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哪有賣蒜茸籽正文

哪有賣蒜茸籽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品德高尚的人。許由,堯時的高士,相傳堯想把天下讓給他,他不接受,其事參見《莊子·逍遙游》;伯夷,商孤竹君之子,周滅商後,與其弟叔齊恥食周粟,餓死首陽山。見本書卷六十一《伯夷列傳》。(20)點:污辱。(21)會:正趕上。上:皇上。(22)卒(cù,促)卒:急急忙忙的樣子。卒,通“猝”。須臾(yú,於):片刻。間(jiàn,件):空閒。(23)指意:心意。指,同“旨”。(24)旬月:滿一個月。(25)季冬:冬季的最末一個月,即陰歷十二月。漢朝法律規定,每年十二月處決罪犯,所以這句的意思是說,快到處決罪犯的時候了。(26)薄:迫近。雍:地名。(27)不可諱:死的委婉說法。(28)左右:原意是左右侍奉的人。這裡是古代書信中常用的謙詞,不直稱對方,以表尊敬。(29)長逝者:指任安。(30)固陋:褊狹淺陋的見解。(31)阙然:相隔很久。(32)過:責怪。

僕聞之:修身者,智之府也①;愛施者,仁之端也;取予者,義之符也②;恥辱者,勇之決也;立名者,行之極也。士有此五者,然後可以托於世③,列於君子之林矣。故禍莫憯於欲利④,悲莫痛於傷心,行莫丑於辱先,诟莫大於宮刑⑤。刑余之人⑥,無所比數,非一世也⑦,所從來遠矣。昔衛靈公與雍渠同載,孔子適陳⑧;商鞅因景監見,趙良寒心⑨;同子參乘⑧,爰絲變色⑩:自古而恥之。夫中材之人,事關於宦豎(11),莫不傷氣,況忼慨之士乎(12)?如今朝廷雖乏人,奈何令刀鋸之余薦天下豪俊哉!

①府:財物集中之處。按,《文選》府作“符”。②符:憑證,標志。《文選》符作“表”。③托:托身,立身。④憯(cǎn,慘):通“慘”。⑤诟:恥辱。⑥刑余之人:受刑後得到余生的人。特指受過宮刑的人,或雖非受刑而被閹割的人。⑦這句《漢書》原作“非一也”,此據《文選》增“世”字。⑧“昔衛靈公”兩句:據本書卷四十七《孔子世家》載,孔子在衛國時,有一次衛靈公與夫人南子同車出游,讓宦官雍渠同車陪侍,讓孔子乘後面的一輛車跟隨,招搖過市,孔子認為是一種恥辱,於是就離開衛國,到曹國去了。這裡說去衛適陳,所記不同。適,到……去。⑨“商鞅”兩句:據本書卷六十八《商君列傳》載,秦國賢者趙良認為,商鞅是通過宦官景監的推薦才見到秦孝公並被重用的,一開始名聲就不好。所以這裡說“趙良寒心”。⑩“同子”兩句:據本書卷一百一《袁盎晁錯列傳》載,漢文帝乘車外出,讓宦官趙同在車中陪侍,袁盎伏在車前直言谏阻,文帝只好讓趙同下車。趙同,原名談,司馬遷為避其父的名諱,所以稱其為趙同或同子;爰絲,即袁絲,袁盎字絲,袁,《漢書》作“爰”。(11)宦豎:對宦官的賤稱。豎,古代對卑賤者的蔑稱。(12)忼慨:同“慷慨”。

僕賴先人緒業①,得侍罪辇毂下②,二十余年矣。所以自惟:上之,不能納忠效信,有奇策才力之譽,自結明主;次之,又不能拾遺補阙③,招賢進能,顯巖穴之士④;外之,不能備行伍⑤,攻城野戰,有斬將搴旗之功⑥;下之,不能累日積勞,取尊官厚祿,以為宗族交游光寵⑦。四者無一遂⑧,苟合取容⑨,無所短長之效⑩,可見於此矣。向者僕亦嘗廁下大夫之列(11),陪外廷末議(12),不以此時引維綱(13),盡思慮,今已虧形為掃除之隸(14),在阘茸之中(15),乃欲卬首信眉(16),論列是非,不亦輕朝廷羞當世之士邪!嗟乎,嗟乎!如僕尚何言哉!

