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了在飲食上需要注意哪些問題,感冒吃什麼才好?
許多疾病都可以引起發燒,它是患病時的一種防御性反應。患病發燒時,由於體溫升高,機體免疫力降低,胃腸道的消化與吸收功能減退,所以一個人發燒時會發生營養消耗增加與消化功能減弱的矛盾。無論是服用退熱藥還是自然退熱,都是以出汗的形式來實現的,人體在發汗散熱的同時會丟失大量水分及鹽分。因此,發燒時最需要的是水,其次才是營養物質,此時的飲食原則首先是供給充足水分,其次是補充大量維生素,然後才是供給適量的熱量及蛋白質,且飲食應以流質、半流質為主,特別應注意以下六忌有:
一忌多吃雞蛋:
雞蛋所含營養的確豐富,但不宜在發燒期間多吃雞蛋,這是因為雞蛋內的蛋白質在體內分解後,會產生一定的額外熱量,使機體熱量增高,加劇發燒症狀,並延長發熱時間,增加患者痛苦。
二忌多喝茶:
喝濃茶會使大腦保持興奮的狀態,且使脈搏加快,血壓升高,進而使患者體溫升高、煩躁不安。同時,茶葉水會影響藥物的分解、吸收,降低藥物的療效。
三忌多喝冷飲:
如果是不潔食物引起的細菌性痢疾等傳染病導致的發燒,胃腸道功能下降,多喝冷飲會加重病情,甚至使病情惡化而危及生命。
四忌多食蜂蜜:
發燒期間應以清熱為主,不宜滋補。蜂蜜是益氣補中的補品,如果多服用蜂蜜,會使患者內熱得不到很好的清理、消除,還容易並發其他病症。
五忌多食辛辣:
由於體溫升高,體內新陳代謝旺盛,在此情況下亂吃姜、蒜、辣椒之類的溫熱辛辣食品,會以熱助熱,加重病情,不利於退熱與早日康復。
六忌強迫進食:
有些孩子發燒時,家長往往認為發燒消耗營養,不吃東西那就更不行了。於是,他們強迫孩子進食,有的還拼命給孩子吃高營養食物。其實,這種做法適得其反,不僅不能促進食欲,而且還會倒胃口,甚至引起嘔吐、腹瀉等,使病情加重。
小貼士:
風寒感冒者:忌吃寒涼性食品,如柿子、柿餅、豆腐、綠豆芽、田螺、螺蛳、蚌肉、蚬肉、生蘿卜、生藕、生地瓜、生菜瓜、生梨、生冷荸荠、羅漢果、冷茶、菊花腦、薄荷、金銀花、白菊花、胖大海。
風熱感冒者:忌食生姜、胡椒、桂皮、茴香、丁香、砂仁、白酒、冬蟲夏草等。
提醒:感冒時的飲食五大警惕
(1)警惕飲食難消化
選擇容易消化的流質飲食如菜湯、稀粥、蛋湯、蛋羹、牛奶等。
(2)警惕飲食太油膩
飲食宜清淡少油膩,既滿足營養的需要,又能增進食欲。可供給白米粥、小米粥、小豆粥、配合甜醬菜、大頭菜、搾菜或豆腐乳等小菜,以清淡、爽口為宜。
(3)警惕水分供給不足
保證水分的供給,可多喝酸性果汁如山楂汁、猕猴桃汁、紅棗汁、鮮橙汁、西瓜汁等以促進胃液分泌,增進食欲。
(4)警惕維生素缺失
多食含維生素c、e及紅色的食物,如西紅柿、蘋果、葡萄、棗、草莓、甜菜、桔子、西瓜及牛奶、雞蛋等。預防感冒的發生。
(5)警惕飲食量
飲食宜少量多餐。如退燒食欲較好後,可改為半流質飲食,如面片湯、清雞湯龍須面、小馄饨、菜泥粥,肉松粥、肝泥粥、蛋花粥。
感冒期間的飲食誤區
感冒期間應吃些滋補食物以增強抵抗力,對付病毒,這是錯誤的觀念。
感冒初期,我們通常會沒有胃口,甚至什麼也不想進食。這是身體自我保護的一種機制,因為進食後,身體器官需要消化吸收,血液會流向胃部進行工作,相對腦部的血液供應便會減少,飯後容易入睡,就是這道理。感冒時,身體為能集中精力對付病魔,大腦便會發出不想進食的訊息,讓其他器官休息。不吃一兩餐並無大礙,我們無需憂慮不夠營養去抵抗疾病,我們的身體應有足夠的營養儲備。另外,感冒期間吃滋補食物未能有助提高抵抗力,反之將會外邪(病毒)困於體內,加重病情。要增強抵抗力,平日應注意飲食才對。 感冒不能吃含熱量高的食物,雞蛋肯定是不行了,喝點生姜紅糖水,配點清淡食物 感冒去買點感康吃吧我感冒總吃那個我是效果很好,不知道你怎麼樣哦~~因為沒種藥都有合身的哦~~然後睡一覺,出點汗就好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