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是由天樞、天璇、天玑、天權、玉衡、開陽、搖光七星組成的。古人把這七星聯系起來想象成為古代舀酒的斗形。天樞、天璇、天玑、天權組成為斗身,古曰魁;玉衡、開陽、搖光組成為斗柄,古曰杓。北斗星在不同的季節和夜晚不同的時間,出現於天空不同的方位,所以古人就根據初昏時斗柄所指的方向來決定季節:斗柄指東,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
下面七星按照古代天文名稱、黃老經注解、道教稱呼、天文專名、國際通用名的順序介紹:
1、天樞星。《黃老經》說它是“陽明星之魂神”,道教人士又叫它“貪狼星”,天文專名是dubhe,國際通用名是αuma。
2、天璇星陰精星之魂神巨門星merakβuma 北斗七星 3、天玑(機)星真人星之魄精祿存星phecdaγuma
4、天權星玄冥星之魄精文曲星megrezδuma
5、玉衡星丹元星之魄靈廉貞星aliothεuma
6、開(闿)陽星北極星之魄靈武曲星mizarζuma
7、搖光星天關星之魂明破軍星alkaidηuma
1.中國星名(以下簡稱“中名”)天樞北斗一也叫“魁”“魁首”國際星名(以下簡稱“際名”):大熊阿爾法 2.中名:天璇北斗二際名:大熊貝塔 3.中名:天玑北斗三際名:大熊伽瑪 4.中名:天權北斗四際名:大熊德爾塔 以上四顆稱為“魁”,也就是說實際魁星是四顆。而“北斗一”是“魁”的第一顆所以又稱“魁首”,因為它是“魁”的主星,所以有時把第一顆也稱為“魁星”。 5.中名:玉衡北斗五際名:大熊伊普西隆 6.中名:開陽北斗六際名:大熊截塔 7.中名:搖光北斗七際名:大熊伊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