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歷為什麼會有閏月?——農歷置閏月是為了協調回歸年與農歷年的矛盾。 回歸年與農歷年有什麼矛盾呢?先記住:回歸年的總長度為365.2422日,朔望月的長度為29.5306日。 十二個朔望月構成農歷年,長度為29.5306×12=354.3672日,比回歸年少10.88天即將近11天,每個月少0.91天,近1天。 依此,如農歷年某年春節為大雪紛飛的冬天,第二年的春節就會在季節上提前11天,第16個農歷年就會出現在赤日炎炎的夏天。 如按十三個朔望月構成農歷年,長度為29.5306×13=383.8978日,比回歸年又多出18天多。
如果按上述規定制定歷法,就會出現天時與歷法不合、時序錯亂顛倒的怪現象——這就是矛盾。
****百科上有,介紹的很詳細。 不是很懂,學習下 沒什麼規律,每年都買日歷或通書來看看呗。 只要是能夠被四整除的年份酒一定有閏月! 四年一閏四十年一閏 閏月是每逢閏年所加的一個月。陰陽歷以朔望月的長度(29.5306日)為一個月的平均值,全年12月,同回歸年(365.2422日)相差約10日21時,故順置閏,三年閏一個月,五年閏二個月,十九年閏七個月。閏月加在某月之後叫“閏某月”,如剛剛過去的2009年農歷閏月為己丑年閏五月(2009年6月23日——2009年7月21日)、即將來臨的農歷閏月為2012年的壬辰年閏四月(2012年5月21日——2012年6月19日)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