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生活)什麼是“逆商”(aq)?正文

(生活)什麼是“逆商”(aq)?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什麼是“逆商”(aq)?

 
什麼是逆商
除了智商、情商外,近年來又流行一個新概念:挫折商(逆商)。iq、eq、aq並稱3q,成為人們獲取成功必備的不二法寶。有專家甚至斷言,100%的成功=20%的iq+80%的eq和aq。
逆商aq來自英文adversityquotient全稱逆境商數,一般被譯為挫折商或逆境商。它是指人們面對逆境時的反應方式,即面對挫折、擺脫困境和超越困難的能力。大量資料顯示,在市場經濟日趨激烈的今日,大學生創業成功與否,不僅取決於其是否有強烈的創業意識、娴熟的專業技能和卓越的管理才華,而且在更大程度上取決於其面對挫折、擺脫困境和超越困難的能力。因此,高校教育工作者在實施創業教育的過程中,應該把大學生的逆商培養作為著力點。積極進行大學生的逆商培養,使其在逆境面前,形成良好的思維反應方式,增強意志力和擺脫困境的能力。從而提高大學生創業的成功率。
[編輯本段]逆商培養的重要性
大量資料顯示,在充滿逆境的當今世界,事業的成敗、人生的成就,不僅取決於人的智商、情商,也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人的逆商。
綜觀當代大學生的實際特點,一方面,從入學起,他們就承受著較大的思想壓力,諸如:學業上的壓力、綜合素質的提高、未來就業的不確定感、環境的不適應等等。另一方面,大學生正值青春年少,缺乏人生經驗,抗挫折能力與調控能力較差。面對困境與重壓,容易沉陷在消極的泥潭而不能自拔。例如:一些大學生不能承受學習成績下降、失戀等帶來的身心壓力,呈現焦慮、失眠、抑郁、恐懼;個別學生精神崩潰、跳樓自殺…身心的失衡,不僅影響其智能的發揮,而且還會使其潛能的挖掘、綜合能力的培養、人格的完備受到抑制。因此,高校積極開展大學生逆商培養的教育活動,促使其在逆境面前形成良好的思維方式、良好的行為反應方式十分必要。
心理學家認為,一個人事業成功必須具備高智商、高情商和高挫折商這三個因素。在智商都跟別人相差不大的情況下,挫折商對一個人的事業成功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高aq可以幫助產生一流的成績、生產力、創造力,可以幫助人們保持健康、活力和愉快的心情。有研究顯示,aq高的人手術後康復快,銷售業績也遠遠超過aq低的人,在公司中升遷的速度也快得多。
高aq是可以培養的,並且最好是從小培養,所以現在許多教育機構都在提倡挫折教育。
在挫折商的測驗中,一般考察以下四個關鍵因素——控制(control)、歸屬(ownership)、延伸(reach)和忍耐(endurance),簡稱為core。控制指自己對逆境有多大的控制能力;歸屬是指逆境發生的原因和願意承擔責任、改善後果的情況;延伸是對問題影響工作生活其它方面的評估;忍耐是指認識到問題的持久性以及它對個人的影響會持續多久。
[編輯本段]逆商概述

