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字箴言,也就是六字真言,源於梵文,現由六個藏文字母門、嘛、呢、叭、咪、吽)組成,是藏傳佛教密宗的一種咒語,也是一種發聲法。對比准確、通用的漢語音譯為:嗡,嘛,呢,叭,咪,吽。佛教密宗覺得這六字屬於佛教密宗蓮花部,其緣起即蓮花生菩薩祈去極樂世界所唱的六字聖歌,後來藏傳佛教將六字真言定為觀世音菩薩的明咒。
藏傳佛教把這六字看作經典的根源,主張信徒要循環往復吟誦,才能積功德,****,方得解脫。據說,藏學家的最新研究成果,認為六字真言意譯為“啊!願我****,與佛融合,阿門!”,還有的藏醫學著作認為六字真言的詩意解釋是:“好哇!蓮花湖的珍寶!”
中國著名梵文專家季羨林先生對六字真言也作過一般性考證:“按嘛呢叭吽,即所謂‘六字真言’。原文是梵文:ommanipadmehum,含義是:‘,摩尼寶在蓮花中,吽!’這是音譯。關於六字真言,佛典中有不同的說法。有所謂觀音菩薩的六字陀羅尼,有文殊菩薩的:縛雞淡納莫,有阿難的。上面寫的這個六字真言,一般說是出自蓮花手菩薩,是喇嘛教的。在****等喇嘛教流行的地區,非常習聞”。在此基礎上對六字真言的意義還可以作如下更具體的解釋:
“唵”表示佛部心,念此字時,必須身體要應於佛身,語要應於佛語,意要應於佛意,也就是說要身、語、意相應,與佛成為一體,這樣才能獲得成就。
“嘛呢”二字系梵文,意思是如意寶,表示寶部心,這個寶貝又叫嘛呢寶,據說它隱藏在海龍王的腦袋裡,如果得到這個寶,入海就會有各種寶貝前來會聚,進山則各種珍寶也能無所不得,所以又叫“聚寶”。
“叭咪”二字意為蓮花,表示蓮花部心,比喻佛法像蓮花一樣出污泥而不染,永遠純潔。
“吽”字表示金剛部心,是祈願成就的意思,即必須依靠佛的力量,才能得到正覺,成就一切,普渡眾生,最後達到佛的境界。
藏傳佛教密宗又將這六字真言視為一切佛教經典的根源,循環往復不斷念誦,即能消災積德、****而成佛。因此,六字真言盛行在藏族社會之中,僧俗人士不管是勞動還是休息,甚至在睡覺前都誦念不已,於是就產生了不可思議的巨大精神力量。如果你有什麼不順心的事,那就保證你心情愉快;假如你有什麼病痛和災難,就保證你平安無事。
除了時時刻刻的念誦外,人們還將六字真言刻寫、繪制出來,表示對幸福的憧憬和對觀音菩薩的崇拜。在青藏高原,六字真言可以說是觸目皆是,在高山之巅、深溝峽谷之旁,都可看到,似是鬼斧神工。在寺院的裡裡外外,在居民的屋頂上、牆壁上,牧民的帳篷周圍,都有經過藝術加工的六字真言。它們雖然琳琅滿目、酷似藝術裝飾品,但實際上在表達人們心坎裡的意念,給人以強烈的宗教感。
與六字真言相關的還可以列舉很多,如六字真言旗、六字真言幢、六字真言桶(筒)、六字真言石刻等等,其中六字真言石刻規模宏大,影響深遠,堪稱六字真言之寶庫。
六字箴言為藏傳佛教名詞,據說是佛教秘密蓮花部之“根本箴言”。它包含佛部心、寶部心、蓮花部心及金剛部心等內容。“唵”,表示佛部心,謂念此字時,自己的身體要應於佛身,口要應於佛口,意要應於佛意,所謂身、口、意與佛成一體,才能獲得成就;“嘛呢”梵文意為“如意寶”,表示“寶部心”,據說此寶出自龍王腦中,若得此寶珠,入海能無寶不聚,上山能無珍不得,故又名“聚寶”;“叭咪”,梵文意為“蓮花”,表示“蓮花部心”,以此比喻性如蓮花一樣純潔無暇;“吽”表示“金剛部心”,祈願成就的意思,即必須依賴佛的力量,才能得到“正覺”,成就一切,普渡人生,最後達到成佛的願望。 六字箴言,漢字音譯為:唵(an)、嘛(ma)、呢(ni)、叭(ba)、咪(mei)、吽(hong)。 六字箴言,也就是六字真言,源於梵文,現由六個藏文字母門、嘛、呢、叭、咪、吽)組成,是藏傳佛教密宗的一種咒語,也是一種發聲法。對比准確、通用的漢語音譯為:嗡,嘛,呢,叭,咪,吽。佛教密宗覺得這六字屬於佛教密宗蓮花部,其緣起即蓮花生菩薩祈去極樂世界所唱的六字聖歌,後來藏傳佛教將六字真言定為觀世音菩薩的明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