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島嶼上棲居著食肉爬行動物和哺乳動物。又長著茂盛的植物。爬行動物以哺乳動物為食物,哺乳動物又依賴植物生存,在適當假設下建立三者之間關系的模型,求平衡點。
基於人擇原理:
人擇原理(anthropicprinciple)是說,我們存在這個事實本身,決定了宇宙的某些性質為什麼是這樣的而不是那樣的。也就是說,我們討論所有問題的前提是:事實上已經存在了一些像我們這樣的智能生物來討論這些問題。
我們回憶一下笛卡兒的“第一原理”:不管我懷疑什麼也好,有一點我是不能懷疑的,那就是“我在懷疑”本身。“我思故我在”!類似的原則也適用於人擇原理:不管這個宇宙有什麼樣的性質也好,它必須要使得智能生物可能存在於其中,不然就沒有人來問“宇宙為什麼是這樣的?”這個問題了。隨便什麼問題也好,你首先得保證有一個“人”來問問題,不然就沒有意義了。
舉個例子,目前宇宙似乎是在以一個“恰到好處”的速度在膨脹。只要它膨脹得稍稍快一點,當初的物質就會四散飛開,而無法凝聚成星系和行星。反過來,如果稍微慢一點點,引力就會把所有的物質都吸到一起,變成一團具有驚人的密度和溫度的大雜燴。而我們正好處在一個“臨界速度”上,這才使得宇宙中的各種復雜結構和生命的誕生成為可能。這個速度要准確到什麼程度呢?大約是10^55分之一,這是什麼概念?你從宇宙的一端瞄准並打中在另一端的一只蒼蠅(相隔300億光年),所需准確性也不過10^30分之一。類似的驚人准確的宇宙常數,我們還可以舉出幾十個。
我們問:為什麼宇宙以這樣一個速度膨脹?人擇原理的回答是:宇宙必須以這樣一個速度膨脹,不然就沒有“你”來問這個問題了。因為只有以這樣一個速度膨脹,生命和智慧才可能誕生,從而使問題的提出成為可能!顯然不會有人問:“為什麼宇宙以1米/秒的速度膨脹?”因為以這個速度膨脹的宇宙是一團火球,不會有人在那裡存在。
假如你是男性,你必定會發現這樣一個“有趣”的事實:你爸爸有兒子、你爺爺有兒子、你曾祖父有兒子……一直上溯到任意n代祖先,不管歷史上冰川嚴寒、洪水猛獸、兵荒馬亂、饑餓貧瘠,他們不但都能存活,而且子嗣不斷,始終有兒子,這可是一個非常小的概率(如果你是女性,可以往娘家那條路上推)。但假如你因此感慨說,你的存在是一個百年不遇的“奇跡”,就非常可笑了。很明顯,你能夠感慨的前提條件是你的存在本身!事實上,如果“客觀”地講,一個家族n代都有兒子的概率極小,但對你我來說,卻是“必須”的,概率為100%的!同理,有人感慨宇宙的精巧,其產生的概率是如此低,但按照人擇原理,宇宙必須如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