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鐵觀音是綠茶嗎?正文

鐵觀音是綠茶嗎?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知。我國歷代醫書記載頗多,歷代文人墨客、高僧也無不揮動生花妙筆,頌茶之提神益思之功。白居易《贈東鄰王十三》詩曰:“攜手池邊月,開襟竹下風。驅愁知酒力,破睡見茶功。”詩中明白地提到了茶葉提神破睡之功。蘇東坡詩曰:“建茶三十片,不審味如何,奉贈包居士,僧房戰睡魔。”他說把建茶送給包居士,讓其飲了在參禅時可免打瞌睡。飲茶可以益思,故受到人們的喜愛,尤其為一些作家、詩人及其他腦力勞動者所深愛。如法國的大文豪巴爾扎克、美籍華人女作家韓素音和我國著名作家姚雪垠等都酷愛飲茶,以助文思。鐵觀音可提神益思,其功能主要在於茶葉中的咖啡鹼。咖啡鹼具有興奮中樞神經、增進思維、提高效率的功能。因此,飲茶後能破睡、提神、去煩、解除疲倦、清醒頭腦、增進思維,能顯著地提高口頭答辯能力及數學思維的反應。同時,由於鐵觀音中含有多酚類等化合物,抵消了純咖啡鹼對人體產生的不良影響。這也是飲茶歷史源遠流長、長盛不衰、不斷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編輯本段]【沖泡方法】
明代的許次疏在《茶疏》中說:“茶滋於水蘊於器,湯成於火,四者相連,缺一不可”。茶、水、器、火四者,環環相扣,這和我們談的如何泡好茶正好相呼應。泡茶看似容易,將茶置於壺內,注熱水,待片刻,再倒出來,就完成了“泡茶”!表面看來,鐵觀音茶就如上述的分解動作,就可得好茶湯!然而,靜心觀茶、識茶,鑽研茶的特質,才是泡好茶的第一步!在上述文字記載之外,實際泡茶過程中,以及面對不同茶葉和茶器時更仔細分辨,才得好茶湯滋味。
安溪鐵觀音茶的泡飲方法別具一格,自成一家。首先,必須嚴把用水,茶具,沖泡三道關。“水以石泉為佳,爐以炭火為妙,茶具以小為上”,意思就是水以山泉水最好,茶具以小巧方便為佳,如果用炭火來燒水那是最好不過。
沖泡按其程序可分為八道:
1白鶴沐浴(洗杯):用開水洗淨茶具
2烏龍入宮(落茶):把鐵觀音茶放入茶具,放茶量約占茶具容量的五分;
3懸壺高沖(沖茶):把滾開的水提高沖入茶壺或蓋瓯,使茶葉轉動;
4春風拂面(刮泡沫):用壺蓋或瓯蓋輕輕刮去漂浮的白泡沫,使其清新潔淨;
5關公巡城(倒茶):把泡一,二分鐘後的茶水依次巡回注入並列的茶杯裡;
6韓信點兵(點茶):茶水倒到少許時要一點一點均勻地滴到各茶杯裡;
7鑒嘗湯色(看茶):觀嘗杯中茶水的顏色
8品啜甘霖(喝茶):乘熱細綴,先聞其香,後嘗其味,邊啜邊聞,淺斟細飲。飲量雖不多,但能齒頰留香,喉底回甘,心曠神怡,別有情趣。
習茶技藝五、習茶:
對於沖泡藝術而言,非常重要的一點是講究理趣並存的程序,講究形神兼備。茶的沖泡程序可分為:備茶、賞茶、置茶、沖泡、奉茶、品茶、續水、收具。
[編輯本段]【茶史追溯】
安溪境內有不少古老的野生茶樹。在藍田等地發現的野生茶樹,樹高7米,冠達3.2米。據專家論證,已有1000多年的生長歷史。此外,在西坪、福前等地也不斷發現野生茶樹,表明了安溪具有豐富的茶樹資源和悠久的產茶歷史。
據考,安溪產茶始於唐末。明清時期,是安溪茶葉走向鼎盛的一個重要階段。明代,安溪茶業生產的一個顯著特點是飲茶、植茶、制茶廣泛傳遍至全縣各地,並迅猛發展成為農村的一大產業。
名茶鑒賞
鑒別鐵觀音是一項高深的學問,安溪著名茶師和老茶農觀形聞香即可鑒別茶葉優劣,道行高者甚至能品斷此茶產何地何村、幾年生茶樹,特點突出者還能品味出自何名茶師之手。外行人品飲鐵觀音可從"觀形、聽聲、察色、聞香、品韻"入手來辨別茶葉優劣。
觀形:優質鐵觀音茶條卷曲、肥壯圓結、沉重勻整;
聽聲:精品茶葉較一般茶葉緊結,葉身沉重,取少量茶葉放入茶壺,可聞"當當"之聲,其聲清脆為上,聲啞者為次;
察色:成品茶色澤鮮潤,帶砂綠色,紅點鮮艷,葉表帶白霜。沖泡後湯色金黃,濃艷清澈,茶葉展開後葉底肥厚明亮(鐵觀音茶葉特征之一葉背外曲),具綢面光澤,此為上,湯色暗紅者次之;
聞香:精品鐵觀音茶湯香氣濃馥,其獨特香氣芬芳撲鼻,且馥郁持久,令人心醉神怡。品韻:古人有"未嘗甘露味,先聞聖妙香"之妙說。
