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建議去醫院化驗大便,因為是在酒後出現黑便,所以胃出血的可能較大,一定不要耽誤了。祝好運!
是上消化道出血,胃腸出血可能大些,鮮血就要考慮是肛腸方面。黑便多半是胃被酒傷了。
黑便是怎麼回事
黑便在臨床非常多見。有些是由食物引起,有些是由疾病引起。有些黑便可以自行緩解或消失,有些黑便不注意會引起嚴重後果。正常大便顏色為黃色,如果大便顏色變白色或黑色,尤其是黑色,就要查找變色的原因了。近期吃過豬紅或補血的片劑,水劑,或吃過含碳的中藥,以及西瓜等食物,這種黑便可不處理。否則就是身體出現問題了。
一般來說排了病理性黑便就提示有上消化道出血。上消化道出血通常是指食管、胃、十二指腸、膽道及胰腺部位的出血。病變在幽門以上,一次出血量較多,或出血量雖不多而速度較快,或病變雖在幽門以下,但短時間內出血量較大、血液反流入胃,可引起嘔血。如病變雖在幽門以上但出血量不大(100ml/d左右),且速度不快,或病變在幽門以下,就產生黑便了。黑糞顏色的變化與出血病變的部位及出血量及在消化道內停留的時間有密切關系。若出血量大,在胃內停留時間較短,迅即嘔出.則呈鮮紅或暗紅色;若出血量不大,血液在胃內停留較久,血紅蛋白經胃酸的作用變為正鐵血紅素,則嘔吐物呈咖啡渣樣;血液若在腸道運行較快、停留時間不長,則呈紫紅色或暗紅色;若血液在腸道內停留時間較長,經腸道細菌的作用變為硫化物,則呈黑色,且粘稠發亮狀似柏油,稱為柏油樣大便。這種黑便潛血試驗都在3+—4+左右。小量出血大便呈黑色,潛血試驗都在1+—2+。
引起黑便的原因
1.損傷化學性損傷如誤食強酸、強鹼或其他腐蝕性藥物以及大量飲酒,可使食管和胃粘膜壞死、出血;物理性損傷如食管異物或內鏡誤傷,又如胃石(柿石);胃粘膜脫垂症、膈孔疝以及因劇烈嘔吐所引致的胃、食管贲門撕裂綜合征(mallory—weiss綜合征)等,均可使食管或胃粘膜受損傷而出血。
2.炎症應激性潰瘍:多見於嚴重創傷;嚴重燒傷、休克、嚴重感染、腦血管意外、顱腦損傷、嚴重缺氧之後,常有廣泛的胃粘膜糜爛和出血。
3胃酸分泌亢進:若胃酸濃度太高,ph<4時,使胃蛋白酶原活化而引起胃、十二指
腸潰瘍,活動性潰瘍易致出血;促胃液素瘤系因胰腺持續分泌大量促胃液素,引起胃酸過
多而致多發性消化性潰瘍而產生黑便。
4膽汁反流:胃液和膽汁反流入食管可致反流性食管炎;膽汁反流入胃則引起糜爛
性或出血性胃炎,胃部手術後的吻合口潰瘍也與膽汁反流有關;上述情況均可引起胃出
血。
5藥物損害:有些藥物可損傷胃粘膜,引起糜爛和潰瘍,如消炎痛、保泰松、阿司匹
林等;腎上腺皮質激素除促進胃酸、胃蛋白酶的分泌外,還可抑制有保護作用的胃粘液分
泌,且可能與應激性潰瘍有關。
6感染:結核和真菌感染雖少見,但確可引起食管、胃、十二指腸粘膜糜爛和出血
鉤蟲寄生於十二指腸,因不斷更換吸血部位,又有在叮咬處分泌抗凝物質使流血不止,估
計每條鉤蟲吸血o.5ml/d,在鉤蟲病流行區,鉤蟲病是黑糞的常見病因之一。
7腫瘤惡性腫瘤因組織壞死而致出血,胃癌最多見,胃惡性淋巴瘤和肉瘤較少,還有胃平滑肌瘤、腺瘤、息肉等亦可引起出血;食管癌偶致出血。胃癌引起的出血多為少量持續,應特別注意。
8門靜脈高壓症:門脈高壓使門腔靜脈間形成側支循環,而有食管及胃底靜脈曲張,這些曲張的靜脈極易破裂而致出血,引起睦張靜脈破裂的誘因頗多,如食物粗糙、過硬、過燙、辛辣、油炸食品,或因負重、摒氣、膽汁反流、食管頻繁收縮、用力排便等。
