜明珠”是在黑暗中,人眼能明視的,天然的、能自行發光的珠寶。在古代“夜明珠”又稱“夜光璧”,“明月珠”等。著名“夜明珠”有“隨珠”、“懸黎”、“重棘之璧”、“石磷之玉”等。我國民間流傳的“夜明珠”,都有著奇異的發光性能,能在無光的環境中發出各種色澤的晶瑩光輝。“夜明珠”在中國5000年文明史中是最具神秘色彩,最為稀有,最為珍貴的珍寶,並為皇權私有。“夜明珠”有著很深厚的歷史底蘊和文化內涵。據史籍記載,春秋戰國時代,“夜明珠”已被視為“天下名器”,其珍貴價值同“和氏壁”並駕齊驅,價值連城。二、夜明珠的分類“夜明珠”按照基體材質的不同可分兩大類。1.動植物性“夜明珠”:動物界有夜光者如著名的螢火蟲,人人皆知。唐代蘇颚《杜陽雜編》記唐代宗寶歷元年,南昌國獻“夜明犀”。植物界有夜光者很多,如《本草綱目》記載靈芝中的“木威喜芝”、“參成芝”、“七明九光芝”都發熒光。2.礦物寶石類夜明珠:從固體物理學角度礦物性“夜明珠”的基體材料都是無機鹽類晶體中的激活晶態磷光體。所謂激活晶態磷光體是指由於晶體晶格點陣畸變而獲得“發光”本領的晶體,而這種畸變,又多半是由於基質內含某些重金屬雜質(激活劑)所引起的。例如zns中含少量的cu就能發出黃綠色磷光,此zns稱為基質,cu稱為激活劑。目前常用的磷光體不下百種,它們的化學成分除了鹼金屬鹵化物外,都是二價金屬(ca.sr?ba.cd.mg.zn.)的化合物——硫化物,硒化物,碲化物,硅酸鹽,鋁酸鹽,鎢酸鹽,磷酸鹽和鹵素磷酸鹽類。由於激活晶態磷光體中激活劑的不同可將激活晶態磷光體也就是“夜明珠”分兩類:①永久發光的夜明珠:不需要借助任何外界能量進行激發,而是靠自身含有激活劑,如14c.3h.147pm.226ra.232th.等放射性同位素,能自身激發而發光的。②長余輝蓄光型夜明珠:磷光體中的激活劑沒有放射性,必須靠外界的日光、紫外線等光源激發後才能發光的。三、幾種礦物型夜明珠英國歷史學家李·約瑟在《中國科學技術史》中說過,中國古代尤喜敘利亞產的“夜明珠”,稱為“孔雀暖玉”(實際就是螢石)。中國古代“夜明珠”有不少來自阿拉伯或波斯地區。據《博物要覽》記載元代曾差官到古波斯購回寶石夜明珠(紅色石榴石族為硅酸鹽類),到錫蘭國(現今斯裡蘭卡)采買夜明珠“照殿紅”(就是紅色尖晶石為鋁酸鹽類)。1996年在台灣出現的成吉思汗時代的“九龍真珠”夜明珠,認為主要由zns礦物組成。2000年四川一位老輩收藏者出示兩件藏品,一件是宋代冠玉,經國家珠寶玉石質量監督檢測中心檢測為玉髓飾品(no20609),顏色灰黃,光性特征為隱晶質集合體具磷光。另一件經四川省產品質量監督檢測所和四川省珠寶首飾第一檢測中心聯合檢測,又經顯微鏡放大檢查和x射線粉晶衍射測試,認定為硫化鋅夜明珠(zb.02.60026)1995年,廣東中山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大****合對一顆重2800克螢石夜明珠發光特性進行了實測;其中用紫外線激發後的發光強度為5×10-5cd,其發光亮度在10cm處可見印刷字體。今年6月9日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對一顆重312g翠綠色螢石夜明珠進行發光測試,紫外輻射源(365nm),照度1000uw/cm2,照射30分鐘,環境溫度21oc,但測不到亮度值。而用60oc水浸泡10分鐘後再重新測試,其初始亮度值為1.9×10-4cd/m2,停照10分鐘後的亮度為7.0×10-5cd/m2。第三次用80oc水浸泡樣品10分鐘後再重新測試其初始值為4.3×10-3cd/m2,停照10分鐘後的亮度為9×10-4cd/m2。今年5月24日,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對一顆經優化處理過的1302g的螢石夜明珠在室溫21°c下進行發光亮度測試,其初始亮度值為2.64cd/m2,停照6分鐘後的亮度為1.88×10-1cd/m2,停照60分鐘後的亮度為1.40×10-2cd/m2。現在再舉出兩個人造現代夜明珠長余輝蓄光型磷光體的發光性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