細啜一口,舌根輕轉,可感茶湯醇厚甘鮮;緩慢下咽,韻味無窮。以上種種,正是安溪鐵觀音之魅力所在。
[編輯本段]【鐵觀音新國標】
據悉,新修訂的福建安溪鐵觀音國家標准《地理標志產品安溪鐵觀音》(gb/t19598-2006)6月1日起正式實施。
《地理標志產品安溪鐵觀音》(gb/t19598-2006代替的是gb19598-2004《原產地域產品安溪鐵觀音》,除了標准性質和名稱的修改外,對衛生指標做了修改,增加了防偽專用標志的使用要求,同時規定保質期由企業自行確定。
[編輯本段]【鐵觀音喝法與使用】
鐵觀音最好用蓋碗泡,水盡量用純清水來泡,水溫九十度左右為宜,第一道水洗茶和暖杯,第二道水十五秒為香,以後每道順延十五秒,
最好不超過七道茶水,若是春茶基本是五道,無明顯茶香後屬茶渣,雖有味實無保健之效,鐵觀音非越久越好喝,茶香回味為好茶獨有,
所以品茶以新茶為佳,且上好鐵觀音有酸度,若久存則酸度漸失去。
新茶並非越新越好,喝法不當易傷腸胃,由於新茶剛采摘回來,存放時間短,含有較多的未經氧化的多酚類、醛類及醇類等物質,這些物質對健康人群並沒有多少影響,但對胃腸功能差,尤其本身就有慢性胃腸道炎症的病人來說,這些物質就會刺激胃腸黏膜,原本胃腸功能較差的人更容易誘發胃病。因此新茶不宜多喝,存放不足半個月的新茶更不要喝。
此外,新茶中還含有較多的咖啡因、活性生物鹼以及多種芳香物質,這些物質還會使人的中樞神經系統興奮,有神經衰弱、心腦血管病的患者應適量飲用,而且不宜在睡前或空腹時飲用。正確方法是放置半個月以後才可能使用。
在泡行茶過程中,身體保持良好的姿態,頭要正、肩要平,動作過程中眼神與動作要和諧自然,在泡茶過程中要沉肩、垂肘、提腕,要用手腕的起伏帶動手的動作,切忌肘部高高抬起。沖泡過程中左右手要盡量交替進行,不可總用一只手去完成所有動作,並且左右手盡量不要有交叉動作。沖泡時要掌握高沖低斟原則,即沖水時可懸壺高沖、或根據泡茶的需要采用各種手法,但如果是將茶湯倒出,就一定要壓低泡茶器,使茶湯盡量減少在空氣中的時間,以保持茶湯的溫度和香氣。
品茶包括四方面內容:一審茶名,二觀茶形色澤(干茶、茶湯),三聞茶香(干茶、茶湯),四嘗滋味
在泡行茶過程中,身體保持良好的姿態,頭要正、肩要平,動作過程中眼神與動作要和諧自然,在泡茶過程中要沉肩、垂肘、提腕,要用手腕的起伏帶動手的動作,切忌肘部高高抬起。
[編輯本段]【鐵觀音的保存】
一般來說,我們買的鐵觀音茶葉基本上是每包7克的包裝,這種包裝方法采用了真空壓縮包裝法,如果是這樣的包裝,並附有外罐包裝的,如果您近期(20天之內)就會喝完的,一般只需放置在陰涼處,避光保存,如果您想達到保存的最佳效果和最長時限的話,建議在速凍箱裡零下5度保鮮,這樣可達到最佳效果。
不過,鐵觀音茶作為一種飲料,即便其已經烘干壓縮包裝,也並不意味著可以永久保存,如果要喝出新鮮的味道,建議買回家的鐵觀音茶最好一直放在冰凍箱裡零下5度保鮮,最多不要超多一年,以半年內喝完為佳!
針對鐵觀音的保存來說,一般都要求低溫和密封真空,這樣在短的時間內可以保證鐵觀音的色香味,但是在實際的保存中為什麼會經常出現茶葉保存時間不長但色香味均不及開始泡飲的茶葉,原因如下:茶葉發酵後的烘干程度目前采用的茶葉制作技術朝輕發酵的方向轉變,這中間感德的茶葉就是比較典型的代表,在輕發酵中,茶葉容易體現高昂的蘭花香,茶湯也比較漂亮(呈現標准的綠豆湯),但是要讓干茶葉體現香氣,一般情況茶葉就不會烘得太干,茶葉含一定的水分,這樣的茶葉在後期保存時一定需要注意茶葉的低溫和密封,以減少水分在茶葉中的作用。如果茶葉烘得比較干,入手感覺很脆很干爽,這樣的茶葉對低溫的要求就比較低。
茶葉發酵程度的控制有經驗的制茶人在控制茶葉的發酵是會充分考慮到市場流通和保存的問題,所以在制茶時會通過發酵程度的控制來保持茶葉的鮮香,通俗的講大家都知道波峰波谷這樣的曲線,那麼在制茶時如果在發酵快接近波峰時控制住,那麼茶葉制作後通過時間的推移進行後發酵,這樣的茶葉就可以較長時間的保存,如果茶葉已開始就讓其發酵到波峰,那在保存的過程中就要注意抑制茶葉的後發酵的形成條件-即控制溫度和空氣的接觸,如果茶葉的發酵已經過來波峰點,茶葉就難入上乘境界!
