蔥花餅用的面一定要筋,也可以加點面筋,和面的時候,不用水,要用相當份量的豬油,也就是說,做蔥花餅的面,是酥面,不是水面。另外,和面的時候,面裡頭還需要加鹽和高湯,高湯是用來代替水的,鹽是為了讓面有味道。高湯必須是濾過的,不能有油,否則會破壞豬油的香味。當然最重要的,就是面裡要有蔥花,否則叫什麼蔥花餅呢。幾把嫩小蔥,去掉綠葉,留下三寸長的蔥白,然後剁成蔥蓉,蔥粒至少要細到小米粒大小。和面的時候,加進面粉裡,這才是完整的蔥花餅酥面。面要和的比較軟,和好後,省一個小時左右,然後上案加薄面擀成千層餅,就是手掌大小就可以了。最終的厚薄大概也就不到半分,非常軟。然後用清色拉油,加上三分之一豬油烙,注意一定要用白色的水狀色拉油,黃色的會有怪味,或者掩蓋豬油的香味。火候不要大,熟了就可以,講究一個嫩香。最後要注意的就是,蔥花餅必須是現烙現吃,一般都是一個廚師烙,三五個人在吃。烙好的餅,放5分鐘味道就差很多。高手烙出來的,半透明,蔥香四溢,入口豬油的香味直沖腦門,口感筋道但是綿軟,據說有的極品甚至能鋪在報紙上看下面的字…… ==================== 蔥花餅的做法 [原料]面粉300克,雞蛋2個,花生油,大蔥,精鹽。 [制法] (1)將雞蛋磕入碗內,加一點水,攪成蛋糊。 (2)將面粉放入盤內,倒入蛋糊,加溫水揉成軟面團,略饧一下。 (3)將大蔥洗淨,切成蔥花。 (4)案板撒上面粉,將和好的面揉勻,然後擀成薄圓餅,先抹上一層花生油,再把精鹽、蔥花撒勻,卷成卷立起來,用手按一下,再擀成薄圓餅。 (5)將餅放在鏊子上,用小火烙制,兩面呈金黃色時取出。 (6)將烙好的餅放在案板上,用刀切成塊,即可上桌。 [營養特點]外焦裡軟,鮮香可口。含有提供熱能的碳水化合物,還含有蛋白質、多種維生素及礦物質
將面粉置入盆內,加入溫水用筷子打成絮狀。
然後揉面,面要往長裡揉,揉到一定程度兩頭往中間扣接著揉,然後饧十五分鐘左右。
大蔥(帶上些蔥綠)順著切絲,再切成蔥花。
加鹽,油,少許面粉和勻(加面粉是為了起層次,添加量為調好的蔥花油有粘稠感即可)。
饧好的面團下成100克左右的劑子(當然可根據自己的情況來定)。
用擀杖將面擀成長圓形薄片。
抹下調制好的蔥花油。
將其較長的兩端對折,用菜刀切條,注意兩頭不要切斷。
切好後展開。
與切開的條平行卷起成條狀。
抓住面條的一頭提起,盤成圓形。
用擀杖擀薄成餅狀。
平底鍋(家用電餅铛最好,我沒有用了煎鍋)加油燒熱(略泡青煙)後烙餅。
當一面烙制上色後翻過來,表面用干淨的用刷刷上菜油,如此反復約3次,成熟後取出(用手輕輕拍一下就會成絲狀)。
1、烙餅面和面時一定要用溫水,且水溫要合適。水溫過高成品容易粘連,沒有層次感;水溫過低,和出的面團筋度太大,成品韌性大,口感不好。
2、烙餅時的溫度約為180-220度之間,最好為200度,過高易糊,過低不易上色,會增加餅的成熟時間,由於加熱時長水分蒸發過多,成品會很干,降低了品質。
3、烙餅成品色澤金黃為好,所以要選用有色油,如菜籽油,豆油等。色拉油烙出的色澤較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