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肯定不行,冬季栽培夏季品種同樣不行,遲栽也不行。三是選擇優質、高產的菌種。俗話說“好種出好苗”,沒有好的菌種就達不到好的產量。四是提高產品質量。做到適時采摘。食用菌生長分為前期、中期、後期三個時期,後期大量的孢子已經分生、老化,重量和品質都會下降。據了解,市場上最常見的平菇,大部分采收都在後期,同時有些從事食用菌銷售的商販還加些水,但消費者對此不清楚,買回去後烹饪,出現大量的水,一點鮮味也沒有,逐漸地消費者對這種產品就不再購買。還要注意增加室內通風和濕度,創造適合食用菌生長的環境。 發展一個產品要了解和掌握其市場信息,不能憑空想象。要了解市場上哪一種品種今年會走俏,哪一種品種適合在當地銷售,投入有多大、產生的效益如何、技術能不能接受等。靠“自產自銷”的思路來發展食用菌是不行的,可以考慮找一家有實力、技術過硬、信譽度好、可靠的單位與其聯手或簽約合同,生產出來的產品由單位來銷售。必須采取公司加基地帶農戶的發展方式來發展食用菌,由公司提供技術、新品種和市場,通過基地來生產,跟銷售方簽訂合同,帶動農民一家一戶生產,才能把食用菌生產風險降到最低 如何用牛糞種植蘑菇,及如何發酵,及如何選種子? 答:雙孢蘑菇牛糞、鋸末堆料發酵制種
傳統的雙孢菇制種技術成本高,成功率偏低,菌絲不易長到瓶底,水分不易控制,菌種易老化2000年夏季,我們采用了牛糞、鋸末堆料發酵技術進行雙孢菇制種,制母種的成功率達99.9%,制原種的成功率達98.1%.制栽培種的成功率93.2%。 制種方法如下:牛糞、鋸末的發酵選未變質的鋸末,過篩後在陽光下暴曬2~3天。曬時要攤勻、曬透。然後貯存備用。將牛糞曬干、打碎後備用。另外,備足碳酸氫铵、磷酸二氫鉀、生石灰、輕質碳酸鈣等輔料。將牛糞、鋸末,按體積比1:1的比例混合。同時,加入牛糞和鋸末總重量0.3%的碳酸氫铵、2%的磷酸二氫鉀、約2%的生石灰(生石灰的加入量,根據其質量而定,要求混合均勻後,ph值為7.5~8)、2%的輕質碳酸鈣。混合均勻後加水,使水分含量達68%~70%。然後建高1米、寬1.2米,長度不限的料堆。建好堆後插入溫度計。當溫度上升到75℃左右時進行第一次翻堆(時間約為10天)。每次翻堆前,給料堆表面噴少量的石灰水,在發酵過程中,若發現料堆的中下部有變黑的趨勢,可用木棍適當打孔通氣。一般翻堆4~5次,時間間隔為10、9、8、7天。若時間來不及,可翻堆3次。發酵完後曬干備用,發酵過程中容易出現的問題與處理辦法: (1)料堆不升溫或升溫緩慢。鋸末發酵不如秸稈升溫快,若發現升溫較慢,可適當加入碳酸氫铵,調節碳氮比,促其升溫。若溫度能升到60℃以上,則不必調節。 (2)料堆中下部變成黑褐色,有異味。這種現象是由缺氧引起的,原因是料堆堆得過大或過實,應抓緊翻堆,翻堆後打孔通氣。配制培養基將麥粒煮透後,加入麥粒體積1/4左右的鋸末發酵料,然後加人生石灰,將ph值調至7.5~8。按干麥粒的重量,加人1%~2%的輕質碳酸鈣,拌勻後裝瓶。鋸末料必須細碎,不能有大塊,防止因塊內干心而導致滅菌不徹底裝瓶時要將料充分混合。裝瓶時瓶子要放正,不能過度傾斜。否則,裝瓶後麥粒偏向一側,鋸末偏向一側,裝料後接入菌種。
我不懂,純粹不小心走進來的。a03不過估計首先要去買一蛇皮袋的木糠。 1)、原料及其配方
一、原料。栽培蘑菇的主要原料是農作物的秸桿(如稻草、麥草、玉米桿、油菜桿等)、農產品加工的副產品、野草和家禽、家畜的糞便等。另外,添加一定量的礦物質元素。
二、配方。(以0.25畝種植面積,淨播1000平方尺為計量單位)。