①緒業:遺業。②侍罪:做官的謙詞。辇(niǎn,捻)毂(gǔ,古)下:代指京城。辇,皇帝乘坐的車;毂,車輪中心插入車軸的圓木,常代指車輪。③拾遺補阙:指幫助皇帝彌補失誤。阙,通“缺”。④巖穴之士:指隱居山野的賢士。⑤備:充任,充數。行伍:軍隊。⑥搴(qiān,千):拔取。⑦交游:指朋友。⑧遂:成就。⑨苟合取容:苟且求合以得到別人的容納。⑩短長之效:特別的表現。短長,或小或大,或劣或優;效,效驗,貢獻。(11)廁:夾雜,處於,謙詞。下大夫:按周代官制,太史屬下大夫這一級別,作者這裡也是用為謙詞。(12)外廷:即外朝。漢代把官員分為外朝與中朝,外朝是丞相以下的正規行政官員。國家疑難大事由外朝官員討論。末:微末。(13)維綱:指國家的重要法令。(14)虧形:形體殘缺。掃除之隸:喻地位卑下如役隸。(15)阘(tà,踏)茸:卑賤。(16)卬:通“昂”。信(shēn,申):通“伸”。

且事本末未易明也。僕少負不羁之才①,長無鄉曲之譽②。主上幸以先人之故,使得奉薄技,出入周衛之中③。僕以為戴盆何以望天④,故絕賓客之知,忘室家之業,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才力,務一心營職,以求親媚於主上。而事乃有大謬不然者。
夫僕與李陵,俱居門下⑤,素非相善也。趣捨異路⑥,未嘗銜杯酒接殷勤之歡。然僕觀其為人自奇士,事親孝,與士信,臨財廉,取予義,分別有讓⑦,恭儉下人⑧。常思奮不顧身,以殉國家之急⑨。其素所畜積也⑩,僕以為有國士之風。夫人臣出萬死不顧一生之計,赴公家之難,斯已奇矣。今舉事一不當,而全軀保妻子之臣,隨而媒孽其短(11),僕誠私心痛之。且李陵提步卒不滿五千(12),深踐戎馬之地(13),足歷王庭(14),垂餌虎口,橫挑強胡。卬億萬之師(15),與單於連戰十余日,所殺過當(16),虜救死扶傷不給(17)。旃裘之君長鹹震怖(18),乃悉征左右賢王(19),舉引弓之民,一國共攻而圍之。轉斗千裡,矢盡道窮,救兵不至,士卒死傷如積。然陵一呼勞軍,士無不起躬流涕(20),沬血飲泣(21),張空弮(22),冒白刃,北首爭死敵(23)。陵未沒時,使有來報,漢公卿王侯皆奉觞上壽(24)。後數日陵敗,書聞,主上為之食不甘味,聽朝不怡(25)。大臣憂懼,不知所出。僕竊不自料其卑賤,見主上慘淒怛悼(26),誠欲效其款款之愚(27)。以為李陵素與士大夫絕甘分少(28),能得人之死力,雖古名將不過也。身雖陷敗,彼觀其意(29),且欲得其當而報漢。事已無可奈何,其所摧敗,功亦足以暴於天下(30)。僕懷欲陳之,而未有路。適會召問,即以此指,推言陵功(31)。欲以廣主上之意,塞睚眦之辭(32)。未能盡明,明主不深曉,以為僕沮貳師(33),而為李陵游說。遂下於理(34)。拳拳之忠終不能自列(35),因為誣上,卒從吏議(36)。家貧,財路不足以自贖(37)。交游莫救,左右親近不為一言(38)。身非木石,獨與法吏為伍,深幽囹圉之中(39),誰可告愬者(40)!此正少卿所親見,僕行事豈不然邪?李陵既生降,隤其家聲(41),而僕又茸以蠶室(42),重為天下觀笑。悲夫,悲夫!事未易一二為俗人言也(43)。

①負:仗恃。不羁(jī,機)之才:不受拘束的高遠之才。②鄉曲:鄉裡。③周衛:指防衛周密的宮禁。④戴盆望天,比喻二者不可得兼。這裡作者以喻自己忙於職守,無暇他顧。⑤門下:指可以出入宮門的官。李陵曾任侍中,司馬遷當時任太史令,都是宮內之官。李陵事跡見本書卷一百九《李將軍列傳》。⑥趣(qū,屈)捨:進取或退止。趣,同“趨”。⑦分別有讓:指對有差別的事物肯於退讓。⑧下人:居於人下,甘居人後。⑨徇:通“殉”。⑩素所蓄積:指平素各種表現中所包含的相同的氣度。(11)媒孽(niè,聶):釀酒的酒曲。這裡引申為擴大,誇大。(12)提:率領。(13)戎馬之地:指戰場。或解“戎馬”為代指匈奴。(14)王庭:匈奴王的住地。(15)卬:這裡有昂首面對、昂首迎敵的意思。(16)當:相當,相等。“過當”指超過了和自己軍隊相等的數量。(17)不給(jǐ,己):供應不上,顧不上。(18)旃(zhān,沾)裘:獸毛制做的皮衣,這裡代指匈奴。旃,通“氈”。(19)左右賢王:匈奴的最高官位。(20)起躬:起身。(21)沬(huì,匯)血:用血洗臉,指血流滿面。沬,洗臉。(22)弮(quān,圈):弩弓。(23)北首:面向北。死敵:與敵人拼死。(24)奉觞(shāng,傷)上壽:捧著酒杯向皇上祝賀。觞,酒器。(25)聽朝:上朝聽政。(26)怛(dá,達):痛苦。(27)款款之愚:誠懇的忠心。
 

上一页  [1] [2] [3] 

神經病人與瘋子,有什麼區別?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