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也在鑒別方面起到了劃分時代的作用。
在滕王閣古玩市場經營文房四寶的肖先生告訴記者,墨的年代也可從墨模雕刻上來仔細鑒別。由於明清兩代書畫受各流派的影響,其風格有所不同,因書畫風格的不同,其墨模雕刻技巧、手法,有著明顯的時代區分。明代的書法多遒勁,雕刻手法為了表達遒勁,刀法則需要深厚,才能顯示字體雄健,陽文字鋒芒峻厲,圭角嶄然。清代書法多秀潤,雕刻手法必須掌握精秀潤細的刀法,才能表達柔麗清雅。繪畫與書法完全一致。總之,以此為法度來鑒別明清兩代名墨,就可以掌握實質內涵。另外,從墨模上鑒別墨品,墨模使用年代影響墨面的清晰,凡是初版初刻,花紋、書畫、印章均特別清楚悅目。相反,墨模使用久了,墨面就顯得模糊不清,可能是復制,年代則稍晚一些。
據了解,通過墨的漆衣也可鑒別墨,所謂漆衣是在墨面上加刮摩。漆衣墨凡年代較遠,漆皮顯得渾厚,並呈蛇皮斷紋,與古琴相似。斷紋不是裂紋,有紋不裂,隱蘊在漆皮之間,又與古瓷開片相同。漆皮墨盛於萬歷年間,清康熙墨少見,乾隆晚期以後漆衣墨,其光澤漂亮有余,而倉厚渾樸不足。此外,墨上的漆邊也可作為不同時代的風尚,有助於我們對年代的鑒別。明代大多漆上下左右側通漆邊,正面背面為本色。清代多漆兩面的邊,兩側上下都不漆。
■了解古墨提高眼力
墨的歷史久遠,且各種墨品繁多,大致可按照制墨的原料劃分為松煙墨、桐煙墨、漆煙墨、油煙墨等。
另外,按照制墨用途不同則可劃分為:普通墨,一般人用來書寫的墨,形式簡樸,墨品名稱與墨家字號直接用金藍色書寫。貢墨,古代大吏請墨家制造,進呈皇帝的墨,都署有進呈者的名款,有的也署墨家的名款,這種墨大多為墨中珍品。御墨,皇帝用墨。唐以後設墨務官,專制御墨。清代御用墨又分內務府墨作所制和徽州墨家所制兩類。自制墨,按照制墨者意願制造的墨。明清自制墨分為“文人自怡”型和“精鑒好事”型,兩類都屬上品。珍玩墨,不為使用而為欣賞珍玩制作的墨,形狀大多小巧玲珑,大小盈寸、煙料、做工都屬上乘,藝術性強,是墨中珍品。禮品墨,作為禮物饋贈的墨。有壽禮墨、婚禮墨和贈送學生墨等,這類墨多注重外表裝潢精美,但煙料稍差。藥墨,當作藥物治病的墨,一般是松煙墨,有些署墨家名款,有些直接署藥店名款。
現在,因為對墨的使用相對較少,對墨的了解也就知之甚微,有專家告訴記者,收藏古墨必須熟讀前人墨譜。據這位專家稱,專記藏墨的書起於明末清初萬壽祺的《墨表》。此書分為四卷,第一卷是表中所記各墨的總論,第二卷列舉這個表的中心內容,在這裡對每一塊墨都從正、背、左、右、式五個方面將墨的各個側面的銘文、花紋和整體式樣記載下來。第四卷是古今墨論,所收的歷代關於墨的記載,屬於掌故性質。
在《墨表》之後,墨譜逐漸多了起來。如《雪堂墨品》、《百十二家墨錄》、《硯山羰墨譜》、《借軒墨存》、《摩墨序墨考》等不下幾十種,有的書還附有墨的拓片,值得藏墨家借鑒閱讀,以提高眼力。
■鑒別古墨偽品
收藏中“跑火”的品種,必然逃不脫偽品的魚目混珠,在滕王閣古玩市場,每周都可以看見用破舊的錦盒包裝的古墨出售,而記者在景德鎮的市場上,也曾見過專門批發出售仿制古墨的小店。
在景德鎮記者曾拉了不少的近乎,才從出售仿制古墨的店主口中套出了些許識別仿制古墨的方法,據那位店主稱,墨的構成必須有膠,因空氣的侵蝕和年代久遠的緣故,膠質極易干枯,故年代太久的墨,自然有破碎之勢。目前,完整的明墨已不多見,宋以上者就更是難求。因此,有些制偽者將破碎的古墨重新裝制,以博高價。現在所見年代久遠的名墨而完整如新一般都屬此類。另外古名墨因年代逾久,傳遺時失群是常事,成龍配套的很少。為成套獲利,制偽者一般采取尋找同時代同樣式來湊數,但是這種方式很難配齊。所以,仿制者大多采用相同質量的墨進行重制來補數,所制精良者也不易鑒別。一般來說,古墨的偽品大多質料粗糙,幾乎不是煙料,形同土塊,用手敲之,聲音喑啞,體輕呈灰白色,墨模粗糙,墨料不好,且因和膠不勻,墨色也就顯得濃淡、厚薄不勻,書寫時有粘筆的感覺。也有今人在獲得清代制的精品墨後,將原名款挖去,再用墨蠟填平,並在墨蠟處镌刻名款、年代、略施金色加以打磨的技法。這都要收藏者多加甄別。
真正佳妙古墨必香而不艷,絕無刺激之奇烈暴性香味或惡臭味。古色古香是古墨的兩個基本屬性,也是鑒別古墨的關鍵 要看國家和地區,有很多因素決定的,反正不會用章魚,呵呵,蛋白脂不容易保存。<br/><br/><fontcolor=#0556a3>參考文獻:</font>無
上一页 [1]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