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健康的心理,建立平等、灑脫、高大的人格高度和氣質形象,敢於交流的心理素質,易於交流的面部表情。
10、英語口語說得好是誰教出來的? 大部分中國大學生,英文水平達到中級或高級,英語口語仍接近於零的水平;再好一些的學生說的英語一會兒接近老外的聲音,即靠近英語標准話,一會兒又夾雜著中國口音、中國的聲調,或者句子的語調平平,沒有豐富、自然的色彩;即便英語廣播電視播音員,其中有很多人剛一聽挺像老外,再一聽還是中國人,說明也沒徹底掌握英語標准語音、語調等口語技巧。極少部分英語口語說得流利的學生基本上是勤奮模仿、自學出來的,而不是老師教得好,而且語句中多半還是吐字不清、語調呆板、生硬,任意丟音、加音,帶著各種方言口音。 (一)精聽: 精聽的目的是系統學習語音、積累小詞習語、句型表達和背景,可采用下面兩種方式: 一是模仿法:精聽一段文字,然後參考聽力原文,跟讀模仿到語音、語調分毫不差,甚至錄下自己的發音和原音比較,逐段糾正語音、語調。 二是聽抄法:又稱四遍法,第一遍聽大義;第二遍利用復讀機盡量聽寫出每句話,但不要參考聽力原文;第三遍和聽力原文比對,找出聽不懂的原因;第四遍翻譯或者背誦。 精聽後務必趁熱打鐵,總結知識點:語音強調三點,一是建立單詞正確的“聽覺形象”;二是熟悉連讀和失爆等變音現象,它們本質上是人們講英語語速快時為了方便發音的自然結果,卻造成我們分辨詞語的困難;三是注意重讀和語調,它們傳遞著超出詞句本身含義的內容。小詞習語強調小詞搭配,比如多如牛毛的含get的短語,如同漢字中越是簡單的字越難寫得漂亮一樣,小詞搭配經常造成理解障礙。而句型表達和背景學習重在吃透聽力原文,以閱讀促聽力。 精聽要求注意力高度集中,必須淨化練習環境,否則容易養成三心二意的習慣,但精聽比精讀更容易疲勞,時間不宜過長,各類英語考試的時間都在30分鐘左右,所以練習也以這個長度為宜。 (二)泛聽: 泛聽目的有二:一是練習捕捉大意,讓理解單位從“詞匯”到“句子”再到“大意”;二是熟悉語速和語境,既真實英語的使用環境。切忌把泛聽當精聽。戰勝“細節完美主義”的辦法是重大意而非細節,重內容而非語言,重正在聽的內容而非聽過的內容。 “拳不離手,曲不離口”,泛聽要形成“磨耳朵”的習慣,充分利用排隊、等車等邊角時間,泛聽之後還要復述大意,檢測聽力效果.
推薦你去注冊天津新東方51xdf論壇,那裡面有很多聽力資源下載,還有新東方老師獨特的聽力方法~!加油吧~~ 聽力沒什麼難的。只要堅持每天聽半個小時,培養語感就ok了
也不知道你的口語水平怎麼樣。有勇氣的話,去測試一下吧,了解自己的弱項,學習才不會盲目
http://www.free-test.spiiker.com/apply4
上一页 [1]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