原材料單位數量原材料單位數量
菌種瓶100農家肥擔40-50
干稻(麥草)斤3000-3500尿素斤20-25
蘑菇專用肥斤200石灰斤50-80
油枯斤200-250菌膜斤18
其中無尿素,可用n、p、k為15-15-15的復合60斤,或n、p、k為13-5-7的復合肥120斤替代。
(2)、堆料發酵
1、堆料時間:最遲應在9月10日前。水稻收獲後,及時搶晴天曬干稻草,盡快、盡早堆料。
2、堆料的方法:在決定宜種菇的稻田內建堆。料堆寬2m,高1.5m,長度不限。一般100瓶菌種的料可堆長約8-9m。技術要求:稻草要干,不宜用霉爛稻草堆制。堆料頭一天,稻草要充分預濕,建堆前,蘑菇專用肥、油枯、尿素等混和均勻。千萬注意:不能將尿素與石灰混和。在建堆時,先鋪稻草,並將草棚改散,再潑糞水,後撒配料(輔料)。每層稻草厚度15-20㎝,共堆10-12層。料堆頂部建成屋脊形,防雨水進入。料邊四周要堆直,不能下大上小或大肚細腰,必須堆制規范,以利發酵。
3、翻堆:堆漚時間22-25天,翻堆要求:必須將培養料上下、生熟翻勻,做到內往外翻,四周往中間翻,上部往下部翻,下部往上部翻,翻勻堆直。第一次翻堆時,邊翻堆邊撒石灰。料如果偏干,可將石灰化入水中,潑在料上。建堆規格:第1-2次翻堆,料堆寬應每次縮窄10㎝;第3-4次時,每次放寬10㎝,其高度不變,長度縮短。培養料含水量要求:以成人用手捏緊一把稻草指縫間滴水滴數計算,建堆時約15-20滴,第一次翻堆時10-15滴,第二次翻堆時5-7滴,第三次翻堆時4-5滴,第四次翻堆時3-4滴。設置排氣孔要求:從翻堆第三次開始,在料堆的正中應設兩排間距為1m×0.8m,直徑10㎝的排氣孔,以改善通氣狀況,利於發酵和排除氨氣。料堆好後含水量在60-65%左右,用手緊握,指縫間滴水2-4滴;⑤ph值在7.5-7.8之間。
(3)播種
1、種菇稻田土壤要求。一般壤土、泥土或壤沙土為宜,不宜用沙土。
2、搭棚架、開廂。搭建棚架的標准:以100瓶菌種為例,可建一個棚。棚寬10m,長15m,可開7-8廂,或建兩個棚,棚寬8m,長10m,可開6-7廂。每廂之間留走道,兩邊的邊廂寬50-60㎝,廂埂寬10㎝,除掉廂埂,淨廂面寬40-50㎝,中間廂面,淨廂面寬110-120㎝,走道寬40㎝。棚架頂端高度為1.7-1.8m,淨播面68-70%。如只建一個棚的,應在棚中間頂端開排氣孔(天窗),不少於兩個,每個排氣孔直徑30-40㎝,排氣囪高1.1-1.2m。大棚用專用黑膜覆蓋。兩頭留可進出及通氣的門,並掛上草扇遮光。
3、料上床。將發酵好的培養料,於播種前一天采用干淨的籮篼挑運到已開好的廂面上,將料堆成紅苕埂。播種時,將料抖松、拌勻、抖平,按廂規定寬度,使培養料在正常松緊情況下,厚度為15-18㎝,一般厚度不低於12㎝,不超過20㎝。培養料越薄,產量越低。培養料太厚,又造成浪費。
4、播種
①播種前菌種處理:掏種前一天晚上,要用75%敵敵畏,按藥:水=1:1的比例,進行菌種熏蒸,以防止菌種瓶口及棉塞的污染。掏種前要用高錳酸鉀水溶液,對瓶口、瓶身擦洗消毒,掏菌種所用工具和盛裝容器要清洗消毒。菌種掏出後,分成黃豆大小顆料,不可揉搓。
②播種方法。根據每廂面積,分廂定量播種,先掏一半播種後,再掏另一半播種封面。具體方法:象撒谷粒一樣,將菌種按廂均勻地撒在料床上。菌種要撒播均勻,第一次播種後,用草扒勾勾輕輕打料床,讓部份菌種抖落在二層培養料中,同時再將另一半菌種均勻撒播在料床表面封床,並用草扒背面輕拍床面,保證床面平整。
③加蓋清潔的報紙。播種後最好在料床表面覆蓋報紙,播一廂蓋一廂,以利發菌。
