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了太陽會怎麼樣 您好
人類消失,時間終止。 太陽在浩瀚的宇宙中談不上有什麼特殊性。組成銀河系的有大約兩千億顆恆星,而太陽只是其中中等大小的一顆。太陽已的年齡有五十億歲,正處在它一生中的中年時期。作為太陽系的中心,地球上所有生物的生長都直接或間接地需要它所提供的光和熱。
太陽對太陽系而言是一個有著巨大影響並占支配地位的天體。它的直徑達一百四十多萬公裡,是地球直徑的一百多倍;質量占整個太陽系的九十九點八。要用一百多個地球才能填滿太陽的圓面,而它的內部則能容納大約一百三十萬個地球。
太陽內核的溫度高達攝氏一千五百萬度,在那兒發生著氫-氦核聚變反應。核聚變反應每秒鐘要消耗掉約五百萬噸的物質,並轉換成能量以光子的形式釋放出來。這些光子從太陽中心到達太陽表面要花一百多萬年。光子從太陽中心出發後先要經過輻射帶,沿途在與原子微粒的碰撞丟失能量。隨後要經過對流帶,光子的能量被熾熱的氣體吸收,氣體在對流中向表面傳遞能量。到達對流帶邊緣後,光子已經冷卻到五千五百攝氏度了。
們所能直接看到的是位於太陽表面的光球層。光球層比較活躍,溫度約為攝氏六千多度,屬於比較“涼爽”部分。光球層上有一個個起伏的對流單元“米粒”。每個米粒的直徑在一千六百公裡左右,它們是一個個從太陽內部升上來的熱氣流的頂問。就是在不斷的對流活動中,太陽每秒鐘向宇宙空間釋放著相當於一千億個百萬噸級核彈的能量。
在光球層的某些局部溫度比較低,在可見光范圍內這些部位就顯得比其它地方黑暗,所以人們稱之為“黑子”。光球層外包裹著色球層,太陽將能量通過色球層向外傳遞。這一層中有太陽耀斑,所謂耀斑是黑子形成前產生的灼熱氫雲。色球層之外是太陽大氣的最外層日冕。日冕非常龐大,可以向太空綿延數百萬公裡,但只有在日全食時才可看到它。人們可以在日冕中可以看到從色球層頂端產生的巨大火焰“日餌”。
在輻射光和熱的同時,太陽也產生一種低密度的粒子流——太陽風。太陽風以每秒四百五十公裡的速度向宇宙空間輻射。地球和其它某些行星的極光也是太陽風帶來的。如果一段時間內太陽風異常強大,便形成了太陽風暴。太陽的磁場極其強大復雜,其范圍甚至越過了冥王星軌道。
太陽已經近五十億歲了,它還可以繼續平靜地燃燒約五十億年。五十億年後,太陽內部的氦將轉變成更重的元素,亮度會增加到現在的一倍,體積也將不斷膨脹,水星、金星和地球都將進入它的大氣。在經歷一億年的紅巨星階段後,太陽將耗盡所有能源而坍縮成一顆白矮星,並通過向宇宙空間拋射物質而形成一個行星狀星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