9其他血管病變:包括主動脈瘤穿入食管或十二指腸,毛細血管壁通透性或脆性增
加(如流行性出血熱、鉤端螺旋體病、麻疹、猩紅熱、過敏性紫癜、血小板減少性紫瘴等);以及腸系膜血管栓塞、血管瘤、遺傳性出血性毛細血管擴張症等。
10全身性疾病病如各種血液病(再生障礙性貧血、白血病)、血友病、尿毒症、結締組織病(系統性紅斑狼瘡、結節性多動脈炎)。彌漫性血管內凝血是由多種病因引致的一種凝血功能障礙,有時以黑便為主要表現。
排出黑便後要確定黑糞是否確為上消化道出血。如前所說,要明確患者食物中是否有大量動物血、中藥、藥用炭、鐵劑或铋劑等。並明確患者近日有無鼻出血或口腔、咽喉部出血。有時上呼吸道的出血流入胃腔也會出現黑便。出血量的估計,一般在出血量超過10ml時糞便潛血試驗即可呈陽性;出血量達到100ml,糞便顏色轉黑;在較短時間內上消化道出血量若超過300ml,可以引起嘔血。出血量若小於400ml,可以無任何臨床表現,因失血量可由組織液、肝脾貯血和血管收縮的代償,減少的血容量不致引起各種症狀發生;若排出柏油樣大便或出血量達到700~800ml,即使出血速度不快,也可以產生症狀,諸如全身乏力、軟弱、眩暈、口渴畏寒等,原先健康情況較差或老年患者,則可有血壓下降及脈搏增速等情況;若出血量達到1500ml以上,則發生出血性休克,而有煩躁不安或意識不清、面色蒼白、四肢濕冷、口渴、冷汗、血壓下降(收縮壓<10.。7kpa,即80mmhg,脈壓<4kpa,即30mmhg)、脈搏細數(>120次/。rain)。有人指出,根據收縮壓可初步估計失血量:收縮壓為12.0~13·3kpa(90~100mmhg),失血量約為總血量的1/5;收縮壓降至8.o~10.7kpa(60~80mm}起)失血量約為總血量的1/3;收縮壓降至5·3~6.7kpa(40~50mmhg),失血量約為總血量的1/2,此時患者病情已十分危殆,若無積極、有效的搶救,後果將非常嚴重。有下列情況之一者提示出血量已超過600ml:①患者從平臥轉為半臥位時感頭暈;②平臥靜息時心率>120次/min;③收縮壓<12kpa(90mmhg)、脈壓<4kpa(30mmhg)。
黑便的伴隨症狀對判斷原發病有幫助。如原有上腹部反復發作的隱痛或脹痛,有泛酸,疼痛發作有一定的周期性節律性,且與飲食有關,呈“進食一疼痛一緩解”或“疼痛一進食一緩解”,應考慮引起黑便的原因以消化性潰瘍最大;若上腹部持續隱痛、無周期與規律性,與進食無關,且食欲減退,日漸消瘦,則胃癌可能性大;原有吞咽不適或吞咽困難的患者,可能是食管憩室炎、食管裂孔疝、反流性食管炎、食管癌等。原有肝炎後肝硬化或晚期血吸蟲病患者,發生黑便應首先考慮由於門脈高壓所致的食管靜脈或胃底靜脈曲張破裂。若原有膽囊炎、膽石症的患者,則可能在急性發作時有膽道出血。原有血液病的患者,可能由於凝血功能障礙。黑便患者若同時伴有發熱,應考慮是否流行性出血熱或鉤端螺旋體病的早期症狀,宜多注意流行地區、季節等流行病學資料,這兩種病臨床表現復雜,病情多變,有時早期診斷有一定難度。曾有胃部手術史的患者,發生黑便後宜考慮有無膽汁反流性胃炎或吻合口潰瘍。因暴飲暴食、酗酒及(或)因之引起劇烈嘔吐發生黑便者,多因急性食管胃粘膜損傷。誤服強酸、強鹼或其他腐蝕劑者,當由腐蝕性食管炎和胃炎所引致。多種藥品可致黑便,常用者如阿司匹林、消炎痛、保泰松、腎上腺皮質激素等。
對於黑便出現一定及時查找原因,對病理性黑便要去醫院做相關檢查。
兩種可能性:1,排毒 2,胃出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