保羅·史托茲教授將逆商劃分為四個部分,即:
control:控制感
origin&ownership:起因和責任歸屬
reach:影響范圍
endurance:持續時間
“c”(控制感):控制感是指人們對周圍環境的信念控制能力。面對逆境或挫折時,控制感弱的人只會逆來順受,信天由命;而控制感強的人則會憑借一己之力能動地改變所處環境,相信人定勝天。
·控制感弱的人經常說:我無能為力、我能力不及;
·控制感強的人則會說:雖然很難,但這算什麼、一定有辦法。
“o&o”(起因和責任歸屬):造成我們陷入逆境的起因大致可以分成兩類:
·第一類屬內因:因為自己的疏忽、無能、未盡全力、亦或宿命論。往往表現為過度自責,意志消沉、自怨自艾、自暴自棄;
·第二類屬外因:合作伙伴配合不利、時機尚未成熟、或者外界不可抗力。
因內因陷入逆境的人會說:都是我的錯、我注定要失敗,因外因陷入逆境的人會說:都是因為時機不成熟、事前怎麼就沒想到會發生這樣的情況呢?
高逆商者,往往能夠清楚地認識到使自己陷入逆境的起因,並甘願承擔一切責任,能夠及時地采取有效行動,痛定思痛,在跌倒處再次爬起。
“r”(影響范圍):高逆商者,往往能夠將在某一范圍內陷入逆境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僅限於這一范圍,並能夠將其負面影響程度降至最小。
身陷學習中的逆境,就僅限於此,而不會影響自己的工作和家庭生活;與家人吵架,就僅限於此,而不會因此失去家庭;對事爭執,就僅限於此,而不致對人也有看法。高逆商者能夠將逆境所產生的負面影響限制在一定范圍,不至擴大到其他層面。越能夠把握逆境的影響范圍,就越可以把挫折視為特定事件,越覺得自己有能力處理,不致驚惶失措。
“e”(持續時間):逆境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既有影響范圍問題,又有影響時間問題。逆境將持續多久?造成逆境的起因因素將持續多久?而逆商低的人,則往往會認為逆境將長時間持續,事實便會如他們所想。
[編輯本段]培養逆商成為立體的人
任何人並非只有智商一個平面,而是包括個人理財的商數,即財商;個人的道德品質商數,即德商;個人在逆境中成長的商數,即逆商,等等商數。因此,任何人都應做一個立體的人。
面對逆境,如果選擇了放棄,也就是選擇了失敗。在人生的旅途中,一些人雖然也曾經努力過,但收效甚微。這是因為在前進的旅途中遭遇了困難,漫長的,看起來毫無結果的征途使他們厭倦了,於是,他們就會停下來,尋找一個避風的港灣,在那兒躲避風浪。
沒有什麼比半途而廢的放棄和喪失希望對未來威脅更大的了,放棄和喪失希望不僅不能解決現實存在的問題,而且還會讓我們在未來陷入更大的困境之中。
美國的《成功》雜志每年都會報道當年最偉大的東山再起者和創業者,他們的傳奇經歷中有一個相同的部分,那就是他們在遇到強大的困難和逆境時始終保持樂觀的態度,從不輕言放棄。
同樣,有人在對上千個保險公司,為數眾多的代理人進行長達五年的研究中發現,對待逆境的態度,在許多方面決定了一個保險代理人是否能夠成功。樂觀的銷售人員賣出的保險單要比悲觀的銷售人員多88%——盡管他們的才華差不多。
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許多人缺乏正確面對逆境的態度。他們遇難而退,他們拒絕一切機會,他們忽略、掩蓋甚至放棄人類內在的追求進步的本能要求,以及生活給予的許多東西。生命蘊藏著巨大的潛能,在逆境中憤然崛起也是其中一項。不能面對逆境的人就是忽視了生命中這種潛能的人,是在有意或無意中逃避自己的人。
逃避逆境者往往想過那種得過且過的生活,他們會說:“這就足夠了。”他們找到一些堂而皇之的借口放棄了夢想,放棄了追求,選擇了自認為是一條平坦、較輕松的人生道路。但是,隨著時間推移,事實恰恰相反,他們將付出更大的代價,可能會遇到更大的逆境。逃避逆境者遭受的痛苦比他們直面挑戰、勇敢的面對現實而承受的痛苦大得多。毫無疑問,一個人可能面對的、讓人肝腸寸斷的最痛苦的時刻莫過於回首平庸辛酸的一生。只有那些敢於面對逆境的人,才能收獲成功。這種人不畏艱難,在逆境面前保持微笑,並將一生定義為“面對逆境的挑戰”的過程。
這類人就是我們所定義的立體人,他們勇往直前,無論環境有利還是不利,人生幸運還是不幸,他們都不會停止前行。他們在逆境面前保持一種生命激情,決不讓年齡、性別、身體缺陷、或者任何其他障礙阻擋自己去實現成功願望的腳步。
立體的人具有堅定的信念,這種信念存在於立體人本身,每當他們遭遇困難時,這種信念就會釋放一種巨大而神秘的力量拯救他們。他們堅韌、頑強而有彈性,心中完全沒有退縮的概念。對待逆境,立體的人有自己的解決方法,他們會不斷調整自己前進的方向,尋找更合適自己的道路。
人們對待逆境並不陌生,我們的生活總是在不斷地遭遇和克服無窮無盡的逆境中度過的。所以,應該充分的認識到,許多人的成功和進步,並不是因為他們經歷的逆境少,而是恰恰相反,實際上,許多成功者正是在逆境、困難的磨練中成長起來的。成功者懂得,逆境是生活的一部分,逃避逆境等於逃避生活。
 

明治奶粉好嗎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