5、播種後管理。播種後的管理重點:通風、降溫、保濕、防雜菌和補種。
(4)、覆土
1、覆土時間。掌握覆土時間的原則:“料到不等時,時到不等料”。即播種後,菌絲往下吃料2/3時,不論播種時間長短即可覆土;播種後10天左右,最遲不超過15天,不論菌絲吃料深淺與否也即可覆土。
2、覆土的方法。將走道上的表土鏟掉,用二層土挖翻扦細,邊挖邊覆土。
3、覆土的要求。泥土要求下粗上細,粗土小如胡豆,大如鴿蛋。覆土厚度4-5㎝。土壤干濕度以含水量50-55%為宜,即“捏得扁,搓得圓,不粘手或略粘手”為宜,土料偏干偏濕覆土效果都不好。土料一定要覆平,不能太薄或太厚。覆土料采用壤土、沙壤土、粘土、粘壤土均可,切記不能用沙土。
4、覆土前床面處理。覆土前料床要鋪平,覆蓋報紙的應揭掉報紙,用克霉靈2兩、敵敵畏2兩,兌水30斤(一背水),在料床均勻噴霧滅除雜菌,一般100瓶菌種的菌床面積噴施一背水即可。
5、覆土後管理。管理的重點是通風,保溫,保濕,防雜菌。白天揭開兩頭薄膜通風,晚間關上。如遇氣溫偏高,晚上可不關;如遇氣溫低,白天也可不揭膜。如果土層偏干,可少通風,多保濕,確實遇干旱天太干的,可用清水噴霧床面,保持覆土層濕潤。如果土層偏濕,又遇澇災,則要多通風,少保濕。如土層出現雜菌,可用克霧靈兌水噴施中心病團。
(5)出菇、采菇
出菇期管理:出菇時,在菌絲扭結,菇床普遍出現豌豆大小菇蕾時,可少量噴施清水,到1-2天後,菇蕾有胡豆大小時,應增加噴水量。一般采菇後,除雨天外,均可噴水,特別是晴天,采後更應噴水。噴水的技術很重要,不能多噴,也不能少噴。具體標准要看天、看菇、看土干濕噴水。
采菇:采菇不以大小為標准,而以菇齡為標准。一般可見豌豆大小幼菇到采收時間:前3潮,2-3天可采收,4潮後,氣溫較低,3-5天采收,元月後,5-7天采收。但11月份高溫時節,一天要采兩次以上。總之,堅持“采嫩不采老,采早不采遲的”原則。
采菇方法:前3潮采用左右旋轉扭菇法,第4潮後采用扯菇法。
采菇處理:采的菇要輕拿輕放輕運。邊采菇邊用刀將泥腳切掉,並一刀切平,不得留有泥腳。 像養盆景一樣在家養蘑菇喔~[蘑菇包] 喜歡就qq我:339446552 養蘑菇,但這裡的養蘑菇是真真正正地養蘑菇。自己買蘑菇包(菌種)放在客廳的花盤旁或者床頭,長出來的漂亮蘑菇成為你客廳,臥房一道亮麗的風景,你就成為種菇達人,收到朋友們的羨慕眼光,同時有孩子的朋友可以教小朋友觀察植物生長,只要拿著我們配好的菌包,定期給它澆澆水,就會慢慢長出來,幾乎一天一個樣。 客廳裡面的香菇 准備送給朋友的禮籃 我們的網店上附有每一種蘑菇的種植方法(溫度,濕度,光照),菌包不需要太多光照,在室內最為適宜,同時菌包的生長溫度比較接近室溫(25℃-30℃),只需要你每天噴噴水,像養花一樣就可以,更多的是它還可以讓你全家享受你親手種植的鮮美蘑菇,讓全家感覺你愛的同時帶給她們健康的身體,我們將附上每一種菇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 菌菇種類多,繁殖快,每一個菌棒可以持續生長50天,你可以采摘兩次,也就是1-1.5公斤鮮菇,同時用完後的菌棒和菌包對於喜歡種植花草的你來說是良好的肥料。 我們目前提供的菌包種類:
我們可以滿足上海地區團購需求,如果那位親可以組織團購,我可以將菌包送至指定地點,各位親可以免除運費。
香菇 古色古香(需要提前一周預訂) 放在電腦桌上草坪上的香菇 白平菇出水芙蓉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