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母親給她幼小的兒子買了一只氣球,讓他拿著到林中的草坪上去玩。望著飛向天空的氣球,孩子似乎聽到了茫茫宇宙的呼喚,幻想著自己鑽進了一個更大的氣球,飛往遙遠的星空,去做一名“宇宙公民”。在他稚嫩的思想中,一切都是那麼輕而易舉、順理成章、浪漫溫馨。然而,生活很快便教訓了他,而且是那樣地殘酷無情。正當我們的幻想家在宇宙呼喚的感召下,發奮學習的時候,厄運降臨了。9歲的康斯坦丁·齊奧爾科夫斯基患上了猩紅熱並發症。連續幾天不退的高燒,徹底損壞了他的耳膜,齊奧爾科夫斯基完全失去了聽覺。他被迫退學回到家。他忍受著雙重的痛苦。耳聾,聽不到任何聲音,失去了和世界交流的一條重要途徑;孤獨和害怕被歧視,會使一個人脫離人群。齊奧爾科夫斯基突然間變成了另外一個人。他整天呆在媽媽身邊,不願和任何小朋友一塊玩耍。他極少說話,因為他無法知道別人在說些什麼,更擔心別人罵他是“小聾子”。慈愛的媽媽看在眼裡,痛在心上。她不忍心自己的孩子這樣痛苦,她不願意自己的孩子就這樣毫無出息地度過一生。於是,她想盡一切辦法開導兒子,用自己無微不至的愛去撫慰兒子心靈上的創傷,用自己的知識去充實兒子的頭腦。每天,媽媽都很早就起來,先為全家准備好早飯,收抬好屋子。然後就開始守護在兒子身邊,教兒子讀書。她讓兒子看著自己的口型,模仿著發音。常常是為了讀准一個詞的發音,母子倆要花費幾天的時間。而每當兒子發准了一個音,媽媽便由衷地替兒子高興。就這樣,媽媽不辭辛勞,日復一日地陪伴著兒子、激勵著兒子、教育著兒子。齊奧爾科夫斯基終於從媽媽的身上,似乎又聽到了宇宙的呼喚。他開始拋開一切苦惱,跟著媽媽刻苦地學習起來。然而不幸接踵而至。長年累月日夜操勞的母親染上了重病,兩年之後便離他而去。可是,不幸已經擊不倒此時的齊奧爾科夫斯基了。他從母親身上不僅學到了許多基礎知識,更學到了繼續生活的信心、面對困難的勇氣、頑強拼搏的意志,他從偉大的母愛中,從神秘宇宙的呼喚中得到了無窮無盡的力量。他強忍著失去慈母良師的巨大悲痛,開始了艱難的自學。齊奧爾科夫斯基找來父親僅有的幾本數學和自然方面的書籍,專心致志地鑽研起來。由於沒有老師的指導,他經常一連幾天為解開一道難題苦思冥想,睡不著覺。他的鑽研達到了癡迷的地步。一天,他在大街上邊走邊思考著一個數學難題,突然答案出來了,他瘋了似地就往家跑,嘴裡不停地大聲喊道:“我算出來了,我算出來了!”一路上惹得周圍的人驚異不已。很快,閉塞的家鄉滿足不了齊奧爾科夫斯基迅速增長的求知欲。16歲時,他孤身一人來到莫斯科求學。殘疾和貧窮把齊奧爾科夫斯基擋在了正規學校的門外。他只好借住在一位貧苦的洗衣婦家中,整個白天都在圖書館看書,直到天黑才返回住處。他還把父親寄來的一點錢,幾乎都用來買了書和做化學實驗用的藥品及器具,自己卻過著半饑半飽的生活。就這樣,短短兩年時間,齊奧爾科夫斯基以驚人的毅力,憑著勤奮好學的精神,自學完了中學和大學的物理、數學課程。清貧的家境,堅強的性格,使齊奧爾科夫斯基堅定了靠自己的力量生活的想法。他在尋找機會。23歲時,齊奧爾科夫斯基參加了伯洛夫公立中學的教師選拔考試。他以令人驚異的成績,被聘為這所中學的物理和幾何教師。有了工作,並不就等於有了優裕的生活保障。貧困仍然困擾著齊奧爾科夫斯基。除了涼水和黑面包,他一無所有!然而,他並不在意這些。他似乎再一次聽到了宇宙的呼喚。他一邊以極大的熱情教書,一邊開始了他的星際航空理論研究。他花費了差不多所有的空余時間和精力,研究出了氣體運動力學的新理論,並制作出了各種各樣的儀器和模型。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聽到宇宙的呼喚,感受到宇宙跳動的脈搏的。許多無知的人面對著他們無法理解的東西,往往是肆意地嘲笑和譏諷。因此,齊奧爾科夫斯基被說成是“空想家”,被罵成是“瘋子”。正在忘我工作的齊奧爾科夫斯基,對這些冷嘲熱諷置之不理。因為他的耳朵,早已不是用來聽這些的,它們只用來聽科學的呼喚,聽宇宙的呼喚!跟隨著宇宙的呼喚,齊奧爾科夫斯基在科學的道路上不斷地前進著,他又完成了全金屬飛艇和星際火箭的設計。不幸還在跟隨著他。一次聚精會神的實驗,使齊奧爾科夫斯基忘記了正在廚房爐子上烤著的衣服。衣服“呼呼”地燃燒起來,他卻全然不知。他的全部研究成果,包括他苦心積累的所有資料,頃刻間被大火一口吞噬。但是,不幸並不能使他屈服,因為宇宙的呼喚已是那樣的清晰可辨。他幾乎是沒有回一下頭,沒有停頓一下地繼續往前走。齊奧爾科夫斯基走得是那樣快捷而踏實。在世界上還沒有一架真正的飛機飛上天空的時候,他就提出了征服星際空間的具體設想,發表了人造****的圖樣,提出了以人造****為基地發射星際火箭的主張。以後,他又提出了液體燃料火箭的設想和原理圖,論述了火箭由地面起飛的條件和在星際空間飛行的條件,論證了設立宇宙飛行中間站的必要性,提出制造多級火箭的思想和理論,計算出了克服地球引力時火箭的最低飛行速度。他的《利用噴氣工具研究宇宙空間》《可駕駛的金屬飛船》《自由空間》《可操縱的金屬氣球》《宇宙火箭到來》《鋼質氣船》《噴射推進飛機》《星際航行》等一系列科學著作,為開創人類的宇航事業奠定了埋論基礎,為人類認識宇宙做出了巨大貢獻。舉世公認的人類“宇航學之父”——齊奧爾科夫斯基,終於走進了宇宙的懷抱。奧斯卡獎不是單為有聽力的人設置的,而是為所有的人設置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