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什麼講究 世人多因蟾蜍之形丑而惡之,然而作為吉祥物的蟾蜍並非自然界的癞蛤蟆,而是傳說中的仙蟲,具有豐厚的文化蘊含。古代傳說,蟾蜍為月精,是奔月的嫦娥所化。《靈憲》雲:“日者,陽精之宗,積而成鳥,象鳥,而有三趾,陽之類,其數奇。月者,陰精之宗,積而成獸,象兔蛤焉,陰之精,其數偶。”意為太陽積陽精而成鳥,為三足烏,月亮則積陰精而成獸,為兔子與蛤蟆。《淮南子》雲:“羿請不死之藥於西王母,羿妻妲娥即嫦娥竊之奔月,托身於月,是為蟾蜍,而為月精”。月精蟾蜍為嫦娥所化。在後世的流傳中,又說月中的蟾蜍如日中之鳥,為三腳,稱“三足蟾”。蟾既為月中仙蟲,陰精所聚,仙女所化,因此就有仙氣。蟾為仙藥,食之能長壽。至於三足蟾,民間俗信其預兆財富,得之能使人發財致富。因此舊時多有以金、銅等打制的,又有吉祥圖案“劉海戲蟾”,象征招財進寶、財源茂盛,寄托著人們的美好希望。 就是送人的,金蟾蜍寓意財源滾滾。 中國吉祥物蟾蜍
蟾蜍也就是一般所說的癞蛤蟆,也稱蟾諸。民間有語雲:“癞蛤蟆想吃天鵝肉———淨想好的。”其實,古時的蟾蜍之神異遠甚於天鵝。古代神話認為,月中有蟾蜍,故稱月為蟾,又有蟾兔、蟾窟、蟾魄、蟾輪等語指代月亮,有關月亮的事物也冠之以蟾,如蟾光(月光)、蟾宮(月宮)、蟾桂(月中之桂)、蟾阙(月宮)等。《淮南子》雲:“日中有?烏,月中有蟾蜍。”《後漢書·天文志》劉昭《注》又雲:“羿請無死之藥於西王母,?娥竊以奔月,?娥遂托身於月,是為蟾蜍。”是說月中蟾蜍為嫦娥所化。 舊說蟾蜍辟兵,也有益於長壽。《太平御覽》引《抱樸子》雲:“蟾蜍壽三千歲。”又雲:“肉芝者,謂萬歲蟾蜍,頭上有角,颔下有丹書八字……以五月五日日中時取之,陰干百日,以其足畫地即為流水。帶其左手於身辟五兵,若敵人射己者,弓弩矢皆反還自向也。”利用蟾蜍規避兵器的辦法是“以月蝕時刻三歲蟾蜍喉下有八字血者,以書所掛刀劍。”
又有金色蟾,為三足大蟾蜍,為靈物,古人以為得之可以致富,故其形象寓意財源興旺、幸福美好。吉祥圖案有“劉海戲金色蟾”。劉海多稱劉海蟾,或為民間傳說的八仙之一。據傳他本名操(一說名哲),五代時人,仕燕王劉守光為相,後從呂洞賓學道成仙,號海蟾子,後世人以其為福神。紋圖所見其形象為一蓬發少年。“戲金蟾”紋圖為劉海手執連錢之神,戲釣金蟾,此圖又題“劉海灑錢”。□喬紀堂 旺財蟾蜍與普通蟾蜍的分別是它只擁有三只腳而不是四只。傳說它本是妖精,後來改邪歸正,四處吐錢給人,所以,後來被人們當作旺財瑞獸。要注意的是擺放蟾蜍,頭要向內,切記不可向外。門窗皆一樣道理。否則所吐之錢皆吐出屋外,不但不能催旺財氣,反而可能引致漏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