【鐵觀音的鑒別】
評定茶葉是通過人的感官(視覺、嗅覺、味覺和觸覺)對茶葉的形狀、色澤、香氣、滋味、湯色、
葉底六個因素進行綜合審評。審評方法是“干看外形”和“濕評內質(沖水開泡)”這兩個程序。
1、觀看外形:主要是觀察鐵觀音的外形、色澤、勻淨度和聞茶米的香氣。凡外形肥狀、重實、色澤
砂綠,干茶(茶米)香氣清純的,此類茶即觀音特征明顯均為上品茶;反之為次品茶。
2、濕評品質:茶葉經沸水沖泡後鑒別其香氣、湯色、滋味和葉底。
(1)嗅香氣:先嗅香氣是否突出,再區別香氣高低、長短、強弱、純濁。嗅香時采用熱嗅、溫嗅、冷
嗅相結合的方法。凡香氣突出,香氣清高,馥郁悠長的,均為上品;反之為次品。
(2)嘗滋味:用茶匙舀取適量的茶湯入口(一定不要太多),通過舌頭在口腔中作吮吸打轉滾動,使
口腔各部位的味細胞作出綜合的滋味感應。凡滋味醇厚,醇而帶爽,厚而不澀,富有品種“韻味”特
征的,均為上品;反之為次品。
(3)看湯色:看茶湯的顏色深淺、明暗、清濁等。凡湯色橙黃明亮的(簡稱是綠豆湯)的為上品;暗
濁的為次品。
[編輯本段]安溪鐵觀音-認識誤區
誤區一:鐵觀音源自松巖魏蔭所創
“鐵觀音“這個惟妙惟肖的芳名,是何時何地和在什麼情況下,誰給她定名?以往,曾有人認為:鐵觀音源自松巖魏蔭所創。此說乃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其一:魏蔭發現,加以培育研究,其時名為“魏蔭種”。國家首屈的茶葉研究專家、中華全國供銷社杭州茶葉研究所所長駱少君女士認為,產於安溪西坪松巖村的魏蔭鐵觀音茶是傳統的鐵觀音茶,松巖地域是鐵觀音最早的產地。福建省人大常委會農委副主任、省茶葉協會會長、高級農藝師馮庭儉先生認為,《安溪縣志》早有記載安溪鐵觀音茶起源於松巖村。在福建省茶葉部門工作了一輩子的福建省農業廳經作處老專家李冬水,五十年代曾在西坪任區長,經調查也證實鐵觀音是魏蔭首種。年逾八十的陳伴水先生也說:解放前後的教科書,也只說安溪鐵觀音茶為安溪西坪松巖魏蔭所發現。
其二:王氏成名。時堯陽人王仕讓任朝廷副貢奉召進京,谒禮部侍郎方望溪,以魏蔭種為禮品饋贈方,而方轉進乾隆皇帝,乾帝飲之覺其味香色美,形沉似鐵,美如觀音,遂賜其名曰:鐵觀音。然近數十年來,在安溪西坪鎮松巖與堯陽兩村兩族產生了兩說的激烈爭論,一為魏論,即魏蔭夢觀音托夢發現乃及成名;一為王說,乃王仕讓發現以及進貢成名。兩說爭論不已,然追根溯源,《安溪縣志》所載,安溪人流傳;專家證實,松巖村魏蔭發現是真,王仕讓轉進、乾隆賜名也是史實,故兩者功不可沒,若無魏蔭無以得其佳品,若無王仕讓無以獲其御賜美名,所以兩者俱是創始人,無可厚非。

誤區二:鐵觀音越香越好
初入門者在購買鐵觀音時往往被一些茶商銷售員灌輸一些錯誤的概念,其中銷售員多以香型迷惑消費者,讓消費者以為香味高的就是好鐵觀音。鐵觀音確實要講究香,但並非越香越好。香氣好的鐵觀音多是生長在高海拔的山區,那裡雲霧多,日光漫射,紫外線強,茶葉部積累較多芳香物質,茶葉厚柔軟,嫩性強。這些地方的鐵觀音一般能制作出優質的茶香,價錢也較貴。此外,好的茶香與其品種有關。
從整體表現來說,以鐵觀音茶等品種茶樹為原材,用鐵觀音茶特定制法制成的鐵觀音茶具有濃郁的蘭花香,滋味有特殊的甘露味,即俗稱的“觀音韻”。其所特有的花香、果香,並非茉莉、玉蘭的鮮花窯制而成,而是由鐵觀音的茶樹品種、氣候、季節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有沒有人知道用純中藥材料制造的沐浴露,不能添加化學品?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